创业者的胸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2223
颗粒名称: 创业者的胸怀
其他题名: ——记造林模范邹盛祥
分类号: S725.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邹盛祥老人辛勤耕耘在兴仁县大山区新寨乡林场,坚持育苗栽树,为家乡造林贡献力量。
关键词: 黔西南州 邹盛祥 造林

内容

与树木打惯了交道,他舍不得离开,虽然年逾古稀,仍在辛勤耕耘。在兴仁县大山区新寨乡,有一位经常身着青布长衫,系白布腰带,戴风雪帽的银须老人。他就是七十六岁的原新寨乡林场场长邹盛祥。
  从一九五七年开始,邹盛祥便和造林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他是公社造林专业队队员,帮助、辅导十八个生产队先后造了干部林、青年林、妇女林;他自己还栽了油桐林大小十余片。那时,造林是采取自己采种、育苗、移栽的“三自”方针。
  一九六六年,邹盛祥担任了乡林场场长兼保管员,林场人员由二人增到七人,但并无固定住房,困难不小。那时正是到处在闹“革命”的时候,可邹盛祥却带着林场其他同志采取“游击”的方式,先后栽活了楸、杉、柏、油桐等三万多棵,同时在轿子山至野屯的四公里公路旁栽出了“备战林”,还为公社和学校造成了风景林;在村里的蓄水塘沿岸栽了四百五十棵杨柳。眼看自己亲手培育的小苗一天天长大,树成林、柳成荫,邹盛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由于邹盛祥在造林工作中的显著成绩,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三年,他曾先后被评为省、州、县造林模范。一九八四年五月,乡政府动员他离开林场,安度晚年,但是,返家后的邹盛祥老人,还是坚持育苗栽树,他离不开树苗啊!去年,他育了五百多株白花泡桐苗,除留下四十多株自己栽外,全部不取分文送给了乡亲们。
  今年,邹盛祥又育了杨、柏、椿、漆等树苗约三万多株,他准备全部低价出售,为家乡造林继续作出积极贡献。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谢明权
责任者
邹盛祥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新寨乡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