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科协帮助农民发展蔬菜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2214
颗粒名称: 安龙科协帮助农民发展蔬菜生产
分类号: F327.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安龙县科协引进蔬菜良种和种植技术,帮助农民发展蔬菜商品生产,解决城镇居民吃菜难问题。
关键词: 安龙县 张邦学 种植技术

内容

本报讯 安龙县科协从外地引进蔬菜良种,帮助农民掌握种植技术,既使农民种菜致富,又使城镇居民吃菜难问题得到解决。
  安龙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天然温室”之称,是发展蔬菜商品生产的理想之地。但长期以来,这里的蔬菜都是既少且贵,连本地白菜价格每斤都在两角以上,出差到外地的人总也忘不了捎带点蔬菜回家。“天然温室”的居民吃不上蔬菜,究其原因:一是品种差,产量低;二是农民的种植技术落后,不善种菜。为了引导农民发展蔬菜商品生产,安龙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蔬菜领导小组,拨出专款给科协引进良种,搞种植技术培训。
  县科协根据本县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引进了山东农科院培育的“山东四号”白菜良种,在今年连续举办了三期种植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二百多农民经过短期培训,回去后就立即开始种植大白菜。县科协从育苗到病虫害防治都给予他们认真的指导。全县种上的八百多亩大白菜,亩产均可达一万二千斤以上,总产量九百六十万斤。这些白菜保持了棵大、色白、味甜的特点,且价格便宜,每斤一角左右,投入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农民们尝到了种菜的甜头,有的贫困户成了种菜致富户。如大坪乡的张邦学家,原是被别人瞧不起的贫困户,在科协的扶持下,仅种菜就收入一千二百多元,还了债,买了耕牛。科协的同志说,安龙县发展蔬菜商品生产大有可为,从明年起除满足县城需要,还将保证天生桥工地的供应。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亚明
责任者
静波
责任者
张邦学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安龙县科协
相关机构
安龙县委
相关机构
安龙县政府
相关机构
山东农科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安龙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