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今朝秀才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1945
颗粒名称: 苗寨今朝秀才多
分类号: G645
摘要: 仅有三十五户人家的晴隆县新民乡龙华村民组,是一个偏僻的苗族村寨。近几年来,先后出了六名苗族大学生,十三名苗族中专生,成了“秀才”最多的一座苗族聚居的村寨。据说,他们的祖辈是明朝洪武年间被迫从湖广迁来晴隆的,在龙华定居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的苗族农民,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对子女的教育重视起来了。杨清友、杨清朝兄弟俩,父亲早逝,凭着母亲一双能纺善织的巧手,供兄弟俩读书。现在,杨清友已大学毕业,杨清朝也中专毕业了。原大队党支部张支书,教子有方。长子在家乡执教,非常尽职,今年教师节还受到了县政府的表彰。张支书的亲友都称赞他的儿女们“一笼鸡,个个都叫。”
关键词: 苗族 大学生 中专生

内容

仅有三十五户人家的晴隆县新民乡龙华村民组,是一个偏僻的苗族村寨。近几年来,先后出了六名苗族大学生,十三名苗族中专生,成了“秀才”最多的一座苗族聚居的村寨。
  据说,他们的祖辈是明朝洪武年间被迫从湖广迁来晴隆的,在龙华定居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家谱记载上没有秀才,更没有举人。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的苗族农民,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对子女的教育重视起来了。杨清友、杨清朝兄弟俩,父亲早逝,凭着母亲一双能纺善织的巧手,供兄弟俩读书。现在,杨清友已大学毕业,杨清朝也中专毕业了。原大队党支部张支书,教子有方。四个子女,长子、次子已中专毕业。长子在家乡执教,非常尽职,今年教师节还受到了县政府的表彰。老三又考取了贵州民族学院,老四也在晴隆升入高中。张支书的亲友都称赞他的儿女们“一笼鸡,个个都叫。”张支书谦恭地说:“这都是托共产党的福啊!”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六瑜
责任者
杨清友
相关人物
杨清朝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
晴隆县
相关地名
新民乡
相关地名
龙华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