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1740
颗粒名称: 芭蕉
分类号: S66
摘要: 本文介绍了黔西南州特产芭蕉的产地、历史、特点、产量和市场价值,强调了发展芭蕉生产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这一传统特产。
关键词: 水果 果树园艺 特产

内容

芭蕉是我州特产之一,它以果大、味美、香甜、营养丰富而素享盛名。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在我州水果中占重要地位。
  一八五四年张英著《兴义府志》载:“普安州(即今黔西南州——编者)土产芭蕉……全郡之红水江(即今之南盘江下游)滨皆产,考芭蕉果,有数种,未熟时皆苦涩,熟时皆甜脆,味如葡萄……一种羊角芭蕉长六七寸,皮黄白色,味甘美;一种牛乳蕉果,大如鸡卵,有类牛乳,味微咸……江南之芭蕉多无花实或有花无实,与郡之芭蕉有花实,近城一种,其实不堪实。”文中羊角蕉和牛乳蕉即今广为种植的大蕉和本地小香蕉,而“无花实,有花无实”、“实不堪食”等为芭蕉的原始野生种。
  我州芭蕉产地主要分布在南北盘江低热河谷地带,遍及贞丰、望谟、册亨、安龙、兴义五县及晴隆县部分地区,适种范围一百二十多个乡,七千多平方公里。
  芭蕉具有不占耕地、生产容易、管理简单、投产早、产量高、全年均可上市供应等特点,又是内销外调十分紧俏的畅销水果。目前州内平均每市斤价约0.25元,按亩产二千五百斤计,则每亩收入达六百多元。另外,芭蕉采果后砍除的假茎和更新时挖出的地下球茎是养猪的好饲料;产蕉区的少数民族同胞还有用芭蕉和糯米制作“吊梁粑”、”芭蕉酒等传统食品的习惯。
  我州发展芭蕉生产,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广阔的市场,是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项目。因而,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发展这一传统特产。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