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办企业不讲排场重实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1633
颗粒名称: 群办企业不讲排场重实效
其他题名: 普安刺梨罐头厂只用四个月时间筹建投产近两月已产罐头三千多瓶
分类号: F426.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普安县的青年农民郭成云和县粮食局的青年职工孙连贵(停薪留职)联手投资创办了水果罐头厂。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刺梨资源,生产出了第一批“山珍”刺梨罐头并投放市场。刺梨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山区珍果,具有抗癌等多种功效。郭成云和孙连贵通过自学和实践掌握了罐头生产技术,自筹资金创办了罐头厂,招募了15名城镇待业青年进行生产。经过试产和投产,已生产出三千多瓶刺梨罐头,经过卫生防疫部门检验合格。
关键词: 普安县 工业部门 经济

内容

普安县城青年农民郭成云、县粮食局青年职工孙连贵(停薪留职)投资联营的水果罐头厂,第一批“山珍”刺梨罐头已投放市场。
  刺梨,质脆、色黄、味香,不失为山区之珍果。据资料载,每百克鲜刺梨含维生素C达2500—4000毫克,比鲜桔高30—40倍,还含有单宁、糖、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和药用物质,有抗癌等功用,故有“三个刺梨一个鸡蛋”之说。普安县刺梨丛生,路野皆是,年产可达五十万斤左右。郭成云、孙连贵看到了这一地方资源优势,决心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毅然于今年三月自费前往河南学习食品罐头生产技术。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实践,掌握了生产技术要领。回县后,在县科协派员协助下,自筹资金六千多元,经过四个月的准备,招收体检合格的十五名城镇待业青年办起了普安水果罐头厂。八月中旬试产、投产以来,到十月上旬已生产出“山珍”刺梨罐头三千多瓶,经县卫生防疫部门抽样检验,各项卫生数据均已达标。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成云
相关人物
孙连贵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普安刺梨罐头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