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车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1586
颗粒名称: 铜车马
分类号: G262.5
摘要: 铜车马,系一九七五年冬省博物馆在兴义县万屯M8汉墓出土。车马总长一百一十二厘米,最高处达八十八厘米。铜马为分段铸造,装配而成。全马分头、耳、颈、身躯、尾、四肢等十一段,其态为昂首翘尾,左前肢微提,张嘴露齿似嘶鸣状。两耳直立,腹部丰满,臀部滚圆,长肢,肘腋开豁,厚蹄,尾打结,动感十分强烈。马的缰辔及车的连接绑缚,皆以涂金薄铜片充作绳索使用,分负车、牵引及驾驭三部分。架马包括衡、轭、曲辕四大部件。车轮为宽牙,十二辐,毂居其中。轮距为四十厘米。车箱为竖长方形,上覆以弧形蓬盖,底部除四周框以轸之外,其间还有四条纵横条,横二纵二,交接于边框的均加铆。从文献记载看,秦汉时期,巴蜀、夜郎、滇之间有路可通。
关键词: 铜车马 文物 博物馆

内容

铜车马,系一九七五年冬省博物馆在兴义县万屯M8汉墓出土。车马总长一百一十二厘米,最高处达八十八厘米。铜马为分段铸造,装配而成。全马分头、耳、颈、身躯、尾、四肢等十一段,其态为昂首翘尾,左前肢微提,张嘴露齿似嘶鸣状。两耳直立,腹部丰满,臀部滚圆,长肢,肘腋开豁,厚蹄,尾打结,动感十分强烈。马的缰辔及车的连接绑缚,皆以涂金薄铜片充作绳索使用,分负车、牵引及驾驭三部分。车的结构分架马、轮与轴、车箱与蓬盖三部分,均系手工制作。架马包括衡、轭、曲辕四大部件。车轮为宽牙,十二辐,毂居其中。轮距为四十厘米。车箱为竖长方形,上覆以弧形蓬盖,底部除四周框以轸之外,其间还有四条纵横条,横二纵二,交接于边框的均加铆。
  铸造车马的原料合金成份,经贵州冶金设计院化验结果,含铜百分之四十七点三五,铅百分之三十点七、锡百分之七点六。从文献记载看,秦汉时期,巴蜀、夜郎、滇之间有路可通。这部铜车马的发现,对于探索汉代川黔滇交通、车制、冶炼工艺等,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原件存省博物馆。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志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
兴义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铜车马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