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的由来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1523
颗粒名称: 十字架的由来与发展
分类号: I207.67
摘要: 把罪犯钉死或挂死在十字架上,是古代流行于中东和欧洲的一种酷刑。使十字架作为一种标志广为流传的,则是处死耶稣事件。耶稣死后,他的门徒宣传他是为救赎世人的罪孽而死,又说他已升天,就这样创建了基督教。十字架集中体现了基督教的主要教义,因而自然而然成了它的标志。十字架成为中立、人道主义的标志而广泛为医疗事业所采用,有一段曲折的经过。1815年,法国与撒丁联军在意大利与奥地利军队激战,双方死伤惨重。瑞士人道主义者杜西目睹惨状,提出成立中立的战地救护组织。伤兵救护委员会的活动具有国际性,1880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那个公约也就通称为万国红十字公约。
关键词: 十字架 由来 万国红十字公约

内容

把罪犯钉死或挂死在十字架上,是古代流行于中东和欧洲的一种酷刑。
  使十字架作为一种标志广为流传的,则是处死耶稣事件。耶稣死后,他的门徒宣传他是为救赎世人的罪孽而死,又说他已升天,就这样创建了基督教。十字架集中体现了基督教的主要教义,因而自然而然成了它的标志。
  十字架成为中立、人道主义的标志而广泛为医疗事业所采用,有一段曲折的经过。1815年,法国与撒丁联军在意大利与奥地利军队激战,双方死伤惨重。瑞士人道主义者杜西目睹惨状,提出成立中立的战地救护组织。1863年日内瓦伤兵救护委员会成立,次年十六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开会,有十二个国家签订了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的日内瓦公约。伤兵救护委员会的活动具有国际性,1880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那个公约也就通称为万国红十字公约。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