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口洞古文化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1365
颗粒名称: 张口洞古文化遗址
分类号: K878
摘要: 本文报道了位于贵州省兴义县丰都乡龙塘村营盘山的张口洞古文化遗址。该遗址堆积厚达三米,可分为十二个文化层。经过清理,在扰乱部分发现了大量石制品、骨器、动物化石以及用火遗迹。石制品中有石核、石片、坑疤砾石、打击砾石和石器等。骨器中有骨锥和鹿角生片加工成的器物。动物化石包括蜗牛、田螺、丁螺、鼠、竹鼠、豪猪、猕猴、大熊猫等。用火遗迹为灰烬、烧石、大量炭屑和烧骨等。根据打片技术和修理技术,该遗址的文化性质与“猫猫洞文化”类似,均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的后一阶段,距今约一万年。遗址中所出土的砍砸器数量在石器中所占比例之大和有坑疤砾石在石制品中的数量之多,为省内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文化遗址之罕见。该遗址已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兴义县 张口洞 文化遗址

内容

张口洞古文化遗址,位于兴义县丰都乡龙塘村营盘山。洞高六米,宽十二米,长九米。遗址堆积厚三米,可分为十二个文化层。第一二层因不同时期人为扰乱,含兰纹、印方格纹、刻划纹等碎陶片,夹咸丰通宝和人民币等杂物。第三层为间接断钙板。第十一层为灰烬,厚六至三十厘米。其余各层均不同程度含文化遗物。经清理,在扰乱部份获石制品七百多件、骨器十一件、动物化石十多种,还有大量动物骨片和用火遗迹。
  在石制品中,有石核一百二十三件,分单台面、双台面、多台面几种;石片二百七十三件,分天然台面、素台面、有脊台面、有疤台面、点状台面、线状台面、刃状台面、零台面及台面破碎的石片等多类,其中天然台面居多,零台面次之;有坑疤砾石一百二十一件,分呈点状坑疤和盆形坑疤两种,前者居多;打击砾石二十七件;石器六十六件,其中砍砸器三十九件,分单刃、双刃、三刃、尖状、盘状等类,刮削器二十七件,分单刃、双刃、三刃三种,两种石器器型中等,单刃居多,尖状器三件,虽器身秀长,但均在一侧边形成尖刃。
  在骨器中,有中骨锥六件,呈锐尖;有鹿角生片加工成的器物五件,均较残破,难以窥貌。
  在动物化石中,有蜗牛、田螺、丁螺、鼠、竹鼠、豪猪、猕猴、大熊猫、熊、虎、野猪、鹿、麂、牛、羊等。
  用火遗迹为灰烬、烧石、大量炭屑和烧骨等,灰烬多胶结成块。
  张口洞的文化性质,在打片技术和修理技术上,与本县邻区的“猫猫洞文化”类似;文化时代均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的后一阶段,距今约一万年。遗址中所出土的砍砸器数量在石器中所占比例之大和有坑疤砾石在石制品中的数量之多,为省内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文化遗址之罕见。
  张口洞遗址系省博物馆王新金、蔡回阳和兴义县刘家坤、李志恩等人于今年四月二十日发现,六月二十八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蔡回阳
责任者
王新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兴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