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红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1364
颗粒名称: 绿茶红心
分类号: TS272.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心扑在晴隆茶的生产和发展的晴隆县农业局农艺师卢其明的事迹。他在晴隆县的茶叶生产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总结出一套优质高产的措施,并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探索。他的成功经验为晴隆县的茶叶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并为其他地区的茶叶生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晴隆县 晴隆茶 茶叶生产

内容

州财校和新桥茶场要,他没有走。
  六盘水特区给优惠条件招聘,他也没有应聘。
  ……
  他,就是一心扑在晴隆茶的生产和发展的晴隆县农业局农艺师卢其明。他是广西横县人,一九五八年毕业于遵义农校。二十七个春秋、他把晴隆当着自己的第二故乡,与那里的种茶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创办最早的川洞茶场,那移栽试验成功的野生大苦茶,那刚刚创办起来的红化茶场,还有那散布全县七个点上的五千余亩晴隆茶园,都有他的足迹和汗水。那里需要他!
  在茶叶栽培上,他总结出一套优质高产的措施。一是剪、采、养相结合,对早采过度而出现早衰的茶叶,用一年的时间修枝养蓬;以养为主,辅之以采;从而加大了茶叶的复盖面和采摘面。二是改一年一采为一年多采,即改变过去只采春茶,不采夏茶和秋茶的习惯;既增加茶叶产量,又增强了茶树发芽率。三是对危害大而抗药力强的小绿叶蝉,用强采的办法,在茶叶出现焦边焦尖时,即在一两天内集中劳力采掉,以扑灭虫卵。四是行间深耕,清除杂树杂草。五是种植绿肥,边割边埋,辅施氮磷肥。六是弯枝补密,对行间宽、裸露面大、缺丛断行的茶园,在春茶结束时留下根颈部二十厘米处的健壮枝条,修剪后,八月下旬打顶,九、十月间压枝。七是改扭、抓、掐采为拆、提采,改围裙、麻袋、塑料袋盛茶为背箩、竹篮盛茶,以防止茶叶出现红梗、红脉、红叶;在存放茶叶的地方要清洁、干燥,以防止烟、馊、酸、霉等异味。苍天不负苦心人,在一九七九年全兴义地区评选的十个优秀绿茶品种中,晴隆就占四个。一九七八年沙锅砚瓦茶场的绿茶还被评选到北京全国社队企业产品展览会上展出。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二年,他与湄潭茶科所的同志合作,对晴隆县的野生茶树资源作调查,发现了箐口乡笋家青红药红山茶和栗树乡上捧碧红花瘤果茶,经鉴定获得科技成果奖。在调查中,还在箐口乡笋家箐发现一枚化石,经鉴定为茶子化石,获科技二等奖。实践出真知。在长期的调查、试验和技术指导实践中,他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撰写了《强采——防治茶小绿叶蝉的一种好方法》、《晴隆县低产茶园改造初见成效的几点作法》、《晴隆县低产茶园改造总结报告》、《一九八○年十亩丰产栽培试验茶园栽培小结》、《茶叶丰产栽培试验小结》等学术文章,还与人合撰《晴隆县野生茶树资源的调查报告》、《贵州山茶新纪录》、《黔西南州茶树资源调查与分析研究成果》等学术论文,在一些科技杂志上发表。一九八二年五月他被批准晋升为农艺师。
  事业的成功,没有使他裹足不前。在今年全州的茶叶训练班上,他又撰写了二万多字的讲稿上台主讲,为第二故乡的茶叶生产更上一层楼而呕心沥血!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曾忠贤
责任者
卢其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晴隆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