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牂牁源流”质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1347
颗粒名称: “古牂牁源流”质疑
分类号: I247.5
摘要: 本文对《古牂牁源流》一文提出质疑,包括对古牂牁摩崖石刻年代、西汉六年、牂牁郡领县、三国时期黔西南所属、盛唐时代黔西南州设置、元朝时期安龙置矢部万户府、民国时期专员公署驻兴仁等内容的质疑。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文学 小说

内容

关于古牂牁国的起源和地域,这是几百年来史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迄今尚无定论。明清以来考证的,约有三十家,归纳为以下说法:都江说、水说、乌江说,泗城江说、西洋江说、盘江说。主张盘江说的又分九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省内外乃至国外史家仍在继续研究。我州有志于此的同志当然亦可研究,并期望能有重大突破,摘取贵州史坛上这颗耀眼明珠。但研究应当严谨,在占有大量确凿史料的基础上细心求证,不妄下断语。据此,对《古牂牁源流》一文,提出以下质疑。
  一、《源流》将“古牂牁”摩崖石刻年代定为清道光十年,云:“每字高六十公分、宽一公尺四”。(《贵州省文物概况一览表》一九八二年六月版第326页载:“古牂牁”摩崖,在安龙城西温家坡,清道光十年知府石庭栋,于通往交趾——今越南古驿道旁高五公尺岩壁上,刻古牂牁三字,每字高六十公分,宽一公尺四,资料来源系实地调查——编者)根据实地考察,石壁上赫然刻着“光绪十一年”,而每字高约六十公分、宽约四十二公分。
  二、《源流》有“西汉六年,汉武帝派遣唐蒙出使夜郎”句,西汉六年不知指何年?史书没有这样的纪年法。查《史记》、《汉书》,汉武帝派遣唐蒙出使夜郎系汉光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汉(包括新莽)有若干个“六年”。
  三、《源流》称“牂牁郡领十县,郡治设在南笼(今安龙)”。查《汉书·地理志》,牂牁郡领十七县,以且兰县为郡治。且兰县在今福泉县,而南笼之名始于清康熙年间。
  四,《源流》称“三国时期,今黔西南属于蜀国,当时叫兴古郡,郡治仍设在南笼(今安龙)”。考《三国志》,三国时期,今黔西南州辖境分属牂牁、兴古二郡,隶益州。兴古郡治设于宛温(今兴义)。
  五、《源流》“盛唐时代,今黔西南设置州,因地处盘江两岸,故称盘州,辖八县。州治仍设在南笼(今安龙)”。《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明确记载,唐初在今州辖境设有训州、茂龙州、明州、盘州,分隶于黔中道及剑南道,均为羁縻小州。盘州领三县,州治附唐县在今兴义,盘水县在今盘县东北盘江南岸;平夷县在今云南富源。
  六、《源流》“元朝时期……今黔西南安龙置矢部万户府”。遍考史籍均无“矢部万户府”的建置名称,只有“于矢部”(一作榆市)、“于矢万户府”。而普安路亦不领十县,而是领和龙、八纳、习旧、普定四部。
  七、《源流》“民国时期……设专员公署在兴仁,辖十县。”史载:贵州设行政督察区始于一九三五年,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驻兴仁县,辖八县。不知作者依据何典?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龙尚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