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击残匪的岁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1306
颗粒名称: 痛击残匪的岁月
分类号: I247.5
摘要: 一九五〇年秋天,黔西北天险——汪家洞、安家洞、杨家洞一带的匪徒,被我军击溃了。但汪家洞匪首汪明仙,却趁我军炮击汪家洞时,从后洞化装逃跑,流窜到羊场乡附近继续行凶作恶,危害当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次年二月十九日,羊场乡群众配合进村的武工队,开展了围剿这股残匪的斗争,活捉了匪首汪明仙。这天,村民正准备在群众大会上清算汪匪的罪行,因汪明仙假意表示“交出全部浮财和枪支弹药”,大会改期召开了。就在押赴途中,我们同汪明仙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激烈搏斗。不久,经上级批准,我们处决了这个罪大恶极的匪首。后来,全乡群众在武工队和民兵率领下,挖出了汪明仙埋在山洞和菜园地里的全部浮财与枪支弹药。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文学 长篇小说

内容

一九五〇年秋天,黔西北天险——汪家洞、安家洞、杨家洞一带(亦名燕子洞、窗子洞、杨家屯)的匪徒,被我军击溃了。但汪家洞匪首汪明仙,却趁我军炮击汪家洞时,从后洞化装逃跑,流窜到羊场乡附近继续行凶作恶,危害当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
  次年二月十九日,羊场乡群众配合进村的武工队,开展了围剿这股残匪的斗争,活捉了匪首汪明仙。这天,村民正准备在群众大会上清算汪匪的罪行,因汪明仙假意表示“交出全部浮财和枪支弹药”,大会改期召开了。
  当时,我和武工队分队长刘远富、阿盆三村村主席老刘、民兵队长老陈商量妥后,决定押着这匪首到汪家洞挖掘浮财和取回枪支弹药。就在押赴途中,我们同汪明仙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激烈搏斗。
  位于半山悬岩上的汪家洞,岩下有条终年流水不断的大河,洞口至河底是百丈深渊,向下俯视令人不寒而慄。通往这洞的小道狭窄漫长,只能容一人通过,稍不留神即跌下悬岩被摔得粉身碎骨。
  在这山间悬岩上,匪首汪明仙企图趁人不备将村主席、民兵队长推下悬岩。但他抬头看到我和老刘走在前面已越过洞口,便对村主席说:“洞内没埋浮财,也没埋枪支弹药……”他承认怕挨群众斗争才说了假话。当我们刚走到一起时,汪明仙又心怀鬼胎地说:“浮财是有的,交了以后日子不好过;枪弹也有,恐交出后罪上加罪。”其实,这匪首居心险恶,想趁引我们回去“取财取枪”之机将我们推下悬岩。他的算盘打错了。我们用村主席带的麻绳,将汪明仙的腰部拴起来,由民兵陈队长在他后面象牵猪一样牵着走。我们走到洞口下边时,走在这匪首前的村主席老刘,被汪明仙踢下岩去了。幸好老刘抓住一根小树,吊在半山腰未滚下岩去。汪企图将民兵队长也推下岩去,但被陈队长收绳将其拉倒地下。我和武工队分队长老刘迅速赶回二人搏斗之处(悬岩边)。我上前用枪柄猛击汪头部,这匪首当场昏过去了。我俩救起民兵队长后,忙解下捆在汪腰部的麻绳,打个死结做成圈套丢下岩去,将村主席从岩下救上来。这时,汪明仙又醒过来了。我们忙解下救人的麻绳,严严实实地把他再捆起来。这匪首咬牙切齿地狂叫:“我真后悔,第一次走到洞口没下手。”“早知你这样,该把你的手脚捆起来。算你走运,让你自由了几小时。”我回击这匪首后,便和大家一起把汪明仙押回村,将其关进他原修的三层楼上的碉堡里。后来,汪从三层楼跳下又逃跑了。当他沿着碉堡后面那块大地奔逃时,看守他的女民兵持枪赶了上去和汪扭打起来。这姑娘才十七岁,被汪打倒在地,夺了她的枪。汪正调转枪口向她射击。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枪托。在扭打中我被摔在地上。汪正向我射击,我随即给汪一个“扫堂腿”将其扫倒在地。正当我抓住汪手中的枪将其死死地压在地上时,驻村持枪的武工队员和民兵赶到了,当场擒住了这个匪首。
  不久,经上级批准,我们处决了这个罪大恶极的匪首。群众拍手称快地说:“政府为黔西北人民除了大害,这下安宁了!”后来,全乡群众在武工队和民兵率领下,挖出了汪明仙埋在山洞和菜园地里的全部浮财与枪支弹药。
  (注:作者系州纪委副书记)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德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