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1108
颗粒名称: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分类号: K152
摘要: 在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我们这些花甲老叟,感触最深。记得抗战胜利后,中国没有要求日本割地赔款。这样的胸怀,在战争史上是少有的,但仍未感化一小撮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近年来,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的频繁交往,特别是去年三千日本青年访问中国的动人场景,表明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在这里,我们把日本人民和少数军国主义分子严格区别开来;既要真诚地争取中日世代友好,也不忘曾经遭受的外侮,特别是死于侵华日军之手的二千万中华冤魂和价值六百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今天的青少年,是抗战后出生的一代。
关键词: 反法西斯 战争 四十周年

内容

在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我们这些花甲老叟,感触最深。《孟子》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经验教训是应当永远记取的。
  记得抗战胜利后,中国没有要求日本割地赔款。这样的胸怀,在战争史上是少有的,但仍未感化一小撮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去年,日本文部省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修改;今年,日本小学社会教科书关于日军侵华内容和词句的编定;日中人才交流协会会长根本龙太郎在会议开幕词中还念念不忘‘满洲国’、‘五族协和’、‘未能实现的梦变成现实’、‘倾注全力……实现大陆的梦’;黑龙会的复活等等。表明了‘征服支那’的梦幻依然深藏在某些军国主义余孽的头脑里。然而,历史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近年来,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的频繁交往,特别是去年三千日本青年访问中国的动人场景,表明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在这里,我们把日本人民和少数军国主义分子严格区别开来;既要真诚地争取中日世代友好,也不忘曾经遭受的外侮,特别是死于侵华日军之手的二千万中华冤魂和价值六百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今天的青少年,是抗战后出生的一代。他们对于侵华日军的暴行,了解基微;对于友好与奇耻大辱,往往只津津乐道于一个方面。担任语文、政治和史地课教学的中小学教师,在中日问题上,有责任扎扎实实地划分界限去教导和灌输上述两个方面的思想,不能有所偏悖。‘前世不忘,后事之师。’周总理生前曾引用这句话来教导全国人民,中小学教师尤应以此踏实地教育后代!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岑明英
责任者
龙太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