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厂村民组养猪上千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1090
颗粒名称: 狗厂村民组养猪上千头
分类号: S828
摘要: 安龙县木城乡狗厂村狗厂村民组,改革陈规旧习,推广科学养猪,今年全组养猪上千头,与往年同期相比增加四至五倍,创该组养猪最高记录。过去,农村养猪多用熟饲,消耗劳力多,成本投资大,一家人养两头猪,为煮弄猪食,往往起五更,睡半夜,也不能按时喂猪。一年到头,猪喂肥了,劳力不算,除去成本后,收效甚微。单是燃料一项,每育肥一头猪,至少要花去四五十元。利用生饲料喂猪,生猪增重快,因而大大缩短了生猪出栏周期。另外,今年以来,狗厂组90%以上的人家重修了水泥地面的猪圈,改变了当地农村猪牛同圈的饲养习惯。这种水泥地面猪圈通风好,空气清新,能够及时排除粪尿,猪吃睡舒适,因而使生猪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大减小。
关键词: 安龙县 科学养猪 最高纪录

内容

安龙县木城乡狗厂村狗厂村民组,改革陈规旧习,推广科学养猪,今年全组养猪上千头,与往年同期相比增加四至五倍,创该组养猪最高记录。
  过去,农村养猪多用熟饲,消耗劳力多,成本投资大,一家人养两头猪,为煮弄猪食,往往起五更,睡半夜,也不能按时喂猪。一年到头,猪喂肥了,劳力不算,除去成本后,收效甚微。单是燃料一项,每育肥一头猪,至少要花去四五十元。
  狗厂村民组的群众近年来逐渐采用生饲料喂养,他们尝到了甜头,今年便大力推广生饲,现在一家人养八至十头猪,也没有过去养二三头猪忙,既省力,又方便,并能供食准时定量。利用生饲料喂猪,生猪增重快,因而大大缩短了生猪出栏周期。农户晏协琴,全家五人,两个劳力,除种好七亩多责任田、地外,长期坚持生饲料喂猪,今年,养了九头猪,十月份将可出售,可盈利一千多元。
  另外,今年以来,狗厂组90%以上的人家重修了水泥地面的猪圈,改变了当地农村猪牛同圈的饲养习惯。这种水泥地面猪圈通风好,空气清新,能够及时排除粪尿,猪吃睡舒适,因而使生猪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大减小。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瑞甫
责任者
晏协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安龙县
相关地名
木城乡
相关地名
狗厂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