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心和孩子们连在一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0705
颗粒名称: 她的心和孩子们连在一起
分类号: K82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张家幼儿园的张崇华老师,她是一位年过花甲的教育工作者,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她在教育战线上度过了四十三个春秋,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始终坚持对教育的信念。她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感化子女,使全家从事教育工作,被当地群众誉为“教育之家”。退休后,她创办了家庭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 张崇华 教育工作者 黔西南州

内容

在普安县盘水镇张家幼儿园里,经常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教孩子们唱歌、跳舞、游戏,给孩子们讲故事,送开水,忙个不停。她就是去年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的张崇华老师。
  艰辛的历程
  年过花甲的张崇华老师,在教育战线上度过了四十三个春秋,走过了艰辛的历程。兵慌马乱的一九四二年,年仅十九岁的张崇华,在盘县简易师范毕业后回到了普安,开始走上了教育的生涯。伴随农民的孩子,辗转于凉水井、蒿芝地、三板桥和江西坡小学。解放前夕,回到了普安县城小学。几十年来,她历经沧桑,但也有过如意的欣慰。困难时期,有些好心的朋友,劝她改行跑生意,她婉言谢绝了;十年动乱中,教师受到冷遇,爱人被折磨致死,精神上的打击,也没有动摇过她对教育的信念;她的同事,以致学生,纷纷走上领导岗位,有的当了书记、厂长、经理,有的当了校长、教导主任,有的上大学后从事科研工作。但历年被评为先进的张崇华老师,仍然是普普通通的班主任,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没有半句怨言,相反,她感到这是她一生最大的荣幸。
  教育之家
  张崇华老师,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感化子女,使之全家从事教育工作,被当地群众誉为“教育之家”。她的爱人彭均章,一九四六年在本县乡下教书,后因患眼病不适应工作才改了行;她的六个孩子中,就有五个从事教育工作,另外还有二媳妇、三女婿也相继加入了教师队伍。一九七九年,教育局给她三女儿张丽参加工作的机会,当时有三个志愿可以选择:一是商业系统的办公室,二是水泥厂的化验室,三是当老师。张丽也认为全家当老师不好,物资紧缺,在商业部门工作,自己方便,予人方便。张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孩子,老三终于放弃了自己的偏见,决心踏着母亲的足迹前进,毅然到了边远的细寨民族小学任教。
  余热生晖
  一九八○年,张老师退休了,整天呆在家里,闷闷不乐。她看到有的干部、职工拖娃带崽,影响工作,便产生了为他们排难解忧的念头。每天下课后,看到一群学生为她洒水、扫地、蹦蹦跳跳,可爱极了。张老师突然离开了打交道几十年的学生,心里感到实在不是滋味。领导看出她的心思,在盘水镇,县妇联的帮助下,一九八一年十月,张老师办起了家庭幼儿园。她的孩子们都劝她说,年纪这么大了,应该好好地休息休息,生活上的事情由他们包下来。张老师说:“你们不知道妈的心意,我的心总是和孩子们连在一起的,我哪是为了钱嘛!”的确,张老师不是为了钱,她的幼儿园最高时每月能收一百四十来元,但除去一个工人、两个保育员的工资和房租、水电费外,就所剩无几了。到了冬天,每月只能收四、五十元,还得把自己的退休金贴进一部分。但是,张老师并不心疼,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从幼儿园里出去,送入学校学习,现已送出了三批共一百六十多人,张老师感到无限的欣慰。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崇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