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力何处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0703
颗粒名称: 农村剩余劳力何处去?
其他题名: 巴结镇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调查
分类号: F32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兴义县巴结镇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43%的劳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生产。该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包括作为兴义到广西的必经渡口,以及周围有知名工程和工厂等,吸引了大量车辆和船只经过,从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经营方式包括个体户和长途贩运等,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去年每个劳力生产粮食一千二百斤,比七年前的七百六十五斤提高58.1%。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第三产业 巴结镇

内容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兴义县巴结镇的第三产业迅速地发展起来,43%的劳力从农业转向了非农业生产。
  巴结镇历来人多地少,现在全镇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5亩,约40%的剩余劳力没事干。这里是兴义到广西的必经渡口,江对岸不远的地方便是名闻遐迩的全国重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黔西南州的巴结糖厂也座落在这里。每天,熙来攘往的车辆很多,光客车就十六趟,货车约二百多辆经过这里,六十多艘小船穿梭于南盘江上,这里还是周围集市贸易的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第三产业格外地兴旺起来,剩余劳力纷纷向加工业、服务业、商业方向转移,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就地开设门市。巴结街上除供销社的百货、土杂、饭店、旅社等门市外,有个体烟酒店十家,个体饮食店五家,个体百货摊十家,个体旅馆四家,不固定的个体肉摊和做小买卖的摊子若干,每天从早到晚营业。二是打到外面去。有长途贩运、短途买卖或季节性经商。该镇有小马车六十多辆,经常是主人吆着赶转转场,一天可收入十到二十元,这些都是一户户的个体经营。也有小型的经济联合体。该镇中心村唐胜国等四人,联合经营屠宰生猪,到天生桥水电站工地出售,八四年他们购销生猪四百多头(毛重约八万斤),每人盈利三千元,今年还准备增加牛肉经营。有联合做大牲畜生意的,中心村王利中与三个人联合长途贩运牛,在广西、兴义收购牛运到云南的曲靖、师宗一带出售,八四年购销五十多头,每人收入三千多元。还有联合搞加工的,王洪祥牵头联合七家农户进行芭蕉芋粉条加工和烤酒。去年仅加工粉条运到广西的百色、柳州、隆林销售一项,五个月的人均收入就达一千四百多元。
  由于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单项生产的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去年平均每个劳力生产粮食一千二百斤,比七九年的七百六十五斤提高58.1%。与此同时,家庭经济收入的成份也发生了变化,粮食生产以外的收入占总收入的84%。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发能;
责任者
唐胜国
相关人物
王利
相关人物
王洪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巴结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