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用人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0318
颗粒名称: 不拘一格用人才
其他题名: 桔山乡调查之二
分类号: F276.3
摘要: 怎样才能促进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兴义县桔山乡采取“外引内联”的办法,不拘一格启用人才,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桔山乡对这个工作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得到认识和提高的。乡办企业农机修理站,过去由于缺乏技术力量,造成长期亏损,濒于垮台,几乎败了乡里的老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大着胆子启用一个土改时被划为地主成份,具有较高技术的木工,开展农机修理和家具加工业务,使这个站恢复了生机。最近乡政府聘请他为桔乡贸易公司经理。桔山乡还充分发挥“群体”人才的作用。乡领导经常找乡镇企业人员谈心,对他们政治上信任,生活上关心,使用上不求全责备,提拔上不论资排辈。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兴义县 外引内联

内容

怎样才能促进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兴义县桔山乡采取“外引内联”的办法,不拘一格启用人才,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桔山乡对这个工作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得到认识和提高的。乡办企业农机修理站,过去由于缺乏技术力量,造成长期亏损,濒于垮台,几乎败了乡里的老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大着胆子启用一个土改时被划为地主成份,具有较高技术的木工,开展农机修理和家具加工业务,使这个站恢复了生机。乡领导从此尝到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甜头,去年又雇请了懂机车维修和电工技术的两名劳改释放的人到这个站工作,采取承包的办法,使这个站越办越兴旺,一年盈利一千五百元。
  事实说明,只要视才如宝,唯才是举,本乡本土也是有人才潜力可以挖掘的。正如乡党委书记曹云书所说的那样:“进宝郎君处处有,看你会用不会用!”新场村有个农民叫齐兴义,很有经济头脑和较强的经营能力,但因其父的历史问题和本人在“文革”中参加过“造反派”群众组织,长期被另眼看待。去年十一月,乡联营服务公司不避前嫌,聘请他推销耳块粑,他和另外两个同志带六十多人到贵阳就地加工就地出售,两个月转化二十三万多斤大米,使兴义耳块粑在省城名声大振,盈利两万余元。最近乡政府聘请他为桔乡贸易公司经理。
  桔山乡还充分发挥“群体”人才的作用。在经过一番调查摸底之后,这个乡的联营服务公司把全乡一千多名能工巧匠组织了一个建筑队,为城乡建设服务。被誉为“建筑专业村”的滴水村五组,七十八户农户,如今就有六十户从事建筑业,占这个村总户数的76.96%。
  “内联”本乡本土的技术人才,为全乡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这个乡与四川大足县保兴乡各投资一万五千元联办起酱菜厂,以每月两百元的高报酬,聘请具有祖传酱菜工艺的旷年高师傅作技术指导。这个厂从去年十二月投产以来,已生产近五万斤酱油,用户争相购买,供不应求。
  乡联营服务公司,相继从四川、兴义城关镇和邻近丰都乡等地引进人才办起了烟花炮竹、农机修理、打砖、石棉瓦等厂,乡政府在用房、场地、水、电诸方面都为他们提供方便。
  尊重人才,就要信任他们。乡领导经常找乡镇企业人员谈心,对他们政治上信任,生活上关心,使用上不求全责备,提拔上不论资排辈。去年下半年,乡畜禽公司开业,提拔原在区食品站工作过的韦忠华同志任经理;提拔做生意内行的乡供销社主任宋万才同志担任副乡长,兼任经济联合社经理;先后还提拔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管理能力的孙兴和、李世芬等六人担任各企业的经理或副经理职务,为搞活经济作贡献。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曹云书
相关人物
齐兴义
相关人物
韦忠华
相关人物
宋万才
相关人物
孙兴和
相关人物
李世芬
相关人物
旷年高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兴义县
相关地名
桔山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