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标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0295
颗粒名称: 红军标语
分类号: K87
摘要: 兴义县城西北三十多公里处的布依寨——阿依,至今留有四条红军标语。第一条是“红军绝对不拉夫”,写在农民田喜昌家大门左侧的窗台上,面积约两尺见方,色泽浓,墨迹清晰,完整无缺;第二条是“反对白军官长打士兵”,写在农民田大伦家后屋檐下的石墙上,面积约两尺见方,字迹端正,走笔自如;第三条是“取消百货厘金”,字迹隐约可见;第四条是“打富救贫,实行革命”。第四条仅存“打富”字样。阿依人用红军来教育子孙后代,把红军标语当作红军光辉业迹的象征。一九八二年六月,兴义县人民政府将阿依红军标语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兴义县 红军标语

内容

兴义县城西北三十多公里处的布依寨——阿依,至今留有四条红军标语。第一条是“红军绝对不拉夫”,写在农民田喜昌家大门左侧的窗台上,面积约两尺见方,色泽浓,墨迹清晰,完整无缺;第二条是“反对白军官长打士兵”,写在农民田大伦家后屋檐下的石墙上,面积约两尺见方,字迹端正,走笔自如;第三条是“取消百货厘金”,字迹隐约可见;第四条是“打富救贫,实行革命”。后两条分别写在两道墙上。第四条仅存“打富”字样。据阿依寨田喜昌(六十九岁)、陶德宽(六十七岁)、董绍荣(七十一岁)、张之元(六十四岁)等老人于一九八三年回忆,红军在阿依寨写下的标语还有“实行打士豪分田地、脚踩滇军,拖死中央军”、“打倒王家烈!打倒犹国才”、“王家烈不打跑,中央军不打逃,云贵两省穷人不得了”等。阿依人用红军来教育子孙后代,把红军标语当作红军光辉业迹的象征。
  一九八二年六月,兴义县人民政府将阿依红军标语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波
责任者
田喜昌
相关人物
陶德宽
相关人物
董绍荣
相关人物
张之元
相关人物
王家烈
相关人物
犹国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
兴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