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专题协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六盘水市志 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250620020230000744
颗粒名称: 第五章 专题协商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0
页码: 255-274
摘要: 六盘水市各级政协组织召开的有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协商座谈会,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根据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和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市、县两级政协主席列席同级党委常委会,副主席列席同级政府常务会议,全体委员列席同级人民代表会议,参与地方重大决策的讨论。
关键词: 专题研究 地方事务

内容

六盘水市各级政协组织召开的有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协商座谈会,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之一。
  1956年12月至1965年4月,盘县政协和水城县政协围绕各个历史时期党政中心工作、地方重要事务进行协商,并参与协商县级人民委员会委员、正副县长候选人及出席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根据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和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市、县两级政协主席列席同级党委常委会,副主席列席同级政府常务会议,全体委员列席同级人民代表会议,参与地方重大决策的讨论。同时,根据调查研究所收集的社情民意,有针对性的不定期的召开有政协委员、各界人士参加的协商座谈会和恳谈对话会,反映社情民意,协商解决问题,实行民主监督。此项活动,成为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渠道。
  1980年至1987年,市县两级政协,还根据中共中央和全国政协的有关文件精神,协同同级统战部,通过协商和监督,促使党委政府,为政协委员、各界人士落实统战政策,纠正极左路线所造成的冤假错案,调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性。
  第一节协商地方重要事务
  1982年,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就如何解决待业青年就业问题进行专题座谈,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听取委员们的意见,交流思想,在许多关键问题上取得共识。
  1983年,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社会人士,对六盘水市机构改革和打击严重犯罪问题,与组织人事、政法部门专题座谈,有关部门负责人很重视委员们的意见。
  1984年11月27日至28日,市政府领导与市政协部分委员对《六盘水市经济体制改革意见(讨论稿)》进行座谈,委员们提出许多修改意见和补充建议,市政府采纳。
  1985年6月6日至7日,市政协科技工作组21名委员在政府四楼会议室,专题座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委员们针对六盘水市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促进管理科学化和科技干部管理方面,分别提出3点建议。科技部门领导听取了意见。同年11月8日至9日,市政协教育工作组组织3个特区教育界部分委员和从事几十年教育工作的老校长、老教师以及热衷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有关党外人士就六盘水市教育体制改革、"七五"教育发展规划进行座谈。出席座谈会的有:李应华、胡廷翼、杨开荣、颜学英、莫绍钧、司徒兴治、张深、向昕、张太达、李莉娜、张培德、唐怀永、梅早明等27位委员。座谈会上,与会委员提出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10个问题。同年11月21日至22日,工作组委员会牵头,会同文艺体育工作组在水城召开文艺体育工作座谈会,市及水城特区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文艺界的部分政协委员和关心文体事业的各界人士27人参加座谈。文体工作组组长张人卓主持会议,市政协副主席邹璜、潘煊参加会议并讲话;副市长汤公宇到会听取意见;市委宣传部派员参加会议。与会委员对文艺体育工作提10点建议。
  1986年7月16日至21日,市政协工作组委员会邀请农、林、牧、水、气象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及有经验的农村工作者共44人,在水城特区台沙乡召开"台沙乡经济发展讨论会",帮助该乡制订致富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与会者认为,台沙乡最大的落后是文化科学技术落后,必须进行智力开发,用科学技术扶贫治愚。是年,市政协、市经济开发总公司联合召开"发展煤焦生产专题论证会",市政协委员中的专家和水钢的有关人士出席论证,与会专家建议六盘水市建设一座年产5万吨的示范性机焦厂,得到采纳。
  1986年,六枝特区政协决定每季度召开一次"意见听取会",请特区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到会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1986年至1987年9月共举行"意见听取会"7次,委员们就特区的"七五"规划、1986年生产计划、白岩脚水库的抢救治理方案、岩脚区的扶贫工作、财贸工作以及领导干部的工作作凤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协商。
  1987年9月,六枝特区政协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的形式,开展对口协商,促进问题得到解决。如:"改善特区中心区市容面貌"的专题座谈会,协商产生了平寨建设农贸市场及小商品市场的方案,群众集资200万元,一年内建成小商品市场。通过召开社会经济服务座谈会,产生政协支边社会经济技术咨询服务的机构和章程;通过召开民乐乡人畜饮水及农业灌溉专题座谈会,落实民乐乡水利建设方案,随后由特区政协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组,深入到民乐乡,发动群众投资投劳、争取国家适当补助,新建和改造15个饮水点,解决4000多农民的饮水问题。
  同年,水城特区政协曾5次抽人深入到杨梅、玉舍、比德、滥坝、南开、蟠龙等地,就农村工作问题与当地党委政府协商讨论,协助区乡落实任务。19次参加特区党委、人大、政府关于财税、农业、工业、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教育发展、巴郎河治理、县区分设的人事安排等重大问题讨论。
  1988年6月6日,中共六盘水市委邀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名人士,在市政协会议室举行专题座谈会,征求对六盘水市第二个经济翻番规划的意见。市委副书记杨志鹗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夏国华,市委常委、秘书长徐亲贤,副市长汤公宇到会。夏国华向大家通报夏季的经济形势。汤公宇就实现第二个翻番的主体思路以及完成规划的主要政策措施等作详细说明。与会人士紧密围绕六盘水市经济第二个翻番规划展开热烈的讨论和对话,市政协副主席隋长澄、潘煊、九三学社六盘水市委筹备组负责人李家驹、民盟六盘水市支部成员劳家年等在会上发言。共同认为,市委在第二个经济翻番的决策之前,召开这样的座谈会,充分说明市委对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信任,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一步,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极好形式。第二个经济翻番的指标不算高,除个别项目的规模和指标需要调整外,目标是很明确的也是可行的。1988年是六盘水市建市10周年,要实事求是地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让全市人民和省内外群众都知道市情、关心六盘水的建设。大家希望,在中共十三大精神鼓舞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政领导都要"为政清廉",克服官僚主义,带动全市200多万人民继续发扬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第二个经济翻番一定能够实现。
  1988年10月29日,中共六盘水市委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征求贯彻执行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中央工作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的意见和建议。市民盟、市九三学社、市民进的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发言,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中共六盘水市委书记夏国华到会介绍全市经济情况,并听取意见。
  1989年5月23日至24日,在市政协会议室召开《发展六盘水市煤化工》专题座谈会。应邀参加论证的有省煤田地勘公司、水钢焦化厂、市煤炭局、六枝特区煤炭局、钟山区煤炭局、水城县煤炭局、市矿管办、盘江铸造焦厂筹备处等单位的专家、技术员、单位负责人共20人。市政协副主席李茂荣、黄克仁主持会议。这次会议是为《发展六盘水市煤化工研讨会》作前期准备工作,与会者就研讨会的名称、课题以及开会时间和方法发表意见,会议就以下5个方面取得共识:1、研讨会的名称仍用《发展六盘水市煤化工研讨会》为宜。在会上,有同志提出研讨会名称改为《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研讨会》或《开发六盘水市煤炭资源战略研讨会》,但多数人认为,如此改动后,研讨会的重点不突出,涉及面太宽,难度较大,不如《发展六盘水市煤化工研讨会》的名称主题突出,使人一目了然。2、研讨会应将发展六盘水市煤化工相关政策放在重要的地位进行探讨。目前由于对发展六盘水市煤化工的相关政策不完善,流通市场混乱,各类经费利用不合理,在相当程度上制约全市煤化工的起步和发展。山西煤化工工业发展之迅,速度之快,一是靠政府,二是靠组织领导,如若六盘水市在发展煤化工时不能解决相关的政策及组织领导问题,必然会陷入困境。3、研讨会就六盘水市煤化工发展的方向得出较为统一的意见——大、中、小并举,土洋并举的方针,有条件上大、洋的,如盘江铸造焦厂就应力争挤进国家大盘子,争取立项,但也应充分作好前期准备工作;无条件的地方,则上小型的,走土焦改造之路,为上大、洋的煤化工工业积累资金和培养人才,从中摸索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使六盘水市煤化工的发展走上科学、健康的道路。4、研讨会的课题,是一个大范围,是提纲,并不是具体的题目,具体题目由参加研讨会的专家自行定夺。一个课题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探讨、说明。准备应该充分,不同意见均可发表,广开言路,为六盘水市煤化工的发展提出科学的依据。经过充分协商、讨论,初步确定出席研讨会人员的各自课题。5、关于研讨会的召开时间,视资料准备情况,争取在7月召开。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田蓬生在会上作总结性发言。
  1989年6月2日,市政协学习委员会组织市中心部分市政协委员,就六盘水市地方工业的现状、难点和对策问题进行专题座谈。会后,向市政府写出《对我市地方工业发展的几点意见》的报告。同年,学习委员会还与工作组委员会共同召开《发展我市公路交通》的专题研讨会;参与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合召开的《我市地方工业发展与出路》研讨会。
  1990年2月13日至15日,市政协副主席隋长澄受市政府的委托,在贵阳召开"盘江铸造焦厂、选煤厂、电厂可行性研讨预审会"。全国焦化协会秘会长张秋生、冶金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吴昆生、高级工程师卢金德等应邀参加论证。
  1990年5月30日至31日,市政协召开第二次《发展六盘水市煤化工座谈会》,邀请市计委、市经委、市国土办、市矿管办、市规划设计院、市外经委、市煤炭局、市工业局、市环保局、市农经委、市乡镇企业局、市农业经济开发总公司、市人行等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委员共30人参加,市政协副主席隋长澄主持会议。研讨会在以下8个问题上取得共识:(1)召开《发展六盘水市煤化工研讨会》是及时的、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六盘水市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号称"江南煤海",如果仅以挖煤、卖煤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绝不会有出路,只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行煤的深加工,才有可能提高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振兴六盘水。目前,六盘水煤化工业虽然在起步,是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有组织、有领导、科学健康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六盘水市经济的振兴。必须看到,国内、国外对焦(特别是铸造焦)的需求缺口很大,这就给六盘水市煤化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应抓住大好时机。有的专家提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加以说明。(2)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六盘水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是客观存在,相关政策是靠人制定,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决心的大小,如果各级领导能不失时宜地下决心改变经济落后,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及市民的积极性,振奋精神树立必胜的信念,则六盘水经济振兴即指日可待。(3)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培养人才,使六盘水煤化工工业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发展。六盘水自60年代中期以来,汇集全国各地煤炭、冶金精英,加之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才招聘,形成一支有一定规模的科技人员队伍,这是六盘水市发展经济的有生力量,但未集中完整的有效使用,处于分散、零星单兵团作战的境况。为六盘水煤化工的发展着想,有必要集中、统一使用,建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并成立相应煤化工研究机构,给予足够的资金作前期准备工作,为六盘水煤化工的发展编制蓝图,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另外呼吁在全省范围内成立具有权威性的发展煤化工协调领导组织,以协调发展过程中有关问题。(4)在发展方向上,应走焦、电、冶金综合发展的道路,并实行大、中、小并举,土、洋并举的方针。根据六盘水实际,为了解决资金不足、技术力量不足的限制,应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有条件上洋、大的,积极争取国家立项挤进大盘子,成为六盘水煤化工工业的主体。应作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试生产出优质铸造焦的样品,为争取国家立项或引进外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这比任何口头说教更具说服力。但是光依赖等、靠是不可行的,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积累一定资金,培养足够技术力量,这就需要在土焦改造上下功夫,"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山西、山东等省的成功经验是可借鉴的,采用投资少、效益高、收回期短的小型洗煤厂、改造型焦炉,为六盘水煤化工的大力发展作前期探索的工作。在发展中必须注意资源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优质煤、劣质煤并用,走煤、电、冶金、化工综合发展的道路,使煤化工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后劲。(5)在发展步骤上,严格把关,不要一哄而起,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选几处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试点,成熟一个办一个,办一个就要尽力办好,为六盘水煤化工的发展树立榜样。汲取六盘水市以往办企业的经验教训,必需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并且在选调干部时,一定要德才兼备,有强烈事业心的才加以委任,组织精干、有战斗力、有进取心、有献身精神的领导班子,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6)广泛宣传六盘水资源优势和发展煤化工的有利因素,在国内、国外造成一定的影响,为六盘水市煤化工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六盘水市煤炭资源丰富,称"江南煤海",但处于较封闭的境地,鲜为人知,应由一位副市长专门游说,将选焦、机焦、土焦、煤(精煤、原煤)样品展示,将有利条件说深讲透,以诚相待,终将感动"上帝"。可在北京、深圳、沿海建立窗口。(7)呼请中央、省给予六盘水市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市也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为煤化工的发展创造条件。(8)资金的筹措,既在注重筹措又要注意现有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流通周转,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并注意发挥金融部门的杠杆调节作用,指导资金的合理流向。
  1991年2月8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邀请水钢焦化厂、市科委、市煤炭局和市乡镇企业局等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共同座谈研讨"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问题"(减重增值发展战略研讨会议)。
  1991年5月9日,市政协经委、学委、工作组委联合召开"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座谈会"。邀请市教委、市经委、市科协、市煤炭局、市工业局、市乡镇企业局、市国土办、市师范、市劳动局、市民盟、水城县政协等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在弄清职业教育的现状、办校方向、存在问题等基础上,提出5点建议。
  1991年12月4日至6日,市政协学习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和智力支边办公室,为贯彻贵州省支边办学经验交流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在水城联合召开职业技术教育专题座谈会。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各民主党派、市教委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各特区、县(区)政协分管副主席、智力支边办公室负责人以及教育方面的委员共30人出席座谈会。市政协主席张作圣、市人大副主任葛文甫、市政府副市长娄可平等到会讲话,市政协副主席隋长澄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作会议小结。市政协学习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光宇传达省支边办学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市教委副主任张孙屏就六盘水市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讲话,六枝煤炭职业学校、钟山区二塘农中、水城县职业学校等3所学校的领导在会上发言。会议印发和学习李铁映在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作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报告、何东昌在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学习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市政府《关于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经过热烈讨论,与会人员对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有进一步的理解,大家认为,必须不失时机地抓住中共十一届七中全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八中全会关于抓紧实施科技、教育兴农发展战略的决定这个大好机遇,大力发展和加强六盘水市的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会议肯定六盘水市几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取得的成就,对六枝特区煤炭局同六枝煤炭职业学校、钟山区农委同二塘农中联合办学的积极性表示赞赏,认为联合办学是今后发展职业教育的好路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职业技术教育同六盘水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同劳动人事部门的计划安排还不够协调,先培训后就业的方针贯彻得不够好;按需办学较差,专业设置同社会需要脱节,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办学条件较差,领导班子、专业教师、实习实验基地的建设有待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科教统筹是个很大的薄弱环节;职业技术教育为乡镇企业培训人才刚刚起步,路子还不够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5点意见和建议,希望市委、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及特区、县(区)领导引起重视,真正把职业技术教育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
  1991年至1992年,水城县政协积极参与"撤区并乡建镇"、"水城县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优化政策制定"以及公路建设、电站建设、计划生育、温饱工程、改善教育、烤烟生产等重要事务的协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同时,组织政协委员对南开、米箩等乡有关抗洪救灾物资落实情况以及滥坝节能厂、工商个体户经营情况等进行协商,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得到有关方面的采纳。
  1991年11月,六枝特区召开三干会(特区、区、乡领导干部),在讨论和协商地方重大事务时,六枝特区政协向会议提出《发展烤烟生产的建议》,内容要点:一是调整烤烟的面积;二是增加烤烟投入;三是从外地引入人才;四是提供优惠政策。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完全采纳这些建议,并付之实施,促进了烤烟生产。同年,六枝特区政协在与特区煤炭局座谈时提出《考察北盘江水路运输和在煤炭销售地建立窗口》的建议,得到特区煤炭局的采纳。事后,由政协牵头组织调查组考察北盘江--红水河航运情况,掌握北盘江——红水河航运现状及开发前景,又对现有铁路、公路、水路运力进行综合分析,写出《北盘江——红水河航运考察报告》,受到贵州省有关部门的肯定。在有关方面的努力下,毛口码头建成。
  1992年7月27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在市政协会议室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共18人参加的"SJ——1型小型机焦炉开发试验工作协调会"。与会者一致认为,开发试验小型机焦炉,对煤炭深加工的意义重大,是具有战略性的开发项目,非常适合六盘水现阶段焦炭生产发展的方向。1993年9月完成最后阶段试验,市煤炭局、环保局、水钢焦化厂三方认定,试验是成功的,表示要继续合作,完善有关数据测试工作,适时邀请有关专家召开成果鉴定会。
  1993年9月21日,市政协教育组组织有六盘水师专、市师范、市电大、市农校、市体校以及市直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等学校教师参加的座谈会。会后,向市政府呈送《关于做好教师工作,稳定教师队伍的建议》报告。教师们针对六盘水市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11条意见,希望市政府重视教育工作,积极采取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同年,六枝特区政协召开"六枝特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讨会",委员们针对六枝特区的职业教育现状,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六枝特区教育局负责人听取了委员们的意见。
  1994年,六枝特区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形成 《关于加快六枝特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的报告。
  第二节坦诚对话
  1987年11月26日至28日,市委市政府在市总工会会议室召开第一次恳谈会。参加这次恳谈会的市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各界人士代表80多人。会上,中共六盘水市委副书记杨志鹗、市长管彦鹤、市人大副主任周绍邦、市委秘书长徐亲贤、市纪委副书记况志坚、市政府秘书长彭嘉庆以及市直机关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与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各界人士代表共80多人进行坦诚的协商对话。市长管彦鹤针对委员们提出的问题,作诚恳的回答。恳谈会充满民主协商、合作共事的气氛,达到沟通情况、交流思想、献计献策、推动工作的目的。会后,市委市政府对会上提出的问题陆续作研究,并作出相应决定。如,市政府办公会议研究市政协农村工作组的调查报告和发言后决定:对发展生猪生产问题,由财政拨款50万元,建立商品猪生产基地;由粮食部门安排600万斤平价饲料供应养猪专业户;新建一座年产1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建立生猪品种改良、防疫等服务体系,试行技术干部责任承包;由食品部门与养猪专业户签订购销合同,保证奖售饲料、化肥兑现;理顺市特两级生猪产销管理体系,并计划1988年发展商品猪1万头。对发展春油菜问题,决定推广台沙经验,计划1988年在全市播种春油菜1万亩。对少数人倒卖化肥造成供应混乱问题,决定由供销社、商业局、粮食局等部门组织联合工作组调查处理,并实行化肥切块供应。对恳谈会上提出的其他意见,市政府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1988年12月28日至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市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及各界人士的第二次恳谈会。市委书记夏国华、市长管彦鹤、副市长娄可平与60多位出席恳谈会的委员,就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展开热烈的坦诚的对话。市政协常委、农艺师杨树芳代表市政协农村工作组,针对水城县扶贫专项贴息贷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管好用好扶贫专项贴息贷款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切实用好扶贫贷款,把扶贫方式从过去的单纯救济型向经济开发型转变。坚持有偿扶持,克服等、靠、要;选准项目搞好扶贫开发规划,分批治理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货款的投向要扩大种养业的比重,特别是粮食生产、经济作物和畜牧业。谈到要钱用钱问题时,希望坚决克服那种要钱犯"饥饿症",用钱又犯"消化不良"的倾向,严格按照项目配套资金、落实项目负责人、明确经济责任制。九三学社社员、市政协委员张凤书,对高寒山区发展粮油生产的途径发表意见。认为高寒山区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耕作制度上的改革,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二至三熟;大胆发展小麦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改秋播油菜、绿肥为夏播,充分利用山区自然优势;改玉米地方品种为早、丰、抗、优的良种;改单作为分带轮作,间、套、混作。根据在台沙乡试验的经验,认为小麦面积可以在原有基础上翻番,与玉米面积接近。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应辅之必要的行政措施。建议在山区设立相应的油菜籽收购点及加工厂,以利群众加工销售。九三学社社员、高级畜牧师杨形声建议城郊集约养猪的资金筹集应两条腿走路,即自筹与国家贷款相结合。呼吁组织养猪协会,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监督。市政协委员、市科协主席江季读以大量的调查材料,论证科技人员为何难到第一线的主要原因。认为科技兴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层喊重视,中层无力气,基层难办事",科技人员在实践中的苦衷是"说起热心,干起灰心,多干伤心,不干落心","科学技术是关键"这一口号还需要响亮地提出来。在使用人才上,尚未解决的问题是:"重视外地人才的引进,忽视本地人才的引出",无形挫伤了本地人才的积极性。在经济建设中不但要重视拔尖人才的引进,而且要给本地各类科技人员以同等合适的环境,把他们引出来,否则,"本地稳不住,外地引不来","外来的干,本地的看"。江季读还列举5个方面的实例,说明科技人员下不去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技术承包政策不落实,建议今后无论扶贫项目,星火计划项目,基本建设项目,技革技改项目,开发新增项目,都实行6个步骤:群众报项,多方选题,择优解答,专卷评审,领导决策,公开招标。以便促进更多的人发挥智力,贡献才能,走向承包第一线。市政协委员、工程师赵士兴,用大量的科学数据,说明市中心区水源污染严重,呼吁政府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市中心区人民喝上符合国家标准的水。赵士兴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共鸣。在恳谈会上作重点发言的还有市政协常委雷宗璐、周继馨、李家驹,委员宁交俊、田蓬生、张志成、张光宇等。六枝矿务局高级工程师刘宗礼,就如何改进小煤窑生产、经营问题,作了专题发言。对话中,夏国华、管彦鹤自始至终都以平等热情的态度,与各界人士交换意见,共商解决六盘水市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各民主党派代表、市政协委员、各界人士在发言中,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据理力争,肝胆相照,以诚相见。表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主人翁精神。
  1988年5月20日,六枝矿务局党政领导召开恳谈会,就两个文明建设问题与在本系统工作的省、市、特区政协委员及有关人士41人进行坦诚对话。六枝特区政协派人列席恳谈会。会上有13位政协委员发言。市政协委员李茂荣和盛炜昌,从投资、生产、防止污染、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证,提出恢复凉水井洗煤厂的建议;市政协委员曾树槐和盛炜昌发言指出,水城矿务局开拓掘进逐年下降,影响生产的发展,应引起各级承包集团的注意。在详细分析总进尺和开拓进尺逐年下降的原因后,提出6条措施。六枝特区政协委员曹明寿通过对地宗矿的地质构造、勘探程度、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对地宗矿中下煤层开采的意见。市政协委员王世娴对提高煤炭质量、改变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提出合理化建议;市政协委员刘宗礼提出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多种途径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六枝特区政协委员王泽清认为安全生产情况不好、乱开小煤窑威胁大井安全的现象,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否则,今年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就没有希望。市政协委员刘锡明和曾馥馥就教育问题发言,提出要改进师资结构、培训师资、提高教学质量、减轻中年教师负担等建议。市政协委员杜尚武建议加强疾病防治,特别要注意肝炎、伤寒、结核、霍乱等流行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同时警惕狂犬病、性病,加强防御力量。已离休的原市政协常委、高级工程师赵心之,对六十六处的基本建设效益不好也提出一些中肯的批评和建议。政协联络组成员郭尚堂在会上就如何做好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和加强为他们服务的问题发言。会议开得非常活跃,与会者各抒己见。发言中,有情况介绍,有原因分析,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有批评和建议。政协委员与局领导的对话,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得到局长、书记的赞扬和肯定。
  1989年4月7日,市政协邀请出席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委员会的部分委员,就六盘水市的工农业生产、教育、社会治安等10个方面的问题,与市政府的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坦诚对话。市长管彦鹤、副市长汤公宇、娄可平,市农委主任陈光辉到会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并回答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对话在热烈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会上,黄光荣委员对六盘水市的扶贫工作提出意见,认为六盘水市的扶贫工作有以下问题:一是职能部门既无钱,又无权,难以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失去扶贫的意义;二是解决不了困难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为下乡扶贫要住宿费、生活补贴,单位上还要给购买炊具,增加职能部门的经济负担。对这些问题,市农委主任陈光辉介绍情况:扶贫工作是1985年国务院提出来的,派了扶贫工作队,1986年派出300多人,1987年派200多人,1988年又少一点,工作队对贫困户进行摸底,建立卡片。政府拨扶贫资金,三年共拨3500万元,已花去2990多万元。此资金使用后,增加产值4000多万元,农民增加收入480多万元。总结四年来扶贫工作,也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扶贫工作存在着短期行为。派工作组一年一换,每年变动一次人员,必然上半年摸情况,下半年开始工作,还没有工作几个月又接近年终,真正有效地干工作的时间很短。二是资金使用没有突出重点。1988年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的资金只占总数的24.5%。这种不用油、不用电、家家都能办、户户都受益的项目办得较少,而有75.5%的资金都用在县办、乡办、联户办企业上了。对整个扶贫工作,特别是对缺电、条件差的贫困地区作用就不大。三是一般性扶贫多些,真正搞开发性的扶贫较少,特别是边沿贫困结合部,问题就更突出。四是过去统一抽人扶贫,派人的单位管不了人,管人的单位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对此,1989年市政府作以下改革,一是改变扶贫方式,把过去派工作队的办法改为部门定点挂钩,市直机关在水城县包54个乡,此办法有利于克服短期行为,有利于各部门特别是领导人能够下到第一线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调整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把主要部分用于种植和养殖业。搞两个工程,一个叫温饱工程、一个叫菜篮子工程。温饱工程涉及到122个乡,59000多农户、24万多人,此项工程投资较大,共225万元,全由财政支出。另外,还贷款680多万元。此项工程目前全部落实。关于菜蓝子工程,1989年确定集约养猪3万头,增加菜地11000亩,既有利于附近农村农民家家受益,又可以解决城镇居民吃菜难的问题。三是搞两个开发区,即:水城--盘县结合部,水城——六枝的堕脚、冷坝。这两个开发区共有14个乡,20多万人口,在水城片区,确定修一个电站,三条公路,共投资150万元左右,除此,市财政拿出70万元在这些地区安排一些小项目。关于黄光荣委员提到由职能部门挂钩扶贫存在着无资金不好办事,按照规定,10万元以下的县解决,10万元到100万元的市里解决,100万元以上的要报省里解决,要搞可行性报告,按项目申请、按项目审批、按项目投放。劳家年委员就如何发挥民主党派作用为其创造工作条件,解决办公地点发表意见。市长管彦鹤答复意见是: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咨询委员会,委员会里包括各方面的人,有市里出名的专家、学者,无疑也有民主党派的成员。市政府的重大决策,特别是战略性决策,都要先经过咨询委员会讨论论证,然后才交党委和政府决策。政府有责任帮助民主党派逐步改善工作条件,但鉴于财力很困难,只能逐步解决。刘锡明委员就知识分子实行优惠政策问题提出建议。现在北京在执行30年教龄的自然退休制度,教师自然退休后,享受100%的工资待遇,建议六盘水也向北京学习,也走这条路。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娄可平表示,这涉及到退休制度,市委、市政府需要认真测算财政承受能力后再考虑,如果能解决,是最好的事,如暂时办不了,也会给大家说清。江季读委员针对农业生产连续几年滑坡,经济处于停滞不前状态,提出振兴农业的具体建议。江季读认为,农业连续几年徘徊,有以下原因:一是前两年对农业改革的希望过高,太过份乐观,减少了投入;二是忽略农田基本建设的工作,使许多水利工程老的老化、垮的垮了,发挥不了作用;三是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步子还迈得不大。管彦鹤听后表示农业上要重点抓好两个基础工程,在贫困地区重点是抓粮食,这是温饱工程;在城镇矿区重点是抓菜篮子工程。另外还要重点抓好两个基本建设,一是以改土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二是抓好造林护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三是搞两个发展区,即水城盘县结合部和水城六枝结合部的堕脚、冷坝一带。这两个片区最穷,要实行综合开发,对农村工作,根据财力状况不可能有更大的投入,所以要号召大种绿肥,大种芭蕉芋,这样,既可以肥田沃土,保持水土,又可以提供饲料,发展养殖业,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千家万户都受益,因此要下功夫来抓。林庆文委员提的是社会治安不好的问题,偷抢成风,人民生命财产不安全,走夜路被抢,职工上班后家中被偷,工厂的器材被盗,还有赌博成风等等。市公安局长李国成为此通报六盘水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并提出如下主要措施:(1)认真传达和贯彻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对当前的治安形势作认真分析,及时了解治安问题的严重性,以便采取果断措施。(2)抓好严厉打击。作为政法公安部门,要把严重刑事犯罪作为打击的重点,当前,主要加强侦察和破案,检察院和法院,加快批捕和判刑工作的速度,对11种犯霏行为要采取严厉打击的措施。(3)针对突出问题采取专项斗争和专项打击,比如扒窃,去年下半年从安顺、六枝到大湾,基本上每列客车都有扒窃的,中央领导多次提出要打击,所以这一线就收捕犯罪分子200多人,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铁路治安基本稳定。对于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也要采取专项斗争,现在全市还有2000多名妇女儿童被拐卖到外地,群众反映很大。对于盗窃厂矿物资器材的行为,同样要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市政府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小组,市长任组长,主持召开4次会议,研究进行综合治理的工作。各特区政府也要成立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下大力抓好治安工作。要制定治安承包责任制,把治安工作分解到各个部门,发动群众的力量来抓。街道办、居委会、保委会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跟不上,有些外来人员趁机作案。对这些问题,准备从验证居民身份证、加强户口管理和出租房屋管理方面入手,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防止犯罪或者检查犯罪。
  1994年11月22日至23日,六枝特区政协举行"专题评议会"。评议的对象是郎岱、岩脚两镇的日援改水工程。两个工程,是由日本国援建,地方配套投资,贵州省水改办统筹安排管理的项目。郎岱水改工程投资97万元,岩脚水改工程投资52万元。按照原协议和要求,1992年6月破土动工,当年12月交付使用。可是开工不久,工程就处于停工待料状态,一拖就是两年多。六枝特区政协组织专题调查组深入工程现场进行调查,摸清工程建设长期停滞不前的4个原因,整理出包括工程基本情况、存在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建议和意见的书面材料,打印分送给参加评议会的各位常务委员。30位常务委员参加评议,郎岱镇、岩脚镇和六枝特区水改办的领导和当事人到会汇报,听取评议,接受监督。六枝特区政府的领导到会听取意见,并进行决策。中共六枝特区党委、特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到会指导工作。评议过程中,由于委员们掌握的材料翔实、准确,很快达成共识,形成4条统一的意见和建议:(1)日援工程是一个特殊工程,不仅人民盼望,还涉及国家声誉,应尽快设法完成;(2)省拨物资暂时不能到位,不能等省水改办打完官司再建设,六枝特区政府应设法调剂其他资金先垫付周转,以解决工程之急需,也可先向银行贷款,今后从省拨资金及水费收入中付还;(3)加强施工管理,重新明确责任,改过去由六枝特区直接指挥为郎岱、岩脚两镇政府直接指挥,特区水改办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服务;(4)六枝特区政府在会后搞好追踪监督和服务,直到两项工程竣工验收。中共六枝特区委书记李保芳和特区政府分管两项工程的副区长傅昭祥都在会上表态,认为"专题评议会"是民主监督的好形式,政协抓日援改水抓到了点子上,表示要按照六枝特区政协的建议办。评议会后,六枝特区政府又追踪监督,使资金调剂和服务工作很快落到实处。1995年6月30日,郎岱、岩脚两镇水改工程竣工,通水。
  第三节落实统战政策
  1980年,盘县特区政协根据中共中央有关文件规定,通过调查和协商督促盘县特区有关部门为错划为右派分子的葛宝信、史国章、徐洪发、吴克卓、何国琴等委员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安排工作。
  1982年至1987年,市政协和各特区政协协助中共六盘水市委统战部和各特区统战部,根据中共中央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全国政协六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精神,把检查落实统战政策,纠正"反右"、"四清"、"文化大革命"三个时期的冤、假、错案以及历史老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1983年,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多次组织学习中央有关落实政策的文件,讨论检查落实统战政策的问题,并决定同市委统战部一起,组成3个组,由主席、副主席和统战部长带队,分赴六枝、盘县、水城3个特区,采取组织委员和统战对象学习文件,召开座谈会、专题协商会、个别访问以及填写表格等方式,对落实统战政策进行全面检查。在水城特区的检查组,又配合贵州省政协检查组,对居住水城的省、市、特区3级政协委员中的非中共委员进行落实政策的检查。各检查组,都将检查情况向各级党委作了汇报。在市县两级政协的协作下,统战部门、组织部门经过5年多不懈努力,立案落实1500余人(案),大体分为10类:按照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爱国人士中的右派复查问题的请求报告》精神,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和协商,督促有关部门平反错划右派332人;根据有关政策,经调查核实,协助有关部门纠正台胞、港澳同胞、侨胞和台属侨属中的冤假错案66件,9位被错误判刑的得到纠正,宣告无罪,美籍华人张金石女士和水城籍台胞王德政在国内的房产问题,得到落实;根据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统战部等六部门《关于落实对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的请示报告》的通知精神和申诉者提供的线索,采取函调与派专人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办法,落实231名起义投诚人员的政策,并发给证书,恢复公职,对其亲属子女实行"一视同仁,量才录用,妥善安置",起义人员中的其他冤假错案,也予以平反,恢复政治名誉,受株连的人,得到纠正;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工商业政策,认真把原工商业者中的468名劳动者区别出来,明确为"三小"(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纠正了“文革”中被错误免去职务的16人,把被错误送下乡的14人,收回安排工作,并补发工资,1名被错误判刑的,法院宣告无罪;根据民族政策和其他有关政策,认真纠正少数民族中的冤假错案,其中,改判和撤销原处分的24人,收回作退休的3人;落实宗教政策38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精神,宗教房产问题,逐件落实;根据全国政协《关于检查对政协委员政策落实情况的意见》精神,有95名省、市、特区三级政协委员的问题得到落实,其中21名市政协委员的遗留问题全部落实;原国民党校团级以上的5名,其政策得到全部落实;其他统战人员的冤假错案91件,也经查证、落实;全市统战人员的档案普遍进行了清理,妥善处理了"文革"中塞进去的材料。由于各项统战政策的落实,解决一大批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调动了各方面人士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知识出处

六盘水市志 政协志

《六盘水市志 政协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六盘水市志政协志》上限1950年,下限止于1994年,重点记述1965年六盘水市开发建设以来的历史。下设组织机构、会议、提案、视察与调研、专题协商等9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六盘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