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组织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六盘水市志 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25062002023000072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组织机构
分类号: D035.5
页数: 54
页码: 9-62
摘要: 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和境内各县政协建立之前,原郎岱县、盘县、水城县,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则》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于1950年3月至1951年7月,分别召开2至3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1951年6月至1954年9月,各县又召开4至5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郎岱县和水城县分别选举产生本级民族民主联合政府,郎岱县第三、四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还选举产生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盘县没有选举事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的常务委员会,行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县级地方委员会的职能。
关键词: 六盘水市 地方组织

内容

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和境内各县政协建立之前,原郎岱县、盘县、水城县,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则》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于1950年3月至1951年7月,分别召开2至3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1951年6月至1954年9月,各县又召开4至5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郎岱县和水城县分别选举产生本级民族民主联合政府,郎岱县第三、四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还选举产生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盘县没有选举事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的常务委员会,行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县级地方委员会的职能。
  1956年12月,政协盘县委员会成立。1957年3月,政协水城县委员会成立。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盘县政协和水城县政协被迫停止活动。
  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原郎岱县、盘县、水城县与原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合并,成立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六盘水地区,成立六盘水市,辖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1980年12月,政协水城特区委员会成立,盘县特区承接政协盘县第四届委员会,成立政协盘县特区第五届委员会。1982年4月,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成立。
  1984年7月,政协六枝特区委员会成立。
  1988年6月,政协水城特区委员会撤销,政协水城县委员会 (复称)成立。同年7月,政协六盘水市钟山区委员会成立。
  第一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一、郎岱县
  郎岱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0年3月14日在郎岱县城东关帝庙举行。到会代表156人。会议由中共郎岱县工作委员会主持。会议主要任务是宣传全县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重要意义。
  郎岱县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0年10月3日在郎岱县城东关帝庙举行。到会代表304人。会议通过《以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和禁烟为中心来完成五大任务的决议》。同时,还广泛听取代表们对郎岱县政府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郎岱县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1年3月16日,在郎岱县城东关帝庙举行。到会代表160人。大会总结并讨论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以来的工作,以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五大任务和三大号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为主要内容,通过《关于坚决完成"五大任务"为土改打下基础的决议》;选举产生郎岱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副主任。教育界知名人士、郎岱中学校长刘敬常当选副主任。
  郎岱县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1年7月23日至26日在郎岱县城东关帝庙举行。到会代表200人。会议听取并通过县长王舍人关于《195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中共郎岱县委书记陈洪涛《关于在完成反封建"五大任务"的基础上深入进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报告》以及刘敬常《关于郎岱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以来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会上,民主人士刘景行传达贵州省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精神。通过学习讨论,与会人员对今后工作提出意见,会议对上述报告作出相应决议。
  郎岱县第二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1年11月10日至14日在郎岱县城东关帝庙举行。到会代表230人。会议听取和讨论县长王舍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郎岱县委组织部长胡耀中的《保密工作传达报告》、中共郎岱县委书记陈洪涛的《政治形势报告》。法院院长舟影传达《婚姻法》。会议中心议题是解决深入发动群众,搞好冬季生产和秋征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等问题。
  郎岱县第三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2年7月28日至30日在郎岱县城东关帝庙举行。到会代表210人。县长王舍人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共郎岱县委书记刘新民作会议总结。会议通过《关于大力开展爱国增产节约竞赛运动的决议》、《关于完成下半年土产物资交流、防疫卫生工作及财政税收等工作决议》、《关于大力宣传在五二年底成立郎岱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决议》。会议选举产生郎岱县第三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3人,委员19人。主任王舍人,副主任刘新民、陈永昶(布依族)、周云臣。
  郎岱县第四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2年11月10日至17日在郎岱县城东关帝庙举行。到会代表210人。会议听取和讨论王舍人《关于郎岱县解放以来(24个月)的工作概况及今后任务》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团结起来,进一步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会议采取民主协商、小组讨论、大会举手表决的方式,选举产生郎岱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王舍人为县长,胡少枫、陈永昶(布依族)为副县长,政府委员27人;选举产生郎岱县第四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25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3人。主任王舍人,副主任刘新民、陈永昶(布依族)、周云臣。
  二、盘县
  盘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0年5月在盘县城关举行。到会代表100余人。县长齐刚作《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讨论关于征粮、剿匪、整顿社会治安和加强政权建设等议案。县委副书记何志翔作会议总结。会议选举产生盘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
  盘县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0年11月在盘县城关举行。到会代表150余人。会议讨论关于执行五大任务、镇压反革命、加强区乡人民政权建设、开展财贸税收和文教工作。会议选举产生盘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主席、副主席。
  盘县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1年6月30日在盘县城关举行。会议总结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以来的工作,并就开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的问题作出决议。
  盘县第二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1年8月9日至13日举行。会议讨论镇压反革命、反封建斗争、抗美援朝捐献及订立爱国公约等工作,并作出相应的决议。
  盘县第三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2年1月21日至23日在盘县城关举行。县长卫自慎作《关于四个月以来的工作总结》和《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报告。
  盘县第四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2年12月22日至25日在盘县城关举行。到会代表290人。县长崔学成作《一年来工作总结及今后大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报告》,布置开展民主建政、征收、贯彻《婚姻法》等工作。与会人员讨论崔学成的报告,对布置各项任务提出实施意见和建议。
  盘县第五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3年7月15日至17日在盘县城关举行。到会代表257人。中共盘县委宣传部长蒋涛任大会主席,县长崔学成作《选举法和基层选举工作报告》,县委书记卫自慎作《工作总结》,讨论生产和普选工作。
  三、水城县
  水城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0年8月在水城举行。各少数民族的自然领袖、开明士绅及无党派社会人士182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共水城县委领导人向代表们讲述中共有关政策、法令、国内外形势、水城县情及今后任务,解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组织及职权。会议讨论征粮减租、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剿匪等问题。会议号召全县各族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叛匪、特务、惯匪及一切持枪的反动势力,开展反霸斗争。经与会代表充分酝酿,选举产生水城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32人组成,主席1人,副主席2人。主席周化民,副主席肖辑轩、陈警民。
  水城县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0年10月17日至21日在水城县举行。到会代表174人。会议由水城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持。会议听取县长周化民的《关于一届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报告》,讨论清匪、反霸、征粮、发展生产和民主建政等项工作。
  水城县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1年2月22日至25日在水城举行。到会代表200人。会议讨论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增产节约和生产救灾等问题。选举产生水城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36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2人。主席周化民、副主席肖辑轩、陈警民。
  水城县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1年8月31日至9月9日在水城举行。应到代表289人,实到代表286人。除少数民族代表由县政府聘请或特邀外,绝大多数代表由各单位、各团体选举产生。县长周化民作工作报告。会议讨论水城县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生产救灾和继续完成"五大任务"等问题。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水城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委员25人。
  水城县第二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2年7月在水城举行。到会代表283人。会议讨论开展爱国增产节约竞赛运动和财政税收等事宜。会议选举水城县第二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31人,程如玉当选主席,肖辑轩为副主席,王守忠为秘书长,并设办事机构。
  水城县第三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2年12月2日在水城举行。到会代表231人。会议听取和讨论水城县政府一年来的工作总结,讨论民主建设、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以及财政税收和贯彻 《婚姻法》等问题。
  水城县第四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3年7月1日至4日在水城举行。到会代表124人。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县长杨明远所作的水城县政府195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讨论如何搞好农业生产、增产节约以及普选工作等事宜。县政府民政科负责人在会上作《三年来民政工作总结报告》。会议选举产生水城县人民政府委员25人。收到提案34件。
  第二节市政协委员会
  一、筹备委员会
  1980年11月1日中共六盘水市委根据《政协章程》规定和中共贵州省委(1980)1号文件关于新建六盘水市政协的指示精神,发出《关于成立六盘水市政协筹备委员会的通知》,决定由马会水等17人负责筹备工作,主任委员马会水,副主任委员龙文舟、申国明、马广理、陆官华。龙文舟兼办公室主任,林庆洪为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市民委、市总工会、市财办、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各抽一人,办公地点在市委大楼106号房间。1981年9月23日至25日在市委招待所(朝阳新村)举行各界人士协商会议。应到代表76人,实到代表62人。马会水主持会议。会议学习了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中的有关人民政协部分。市委副书记李连城代表中共六盘水市委作重要讲话。会议选举产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六盘水市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马会水,副主任委员申国明,秘书长申国明(兼),委员马会水、马广理、方季良、宁交俊、卢捷克、刘自真(女)、李玉平、李忠营、李勇福、李建勋、申国明、汪孝明、陆启贤、陆官华(布依族)、张树德、杨心迎、杨明达(彝族)、袁廉洁(女)、龚淳、梅早明(女)、黄昌、潘煊(苗族)、薛君琳(女)。协商推定方季良为副秘书长。
  1981年9月24日至25日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协商决定了三件事:一是同意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由16个方面的代表组成,委员人数120至130名,常务委员23至27名;二是协商决定109名市政协委员名单;三是确定办事机构的人选。
  1981年11月13日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应到23人,实到16人。会议讨论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文件起草工作和会务工作的准备情况。通过协商,又决定15人为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1982年3月29日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应到23人,实到20人。会议主要内容:学习中共中央(1982)12号文件和全国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的《政治决议》;协商决定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由124名委员组成,其中中共党员58名,非中共人士66名;审议大会的《开幕词》、《闭幕词》、《政治决议》和《筹备工作报告》等主要文稿;协商决定提名由马会水等19名委员组成大会主席团,提交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预备会议审议通过。
  二、第一届委员会
  政协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由16个方面124名委员组成。其中中共党员58名,占委员总数的46.8%;非中共人士66名,占委员总数的53.2%;妇女委员20名,占委员总数的16.1%。界别设置及委员名单如下:
  中国共产党马广理、马会水、田普雨、申国明、黄昌、焦国华。
  共青团李水发、杨明达(彝族)、陈宝会、高晏华。
  总工会王德荣、刘友文、李建勋、孟庆爱、高桂兰(女)、贾守国。
  市妇联朱忠秀(女)、刘自真(女)、杨玉珍(女)、陈秀绒 (女)。
  农民杨士昭、汪孝明、陈德贵、郭汉琼。
  供销社杨心迎、吴福善。
  工商界刘淑娟(女)、李忠营、张惠芬(女)、陈盛碧(女)。
  文艺界王建湘、王剑、袁廉洁(女)。
  科技界王纪宏、卢捷克、宁交俊、冯国康、刘亚超、江士贤、杨仁宽(侗族)、肖文斗、吴作城(苗族)、吴树鑫、吴庭绰、陈伟鑫、赵仲才、赵心之、胡光业、胡镇葵、施源、徐英伦、徐捷、盛云石、曾广翘、曾昭学(女)、蔡思平。
  教育界王宝(纳西族)、刘传桃、汤士勋、宋国辉(女)、何立镜(满族)、张道义、林丽华(女)、罗运盛、周光辉、周冠文、胡治吉、莫绍钧、夏自华、唐怀永、梅早明(女)、颜学英(女)。
  体育界李玉平、金宏达、黄全德、道灿。
  卫生界叶嗣燕(女)、刘美恭、肖敏富(女)、张兰英(女)、陆启贤、封宗黄、钟振思、郭宗义、詹基。
  少数民族王安文(布依族)、车光贤(彝族)、邓仲民(彝族)、刘兴明(仡佬族)、杨文学(苗族)、陆官华(布依族)、罗德明(彝族)、桂宝珍(女,回族)、谢明义(彝族)。
  归侨李勇福、陈育强。宗教界刘朝忠(回族)、唐荣涛、熊家济(苗族)、潘煊(苗族)。
  特邀人士丁彬、王启达(布依族)、方守全、方季良、齐敦元、朱朝卿、刘定聪、李鸣武、吴天宝、张天培、张树德、张深、陈介侯、林亦凤(女)、林庆洪、武慎义、屈新田、赵东起、种衍银、钟捷盛、袁珍美、龚淳、谢志乾、薛君琳(女)。
  1983年3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根据政协章程第二十七条规定和个人申请,同意接受陆官华、袁廉洁(女)辞去本届委员会委员。
  1984年1月19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和3月28日第十二次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增补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73名:马槐安(回族)、王大华、王友权、王有志、王英、王悌、王敬岭、邓奕山、叶学仁、刘在武、刘宗礼、刘裕隆、江季读、许乃良、任启湛、伍明全、严太久、李大光、李可嘉、李兴华、李茂荣、李恒才、李胜安、李莉娜(女)、李福堂、岑天刚、宋胤、宋熹、肖毅、肖鸿明、吴修平、吴瑞昌、何定志、邹廉静(女)、林庆文、林泽民、杨玉良、杨其美(女)、杨厚强、杨洪吉、明萌、罗秀良、张筠(女)、张人卓、张如玉(女)、张作圣、张想钦、陈星良、陈琼芳(女)、陈富源、卓海泉、周继馨(女)、周李龙、周金泉、屈振华、姜其芳(女)、高朋、高联平、钱聿棠、徐庆国、孙亚平、孙长林、姬正字、阎昭冉、彭杰、曾贤湘、曾馥馥(女)、谢自奇、顾金学、蒋休、廖殿元、潘善美(女)、蔡福强。
  1985年3月1日至3日举行的市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增补邹璜、马怀明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85年9月18日举行的第十八次常务委员会议,增补王建富、骆雪宗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85年12月28日举行的第十九次常务委员会议,增补雷宗璐(满族)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86年4月26日举行的第二十一次常务委员会议增补陈天光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通过上述调整,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到1986年5月第五次会议时,实际有委员201人。
  三、第二届委员会
  1987年4月30日,政协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协商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届委员会由20个方面230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90名,占委员总数的39.1%;民主党派成员17名,占委员总数的7.4%;无党派人士123名,占委员总数的53.5%。妇女委员31名,占委员总数的13.5%。少数民族委员31名,占委员总数的13.5%。界别设置及委员名单如下: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委员会王建富、邹璜、张作圣、陈廷升、骆雪宗、郭德源、黄光荣。
  中国民主同盟六盘水市支部委员会刘兴寿、龚淳。
  九三学社六盘水市委员会筹备组周学明、胡光业。
  无党派民主人士张深、隋长澄。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六盘水市委员会和六盘水市青年联合会王道洪、孙烈贤(女)、任正彦、杨宇生、赵单、符志祥。
  六盘水市总工会王殿东、甘陇成(彝族)、刘友文、许秋月 (女)、陈盛碧(女)、邱源来、贾守国、黄珠虎、韩介明。
  六盘水市妇女联合会杨其美(女,苗族)、林榕鸿(女)、柯慧贤(女)、黄显芬(女)。
  工商界毛钝、朱巩华、刘公文、杨洪吉、杨颂义、吴福善、沈子元(侗族)、张志成、张惠芬(女)、陈小媛(女)、郑朝胜。
  六盘水市归侨侨眷联合会叶玉梅(女)、刘克勋、李勇福、杨士昭、陈介侯、陈育强、陈春松、林亦凤(女)、戴跃辉。
  台胞台属龙道缄、宋熹、劳家年、钟鼎魁、袁珍美、瞿玉茹 (女)。文化艺术界张人卓、张如玉(女)、罗华祥、曾贤湘。
  科学技术界万君益、马文坦(女)、王悌、王功宇、王世娴(女)、毛志民、宁交俊、乐光华、刘亚超、刘宗礼、刘国卿、刘裕隆、江季读、孙钜、孙亚平、孙连渠、李为项、李可嘉、李茂荣、李恒才、李胜安、李家驹(壮族)、杨义良、杨仁宽(侗族)、杨兴和、杨志华、杨志芬、杨学超(布依族)、杨树芳(布依族)、吴作城(苗族)、吴瑞昌、吴鹏举、何定治、冷裕光、张筠(女)、张想钦、陈炳权、陈铭灿、陈琼芳(女)、岑元兴(壮族)、林庆文、林泽民、林宗演、林家健、金柏林、金洪炎、周兴(壮族)、周李龙、周金泉、郑健、胡力求、俞志源、赵士兴、徐冰如(女)、高朋、唐祖建、梅昌言、盛正言、盛炜昌、董昆、蒋元伟、程德元、曾广翘、曾忠华、曾树槐、禄泉水。
  农林界邓承州、冯炎昌、李应福、陈辅平、陈德贵、周玲 (女)、张凤书(女)、屈振华、郭汉勤、盛云石。
  教育界王兆华、王有志、王启武(布依族)、朱流豪、刘靖、刘海滨、刘锡明(回族)、汤仕勋、李万刚、李恒昌、李莉娜(女)、李培经、杨同庚、何立镜(满族)、余斌、邹廉静(女)、宋国辉(女)、张孙屏、张明宣、林丽华(女)、罗秀良、易烈兴、赵春山、莫绍钧、唐怀永、梅早明(女)、蒋仲礼、曾馥馥(女)、廖国芬(女)。
  体育界邓昭华、刘铁、刘家骅、李仲华、道灿。
  新闻界谷万军、蒋若滨。
  医药卫生界叶嗣燕(女)、田同春、白瑞云(女)、刘先尧、杜尚武(满族)、李兴华、邹德风、张也政、张会凯、陆启贤、卓海泉、周继馨(女)、庞卫栋、夏陵基、桂宝珍(女,回族)、程友福、鲍梅林(女)、黎兴华、魏传成。
  少数民族王正忠(苗族)、王安文(布依族)、韦德金(布依族)、安士贤(彝族)、邹习鼎(仡佬族)、贺宗俊(苗族)、谢明义(彝族)、雷宗璐(满族)、熊光扬(苗族)、潘煊(苗族)。
  宗教界刘朝忠(回族)、唐荣涛、曹继斌、熊家济(苗族)。
  特邀人士马忠义(布依族)、马槐安(回族)、王如柏、王佐库、司徒明德、邢德玉、朱法定、朱紫云、刘庚富、李兴、李玉岭、肖鸿明、吴修平、宋寿荣、张光宇、张学选(彝族)、陈天光、林庆洪、郑焜贤、黄贵远、阎昭冉、詹树岐、熊光初(苗族)。
  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委员会期间,由于统一战线工作需要和部分委员工作变动,曾6次增免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1987年11月25日市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增补程志华、田蓬生为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1988年3月29日市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增补李逢时、黄克仁为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同意王建富、刘庚富、李培经、李可嘉辞去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1989年3月17日市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增补刘宜芬(女)、皇甫庆钧、卢崇键、舒志挥、张世蓉(女)、何林发为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1989年9月7日市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增补张金权、田伯鉴为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1990年2月14日市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增补龙仁芳、王贤周、陶家华、蒋兴成、谢莹(女)、钟华(女)、彭玉滨、马祖爱(女)为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1991年4月14日市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增补王荣升为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经过上述变动,到1992年4月市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前夕,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实有委员247名。
  四、第三届委员会
  1992年3月25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协商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六盘水市第三届委员会由22个方面的238名委员组成。其中,中共党员92名,占委员总数的38.7%;民主党派成员25名,占委员总数的10.5%;无党派人士121名,占委员总数的50.8%。文化结构:大专学历以上127人,占委员总数的53.4%,其中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40人,占16.8%,有中级职称的83人,占34.9%。妇女委员34名,占委员总数的14.3%。少数民族委员36名,占委员总数的15.1%。界别设置及委员名单如下:
  中国共产党六盘水市委员会王荣升、孙松、杨志鹗、张小德 (彝族)、陈廷升、骆雪宗、赵身修、高志新、郭兴全、温延权。
  九三学社六盘水市委员会刘宜芬(女)、周学明、胡光业。
  中国民主同盟六盘水市委员会王有志、宋广成。
  无党派爱国人士张深、周镇隆、隋长澄。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六盘水市委员会和六盘水市青年联合会刘静(女)、刘德彬、杨宇生、陈春涛、郑学群(女)。
  六盘水市总工会王殿东、牛志胜、乐松忠、李文进、何厚芳、邹建中、邱学武、贺法健、黄珠虎、曹万全。
  六盘水市妇女联合会王关恒(女,布依族)、龙忠秀(女,彝族)、罗安琴(女)、骆蜀霞(女)、黄显芬(女)。
  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协会田二双、李孜、谢恒益、蔡高匡。
  六盘水市工商业寐合会朱文英(白族)、杨琤、张志成、张声鸣、汪克裕。
  台胞台属李晓芳、胡兴敏(女)、钟华(女)、骆汉民、戴跃辉、瞿玉茹(女)。
  文化艺术界张人卓、罗华祥、蒋若滨、雷维俊、廖晓林(布依族)。
  科学技术界马祖爱(女)、王功宇、王世娴(女)、王健良、毛志民、龙仁芳、龙皓东(苗族)、田伯鉴(苗族)、冯炎昌、宁交俊、刘山荣、刘书义、刘玉凝(女)、刘国卿、阳运忠、严德兴、李为项、李应福、杨少杰、杨树芳(布依族)、杨瑞国、邹立宏、张元勋、张显荣、张想钦、陈铭灿、陈琼芳(女)、邵文明、邵慧芝(女)、岑元兴(壮族)、林永保、林泽民、林朝骐、林家健、金柏林、周国权、周金泉、郑健、胡灵元、俞志源、赵士兴、唐荣江、唐祖建、袁作之、袁国豪、彭宗培、韩世英、曾忠华、曾树槐、覃德权 (壮族)。
  工商经济界毛钝、李翔飞、吴先洛、沈子元(侗族)、杨明达(彝族)、陈文学、卢延福(女)、罗雨林、郑廷尧、徐炳明、高朋、唐桂林、龚明祥。
  农林界万君益、邓承州、刘辉、李惠兰(女)、肖祖何、陈辅平、屈正华、盛云石、舒之虎、谢信彰。
  教育界王启武(布依族)、申仲文、朱时、刘海滨、刘锡明(回族)、李万刚、李忠德、李恒昌、何林发、张文炳、张世荣(女)、张光忠、张孙屏、林丽华(女)、罗秀良、易烈兴、胡忠民、段诚莲(女)、唐怀永、蒋仲礼、蒋兴成、程宣智(女)、曾馥馥(女)、谢明义(彝族)、廖国芬(女)、裴体柱。
  体育界邓昭华、刘昌明、刘家骅、李仲华、金芬(女)。
  新闻界王瑞明、张永柏、谷万军。
  医药卫生界邓永安、田同春、白瑞云(女)、刘玄(侗族)、刘先尧、许乐荆、邹德风、张也政、陈玉承(女)、周继馨(女)、庞卫栋、桂宝珍(女,回族)、黄永镇、董泽礼、谢莹(女)、道灿、黎兴华、魏传成。
  少数民族丁修和(回族)、马武贤(回族)、田万春(彝族)、安士贤(彝族)、李国军(苗族)、杨超德(苗族)、吴立升(苗族)、张德荣(彝族)、柳光福(彝族)、潘煊(苗族)。
  六盘水市归侨侨眷联合会李勇福、宋熹、陈育强、劳家年、林亦凤(女)、林连发、柯慧贤(女)、钟瑞云(女)。
  宗教界李兴国(回族)、李吉鲜(彝族)、唐荣涛、曹继斌、熊家济(苗族)。
  特邀人士刁德山、马功武(回族)、王凤、王贤周、龙发光、卢崇键、李廷寿、李京贵、李逢时、杨宝山、杨士昭、杨锦林、宋寿荣、张雄、张利兴、张金权、林庆洪、胡嘉沛、姜其忠、柏清政(布依族)、高文定、倪小平、郭丽珠(女,满族)、郭德源(回族)、陶家华(彝族)、袁修芳、符志祥、韩贤芳、程志华、谢明东(女)、熊光扬(苗族)、戴家林。
  1992年4月28日市政协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增补何定邦为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1993年4月7日市政协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增补李之林(彝族)、喻铭泉为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1993年7月26日市政协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同意周金泉、林永保、邵慧芝(女)、龙忠秀(女,彝族)、刘锡明、李廷寿辞去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增补余斌、张珍会(女)、姜永凤(女)、刘杰、罗如军、何联珍、侯贵玉、黄定邦(白族)、谭明达为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1994年11月11日市政协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协商决定:同意谭明达辞去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增补张仁超(回族)、丁学坚、吕贵平、孟斌为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第三节市政协常务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六盘水市委员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四十五条规定设常务委员会主持会务,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召集并主持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届第一次会议由会议选举主席团主持);组织实现政协章程规定的任务和全国政协所作的全国性的决议及贵州省政协所作的全省性的决议;执行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决议;市政协全体会议闭会期间,审议通过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市人民政府的重要建议案;根据秘书长的提议,任免市政协副秘书长;决定市政协的工作机构的设置和变动,并任免其领导成员。
  一、第一届常务委员会
  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参加市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协商提名候选人,经1982年4月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共27人组成,其中中共党员13名,占48.1%;非中共人士14名,占51.9%。1983年3月市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同意陆官华、袁廉洁(女)辞去常务委员;补选王宝(纳西族)为常务委员。1984年4月市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同意申国明辞去所兼任的秘书长职务;增选张作圣为副主席兼秘书长,张作圣、周李龙、赵心之、钟振思、钱聿棠为常务委员。1985年9月市政协一届四次会议同意马会水辞去主席职务,申国明、黄昌辞去副主席职务,张作圣辞去秘书长职务;补选张作圣为主席,王建富、邹璜为副主席,邹璜兼秘书长,王建富、邹璜、骆雪宗、阎昭冉为常务委员。
  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录
  二、第二届常务委员会
  经1987年5月18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共36人组成。其中,中共党员14名,占38.9%;民主党派成员7人,占19.4%;无党派人士15人,占41.7%。
  在第二届常务委员会任期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曾经发生如下变动:1988年4月23日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同意王建富辞去副主席、常务委员职务;刘庚富、李培经辞去常务委员职务;补选程志华、黄克仁为常务委员。1988年10月,常务委员阎昭冉逝世。1989年4月10日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选举黄克仁为副主席,刘宜芬(女)、皇甫庆钧、张世蓉(女)为常务委员。
  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录
  三、第三届常务委员会
  经1992年4月27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41人组成。其中,中共党员14名,占34.2%;民主党派成员10名,占24.4%;无党派人士17名,占41.5%。
  1994年3月,常务委员杨宇生逝世。同年,常务委员林家健调离六盘水市。
  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任期从1992年4月至1997年4月,现未满届。
  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录
  第四节中共六盘水市政协党组
  1982年4月,中共六盘水市政协第一届党组成立,成员3人, 马会水担任党组书记,申国明、黄昌为党组成员。
  1984年5月,增补张作圣为党组副书记。
  1985年9月,马会水、申国明、黄昌辞去市政协主席和副主席职务。10月4日,中共六盘水市委决定调整政协党组成员,张作圣任党组书记,王建富任党组副书记,邹璜、骆雪宗为党组成员,至1987年5月换届。
  1987年6月13日,中共六盘水市政协第二届党组成立,成员5人。张作圣任党组书记,王建富、邹璜、骆雪宗、杨士昭为党组成员。
  1988年3月王建富调离六盘水市。
  1988年8月,经中共六盘水市委决定增补邹璜为市政协党组副书记,雷宗璐、张光宇为党组成员。
  1992年4月27日,中共六盘水市政协第三届党组成立,成员6人。杨志鹗任党组书记,孙松任党组副书记,张小德、赵身修、骆雪宗、温延权为党组成员。
  第五节市政协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
  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成立后,常务委员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四十九条规定,结合六盘水市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于1982年4月20日决定设立政协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工作机构没有配备专职人员;办事机构为秘书处,配备专职人员。1984年后改秘书处为政协办公室,设办公室副主任,由秘书长领导。随着爱国统一战线的不断扩大,人民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政协工作的不断拓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其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由1982年4月的3委1处(室),发展到1994年的6委1室,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均配备专职人员。
  一、专门委员会和工作组
  1982年4月20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置提案审查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和科技工作组、文化教育卫生工作组、社会工作组、工商工作组、民族宗教工作组、对台侨务工作组。提案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昌,副主任委员汪孝明、焦国华,委员刘定聪、杨文学(苗族)、杨心迎、吴作城(苗族)、赵东起、种衍银;学习委员会主任委员田普雨,副主任委员宁交俊,委员王宝(纳西族)、齐敦元、何立镜、罗运盛、唐怀永;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潘煊(苗族),副主任委员林榕鸿(女),委员王剑、王逢武、方守全、李仲华、武慎义。科技工作组组长卢捷克,副组长施源、盛云石、胡镇葵、胡光业;文化教育卫生工作组组长刘伟桃,副组长王建湘、詹基;社会工作组组长赵东起;工商工作组组长夏自华;民族宗教工作组组长车光贤(彝族);对台侨务工作组组长林庆洪,副组长张深、蔡崇林。3个委员会和6个工作组组成人员均是兼职。
  1984年3月28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调整市政协工作机构设置及组成人员。调整后,申国明任学习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宝(纳西族)、杨明达(彝族)任副丰任委员,傅维玮(市委宣传部科长)及各学习小组组长为委员;潘煊(苗族)任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光业任副主任委员,廖殿民、李大光、胡治吉、林榕鸿(女,市档案局副局长)、唐士模(市党史办副主任)为委员;黄昌任提案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方季良为副主任委员,马广理、李建勋、齐敦元、吴作城(苗族)、杨心迎为委员;增设工作组委员会,肖鸿明任工作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捷胜、李勇福、姜其芳(女)、蔡崇林、杨仁宽、梅早明(女)、肖敏富(女)、张人卓、胡镇葵、杨士昭、焦国华为委员。11个工作组也作了调整:祖国统一工作组组长钟捷胜,副组长张深、詹树歧;侨务工作组组长李勇福,副组长林庆洪、刘荣光;妇女工作组组长姜其芳(女),副组长张如玉(女);民族宗教工作组组长蔡崇林,副组长车光贤(彝族)、唐荣涛;科学技术工作组组长杨仁宽,副组长宁交俊、曾广翘;教育工作组组长梅早明(女),副组长唐怀永、罗运盛;医药卫生工作组组长肖敏富(女),副组长李兴华、詹基;文艺体育工作组组长张人卓,副组长顾金学;经济建设工作组长胡镇葵,副组长蒋休、夏自华;农业工作组组长杨士昭,副组长江季读、盛云石;法制工作组组长焦国华。
  1985年3月3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撤销民族宗教工作组,分设民族工作组和宗教工作组,石裕文(市人大民族委员会秘书)任民族工作组副组长。其他工作组也作了适当调整,李庆华(市法院调研员)任法制工作组副组长,张淑珍 (女,市总工会女工部)任妇女工作组副组长。
  1985年12月28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钱聿棠任经济工作组组长,胡镇葵、施源、刘瑞为副组长;李兴华任医药卫生工作组组长,叶嗣燕(女)、谢自奇为副组长。
  1986年4月26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免去申国明学习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昌提案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肖鸿明工作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务,任命胡光业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肖鸿明为提案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7年5月18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置提案工作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和10个工作组。提案工作委员公副主任委员肖鸿明,委员朱巩华、吴作城(苗族)、宋寿荣、张孙屏、盛云石;学习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光宇,委员王佐库、董昆、熊光初(苗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光业,委员王如柏、李恒昌、张人卓、宋熹、熊光初(苗族);工作组委员会主任委员雷宗璐(满族),副主任委员田蓬生,委员江季读、沈子元(侗族)、李仲华、李家驹(壮族)、陈辅平、岑元兴、林榕鸿(女)、周继馨(女)、贺宗俊(苗族)、郭德源(回族)、曹继斌、梅早明(女);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庆洪,委员李勇福、劳家年、陈育强、陈春松、詹树岐、林庆文、刘克勋。10个工作组的组长、副组长是:工交城建工作组组长岑元兴(壮族),副组长冷裕光;科技工作组组长江季读,副组长宁交俊、徐冰如(女);农村工作组组长陈辅平,副组长张凤书(女)、杨树芳;教育工作组组长李家驹(壮族),副组长梅早明(女)、刘兴寿;文化体育工作组组长李仲华,副组长张如玉(女)、罗华祥;医药卫生工作组组长周继馨(女),副组长程友福;工商财贸工作组组长沈子元(侗族),副组长毛钝、张志成;民族宗教工作组组长贺宗俊(苗族),副组长曹继斌、唐荣涛;妇女工作组组长林榕鸿(女),副组长许秋月(女);法制工作组组长郭德源(回族)。1989年9月7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胡光业任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增设经济委员会,田蓬生任主任委员,林家健、陈辅平、杨颂义任副主任委员。
  1992年4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置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社会发展委员会和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并通过组成人员名单(提案委员会组成人员经由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通过)。各专门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提案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士昭,委员刘宜芬(女)、张孙屏、杨锦林、胡嘉沛、骆蜀霞(女)、姜其忠、盛云石、符志祥、谢明东(女)、田同春、杨铮、余斌;学习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定邦,委员刁德山、王凤、龙发光、李廷寿、李京贵、李逢时、杨宝山、张利兴、高志新、郭丽珠(女,满族)、韩贤芳、卢崇键、何联珍、侯贵玉;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光业,委员王殿东、李晓芳、杨琤、杨宝山、宋熹、张人卓、张声鸣、袁国豪;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寿荣,委员万君益、王世娴(女)、毛志民、宁交俊、刘书义、李孜、李为项、李惠兰(女)、沈子元(侗族)、张雄、张志成、陈文学、陈辅平、岑元兴(壮族)、罗雨林、金柏林、周金泉、赵士兴、倪小平、舒之虎、覃德权、戴家林;社会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金权,委员马武贤(回族)、王贤周、龙忠秀(女,彝族)、朱时、李仲华、杨宇生、邱学武、周继馨(女)、周镇隆、郭德源(回族)、曹继斌、蒋若滨、蔡高匡、刘静(女)、姜永凤(女);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庆洪,委员马功武(回族)、李勇福、陈育强、劳家年、林连发、柯慧贤(女)、柏清政(布依族)、骆汉民、钟瑞云 (女)。
  1993年4月7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杨锦林为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之林(彝族)为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喻铭泉为社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倪小平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3年10月23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增补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社会发展委员会的部分委员。
  根据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意见,1992年5月经济委员会第1次会议决定下设工交城建组、农业组、工商财贸组和科技组等委员活动组;社会发展委员会第1次会议决定下设教育组、文体组、科技组、医药卫生组、法制组、民族事务组、宗教事务组、工青妇组、计划生育专题组等委员活动组,并分别决定了组成人员:经济委员会工交城建组组长岑元兴,副组长周金泉;农业组组长刘书义,副组长舒之虎;工商财贸组组长张志成,副组长戴家林;科技组组长李孜。社会发展委员会教育组组长朱时,副组长张孙屏、张世蓉(女);文体组组长李仲华,副组长张人卓、蒋若滨、王瑞明;科技组组长蔡高匡,副组长邵慧芝(女);医药卫生组组长周继馨(女),副组长董泽礼、黄永镇;法制组组长周镇隆,副组长郭德源(回族);民族事务组组长马武贤(回族),副组长柏清政(布依族)、柳光福(彝族);宗教事务组组长曹继斌,副组长唐荣涛;工青妇组组长邱学武,副组长姜永凤 (女)、刘静(女);计划生育专题组组长赵身修,副组长张金权、王贤周。
  二、办公室
  1982年4月建立市政协秘书处,由秘书长主持工作,负责处理机关日常事务。此时市政协机关编制10人。1984年1月,撤销秘书处建立市政协办公室,由秘书长主持,任命方季良为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机关日常工作。1984年1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根据秘书长申国明提议,协商决定阎昭冉为市政协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分管机关工作。1985年12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根据秘书长邹璜提议,协商决定雷宗璐为市政协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分管政协机关工作。1986年4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根据秘书长邹璜提议,决定陈天光为市政协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分管机关工作。1986年8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根据秘书长邹璜提议,决定方季良为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分管机关工作。此时,市政协机关编制为34人。市政协办公室下设秘书科、行政科。
  1987年5月,设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委员会办公室,秘书长主持工作,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分管机关工作。根据秘书长杨士昭提议,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雷宗璐、阎昭冉、陈天光为市政协副秘书长,并组成秘书长会议。1989年3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根据秘书长杨士昭提议,决定刘宜芬(女)、皇甫庆钧为市政协副秘书长,不驻会,参加秘书长会议的集体领导。同年4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根据秘书长杨士昭提议,决定张金权为市政协副秘书长,分管机关事务。同年8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主席会议批准了《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工作规则》,对秘书长、副秘书长的分工、主要职责和会议制度等作了明确规定。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委员会办公室下设秘书科、行政科,处理日常事务。根据1989年9月7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的《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组织通则》第十六条规定,设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学习委员会办公室、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组委员会办公室、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处理专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并配备专职人员。第二届委员会期间,市政协机关编制仍为34人。
  1992年4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委员会设政协办公室,秘书长主持工作,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分管机关工作。4月28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根据秘书长温延权提议,决定胡嘉沛为市政协副秘书长,分管机关行政事务。1993年4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根据秘书长温延权提议,决定高文定为市政协副秘书长,分管机关工作。政协办公室下设秘书科、行政科、老干科,并配备专职人员。同时设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学习委员会办公室、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经济委员会办公室、社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1994年底,市政协第三届委员会机关可以使用的编制为40人。
  三、联络组
  1986年1月22日,中共六盘水市委批准市政协在驻市的部属、省属厂矿企业设置联络组。
  是年3月22日,市政协党组、市委统战部、市委组织部联合发出《关于贯彻执行市委批转市政协党组〈关于设置市政协联络组和联络员的请求〉的通知》。《通知》主要内容是:
  1、各矿务局、省煤炭基建局、水城钢铁公司、省煤田地勘公司及六盘水市和省驻六盘水市的县级企业和有条件的事业单位,组建市政协联络组。政协联络组正副组长由退到二线的同级领导干部担任,人选经同级党委议定后报市委,由市委组织部下达建议任职通知,提交市政协常委会讨论通过任命,联络组的一般工作人员由同级组织人事部门调配。
  各区镇联络组由同级调研员担任,人选的确定由各特区政协会同特区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协商后,提交特区党委决定,然后按特区政协同级干部的任免办法办理任职手续。
  2、凡确定为政协联络组的联络人员,均属在编人员,应与其他在职的同级干部一样,享受政治和经济待遇。
  1986年4月1日至5日,政协六盘水市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确定:六枝、水城、盘江三个矿务局、贵州省煤炭基建局、水城钢铁公司、贵州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以及一些省属县级企业、事业单位组建市政协联络组。朱紫云为市政协六枝矿务局联络组组长;刘亚超为市政协盘江矿务局联络组副组长;邢德玉为市政协水城矿务局联络组组长;王佐库为市政协水城钢铁公司联络组组长,李惠成为副组长;孙亨斌为市政协贵州省煤炭基建局联络组组长,王明堂为副组长;赵良鉴为市政协煤矿设计院联络组组长,孙亚平为副组长;苏邑明为市政协贵州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联络组组长;刘裕隆为市政协水城水泥厂联络组副组长;黄传俊为市政协六盘水煤矿机械厂联络组组长;邱福清为市政协水城运输公司联络组组长;傅应芬为市政协水城公路养护总段联络组组长。
  1987年4月市政协换届后,根据各大中型企业党委推荐,中共六盘水市委组织部建议,1989年3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朱紫云为市政协六枝矿务局联络组组长;邢德玉为市政协水城矿务局联络组副组长;张利兴为市政协盘江矿务局联络组组长,刘亚超、阎永志为副组长;苏邑明为市政协贵州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联络组组长;黄煜云为市政协六盘水煤矿机械厂联络组组长;刘裕隆为市政协水城水泥厂联络组副组长;袁仲相为市政协水城运输公司联络组组长;傅应芬为市政协水城公路养护总段联络组组长。1989年4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盛仲笙为市政协水城钢铁公司联络组组长,赵松桓为副组长;王家模为市政协盘江化工厂联络组组长,孟庆山为副组长。1990年10月,政协六盘水市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周李龙为市政协水城矿务局联络组组长。
  1992年7月24日,根据各大中型企业党委推荐,中共六盘水市委建议,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成立政协六盘水市第三届委员会企事业单位联络组,并通过组成人员名单。王凤任市政协水城钢铁公司联络组组长,赵松桓为副组长;刁德山为市政协水城矿务局联络组组长,王殿东为副组长;罗忠华为市政协六枝矿务局联络组组长;张利兴为市政协盘江矿务局联络组组长,林泽民为副组长;黄煜云为市政协六盘水煤矿机械厂联络组组长,胡安明为副组长;袁仲相为市政协水城运输公司联络组组长。
  四、六盘水市智力支边联系小组办公室
  1984年,六盘水市成立智力支边联系小组,成员7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绍帮任组长,市政协副主席申国明任副组长。联系小组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业务,市政协工作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肖鸿明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市政协工作组委员会。
  1986年,智力支边联系小组进行第一次调整,成员14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彭强任组长,市政协副主席邹璜任副组长,肖鸿明继续兼任办公室主任。后因肖鸿明工作变动,吴修平接任智力支边联系小组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市政协办公室。
  1989年,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下文调整智力支边联系小组,由田蓬生等15人组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松任组长,市政协副主席邹璜任副组长,倪小平为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挂靠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1992年5月,六盘水市智力支边联系小组作第三次调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易胜金任组长,市政协副主席隋长澄任副组长,成员胡光业、王有志、胡嘉沛、张志成、杨王争、马武贤、王铸金、宁交俊、胡丰宪、吴正南、张孙屏、邓华、郭兴全、张金权、倪小平。联系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政协。倪小平任办公室主任。1994年10月,增补张志成为办公室副主任。
  第六节县级政协组织
  六盘水市各特区、县、区政协组织建立时间不一。1956年12月成立政协盘县委员会。1957年3月成立政协水城县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政协组织受冲击,1967年初停止活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协组织恢复活动。1980年12月,成立政协盘县特区委员会和政协水城特区委员会。1984年7月成立政协六枝特区委员会。1988年6月政协水城特区委员会随水城特区撤销而撤销,成立政协水城县委员会,1988年7月成立政协钟山区委员会。至此,六盘水市4个特区、县、区全部建立了政协组织。
  一、政协盘县特区委员会
  政协盘县委员会成立于1956年12月。第一届委员会由中共、妇联、总工会、青年团、医药卫生界、文教界、农民界、供销社、工商联、少数民族、宗教界、特邀人士等12个方面43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11名,占委员总数的25.6%;非中共人士32名,占委员总数的74.4%。妇女委员8人,占18.6%。平均年龄44.6岁,最大72岁,最小26岁。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18人组成,主席崔学成,副主席谢陶然、黄竹青、谢自清,秘书长虞殿行,常务委员力儒仁、刘桐英、史国章、李家祥、张元卿、杜文光(彝族)、陆家芬(女)、鄢建南、骆双景、徐洪发、彭枝灿、葛宝信、谢季宽。工作机构设秘书室、学习委员会、生产管理委员会和社会工作组、文卫工作组、农村工作组。第一届委员会任期从1956年12月至1960年1月。
  政协盘县第二届委员会由中共、无党派民主人士、共青团、总工会、妇联、农民、工商联、文艺界、科技界、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宗教界和特邀人士等14个方面63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19名,占委员总数的30.1%;非中共人士44名,占69.8%。妇女委员7人,占11.1%。委员平均年龄42.9岁,最大73岁,最小23岁。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19人组成,主席高长荣,副主席罗文启、黄竹青、谢陶然、刘桐英、许应东,秘书长虞殿行,常务委员力儒仁、王景晴、李家祥、李卓婵(女)、卢承孝、冯道修、何德芳、陈万钟、辛高新、鄢建南、彭枝灿、谢自清。工作机构设秘书室、学习委员会、政治学习班委员会、生产管理委员会和文史资料研究小组、工商工作组、文教工作组、医药卫生工作组、社会工作组、农村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任期从1960年1月至1963年9月。
  政协盘县第三届委员会由中共、共青团、总工会、妇联、农民、工商联、文艺界、教育界、科技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宗教界和特邀人士等13个方面65名委员组成。其中中共党员16名,占委员总数的24.6%;非中共人士49名,占75.4%。妇女委员9人,占13.8%。平均年龄44.9岁,最大的80岁,最小的26岁。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19人组成,主席高长荣,副主席黄竹青、谢陶然、刘桐英、许应东,秘书长虞殿行,常务委员力儒仁、王履谦、邓祯瑞、李家仁、冯道修、何德芳、苏济生、陈贤芳(女)、常源、谢自清、彭枝灿、谢季宽、廖殿民。工作机构设秘书室、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小组和工商工作组、文教工作组、医药卫生工作组、社会工作组、农村工作组。第三届委员会任期从1963年9月至1965年12月。
  政协盘县第四届委员会委员65人:中共党员5名、共青团3名、无党派民主人士5名、工商联8名、总工会5名、妇联2名、农民3名、文艺界4名、教育界5名、科技界3名、医药卫生界5名、少数民族5名、特邀人士12人。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21人组成,主席郝生,副主席黄竹青、刘桐英、谢陶然、许应东,秘书长虞殿行,常务委员力儒仁、王履谦、冯道修、常源、何德芳、陈贤芳(女)、苏济生、沈命源、彭枝灿、黄国义、谢自清、谢季宽、葛继怀、廖殿民、赵德林。工作机构设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小组、政治讲习班委员会和工商工作组、医药卫生工作组、文教工作组、社会工作组、农村工作组。第四届委员会1965年12月成立,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迫终止活动达10余年之久,不少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被批斗和抄家,政协机关的文件和书籍大部失散。
  1970年盘县与原盘县特区合并为盘县特区。1980年12月,承接盘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成立政协盘县特区第五届委员会。政协盘县特区第五届委员会由中共、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农民、教育界、科技界、医药卫生界、文艺体育界、工商界、少数民族、宗教界、新闻界和特邀人士等14个方面82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34名,占委员总数的41.5%;非中共人士48名,占委员总数的58.5%。妇女委员14名,占委员总数的17.1%。委员平均年龄54.6岁,最大的80岁,最小的17岁。1982年2月五届二次会议时增补委员30名。1980年12月政协盘县特区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李启富为主席,彭安义、史国章、李鸣武、彭枝灿、齐德明、刘天为副主席,李忠寿为秘书长,力儒仁、王元凯、刘万祥、冯道修、陈贤芳(女)、陈正章、陆家芬(女)、张美芬、唐光林、唐荣涛、秦原培、谢自清为常务委员。1982年2月,政协盘县特区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增选谢志乾、林宪深为副主席,谢志乾兼秘书长,谢明义、葛宝信、张元卿、邓绍堂、余心海、谢炳强为常务委员。1984年元月因李启富调离盘县特区,黄纪伦调任政协盘县特区第五届委员会主席,同年2月黄纪伦、李忠寿调离。1984年3月,政协盘县特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补选张学选为主席,江季读、李冠武为副主席。政协盘县特区第五届委员会设副秘书长,工作机构设学习委员会、提案审查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和对台工作组、科技工作组、工商(社会)工作组、妇女(青年)工作组、民族(宗教)工作组。1982年4月调整为对台工作组、教育工作组、科技工作组、医药卫生工作组、社会工作组、文艺体育工作组、工商工作组、民族宗教工作组、法制工作组。政协盘县特区第五届委员会任期从1980年12月至1984年8月。
  政协盘县特区第六届委员会由中共、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农民、教育界、科技界、医药卫生界、文艺体育界、工商界、供销社、新闻界、少数民族、宗教界和特邀人士等15个方面151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52名,占委员总数的34.4%;非中共人士99名,占委员总数的65.6%。妇女委员占17.2%。1984年8月政协盘县特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张学选为主席,王敬岭、史国章、谢志乾、吴宗明、刘天、彭枝灿为副主席,王敬岭兼秘书长,王元凯、田二双、冯道修、李乾宽、余心海、沈承章(女)、陈贤芳(女)、陈正章、陆家芬(女)、张仁、张道儒、张凤祥、张华珍(女)、季步渊、姜贵卿、唐荣涛、李兴和、袁鹏欧(女)、蒋先觉、秦厚培、龚兴让、傅文华、曹本孝、韩明芳、谢明义、谢炳强、谢登云、葛宝信为常务委员。1985年4月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增补马正义等37人为本届委员会委员。1986年3月,政协盘县特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同意谢志乾辞去副主席职务,王敬岭辞去秘书长职务,补选朱法定为副主席,曹本孝为秘书长,王金良、包继芳、彭泽让为常务委员。政协盘县特区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办公室、学习工作委员会、提案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下设教育、科技、祖国统一、农业、政法、文体、医药卫生、工商、民族、宗教和工青妇等11个工作组。1984年3月,经秘书长提议,常务委员会决定曹本孝、王元凯、陆家芬(女)为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分管政协办公室工作。政协盘县特区委员会任期从1984年8月至1987年8月。
  政协盘县特区第七届委员会由中共、总工会、共青年、妇联、农民、科技界、教育界、卫生界、文体界、工商界、供销社、少数民族、新闻界、宗教界、台侨属、特邀人士等16个方面的201名委员组成。中共党员73人,占36.3%;非中共人士128人,占63.7%。少数民族46人,占22.9%。妇女31人,占15.4%。年龄结构:20~29岁的17人,占8.5%;30〜39岁的25人,占12.4%;40〜49岁的69人,占34.3%;50〜59岁的77人,占38.3%;60〜69岁的11人,占5.4%;70~77岁的2人,占1%。文化结构: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36人,占17.9%;中专和高中学历的75人,占37.3%;初中学历的54人,占26.9%;小学学历的36人,占17.9%。1988年3月18日第七届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增补5名委员。1989年3月27日第七届常务委员会第9次会议增补7名委员。第七届常务委员会由16个界别38人组成,主席张学选,副主席王敬岭、朱法定、刘天、彭枝灿、张道儒、罗九明,秘书长袁鹏欧(女),常务委员王元凯、王敬岭、甘茂扬、田二双、包继芳、卢正文、朱法定、刘天、刘辉、刘家祥、刘达禹、李尽才、肖玉书、余祖海、杨兴和、杨本良、吴明芬(女)、吴忠云、吴邦洪、陆家芬(女)、陈春松、张学选、张伯昌、张惠芬(女)、张道儒、张仁、罗九明、唐荣涛、谢明义、彭枝灿、彭泽让、曾有华、雷次渊、雷维俊。1988年4月,政协盘县特区第七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袁鹏欧(女)辞去秘书长职务,补选张仁超为秘书长,贾大全为常务委员。1989年4月政协盘县特区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增选张礼华、张德林、余进忠、陈春涛为常务委员。第七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政协办公室、学习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提案委员会。经秘书长提议,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王金良、甘茂阳为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分管办公室工作。政协盘县特区第七届委员会任期从1987年8月至1990年4月。
  政协盘县特区第八届委员会由中共、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科技界、文体界、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工商界、供销社、农民、台侨属、新闻界、宗教界、少数民族、特邀人士等16个界别210名委员组成。中共党员84名,占40%;党外人士126名,占60%。上届委员98名,占46.7%;新进委员112人,占53.3%。妇女委员28人,占13.2%。少数民族51人,占24.3%。常务委员会由40人组成,中共党员14名,占35%;非中共人士26名,占65%。主席李廷寿,副主席朱法定、甘成文、张道儒、罗九明、刘辉、李尽才,秘书长张仁超,常务委员邓强、邓宗礼、甘成文、朱法定、朱文英、刘辉、刘家祥、刘达禹、刘顺安、李廷寿、李尽才、陆廷芳、陈春涛、陈春松、陈兰昌、吴明芬(女)、吴忠云、吴帮洪、余进忠、肖玉书、陶兴锐、张道儒、张伯昌、张彭年、张德林、张明珍、张仁超、张礼华、罗九明、杨本良、杨兴和、胡安江、贾大全、唐荣涛、彭泽让、彭希连、谢明义、舒筱德、谭学华、戴仁建。1990年3月,经秘书长张仁超提名,政协盘县特区第八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协商通过王金良、甘茂扬为副秘书长。1991年3月,政协盘县特区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增选邓文为常务委员。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政协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1991年4月政协盘县特区第八届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协商通过靳忠甫为副秘书长。1991年7月5日至6日,第八届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撤销工作组委员会,组建经济工作委员会和社会工作委员会。1992年12月盘县特区第八届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协商通过陈照昕为副秘书长。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分管办公室工作。政协盘县特区第八届委员会任期从1990年4月至1993年4月。
  政协盘县特区第九届委员会由中共、共青团、妇联、总工会、工商界、科学技术协会、科技界、文艺界、经济界、农林界、教育界、体育界、新闻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宗教界和特邀人士等17个方面210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84名,占委员总数的40%;非中共人士126名,占委员总数的60%。妇女委员35名,占委员总数的16.7%。少数民族委员59名,占委员总数的28.1%。常务委员会由38名委员组成,其中中共党员13名,占常务委员总数的34.2%;非中共人士25名,占常务委员总数的65.8%。主席何联珍,副主席甘成文、张道儒、李尽才、张仁超(回族)、秦永昆、肖根伦,秘书长肖根伦(兼),常务委员丁成玲(女,回族)、邓忠礼、申启国、孙元体、李德思(白族)、江文泽、刘达禹、刘家祥、张彭年、张明珍(女)、张承龙(侗族)、肖玉书、孟俊杰、陈矛胜、陈经惠(女)、吴邦洪、吴定能(布依族)、吴先洛、易烈兴、姜锦涛、柳光福(彝族)、赵兴永、徐元勋、唐荣涛、龚英(彝族)、谢明义(彝族)、董华国、靳忠甫、董谦、薛英龄、谭学华。政协盘县特区第九届委员会设政协办公室、学习委员会、社会工作委员会、经济工作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经秘书长肖根伦提议,1993年7月政协盘县特区第九届常务委员会协商通过陈兆昕为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分管办公室工作。政协盘县特区第九届委员会任期从1993年4月起,任期未满。
  二、政协水城县委员会
  1957年3月,政协贵州省水城县委员会建立。历经四届。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被迫停止活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地方政协相继恢复活动。1980年12月,建立政协六盘水市水城特区委员会,历经三届。1988年县区分设,恢复水城县政协称谓,至今。
  政协贵州省水城县第一届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水城县妇女联合会、水城县总工会、工商界、文教界、医疗卫生界、农民、少数民族、宗教界、手工业者、民主人士等12个方面35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5名,占委员总数的14.3%;非中共人士30名,占85.7%。妇女委员2名,占委员总数的5.8%。少数民族委员21名,占60%。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由15名常务委员组成,主席刘福永,副主席肖辑轩、陈警民,秘书长安宗昌,常务委员王守忠、刘兴祥、王玉兰(女)、颜绍禹、杨重光、苏约纳、司徒兴治、杨文学、陈学俊、陈干、白大方。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学习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任期从1957年3月至1960年3月。
  政协贵州省水城县第二届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水城县妇女联合会、水城县总工会、工商界、文化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宗教界、社会人士等10个方面35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6名,占委员总数的17.1%;无党派人士29名,占委员总数的82.9%。少数民族12人,占委员总数的34.3%。女委员2名,占委员总数的5.8%。政协水城县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由13名常务委员组成,主席刘福永,副主席肖辑轩、陈警民,常务委员马占春、李家伦、竺福兴、陈范生、白大方、杨文学、龚燧荣、康应登、魏跃胜。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学习委员会和社会工作组、文卫工作组、工商工作组。第二届委员会任期从1960年3月至1963年9月。
  政协贵州省水城县第三届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水城县妇女联合会、水城县总工会、工商界、文化教育界、农民、少数民族、宗教界、水城县手工业联社、供销合作社、民主人士、特邀人士等13个方面41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12名,占委员总数的29.3%;非中共人士29名,占委员总数的70.7%。少数民族委员21名,占委员总数的51.2%。妇女委员2名,占委员总数的4.8%。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由15名常务委员组成,主席王德本,副主席肖辑轩、陈警民,秘书长金清何,常务委员李建勋、杨文学、肖贤德、魏跃胜、张彩成、龚燧荣、卿忠相、王庆珉、郭朝瑞、陈范生、刘传桃。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学习委员会,组织和推动委员和各界人士学习,学习委员会主任由王德本主席兼,副主任肖辑轩、李建勋、陈警民、金清何,设秘书1人,处理政协的日常工作。政协水城县第三届委员会任期从1963年9月至1965年12月。
  政协贵州省水城县第四届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水城县总工会、水城县妇女联合会、工商界、文化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农民、少数民族、宗教界、手工业联社、科学技术界、供销合作社、民主人士、特邀人士等15个方面41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12名,占委员总数的29.3%;非中共人士29名,占委员总数的70.7%。少数民族21名,占委员总数的51.2%。妇女委员2名,占委员总数的4.8%。政协水城县第四届常务委员会由14名常务委员组成,主席朱启荣,副主席王占魁、肖辑轩、陈警民,秘书长孙华义,常务委员肖贤德、刘传桃、郭朝瑞、王庆珉、杨绍清、龚燧荣、卿忠相、杨益清、陈范生。政协水城县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学习委员会和秘书,学习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王占魁副主席兼任。政协水城县第四届委员会任期从1965年12月起,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下达后,"文化大革命"开始,水城县政协被迫中断活动,部分政协领导、委员、民主人士受到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恢复了政协活动。
  1970年12月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六盘水地区体制问题的批复》,原水城特区和水城县合并为水城特区。1978年六盘水地区改建六盘水市,水城特区隶属六盘水市。1980年12月成立政协水城特区委员会。历经三届。
  政协水城特区第一届委员会由中共水城特区委员会、共青团水城特区委员会、水城特区妇女联合会、水城特区总工会、工商界、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农民、少数民族、供销社、文艺界、体育界、归侨、科学技术界、民主人士和特邀人士等16个方面78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30名,占委员总数的40%;非中共人士48名,占委员总数的60%。少数民族委员29名,占委员总数的38.1%。妇女委员10名,占委员总数的13.3%。政协水城特区第一届委员会1980年12月第一次会议选举熊光初(苗族)为主席,齐敦元、袁玉昆、文瑞珍、陈干为副主席,齐敦元兼秘书长,安宗昌、梁庆华、钟洪庆、欧阳团生、卿忠相、王世恂、田寿帮、余桂勋为常务委员。1982年3月,熊光初(苗族)因工作变动,在政协水城特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辞去主席职务,补选周忠诚为主席;文瑞珍副主席逝世,补选陈友生为副主席。政协水城特区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学习委员会和文卫科教工作组、工商工作组、民族宗教工作组、社会工作组。政协水城特区第一届委员会任期从1980年12月至1984年4月。
  政协水城特区第二届委员会由中共水城特区委员会、共青团水城特区委员会、水城特区妇联、水城特区总工会、工商界、文化教育界、医卫界、农民、科学技术界、文艺界、少数民族、宗教界、供销社、台属和归侨、解放军代表、民主人士和特邀人士等17个方面135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42名,占委员总数的35.6%;非中共人士93名,占委员总数的67.4%。少数民族委员37名,占委员总数的28.7%。妇女委员13名,占委员总数的10.1%。1985年2月政协水城特区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增补11名委员;1985年10月政协水城特区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增补13名委员。政协水城特区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主席熊光初(苗族),副主席袁玉昆、马槐安(回族)、邹习鼎(仡佬族)、齐敦元、杨陈干,秘书长马槐安(回族)兼,常务委员王仁杰、王葆钧、王清沛、田庆珍(女)、刘国栋、余桂勋、孙连峰、李兴华、李建成、陈志兴、陈谟铮、罗庆华、罗宏庄(女)、范天隆、钟洪庆、胡廷翼、欧阳团生、袁凤珠(女)、梁庆华、唐建华、谭荣芬(女)、熊光宗、颜绍禹、戴长胜。1986年3月政协水城特区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齐敦元辞去副主席职务,陈干辞去常务委员职务,补选钟洪庆为副主席。政协水城特区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学习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同时设落实政策领导小组和特区政府智力支边领导小组办公室。经秘书长马槐安提议,1984年5月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梁庆华、钟洪庆为副秘书长;1985年3月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协商决定朱德安为副秘书长。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分管政协机关工作。政协水城特区第二届委员会任期从1984年4月至1987年4月。
  政协水城特区第三届委员会由中共水城特区委员会、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共青团水城特区委员会、水城特区总工会、水城特区妇女联合会、农林界、工商经济界、新闻文艺体育界、科学技术界、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归侨侨眷、台属、宗教界、特邀人士等17个方面184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67名,占委员总数的36.4%;非中共人士117人,占委员总数的63.6%。女委员18名,占委员总数的9.8%。少数民族委员57名,占委员总数的31%。政协水城特区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由35名委员组成,主席熊光初(苗族),副主席袁玉昆、马槐安(回族)、钟洪庆、舒志挥、邹习鼎(仡佬族)、杨琤,秘书长卢崇键,常务委员王仁杰、王葆钧、刘国栋、朱德安、宋熹、肖义华、李兴华、李建成、李沸甦(女)、张仁玉、张建生、张惠敏(女)、陈皓、陈谟铮、罗庆华、罗宏庄(女)、周玲(女)、赵永琴(女,布依族)、胡延翼、袁凤珠(女)、唐建华、梁汉彰、梁庆华、黄定邦、熊光宗、谭荣芬(女)、颜绍禹。政协水城特区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学习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提案委员会、政协办公室。政协水城特区第三届委员会任期从1987年4月至1988年6月。
  由干撤销水城特区,分设六盘水市钟山区和水城县,根据市委《关于设立水城县、钟山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的实施意见》,于1988年6月成立政协水城县委员会。政协六盘水市水城县第一届委员会由中共水城县委员会、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共青团水城县委员会、水城县总工会、水城县妇女联合会、农林界、工商经济界、新闻文艺体育界、科学技术界、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归侨侨眷、台属、宗教界和特邀人士等17个方面149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55名,占委员总数的36.9%;非中共人士94名,占委员总数的63.1%。少数民族委员54名,占委员总数的36.2%。妇女委员15名,占委员总数的10%。1988年6月政协水城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熊光初(苗族)为主席,袁玉昆、舒志挥、钟洪庆、朱德安、杨琤、程友福为副主席,史贵良为秘书长,丁世银、王葆钧、刘来林、刘国栋、朱麟义、陆秀薇(女)、宋熹、肖义华、邹建忠、张发鹏、张建生、张惠敏(女)、陈谟铮、罗宏庄(女)、赵永琴(女,布依族)、胡昌禄、胡廷翼、袁凤珠(女)、唐建华、曹文举(彝族)、梁汉彰、梁庆华、鄢儒统、谭荣芬(女)、黎兴华、熊家常、颜绍禹为常务委员。1990年3月,政协水城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钟洪庆因调离到县政府工作辞去副主席职务,补选余约兰(女)为副主席。政协水城县第一届委员会设学习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政协办公室和水城县智力支边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协水城县第一届委员会任期从1988年6月至1991年3月。
  政协水城县第二届委员会由中共水城县委员会、共青团水城县委员会、水城县总工会、水城县妇女联合会、工商界、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宗教界、农林界、科学技术界、新闻体育文艺界、台属、归侨侨眷、无党派人士、特邀人士等16个方面151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53名,占委员总数的35.1%;非中共人士98名,占委员总数的64.9%。女委员26名,占委员总数的17.2%。少数民族59名,占委员总数的39.1%。文化结构:大专学历以上36名,占23.8%;中专高中学历54名,占35.8%;初中学历40名,占26.5%;小学学历21名,占13.9%。政协水城县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等30人组成,主席朱德安,副主席杨王争、熊光扬(苗族)、程友福、曹文举(彝族)、余约兰(女)、聂庆明,秘书长段于长,常务委员宋熹、赵永琴(女,布依族)、王葆钧、邹建忠、陈谟铮、郭兴隆、廖明芳、颜绍禹、丁世银、唐建华、鄢儒统、陈怀美(女)、张建生、陆超仁、熊家常、黎兴华、王恩秀(女)、刘正智、周东廷、罗宏庄(女)、刘德彬、张人弘、李秀英(女)。政协水城县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政协办公室。经秘书长段于长提议,1991年5月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协商决定陈谟铮为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分管办公室工作。政协水城县第二届委员会任期从1991年3月至1993年3月。
  政协水城县第三届委员会由中共水城县委员会、无党派人士、水城县总工会、共青团水城县委员会、水城县妇女联合会、水城县工商业联合会、水城县科学技术协会、文化艺术界、科学技术界、经济界、农林界、教育界、体育界、新闻出版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宗教界、特邀人士等18个方面153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62名,占委员总数的40.5%;民主党派成员9名,占委员总数的5.9%;无党派人士86名,占委员总数的56.2%。女委员21名,占委员总数的13.7%。少数民族62名,占委员总数的40.5%。1993年3月政协水城县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侯贵玉为主席,杨琤、程友福、熊光扬(苗族)、曹文举(彝族)、聂庆明为副主席,刘载明为秘书长,王葆钧、王敏睿(女)、龙升武、刘德彬、刘正智、杨瑞国、李廷安(苗族)、宋熹、邹建忠、陈谟铮、张健生、余文海、周兰芬(女)、周东廷、赵永琴(女,布依族)、唐建华、曹兴文(彝族)、鄢儒统、廖玉珊(女)、廖顺贤、熊家常、黎兴华、颜亨全、颜绍禹为常务委员。1994年3月政协水城县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选举罗雨林为常委。政协水城县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学习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经济工作委员会、政协办公室。1993年4月,政协水城县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根据秘书长刘载明提议,协商决定陈谟铮为副秘书长;1993年12月政协水城县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经秘书长刘载明提议,协商决定何昭明为副秘书长。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主持政协办公室工作。政协水城县第三届委员会任期从1993年3月起,任期未满。
  三、政协六枝特区委员会
  1983年7月27日,中共六枝特区委发文成立六枝特区政协筹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中共六枝特区委副书记李启富、中共六枝特区委统战部长王启达、组织部副部长徐永全、党委办公室主任李兴等7人组成,李启富任组长,王启达、徐永全、李兴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84年5月10日,六枝特区召开有各方面代表52人参加的"协商成立政协六枝特区筹备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92名委员组成的六枝特区政协筹备委员会,李玉岭为主任委员,王启达、王长生为副主任委员。5月11日,筹备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王启达代表筹备领导小组汇报了前段筹备工作情况,经过充分协商,通过筹建六枝特区政协的方案和119名委员人选名单,并决定增补六枝火车站1名委员,委员人数共120名。1984年7月24日至29日,举行政协六枝特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政协六枝特区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1987年9月17日至24日,举行政协六枝特区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政协六枝特区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1990年4月22日至29日,举行政协六枝特区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政协六枝特区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1993年4月7日至13日,举行政协六枝特区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政协六枝特区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政协六枝特区第一届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六枝特区委员会、共青团六枝特区委员会、六枝特区妇女联合会、六枝特区总工会、供销合作社、农民、教育界、工商界、文艺体育界、科学技术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归侨、宗教界、特邀人士等15个方面123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37名,占委员总数的30.1%;民主党派成员1名,占0.8%;无党派人士85名,占69.1%。少数民族委员20名,占16.3%。妇女委员21名,占17.1%。文化结构: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37名,占30.1%;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26名,占21.1%。1984年7月27日政协六枝特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出25名常务委员,占委员总数的20.3%,其中中共党员8名,占常委总数的32%;非中共人士17名,占常委总数的68%。妇女3名,占常委总数的12%。少数民族4名,占常委总数的16%。主席李玉岭,副主席王启达(布依族)、周镇隆、明萌、张太达、王长生、吴邦骥,秘书长王启达(布依族)兼,常务委员王长生、王关恒(女,布依族)、王启达(布依族)、王泽清、王松、李玉岭、李志才、张太达、江志平、刘兴明(仡佬族)、刘洪贵、刘传玉(女)、何汉芳、陈邦揆、陈健(布依族)、明萌、吴邦骥、周镇隆、胡迪衡、周慎初、侯啸江、龚淳、贾俊伍、蒋世煜、靳国敏(女)。1985年4月政协六枝特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因周慎初调离,增选谭伦、胡家义、黄传俊、陈安国为常务委员。1986年4月政协六枝特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增选罗克卫为常务委员。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政协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在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经秘书长王启达提名,协商决定国启勋、李志高、陈邦揆为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政协六枝特区第一届委员会任期从1984年7月至1987年9月。
  1987年7月23日,政协六枝特区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协商研究,政协六枝特区第二届委员会由中共六枝特区委员会、共青团六枝特区委员会、六枝特区总工会、六枝特区妇女联合会、六枝特区供销社、农民、教育界、工商界、文艺体育界、科学技术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归国华侨、宗教界、特邀人士等15个方面162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63名,占委员总数的38.6%;非中共人士99名,占委员总数的61.4%。妇女委员23名,占委员总数的13.6%。少数民族委员23名,占委员总数的13.6%。1987年9月22日,政协六枝特区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李逢时等30人组成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人数占本届委员总数的19.1%。常委中中共党员13名,占常委总数的43.3%;非中共人士17名,占常委总数的56.7%。妇女3名,占常委总数的9.7%。少数民族2名,占常委总数的6.5%。主席李逢时,副主席明萌、周镇隆、张太达、李兴、冯克强,常务委员马登云、王松、王有志、王泽清、王关恒(女,布依族)、甘宗荣、冯克强、江治平、朱国炳、李逢时、李兴、何汉芳、张倬、张太达、张世坤、陈健(布依族)、陈邦揆、陈安国、明萌、周镇隆、金有光、郑周文、胡迪衡、胡义芳(女)、胡家义、胡辅伦、贺兴发、靳国敏(女)、贾俊全、谭伦。没有设秘书长。1989年3月政协六枝特区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选举柯慧贤(女)为副主席,柯慧贤(女)、张金辉为常务委员。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政协办公室、提案工作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政协六枝特区第二届委员会任期从1987年9月至1990年4月。1990年4月,政协六枝特区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16次会议协商决定,政协六枝特区第三届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六枝特区委员会、共青团六枝特区委员会、六枝特区妇女联合会、六枝特区总工会、工商界、文艺体育界、医药卫生界、科学技术界、教育界、农民、少数民族、归国华侨、宗教界和特邀人士等14个方面163名委员组成。中共党员58名,占委员总数的35.6%;民主党派成员9名(九三学社5名、民盟3名、农工民主党1名),占委员总数的5.5%;无党派人士96名,占委员总数的58.9%。妇女委员27名,占委员总数的16.5%。少数民族委员31名,占委员总数的19%;“三胞两属"(三胞:台胞、港澳同胞、侨胞;两属:台属、侨属)代表8名,占委员总数的4.9%。委员中有高、中级职称的66名,占委员总数的40.5%。政协六枝特区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31名常务委员组成,占委员总数的19%。其中中共党员12名,占常务委员总数的38.7%;非中共人士19名,占常务委员总数的61.3%。妇女5名,占常务委员总数的16%。少数民族5名,占常务委员总数的16%。正副主席5名,其中中共党员2名,民盟成员1名,无党派民主人士2名。女副主席1名。主席李逢时,副主席王有志、陶家华(彝族)、冯克强、柯慧贤(女),秘书长谭明达,常务委员张金辉、胡家义、吴廷龙(苗族)、郑周文、金有光、贺兴发、时宏国、陈健(布依族)、陈兴思、李志高、连丰厚、胡辅伦、郭其华、丁恩培、甘宗荣、刘希珍(女)、张金泉、胡义芳(女)、张世坤、李才生、张雅萍(女)、赵光复(满族)、王关恒(女,布依族)、余定学。1991年4月,政协六枝特区第三届委员会选举程德元为常务委员。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政协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社会发展委员会。1990年11月政协六枝特区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经秘书长谭明达提议,协商决定胡家义为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政协六枝特区第三届委员会任期从1990年4月至1993年4月。1993年3月25日,政协六枝特区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决定,政协六枝特区第四届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六枝特区委员会、共青团六枝特区委员会、六枝特区总工会、六枝特区妇女联合会、工商界、经济界、六枝特区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界、教育界、文艺界、体育界、卫生界、农林界、少数民族、宗教界、特邀人士等16个方面161名委员组成。委员中中共党员62名,占委员总数的38.5%;非中共人士99名,占委员总数的61.5%。女委员32名,占委员总数的19.9%。少数民族34名,占委员总数的21.1%。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委员55名,占委员总数的34.2%。政协六枝特区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30人组成,占政协委员总数的18.6%。常委中中共党员10名,占常委总数的33.3%;非中共人士20名,占常委总数的66.7%。女常委6名,占常委总数的20%。少数民族4名,占常委总数的13%。主席李逢时,副主席柯慧贤(女)、谭明达,秘书长郭宝和,常务委员吴廷龙(苗族)、刘成学、宗玉祥、罗芬(女)、冯克强、张学中(回族)、张雅萍(女)、郑周文、金有光、徐美凌、甘宗荣、李才生、田儒家、刘希珍(女)、伍鹏(布依族)、连丰厚、陈兴思、张金泉、张世坤、汪克裕、黄秋英(女)、赵桂兰(女)、游先进、程德元、卢运其(布依族)。1994年4月政协六枝特区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选举宗玉祥为副主席。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政协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社会发展委员会。政协六枝特区第四届委员会任期从1993年4月起,未满届。
  四、政协六盘水市钟山区委员会
  政协六盘水市钟山区委员会成立于1988年7月15日。第一届委员会任期为1年零9个月。1990年3月,根据中央有关县(区)换届的精神,为有利于工作,经常务委员会议协商,决定提前换届。
  政协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0年4月2日召开,5日进行选举,1993年3月届满,任期3年。政协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3年3月18日召开,选举产生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政协钟山区第一届委员会由中共钟山区委员会、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共青团钟山区委员会、钟山区总工会、钟山区妇女联合会、农林界、供销合作社、工商界、文化体育界、科学技术界、教育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宗教界、侨台属和特邀人士等17个方面85名委员组成,其中中共党员33名,占委员总数的38.8%;非中共人士52名,占委员总数的61.2%。妇女委员16名,占委员总数的18.8%。少数民族委员16名,占委员总数的18.8%。文化结构:具有大专学历以上27名,占委员总数的31.8%;中专和高中学历35名,占委员总数的41.2%;初中学历15名,占委员总数的17.6%;小学学历8名,占委员总数的9.4%。年龄结构:30岁以下3名,占委员总数的3.5%;31〜40岁18名,占委员总数的21.2%;41〜50岁的40名,占委员总数的47.1%;51〜60岁的17名,占委员总数的20%;61岁以上7名,占委员总数的8.2%。最高年龄77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6.8岁。政协钟山区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由20人组成,占委员总数的23.5%;其中中共党员7名,占常委人数的35%;非中共人士13名,占常委人数的65%。妇女3名,占常委人数的15%。少数民族4名,占常委人数的20%。主席马槐安(回族),副主席邹习鼎(仡佬族)、卢崇键、皇甫庆钧、汪鸣皋,秘书长杨炜,常务委员田文珍(女)、刘静(女)、张仁玉、张明宣、李兴华(彝族)、陈皓、姜永凤(女)、胡发兴、晋守均、高连崇(回族)、黄永镇、熊光宗、张报祥、张声鸣。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政协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政协钟山区第一届委员会任期从1988年7月至1990年4月。
  政协钟山区第二届委员会由中共钟山区委员会、无党派民主人士、归侨及台侨属、钟山区总工会、共青团钟山区委员会、钟山区妇女联合会、文化体育界、科学技术界、工商经济界、农林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宗教界和特邀人士等方面115名委员组成,其中中共党员41名,占委员总数的35.7%;非中共人士74名,占委员总数的64.3%。妇女委员23名,占委员总数的20%。少数民族委员20名,占委员总数的17.4%。文化结构:具有大专学历以上32名,占委员总数的27.8%;中专和高中学历42人,占委员总数的36.5%;初中学历32名,占委员总数的27.8%;小学学历9名,占委员总数的7.8%。年龄结构:30岁以下9名,占委员总数的7.8%;31〜40岁25名,占委员总数的21.7%;41〜50岁44名,占委员总数的38.3%;51~60岁31名,占委员总数的27%;61岁以上6名,占委员总数的5.2%。最高年龄78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45.6岁。1990年4月政协钟山区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由23人组成,占委员总数的20%,其中中共党员8名,占常委人数的34.8%;民主党派成员6名,占常委人数的26%;无党派人士9名,占常委人数的39.1%。妇女2名,占常委人数的8.7%。少数民族6名,占常委人数的26.1%。主席马槐安(回族),副主席邹习鼎(仡佬族)、卢崇键、皇甫庆钧、汪鸣皋,秘书长杨炜,常务委员田文珍(女)、刘文先、李兴华(彝族)、吴雪景、张仁玉、张元勋、张报祥、张明宣、张声鸣、陈祖石(彝族)、胡发兴、姜永凤(女)、高连崇(回族)、晋守均、黄永镇、黄定邦(白族)。1992年3月政协钟山区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选举张明宣为副主席,李秀玲(女)、张珍会(女)为常务委员。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政协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政协钟山区第二届委员会任期从1990年4月至1993年3月。
  政协钟山区第三届委员会由中共钟山区委员会、无党派人士、共青团钟山区委员会、钟山区总工会、钟山区妇女联合会、钟山区工商业联合会、钟山区科学技术协会、文化艺术界、科学技术界、经济界、农林界、教育界、体育界、医药卫生界、少数民族、宗教界和特邀人士等17个方面123名委员组成。其中中共党员46名,占委员总数的37.4%;非中共人士77名,占委员总数的62.6%。少数民族委员21名,占委员总数的17.1%。妇女委员23名,占委员总数的18.7%。文化结构:具有大专学历以上42名,中专学历(含高中)49名,初中学历以下32名。委员中最大年龄79岁,最小21岁,平均44.5岁。经政协钟山区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政协钟山区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由25人组成,占委员总数的20.3%,其中中共党员7名,占常委总数的28%;非中共人士18名,占常委总数的72%。妇女5名,占常委总数的20%。少数民族4名,占常委总数的16%。文化结构: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16名,占常委总数的64%;中专学历(含高中)以上的7名,占常委总数的28%;初中学历2名,占常委总数的8%。主席卢崇键,副主席张明宣、黄定邦(白族)、秦垦,秘书长杨炜,常务委员丁忠恒、王述周、牟林、杨丹(女)、杨定安、卢继善、谷海居、张元勋、张正琼(女)、张声鸣、张耀忠、周训锋、胡发兴、徐蔚(女)、唐成旺(苗族)、黄倩云(女)、彭义培、游建刚、谭霭琳(女)。1994年3月,政协钟山区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选举高连崇为副主席,范愈慈为常务委员。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机构设政协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任期从1993年起,未满届。
  附: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及各特区(县、区)地方委员会沿革表

知识出处

六盘水市志 政协志

《六盘水市志 政协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六盘水市志政协志》上限1950年,下限止于1994年,重点记述1965年六盘水市开发建设以来的历史。下设组织机构、会议、提案、视察与调研、专题协商等9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六盘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