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调查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六盘水市志人民代表大会志》 图书
唯一号: 250620020230000704
颗粒名称: 第七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调查研究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3
页码: 178-200
摘要: 六盘水市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内(1982年4月至1987年4月)共组织了3次视察1983年3月3日至8日,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为梓,副主任陈学彪、赵霖、姜琴英分别率领市人大代表视察组,邀请各特区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及市、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对六枝、盘县、水城特区的法制建设、经济建设、工农关系、邮电通讯、蔬菜产销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中指出:我市的文明礼貌活动已广泛开展,计划生育确有成效,工农关系较为正常,蔬菜及生活物资供应有所改善,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 视察 执法检查 调查研究

内容

第一节视察
  一、市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内(1982年4月至1987年4月)共组织了3次视察1983年3月3日至8日,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为梓,副主任陈学彪、赵霖、姜琴英分别率领市人大代表视察组,邀请各特区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及市、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对六枝、盘县、水城特区的法制建设、经济建设、工农关系、邮电通讯、蔬菜产销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中指出:我市的文明礼貌活动已广泛开展,计划生育确有成效,工农关系较为正常,蔬菜及生活物资供应有所改善,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工农关系方面:一是厂矿征用土地困难。如盘江矿务局厂矿技术改造工程需征用土地415.91亩,农民要求土地被征用后减免公余粮,土地特少的要求由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和安排就业,矿务局和所属厂矿无法解决;二是有的土地是部队征用的,部队走后交给矿务局使用,手续未办理清楚。有的是过去占用的土地牵涉到两个生产队,现在因产权界限扯皮,影响了团结和生活;三是农民的小煤窑滥开乱采,不仅破坏了资源,还影响了国营大矿的安全生产;四是厂矿供给农民用水、用电量大,有的农民借口厂矿占用他们的土地,不交水费、电费。区、社同志又反映,逢年过节,矿上电工向农民要东西,不给就停电,引起工农之间的矛盾;五是矿区商业网点不健全,布局也不合理,不利于促进生产,方便职工和农民。如月亮田矿就没有百货商店和食品店,职工要买肉及其它物品,矿上就得派车去洒基镇拉,附近农民要到老屋基买粮,来回十多里,工人、农民意见大;六是煤水污染严重。全市矿区内的河流几乎都被污染,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影响群众生活用水和身体健康。
  蔬菜产供销方面:蔬菜地普遍没有种足,菜农纷纷弃菜经商,或从工、从副。如水城特区的大湾、大河、滥坝、城关4个区,有菜地6052亩,实际种菜4390亩,其余改种了包谷甚至丢荒。大河区艺奇乡有5个队开办了小煤窑,菜农弃菜从工,丢荒了大片菜地;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种不种菜、是否完成任务都一样,照样吃国家供应的商品粮,很不合理。蔬菜队提出,菜少时吵买不到菜,菜多时有关单位又不要,短途运输无补贴,有时蔬菜无处交售;蔬菜经费管理混乱,蔬菜部门不去组织产销挂钩,致使蔬菜脱销,一旦有菜,价格又不统一。另外,对其它副食品供应短缺,肉食供应不足,还乱堆乱放,不讲卫生,供应的猪肉多无后腿,给关系户开后门买走了,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其他方面:邮电部门少数职工和个别领导对工作极不负责,很多地方电话不通,尤其是区、乡电话。信件、报刊不及时送发,有时甚至不送,经常出现报刊少缺的情况;交通运输困难,水城地区的厂矿职工要求交通运输部门增开客运班车,恢复水城至大湾、老鹰山、观音山、水城水泥厂等各条公共汽车线,以方便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政法部门人员少、素质差、办案不及时,超时限关押人犯、公安部门有单人提审嫌疑犯的情况,既不安全,又不合法,个别干警打人骂人违法乱纪;机关、厂矿待业青年多,就业非常困难;农村不重视教育,农民不愿送女孩上学,影响普及小学教育;有的国家干部不顾大局,不考虑群众利益,抢占、多占公房。
  市人大常委会将视察情况向市人民政府作了通报,建议政府对上述问题认真研究,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方针、政策,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和处理。
  1984年7月3日至12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为梓、副主任郝明贤,委员马志学、周光辉到六枝特区平寨镇、郎岱镇,盘县特区火铺镇、盘江镇,就小城镇建设和保护"两户"(个体户、专业户)合法权益进行了视察。听取了各镇负责人的汇报,实地察看了城镇建设和一些镇、街道办企业,召开了"两户"代表座谈会。
  视察组对视察情况和发现的问题,除分别与六枝、盘县特区党委、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交换意见外,还向市人民政府作了通报。
  这次视察建议市人民政府研究解决的问题是:镇人民政府的人员编制,厂矿干部兼副镇长的怎样兼做地方工作,各镇行政区划要及早划定,尽快建立街道办事机构,小城镇在发展经济中需要帮助解决资金、原材料缺乏的困难,如何解决工矿区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保护“两户"的合法权益要消除思想顾虑,产品销售要放权,专业户要求制发身份证;"两户"贷款难,有的基层单位对他们采取卡、压、挤;工矿区农民的公余粮任务如何减免;怎样制止供销社卖化肥搞搭配,煤贴不要戴帽下达,以免统得过死。另外,六枝特区民办公助兴建的桃花山公园,请求市人民政府给予经费补贴。
  1986年2月4日至13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鹤泉、副主任时念好率领,在副市长时惠芳和市蔬菜水产局负责人的陪同下,对水城片区蔬菜生产情况进行了视察。
  代表们深入到水城、杨柳、大湾、大河、滥坝5个镇的15个蔬菜基地,向菜农及区、乡、村干部了解蔬菜的生产、管理、销售情况,并视察了市场。尽管因市政建设、洪水淹没、工业污染占用和毁坏了部分蔬菜地,但在计划的基地内,仍有5146亩种上蔬菜。其中,有些地方品种较多,精耕细作,长势良好。多数菜农种菜积极性高,管理有方,效果明显。
  视察指出,市蔬菜水产局为了扶持蔬菜基地生产,缓解蔬菜供不应求的矛盾,在产前产后服务,培训菜农,技术指导,组织菜种、化肥、农药供应,投资建棚、修水沟、搞排灌,调运蔬菜、调节市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此,代表们表示满意。
  视察后,省、市人大代表就蔬菜生产的物资供应,技术培训和指导,基地的基本建设和管理,以及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指导思想上,应立足于自力更生,以本地蔬菜生产为主,外地调运调节为辅。这是抓好蔬菜生产,解决六盘水市中心区、工矿、城镇的职工和居民蔬菜供应的根本原则。
  (二)加强领导是抓好蔬菜生产的关键。目前,水城特区没有与市对口的业务主管部门,造成上下脱节,致使许多问题难以解决。建议水城特区明确一位副区长主管这方面的工作,及时解决和处理蔬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上下协调配合,共同抓好蔬菜生产。
  (三)加强蔬菜生产的经营管理,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菜地承包到一家一户之后,要做好产前产后工作,加强农村技术培训和指导。特区、乡(镇)和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坚持"近郊为主,近邻为辅,外地调剂、保障供给”的方针,切实帮助菜农解决生产和流通中的困难,做好技术服务、经营服务和管理工作。
  (四)加强现有菜地的控制和管理,提倡粮菜间作,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并逐步实现蔬菜基地的转移。鉴于六盘水市正处于发展之中,城镇、厂矿建设必须做好规划,不能随意占用菜地,如需占用,必须经市规划局和蔬菜水产局协商一致批准后才能征用。
  二、市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内(1987年6月至1992年2月)共组织了16次视察
  1987年12月1日至10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成员和市人大代表,分为3个组,分别到六枝、盘县、水城3个特区,对工业企业改革和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视察。
  视察组指出:本市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求稳有余,改革力度不足,进展缓慢。建议市、特政府要抓好试点,总结经验,把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工作做好;六枝酒厂技改项目的建筑税、新增产品税,应按照原来有关文件的规定和协议合同执行,并请六枝特区人大常委会加强监督;盘县特区化肥厂万吨生产能力的填平补齐项目,应按原计划进行;各工业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做好预防工作,消除事故隐患;市建材厂工程超支121万元,仅贷款年利息就是21万元,况且设备状况差,生产很难达到设计规模,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及时研究解决市建材厂存在的问题。视察组还建议:市人民政府在1988年下达计划任务时,应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以利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生产积极性;对地方产品一一酒、铸铁管、砂、水泥袋应采取保护政策,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购用。
  1988年3月15日至30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65名市人大代表,分为9个视察组分别赴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县、钟山区、市直机关开展视察活动。就农村工作视察了六枝特区的郎岱、落别,盘县特区的水塘、鸡场坪等区的产粮基地,以及六枝特区的陇脚、双夕,盘县特区的亦资、滑石板,钟山区的德坞等5个乡的经济发展情况;就企业改革视察了六枝特区医药公司、农资公司、火柴厂、中寨区铅锌浮选厂、六枝矿务局机厂,盘县特区的煤焦公司、纺织品公司、粮食加工厂、二酒厂、机械厂、肉联厂、红果电石厂,水城矿务局、水城钢铁公司等14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就科教文卫工作视察了六枝特区的岩脚,盘县特区的城关、老厂、一中、二中等中小学危房情况,市师范学校的教学工作情况,盘县特区的部分基层卫生组织开展业务、防疫工作情况和科技工作情况;执法方面,视察中听取了盘县特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森林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和普法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视察了盘江镇、洒基镇实施《矿产资源法》的情况,实地察看了老黑山林区、司寨乡村办、联办林场;在水城片区视察了撤销水城特区,分设水城县、钟山区以后的工作开展情况;在市直机关,视察组听取了市农委、市农牧局、市工业局、市乡镇企业局、市蔬菜水产局的工作汇报。
  视察结束后,写出了综合视察报告,并将视察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交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研究解决或办理。为贯彻执行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全省开展执法检查的决定》,1988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驻会成员、市人大代表,分为4个视察组,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鹤泉、副主任时念好、周绍邦、葛文甫分别带队,到盘县特区、六枝特区、水城县、钟山区视察执法情况。
  视察认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执行情况基本是好的,处罚的准确率为99.8%o但也存在着重调解、轻处罚、重罚款、少拘留,以及处罚不够及时和不重视处罚程序的情况。《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执行是认真的,办理案件坚持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定罪和适用法律上基本正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个别错捕、以羁代侦、定性不准、量刑畸轻畸重、混淆罪与非罪的情况;有轻刑罚、重追赃,重《刑法》、轻《刑事诉讼法》的思想,强调困难而忽视办案程序,如二审和再审没有认真按《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超时限关押人犯等。税务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基本上是好的,税收完成了任务,促进了生产,但也发现一些违法违纪的问题。如执行税务法规不严,偷漏欠税严重,有的税务人员收人情税、少征税等。视察组还对《地方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义务教育法》、《国营工业企业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通过视察,总结了执法中的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各有关部门严格依法办案,严肃执法,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宪法和其它法律在本市正确实施。
  1988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常委会组织29名省七届人大代表分5个组,先后对六枝、盘县、钟山、水城、市直5个片区进行了视察,听取了计划、财政、公安、司法、检察、工商、物价、税务、监察、农业、粮食、蔬菜水产、乡镇企业等14个部门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视察了12个厂(矿)、6个区(镇)、8个乡的工业生产、乡镇企业、群众生活安排、环境污染及治理等方面的情况;另专题视察了水城地区铁路沿线多次发生盗窃、哄抢铁路货物的情况。视察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将视察中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等综合整理成专题材料,上报省人大常委会,抄送市委、市政府。这些意见和建议引起高度重视。如张有儒等代表关于解决盗抢铁路货物的意见,在市人大的跟踪监督下,市公安部门会同铁路部门组织了专项斗争,加强打击力度,破获了一批盗抢团伙和积案,追缴了一批赃物,沉重打击了罪犯,有效地遏制了盗抢铁路物资事件的发展。
  1990年9月,常委会将驻市的3名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和34名省七届人大代表组成联合视察组,根据全国人大和省人大的部署,围绕治理整顿、工农业生产、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等开展视察,听取了市政府、市法院、市检察院及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还到工矿、街道、农村及农田水利建设工地视察。视察组就六盘水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并加强经营管理、生态与环境保护、严格依法办事、秉公执法等问题与市政府、市法院、市检察院交换了意见。市长管彦鹤、市法院院长王福印、市检察院检察长韩志中均表态:一定虚心接受代表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并制定出整改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使六盘水的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三、市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内(1993年6月至1996年12月)共组织了19次集体视察和专题视察
  1993年12月2日至9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158名省、市人大代表,组成20个视察小组分赴六枝、盘县、水城、钟山4个片区,围绕1993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不正之风及反腐败斗争情况进行了视察,实地视察了水城钢铁厂,六枝、盘江、水城3个矿务局和六盘水煤机厂等5个国有大中型企业,35个乡镇和16个县属企业和乡镇企业。
  在钟山、水城片区视察时,代表们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尤为关注。人民路两旁已被临时房和简易房挤满,一些路段又被集市、摊点和各种车辆挤占,有时堵得水泄不通,污水垃圾随意乱倒。仅黄土坡办事处管辖地段1990年以后违法违章建筑就达500多户。代表们认为,六盘水市容仍处于不佳状况,形成不了使外商感到方便、舒适的投资环境。城市管理如此混乱,已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要求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统一管理整顿,分级负责实施,增加必要的投入。特别是沿街建房、环境卫生、市场设置、交通管理等,通过整顿,力争在近期内有新的起色;六枝特区的省市人大代表走访群众时,反映岩脚镇领导班子懒散,工作推诿扯皮,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日援投资引水工程资金物资管理不善,导致整个工程久拖不能竣工;老马村一恶势力团伙威胁乡干部,胡作非为,使群众产生"想富不敢富,富了帮别人富”等诸多问题,提出批评建议。特区党政负责同志对此非常重视,当即责成公安局派一名副局长带队前住老马村调查处理。对岩脚镇领导班子运转不正常问题,已及时派人前往调查,限期处理;代表们在盘县特区欣喜地看到柏果镇抓住机遇,采取多种形式,外引内联,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情景:该镇自“撤并建"以来,着手筹备规划,特别在1993年内抓紧施工,当年投产见效的乡镇企业就有15家。其中有6个炼铁厂10座炼铁炉;年产6万吨和年产3万吨的煤矿2个,一座洗煤厂;此外,还有汽车修配厂、锌铅冶炼厂、饲料加工厂、陶器厂、货场和加油站。例如,金星炼铁厂是以股份制投资建成,地方自筹34.7万元(每股1万元),盘江矿务局供应公司土城分公司入股80万元。4月份酝酿筹建,6月份动工,10月份建成投产。现已生产铁1000多吨,销售500多吨,解决180~210人的就业。代表们建议应很好总结柏果镇依托大企业,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在全市推广。
  针对存在的问题代表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农业方面:代表们认为,夏粮丰收,秋粮减产,其主要原因是低温多雨的灾害性气候和“温饱工程"实施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市“温饱工程"比去年减少13万亩,水城县和钟山区农民反映,供应的"良种不良",种子公司强行推销给农民,一是虫蛀鼠咬;二是掺假不纯;三是不适宜本地;四是产量不如本地种高。农民和乡镇干部气愤地说,强行强压这不是支农而是坑农。有的地方粮食款、化肥兑现不好。代表们建议:要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的思路,保证良种质量,坚持实施“温饱工程",搞好配套服务,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才能保证稳产高产。
  二、工业方面,代表们认为,铁路运力的制约,三角债的困扰,资金紧缺,投入严重不足,使一些企业举步维艰。而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进展缓慢,企业管理水平差,自我发展能力弱,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则是地方国有企业生产不景气或面临倒闭的主要原因。因此,代表们建议:省政府及铁路部门应给六盘水市增加车皮计划;尽快列项拨款维修矿区公路;建设好六盘水站广场和土城电厂地段公路和广场及邮电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对效益差的企业要抓紧整顿。要尽快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依托大企业,抓住机遇,加快六盘水经济的发展。
  三、关于反腐倡廉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市和各特区、县、区都做了大量工作,已清理各种收费项目246个,收费标准424个,其中乱收费项目70余个,仅公安系统清理出乱收费项目10个,涉及金额1044万元。共取消21个涉及农民负担的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代表们忧虑,中央政策明确,决心很大,办了不少大要案,省里查处的大要案也不少,可六盘水市惩治腐败,打击经济犯罪未见大行动、真动作,很担心成为“口号叫得响,结果放空炮",走过场,要切实查处大要案,从根本上搞好反腐倡廉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四、计划生育方面,全市计划生育四术任务已完成98502例,为全年任务的100.05%,代表们认为,计划生育工作还应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树立人口意识和人均意识的指导思想。只有人口数降低,人均收入和人均口粮才能增加,生活富裕奔小康才能成为现实。
  五、关于工农业关系问题,盘江矿务局12位省、市人大代表反映,矿区附近农民由于受"靠矿吃矿"的思想影响,到矿区哄抢国家建设物资,抢砸职工食堂,堵路、断水、阻井口、停主扇,严重干扰了矿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不仅对广大矿工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而且使矿上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仅1993年1~10月就发生各类事件9起25次,参加闹事的农民达1194人次,造成矿区停产794小时,经济损失达600余万元。王三运代表指出,依靠市、特和当地政府出面协调,改善工农关系仅仅是一个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找共同利益的结合点。要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和整体观念。从自身多找不足之处,多看对方的长处和优势,达到双向理解和支持,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依托大企业,服务大项目是六盘水经济振兴的关键所在。要有切实的保障措施,狠抓落实,企业要充分利用地方优势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大企业,主动协调、解决征用土地等问题,尽力搞好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和第十三次会议上,还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别视察了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钟山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和城镇建设开发工作。市人大27个代表小组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和城乡乱收费情况进行视察,常委会将代表们反映农民负担过重的建议和意见转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着手为农民减负。
  1994年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36名省人大代表和103名市人大代表在全市开展视察活动。全国人大代表管彦鹤、李先辉分别参加盘县特区和钟山区的视察,省直机关的省人大代表参加盘县特区的视察。四个视察小组分别听取了各特区、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关于1994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农业法》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的实施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情况汇报,实地视察了六枝矿务局、六盘水煤机厂、红果开发区和17个乡镇办,还分别到县区所属的物价、工商、粮食、水电等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和征询意见。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把代表提出的事关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议作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使六乡一镇的饮水工程建成通水,平寨镇增建一所中学;中心路段的扩建、城区程控电话和瓦斯利用工程的实施,特区中医院的筹建和烈士墓的集资兴建都下大力抓出了成效,受到代表的高度评价。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在盘县特区视察后指出:盘县特区是国家对攀西一一六盘水重点开发的"金三角”地区,发展潜力很大,一定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搞好煤、电、化综合开发。地方和大企业要从共谋发展的总体思路考虑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找共同利益的结合点,采用股份、联合等多种形式,多办骨干型乡镇企业。红果开发区要按30万人口现代化中等城市来规划,很好地解决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绿化问题。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市中心区的脏乱差,市政府已下大力着手进行综合整治,按方案具体实施,规范和新建部分市场、停车场、洗车场、修理场,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疏导部分车辆;整顿、规范马路市场,对影响市容市貌的建筑物,属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的摊店坚决予以拆除,有合法证照的限期改建和修饰,严格实行门前三包,使脏乱差治理初步取得成效。代表们指出,县、区分设后遗留问题纠纷不断发生,矛盾日趋恶化,地域交汇处的地界、林界、矿界纠纷愈演愈烈,市政府应高度重视,及时出面协调理顺关系。
  1995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34名省人大代表和128名市人大代表组成4个视察组分赴六枝、盘县、水城、钟山,对1995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八五"计划的完成情况,《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和《关于全面清理非农业建设闲置土地通知》的执行情况,纠正在公路上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中小学乱收费、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情况,以及平抑物价、灾区生产自救、计划生育等10个方面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代表们总的认为,本市各级政府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工作方针,较好地完成了"八五"计划,使粮食产量突破十亿斤大关,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市场繁荣、流通活跃,各项事业继续发展。建议六枝特区要抓住机遇,寻求“短、平、快"新路子,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盘县特区要总结柏果镇经验依托大企业,从实际出发,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合理开发本地资源,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水城县应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对策,下大力把烤烟和乡镇企业抓上去,使其成为县的主要财源,坚持依法理财,增收节支,把预算外资金纳入县财政;处于城镇建设和工矿集中的钟山区,连着经济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发展,征用和占用土地达2.5万亩,许多乡镇农民人均耕地不足0.2亩,已农转非的农民还承担被征耕地的农业税和上交公余粮的任务,实质上是增加农民的负担,要求市政府尽快减免被征用耕地农户承担的农业税。
  1996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27名省人大代表和139名市人大代表,就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行政诉讼法》、《赔偿法》的实施情况,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减轻农民负担情况,乡镇企业发展情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等十个方面的工作进行视察。代表们认为,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及各特区、县、区人民政府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社会事业继续向前发展,通过严打和综合整治,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基本实现了在"九五”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乡镇企业有所发展,农民负担有所减轻,1995年全市农民承担的提留统筹费仅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9%,大大低于5%的限额。代表们就进一步加大《行政诉讼法》、《赔偿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扶贫攻坚,引导农民奔小康,提高烤烟烘烤技术,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实行门前“三包”治理脏乱差等方面提出15条建议。
  第二节执法检查
  在市一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任期的五年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民政府和各特区人大常委会及有关部门组成执法检查小组,先后对《矿产资源法》、《义务教育法》、《森林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等6个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写出专题报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促使以上法律法规正确的贯彻实施。1986年,市人大常委会结合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为加强执法检查监督,纠正违法行为,对六枝、盘县特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专题检查,支持和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维护了社会治安。同时还检查了打击经济犯罪情况和市公安部门收容所的收审情况,按照法律规定,监督纠正了6个不符合法律程序错误处置的案件,挽回了不良影响,吸取了经验教训,帮助解决了收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支持了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促进了公正司法。
  市二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任期的5年,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全省开展执法大检查的决定》,常委会除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汇报,作出有关的决议、决定之外,还着重抓了执法检查工作。1989年7月,对市、特、县(区)两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上半年执法情况进行了检查,8月下旬,对全市贯彻执行《档案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1988年9月召开与“一府两院”的联席会议,讨论研究在全市开展执法大检查的实施意见。同年11月下旬至12月,组织市人大机关的代表,分为4个组,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队,对各特区、县(区)进行普遍检查和重点抽查。各组分别听取了特区、县(区)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税务局、环保局、民委等8个部门的汇报,重点检查了《地方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税法》、《环境保护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7个法律的贯彻执行情况,钟山执法检查组还抽查了《食品卫生法》执行情况。执法检查结束,各组都与所到特区、县(区)党委、人大和“一府两院”负责同志交换了意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进行执法检查认真总结,并写出综合报告报省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和司法部门的执法情况进行常规化的监督检查,并有效地发挥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作用。5年中,市人大常委会还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对《宪法》、《地方组织法》、《义务教育法》、《税法》、《水法》、《药品管理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计划生育条例》等35个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对工商、税务、物价、土管、卫生、民政、计生、教育、水电、环保、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等20多个执法部门的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开展这样全面的执法检查在本市还是第一次,效果是好的,并取得一定的经验。为此,常委会认真进行了总结,有几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市和特区、县(区)人大常委会及人民政府对这次执法检查都非常重视,把这项工作当作法制建设的大事来抓,制定了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一府两院"对执法检查都作具体的安排部署;多数执法部门都认真进行了执法自查,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认真及时整顿,使执法检查收到较好的效果;二是把普法视察与执法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加大了人大常委会法律监督的力度,而且对搞好普法和严肃执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在执法检查中,重点抽查公、检、法部门,不但纠正执法不严、打击不力的问题,而且高度重视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加强综合治理;四是有针对性地重点检查《税法》、《环保法》的执行情况,对经济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人大常委会认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执行,仍然是执法工作的薄弱环节,许多方面的工作尚未纳入法制轨道。各级人大要开展经常性的执法监督检查,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推进依法治市,实现从人治到法治转变的重要措施。这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法制观念,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动为政清廉,有效遏制腐败,为本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市三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5年中,为加快改革开放,实现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为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始终把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放在首要位置。先后对《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矿产资源法》、《水法》、《农业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经济合同法》、《税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民族区域自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统计法》、《预算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税收征管法》、《水污染防治法》、《审计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机制条例》、《贵州省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办法》、《贵州省实施〈矿山安全法〉办法》、《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贵州省乡镇企业条例》、《劳动法》、《档案法》、《保密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国务院关于禁毒的决定》、《城市规划法》、《贵州省城镇环境卫生条例》等73个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强化了执法监督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是加强对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六盘水市是一个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在矿产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市人大常委会从这一实情出发,根据各级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始终把《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执法监督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决定设立了市人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依法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除听取和审议有关汇报,开展经常性的调查外,还参加了'95贵州环保执法检查团的活动,接待了'95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在上述活动的推动下,本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二是加强对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针对六盘水市一些地方一度爆发急性肠道传染病的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加大了对《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贵州省城镇环境卫生条例》的执法检查力度,不但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的有关汇报,而且还深入实地视察、检查,要求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依照《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和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促进本市食品卫生质量的提高。针对六盘水市城镇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强调,要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强化管理。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对全市广播电视工作的跟踪检查和文化市场管理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三是加强对政法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依法监督“严打”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农村偷牛盗马、毒杀耕牛问题,“两所”超期羁押人犯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并对《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关于禁毒的决定》、《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分别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监察、安全等有关部门的执法工作情况的汇报,要求"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加强打击贩毒的力度,认真查处涉税案件、坚决惩治腐败,维护社会稳定;四是监督做好"二五"普法教育的检查验收工作。1995年是"二五"普法的最后一年,也是检查验收之年。常委会把督促"二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密切配合并参与和支持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对各特区、县(区)“二五"普法的验收工作。全市的"二五”普法教育工作经省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合格,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六盘水市"二五"普法及司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汇报》,要求国家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懂法,模范地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市人民政府要在认真总结"二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全社会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为“三五”普法的启动创造了条件。
  第三节调查研究
  一、市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1982年4月至1987年4月),市一届人大常委会和它的各个委员会进行了61项调查市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调查了水城特区比德区公所"违宪行为",水城特区公检法办案情况,六枝特区经济纠纷案件情况,六枝特区人民法院复查改判9件刑事申诉案件情况,六盘水市公安收审所(站)工作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调查了放宽农业政策后边远山区农民的希望和要求,盘县特区城关镇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六盘水市废旧物资公司与四川简阳玛钢厂联营建材厂情况,当前市场蔬菜等主副食品价格问题;如何为实施《矿产资源法》做好准备。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调查了水城特区农村教育工作,六盘水市科教办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情况,六盘水市医院整顿、改革情况,水城特区第四中学有关情况,六盘水市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六盘水市农科所、林科所、科技情报所为经济工作服务的情况,六盘水市"六•五"期间教科文卫经费的投放情况,六盘水市区、乡医疗卫生工作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调查了盘县特区苏座彝族乡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六枝特区少数民族干部成长情况,水城特区扶贫工作情况。1986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会同六枝特区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对六枝特区人民法院1995年复查改判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以来9件9人刑事申诉案件进行了调查。通过听取六枝特区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这9件案件情况的汇报,审阅改判后的判决书,发现这些案件中,有的明显是改判错误,有的程序不合法。如某盗窃案,在认定的犯罪事实上,特区法院和检察院的意见是一致的,原判与改判的判决书在犯罪事实的认定上也是一致的。原判于1983年10月判罪犯有期徒刑5年,已执行;1985年改判为有期徒刑3年。改判的理由是认罪态度好,退赃好。市、特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认为,原判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量刑适当,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1985)73号文件规定:判刑在量刑幅度之内偏轻偏重的不要搞复查改判,对有悔改表现的可以用减刑、假释等办法来解决。那么,上述案件就违背了法律和政策的规定,不应改判。又如某抢劫案,原判与改判都认为抢劫犯罪成立,原判于1984年判罪犯有期徒刑3年,1985年改判为有期徒刑2年,市、特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认为,抢劫犯罪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中规定的七类从重从快处理犯罪之一,原判3年已经很轻了,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改判低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最低幅度,显然是错误的。执法检查组要求六枝特区人民法院对9个案件再逐案审查。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向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了检查情况,责成两院按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纠正。5月中旬,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组到六枝特区逐案复查。复查后,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了原判,依照程序进行改判,作出了终审判决和裁定,纠正了错判的6件6人。
  1985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就市场主副食品价格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报告说,六盘水市今年9月份全社会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11.8%。吃、穿、用支出中,吃的方面上升幅度较大,其中食品类主食品指数上升16.7%,副食品指数上升21.1%,对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的影响也最大,特别是七、八、九3个月,生活费用指数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4.8%、12.3%、11.8%。在副食品中尤以蔬菜价格指数上升幅度最大。这3个月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58.9%、40.5%、21.2%。集市大白菜每公斤0.50一0.70元,最贵时每公斤0.80元,黄瓜每公斤0.50一0.60元;大葱每公斤0.50〜0.60元;西红柿每公斤0.70~0.80元。蔬菜价格如此猛涨是历年少有的。此外,随着猪肉价格的放开,肉、蛋、禽的价格都有上涨,集市上的猪肉平均每公斤3.30元,瘦肉每公斤3.60~4.20元;鸡蛋每10个1.50~1.60元;活鸡每公斤3.80一4.20元。主食品的问题主要是国营粮店供应的大米质量与规定的价格不符,国家供应的平价大米标一米每公斤0.288元,标二米每公斤0.278元,实际上粮店出售的全是0.288一斤的标一米,但质量不好,群众意见很大。据对城镇居民60户家庭生活的调查,是年二季度平均每人每月用于吃的方面的支出的费用达33.08元,比上年同期人均多支出7.28元,增长28.2%0调查报告认为,主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一是六盘水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非农业人口增长迅速,消费量大,物质增长速度跟不上消费增长速度,供需矛盾突出;二是蔬菜地面积大大减少。如水城特区的水城、杨柳、滥坝、大湾、大河5个区镇,原有蔬菜地6253亩,现只有4000多亩,已经种上的蔬菜,有的还受灾减产;三是经营管理部门的隶属关系一再变更,蔬菜经营的亏损补贴不落实,影响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四是投入市场的货币较多,购买力高,加之买吃的又非开支不可。至于肉、蛋、禽的价格上涨,因价格放开后,国营商店肉价调到每市斤1.38元,集市肉价就随之上涨。活鸡价格,历来有“毛鸡肉价"的说法,它是跟着肉价走的;鲜蛋从来就是随行就市,国营商店很少经营。另外,随着主副食品供需矛盾突出,货源不足,派生的问题是个体商贩中的"二贩手”乘机就地转手倒卖,哄抬物价,欺行霸市。
  调查报告指出,物价问题是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的大事,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因此,市、特人民政府应重视这项工作,把它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明年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蔬菜产、供、销的汇报,加强对蔬菜工作的跟踪监督;业务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货源,做好节日及淡季的蔬菜、猪肉等食品的供应,调节、平抑市场,稳定物价,做好产销挂钩,减少经营亏损;市、特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搞好物价大检查,对于违反物价政策,任意提价甚至哄抬物价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制止,严肃处理。对于自产自销农民和外地运销来本市的专业户和菜贩,在市场摆摊设点方面予以照顾,收取费用酌情给予优惠,以利于把蔬菜市场管理搞活。
  1984年5月22日至30日,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先后到市一中、水城特区二中、市农牧局、市规划设计院调查,通过同领导班子交换意见,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走访的方式,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情况,以及中共六盘水市委、市人民政府市发(1984)12号《关于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决定》下达后,在知识分子中引起反响进行了调查。
  调查报告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贯彻中共十二大精神以后,各级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大批比较优秀的中、青年知识分子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注意了在知识分子中发展中共党员,自然科技部门为知识分子评定了职称,知识分子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得以初步解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知识分子工作负担过重,社会活动较多;有的单位工作条件差,设备落后,知识分子的知识老化;有的知识分子对现有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及家属农转非问题还有后顾之忧。
  调查报告说,市发(1984)12号文件下达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市农牧局的职工认为,市发(1984)12号文件,体现了党对知识分子的关怀,党越是关心信任知识分子,我们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水城特区二中的大多数教师听了文件传达后认为,市发(1984)12号文件,不仅是给知识分子增加十几元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教师工作热情提高了,自学攻关的劲头更大了,他们要求进修深造的心很迫切,觉得在六盘水市工作很有干头。也有教师认为市发(1984)12号文件好是好,就是这一刀切得太粗了!他们说,学校有22位教师无大中专文凭,但有多年教学经验和一定的业务水平,多是骨干教师,不仅能胜任教学,而且效果较好,按文件规定却不能享受知识分子待遇,真有点屈。
  调查报告建议,为更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和干部的积极性,加强互相间的团结,对没有文凭但确有水平的教师和干部,应尽快组织自学成材考试,合格者承认其学历,根据市发(1984)12号文件的规定,享受知识分子待遇;对教师和科技人员中不能享受知识分子待遇者,应从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出发,发给一定的书报费;评定和晋升技术职称是知识分子最为关心的切身问题,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整顿期间暂时停止这一工作。因此,市农牧局、市规划设计院还有28名大中专生的技术职称未评定。人事部门应做好准备工作,待国务院行文解冻,即及时进行评定,以调动其积极因素;为解决知识分子知识老化问题,市人民政府应增加经费,以装备、更新科技部门的设备。教育和科技部门应制定轮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对知识分子轮流进修和培训,组织他们参加有关学术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为他们更新知识创造必要条件;进一步稳定知识分子队伍,解除他们的一些后顾之忧,要尽力加快住宅建设,使"孔雀落窝",安心工作。对少数不到工程师级,但又是业务骨干并做出显著成绩的助理工程师,应解决其家属农转非问题和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就业等问题;对于目前医疗费的使用,教师反映弊端很多,卫生部门应认真调查研究,本着改革的精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要进一步加强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来抓。通过前一段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解决了不少问题,把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因此,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真正把知识分子作为依靠对象,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他们。同时,也要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四化"建设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从而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工作,真正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知识分子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
  1984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先后两次到盘县特区彝族聚居的苏座乡,就经济发展、教育工作、人民生活水平3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报告指出: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贯彻中发(1983)1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和中发(1984)1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以来,苏座乡的农业和开发性生产有较快的发展,全乡经济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广大农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温饱问题初步得以解决。1983年全乡粮食产量203万斤,人均口粮400多斤;发展小煤窑18个,年产土焦2.5万吨,加上外地租用土地、投资、合资经营的小煤窑,年收入24.5万元。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提高,宰杀年猪的人家占全乡总户数的70%以上。穿绦纶、料子衣服的很多,还有不少农民建了新房,购置了收音机、录音机、缝纫机,戴起了手表。教育事业也有所发展,该乡现有公办民办小学8所,77.3%的适龄儿童入了学。乡人民政府重视扶贫和扶持个体户、专业户发展农业生产和商品生产,下一步打算狠抓煤炭开发,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积极发展林业、畜牧业,以改革精神带领广大群众,朝着致富目标前进。
  调查报告建议:为促进苏座乡经济文化的发展,尽快脱贫致富,解决交通运输和架设高压输电线是当务之急。市、特政府应适当投资,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尽快修通苏座乡至松河乡的断头公路,以便焦煤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运出运入;架设高压输电线路,以解决工业用电和农户照明问题。为进一步改变苏座乡教育事业的状况,可开办民族教师进修班,以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地方财政应拨给专项资金,发展边远民族地区的文教卫生事业。
  1985年12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对六枝特区少数民族干部成长情况作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
  调查报告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六枝特区各级切实注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全特区现有少数民族干部543人,占特区干部总数的10.92%,各级各部门都有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17个民族乡的144名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就有96人,占干部总数的66.6%,而且乡党委和乡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大多是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干部有较强的事业心,政治素质较好,他们年轻,有文化、有干劲,好学上进,土生土长,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团结群众,威信较高,勇于探索,善于研究,发挥当地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发展计划,是领导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好干部。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少数民族干部年龄老化,乡级的少数民族干部多,区和特区级的少数民族干部少,有的民族乡的乡长是汉族干部担任,既不符合《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也不符合少数民族的意愿;区、乡机关中有相当一批工作多年,有实践经验和实干精神的少数民族以工代干工作人员未适时转干;关系到少数民族干部成长的民族教育状况是,民办学校多,公办学校少,不利于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
  调查报告建议:特区机关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民族乡主要领导干部的配备,必须严格遵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即由民族乡主体少数民族中的人员担任。对那些长期在民族地区工作,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干精神的少数民族以工代干的工作人员,要采取灵活的特殊政策,放宽条件,给予转干。要注重智力投资,发展民族教育,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以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1986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了有市、特人民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9个调查组,就六盘水市如何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的情况,分别对我市三种不同类型的纳骂、像柱、乌柳、威誓、两河、大寨、煤厂、陡管、台沙9个乡的经济状况,自然环境,办学条件,乡村干部,教师和群众对实施《义务教育法》的认识,以及有关实施义务教育的规划和安排等作了详尽的调查。
  这次调查的主要收获:一是提高了各级领导对《义务教育法》的认识,推动了各地用最大的努力,积极、扎实地做好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工作。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的党政领导听了调查组的调查情况和意见通报后表示,除保证每年从地方财政拨出一定专款用于改善乡以下办学条件外,还责成计划、财政、教育部门认真测算,对原制定的实施义务教育的计划、规划进行调整,使之更切合实际;二是了解好、中、差3种类型地区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经济方面,有的乡以指令性计划指标数充作年终实际数上报,误差极大,造成本来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贫困乡反而成了经济条件较好的中等乡。这类乡若在规划中要求提前普及义务教育,就必然有一定的困难。在普及小学初等教育方面,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的实际情况与原统计报表数字出入太大,虚报浮夸,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这就说明下一步普及初等教育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和艰巨。在办学条件方面,乡村办学条件太差。六枝特区48个乡有35个乡的中心校教室破旧不堪,有80%是危房。在师资方面,师资缺、业务素质差是最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师及民办教师素质低劣,极大地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认真研究和探讨了保证实施义务教育的措施、办法或建议。根据9个乡的调查报告及面上了解的情况统计,共提出保证施行《义务教育法》的措施、办法和建议82条。
  针对调查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作了讨论和研究,就我市增拨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调整教育规划,以及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乡村如何实施《义务教育法》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并向省人大常委会写了专题报告。
  二、市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1987年6月至1992年4月),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统一组织安排下,作了62项调查市人大法制委员会调查了关于普法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普法教育工作和执法情况,市、特两级法院、检察院执法情况,普法工作及验收情况。
  市人大财经委员会调查了关于蔬菜产销管理问题,市化肥厂造气车间被炸情况,计划财政执行情况,县、乡公路修建、养护情况,六枝特区中寨区发展企业情况,六枝特区贴息扶贫贷款发放使用情况,六枝、盘县、水城部分区、镇深化改革和农业生产情况,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决议贯彻执行情况,乡镇煤矿产、供、销、运及安全生产情况。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调查了关于六盘水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维修情况,六盘水市文化工作情况,本市职业技术教育情况,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贯彻执行情况,《义务教育法》贯彻执行情况,《档案法》贯彻执行情况,全市计划生育工作情况,《贵州省职业技术教育暂行条例》贯彻执行情况。
  市人大民族委员会调查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执行情况,从一个贫困乡看发展我市民族经济的政策,水城特区民族乡换届情况,寨根底、滑石板两个苗族村寨的情况,放马坝苗族村发展经济的情况,水城县民族贸易工作情况。
  市人大代表工作委员会调查了关于六枝特区中寨区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评议区公所工作的情况,六枝特区换届后乡(镇)长变动情况,盘县特区各乡(镇)召开人代会的情况,乡(镇)人大主席团开展工作情况。
  1987年11月,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对全市的普法工作和执法、打击经济犯罪以及拐卖妇女儿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认为,全市的普法教育工作经过3年努力,取得了较大进展,一个群众性的学法热潮已经基本形成,广大干部、群众的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自觉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促进了领导作风的好转,推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执法情况总的来看是比较好的,基本上是依照法律、条例规定的程序办案,并及时审理结案。存在问题是,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不严肃的现象,超时限关押人犯的现象,二审对一审量刑随意更改的情况等。
  调查报告建议,市公、检、法领导要经常督促本系统的干警认真学习法律,检查执法情况,及时纠正和处理违法行为;市、特两级人大要加强对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执法的监督。
  调查报告还认为,本市打击经济犯罪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对象多是浮在面上的,老的经济犯罪还有一些没有挖出来,而新的经济犯罪活动又不断发生。近几年来,本市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屡有发生,各特区党委、政府对此给予了重视,建立了打击机构一一打拐办,拨了专款,司法机关要依照法律,从快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和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
  1987年7月下旬,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对蔬菜产销及管理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报告指出,市、县两级政府和本市蔬菜产销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放松了领导,放松了对蔬菜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管理机构不健全,现行的粮菜挂钩的办法不尽合理;对蔬菜地的占用、征用控制不严,加之工业"三废”污染,菜地逐年减少,有关部门配套的服务工作不适应蔬菜产销放开后的新形势,国营蔬菜经营部门的主渠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调查报告建议,市、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蔬菜产销工作的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构,保护和管理好现有菜地,抓好新增菜地工作,集中管好用好蔬菜经营亏损补贴,有关部门要做好配套服务。
  1987年9月中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对六盘水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维修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报告指出,六盘水市农村中小学危房十分严重,面积达22.5万平方米,占全市中小学教室总面积的29.2%O市人大常委会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增加危房改造的经费,全市明、后两年应多安排680万元,按省人民政府的要求,3年内基本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危房改造维修的年度计划要提前在年初下达,改造和维修都要有正规设计图纸和概算,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集资改造中小学危房。
  1988年10月,市人大民族委员会对钟山区教场乡放马坝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报告认为,放马坝村走上致富之路主要是:一靠党的富民政政策;二靠有效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三靠有一个起战斗堡垒作用的中共党支部和有开拓精神的村委会。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人才、技术、文化的缺乏,又制约了放马坝村经济更快、更高的发展。
  1988年11月,市人大代表工作委员会对如何做好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进行了调查。
  调查报告认为:区、乡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通过学习《贵州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暂行条例》,对乡镇人大主席团性质、任务的认识有了提高,有的乡还建立了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制度和代表联席会议制度。
  调查报告要求: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要认真学习《条例》,加深对人大工作的认识;要正确处理同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的关系;乡镇人大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乡(镇)人大主席团的补选和退出工作制度,要依法做好人事任免事项,不要对“乡规民约”作出通过或发布实施的决议、决定。
  1989年至1991年,常委会为贯彻落实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制止六盘水地方经济滑坡为重点,连续三年就经济工作即关于地方工业生产、乡镇煤矿生产、烤烟生产、植树造林、农田水利建设、税收工作、粮食生产、农业工作及农村经济、"温饱工程”、民族经济、整顿经济秩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10余项调查,先后5次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地方工业扭亏情况的汇报,多次进行监督检查,要求市政府认真总结企业承包中的经验教训,组织有关人员对亏损企业逐个“会诊",找出“症结”,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切实解决地方工业产品严重积压、经济效益差、亏损户和亏损额逐年增大等突出问题,尽快使本市地方工业企业摆脱困境。经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89年底,经济滑坡基本遏止。至1991年,全市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地方工业企业亏损户和亏损额均有所下降。
  三、市三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任期的5年中(从1992年5月至1997年4月),一共组织开展了82次调查
  1993年5月至11月,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围绕常委会审议的议题,就市政府关于市场建设和管理、农业生产、地方工业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技术监督、轻工业、商业、城市建设、计划生育、农村卫生组织建设、文化市场管理、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撤、并、建"等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写出18项调查报告,为常委会审议、决策提供了依据。
  1994年3月至1995年2月,为加强对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监督,常委会及人大财经委员会进行了3次专题调查,针对计划和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制止并扭转地方工业企业亏损和国营商业、外贸滑坡的局面,强化税收依法征管和财政约束机制,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提出建议,并且提前介入对计划和预算编制的监督。为确保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的完成,针对经济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及金融秩序混乱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中出现的问题,常委会及各专门委员会对地方工业、农牧、林业、蔬菜水产、水利电力、乡镇企业、农机、城建、工商、税务、物价、审计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为促进加快改革步伐,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常委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先后对我市县级机构改革、经济开发区工作进展情况,《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执行情况、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和对外经济技术协作,以及12个民族乡的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作了调查,共写出调查报告18个,针对全市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常委会审议、决定重大问题,促进本市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决策依据。
  1995年6月至11月,常委会继续抓住经济建设这一大事不放松,先后组织部分成员和市人大代表对水城钢铁公司、3个矿务局、水城发电厂、市卷烟厂、市啤酒厂等28家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本市经济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就解决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要求市人民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重视并解决地方工业企业和国有商业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广开财源、增收节支,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清理企业欠税问题,以确保完成计划和财政预算,使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为保证《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在本市的贯彻执行,常委会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特区、县(区)、乡镇和部分村组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级人大代表、基层干部和农户的意见,有重点地安排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粮食生产和粮油购销情况、扶贫工作、土地管理、乡镇企业和蔬菜产供销情况的汇报。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整顿经济秩序的要求,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常委会组织有关人员专题调查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同时对物价、审计、统计、技术监督工作也进行了调查,针对本市一些金融机构违章拆借资金、压票和挪用信贷资金入股办实体、炒股票问题和物价涨幅居高不下的状况提出建议,要求市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及《标准化法》、《计量法》、《产品质量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坚持"打击、堵截、疏导、扶持"的方针,狠狠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制售者,使生产者、消费者在标准、计量、质量等方面树立起较强的法律意识,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问题,加强农贸市场的管理,平抑市场物价,促进本市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进步,常委会及有关专门委员会先后对科技、广播电视、体育工作及新的卫生保健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检查全市贯彻《义务教育法》情况的同时,专题调查了六枝、盘县特区中小学收费情况,为常委会审议上述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常委会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树立科技兴市观念,抓好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实行科技扶贫,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科技运行体制;广播电视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要努力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供致富信息;体育工作要把重点放在开展和普及群众体育上,落实好《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
  1996年6月至9月,为加强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审议好市人民政府关于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常委会及财经委员会先后对计划、财政以及农业、乡镇企业、税收、外贸等有关部门进行调查,针对本市的实际,就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税收征管和预算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切实解决当前改革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督促政府深化企业改革,针对本市一些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效益下降,亏损严重,困难较多的实际,常委会对本市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深化企业改革和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就认真贯彻执行《企业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加快企业改革步伐,落实扭亏增盈责任制,重点投放技改资金,提高企业领导班子和职工素质,加强管理,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挖潜革新等各个方面提出建议。为加强对人口、教育、文化工作的监督,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常委会及有关专门委员会先后对计划生育、教育工作和文化市场的管理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贯彻《贵州省计划生育试行条例》及计划生育工作的汇报,教育工作及文化工作的汇报,就抓好男女结扎手术,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计划外生育罚款资金的管理,对落实“科技兴市”战略,贯彻执行《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加强农村学校工作,加大贫困乡教育投入,解决农村适龄儿童入学难和学校乱收费问题,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大"扫黄打非"力度,抓好农村文化工作等提出了建议。

知识出处

六盘水市志人民代表大会志

《六盘水市志人民代表大会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六盘水市志人民代表大会志》由《总述》、《大事记》、《人物志》、《附录》和各专业志所组成。各分志定名为《六盘水市志•xX志》。专业志按章节体编排,不设《大事记》和《人物传》,原则上不设《序言》。全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7种体裁。遵循详今略古、详独略同的原则,重点记载1965年六盘水市开发建设以来的历史。历次政治运动中的重大事件,不设专章记述,内容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业志。本志资料源于图书报刊、文书档案及调查采访等。文内一般不注出处。采用数据以统计部门的为准;统计部门未掌握的,以主管部门的为准。除引文外,一律用规范化语体文行文。简化汉字、标点符号、计量单位的使用及数字用法,遵循国家公布的有关规定。1949年12月以前的各类钱币,按流通时的市制、币值记写;1949年12月至1954年的币值,按1955年以后的人民币币值换算记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