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六盘水年鉴 2014》 图书
唯一号: 250620020230000476
颗粒名称: 社会生活
分类号: C913
页数: 11
页码: 377-387
摘要: 】 根据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考核结果:全市2013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2.22%。,低于目标值0.08个千分点,比上年下降0.06个千分点,高于全省完成值(11.98%。)0.2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2%。,低于目标值0.08个千分点,比上年下降0.06个千分点,低于全省完成值(5.39%。)0.03个千分点。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4.88%,高于目标值0.33个百分点,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完成值(95.01%)0.13个百分点,实现“双降”目标,在全省9个市州动态综合排名二等奖。
关键词: 六盘水市 社会生活

内容

人口与计划生育
  【完成省委省政府"双降"任务】 根据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考核结果:全市2013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2.22%。,低于目标值0.08个千分点,比上年下降0.06个千分点,高于全省完成值(11.98%。)0.2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2%。,低于目标值0.08个千分点,比上年下降0.06个千分点,低于全省完成值(5.39%。)0.03个千分点。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4.88%,高于目标值0.33个百分点,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完成值(95.01%)0.13个百分点,实现“双降”目标,在全省9个市州动态综合排名二等奖。
  (许尚贵)
  【基层基础工作】2013年,全市计生工作以实施“六个一"〔即建一支胜任工作的基层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建一套规范化的人口计生工作档案资料;建一个标准化的人口文化宣传阵地;建一套操作性强的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章程》和《村(居)规民约》;建一个完整的人口计生村务公开栏;建一套实用的村(居、社区)人口主任和育龄妇女小组长管理制度]为着力点,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市人口计生委相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人口计生基层基础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抓基层基础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和规范。2013年3月10至17日和6月18至21日,市人口计生委分别组织四个检查组对四个县区和钟山经
  济开发区专项检查和督促基层基础工作实施情况,通过狠抓基层基础,全市人口计生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
  (许尚贵)
  ["双诚信双承诺"】2013年,全市稳步有序开展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先后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六盘水市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六盘水市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同时市公安局等27个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支持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的政策措施。全市以示范带动、会议推动的方式抓点抓示范,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采取召开现场观摩会、工作推进会等方式,加大面上工作推进力度。6月6日,全市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7月26日和8月26日,在六枝特区先后召开全市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现场观摩会、全市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成功经验和做法,全面推进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同时,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市人领小组办公室下发《六盘水市2014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将"双诚信双承诺"工作开展情况纳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计入乡镇各季度动态综合排名。
  自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开展后,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转变了服务方式。人口计生工作由过去的被动服务管理变为主动服务管理,推动了政府工作作风的转变,加强了人口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联动互补.对实现人口计生"三降一升"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完善了 "双诚信双承诺"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双诚信双承诺”工作机制,增强诚信动力、传递失信压力,同时强化了部门支持计生工作的主体责任和意识,使计划生育工作社会综合治理真正落到了实处,改变了计生部门长期单打独斗的艰难局面。提升了村级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了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夯实村级工作基础真正得以实现,改变了长期以来村级工作基础薄弱,村(居)干部不敢抓、不愿抓、不会抓人口计生工作的被动局面。改善了人口计生工作环境。逐步形成了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居)民互信的"双诚信双承诺”氛围.培育和提升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社会诚信道德意识,为推动社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构建了新的载体。同时,随着"双诚信双承诺”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许尚贵)
  【"升位摘帽"工作】2013年,盘县被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列为全省人口和计生工作重点管理县。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和人口计生分管负责人对盘县实行挂牌攻坚,分解责任.督促落实,2013年3月盘县召开了千人参加的人口计生工作"升位摘帽"动员大会,变压力为动力,加强人口计生工作,通过一年努力,“升位摘帽" 取得成效,确保了目标任务的完成。
  (许尚贵)
  [利益导向引导群众少生快富】2013年,全市进一步贯彻落实利益导向"四项制度"政策的同时,鼓励各地创新政策,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对计生"两户"落实公共民生普惠政策及计生特惠政策,并依法加大对违法生育行为的处罚力度,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少生快富对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费提高到100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对农村二女绝育家庭给予一次性绝育奖励金1万元。对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并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发放一次性奖励金1万元。对农村计生"两户"家庭,未年满60
  周岁夫妻双方每人每年领取不低于800元的节育奖励金;年满60周岁,每人每年领取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1200元。对依法领取二孩及以上"生育证",自愿推迟2年及以上生育的一次性奖励1000元;依法领取生殖保健服务证,自愿推迟2年以上生育的一次性奖励500元。对年满60周岁的城镇居民夫妻双方或一方为城镇户籍的独生子女家庭非从业居民,每人每年领取不低于2000元。每年冬季来临之前县级人民政府无偿为农村计生"两户”家庭提供1吨民用燃煤对政策内出生孩子的家庭,人口计生部门、技术服务部门要在7天之内开展送温暖活动,每户送物品、资金等不低于100元。农村计生"两户"家庭,夫妻双方及子女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每年给予不低于100元的缴费补贴,年满60周岁后,基础养老金月补贴不低于200元。对独生子女伤残和死亡的家庭夫妻双方,女方年满49周岁后,每人每年领取特别扶助金不低于4800元;对计划生育节育并发症对象,发放特别扶助金一级3600元、二级2400元、三级2000元;独生子女死亡的,一次性发放抚慰金3万元;独生子女伤残等级3级及以上的,一次性发放抚慰金2万元;独生子女伤残等级4级及以下的.一次性发放抚慰金1万元,考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本科以上的一次性奖励5000元,考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科的一次性奖励3000元全年享受"四项制度"的目标人群共191889人,90394户,兑现各项奖励扶助金额8790.39万元。
  (许尚贵)
  【打击"两非"工作】2013年,全市进一步加大打击"两非”力度,努力提升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水平,扎实抓好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工作同时以查处、打击“两非”案件为重点,扎实抓好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全年“两非”立案82件,结案78件,处罚资金124.9万元,追究刑事责任2人,开除公职1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78,比2012年度下降0.9%新建乡镇计生服务站2个,改扩建村(居)计生服务室40个,为73名计生家庭唇腭裂儿童免费实施修复整形手术。2013年共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8225人次,其中农村目标人群检查31403人次,覆盖率为108.77%;城镇居民检查6822人次,覆盖率93.25%。
  (许尚贵)
  老龄事业
  [工作重点]2013年,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覆盖的前提下,在对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深人调研的基础上,市老龄办本着资源整合、资金捆绑,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原则.协调市民政局、市老年基金会共同开展"孝心进社区"活动,盘活资源,抓示范、树典型,重点打造钟山区德坞街道白鹤养老服务中心、钟山区荷城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钟山区黄土坡街道青年路社区服务站、六枝特区郎岱镇木城养老服务中心、水城县滥坝镇朝阳养老服务中心五个"孝心进社区” 示范单位。共整合资金45万元下拨到各示范点。其中,钟山区白鹤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全市首家老年人临终关怀室。
  (王娟)
  【基层老年协会】2013年,根据《全国老龄办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意见》和《贵州省村(居)老年协会工作考核与评估试行办法》的要求,结合六盘水市实际,市老龄办印发了《市老龄办关于开展争创星级村(居)老年协会的通知》,推进基层老年协会的规范化建设。通过组织开展"规范管理、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主题的星级村(居)老年协会考评活动,组织调研了各县(特区、区)上报的13个基层老年协会,按照集中打造、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规模效应的原则,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筛选出盘县洒基镇锅厂村老年协会等5个基层老年协会,申报为贵州省星级老年协会。全市各级老龄办共同打造了13个基层老年协会示范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力争把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功能完善、充满活力、作用明显、老年人满意的基层社会组织。
  (王娟)
  【老年人权益维护】2013年,全市在维护老年人权益方面开展的工作主要有:结合"深化'法律十进'服务科学发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
  动,市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等宣传教育活动。全年共发放各类维权宣传资料1.3万余份,发送宣传短信2万余条次,张贴宣传标语800余条。健全老年法律维权网络。全市共设立各类法律援助机构1218个,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全年共接待咨询2700人次,均做到事事有回音。市司法局开通“微博”,开展老年方面的普法教育.强化老年人合法权益,提高法制观念。做好全市68名百岁老人统计、建档工作,省老龄办下拨的百岁老人的生活补贴款共计81600元全部按时发放到百岁老人手中,全年共发放90岁以上高龄老人养老补贴340余万元。草拟《六盘水市8()—89岁高龄老人养老补助实施意见》,并征求修改意见市老龄办、市交通局提前安排部署2014年度老年人免费乘车证相关事宜,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免费办理老年优待证6000余本,为32000余名老年人办理了免费乘车证及意外伤害保险。
  (王娟)
  【城乡日间照料床位建设】2013年,根据省老龄办《关于下达"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床位建设任务分解数的通知》,市老龄办于5月27号下发《市老龄办关于下达 “十二五"期间六盘水市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床位建设任务分解数的通知》,将"十二五"期间六盘水市新增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床位数分解到各县(特区、区)。2013年,市老龄办共争取到日间照料床位补贴项目12个,总共230张床位,经费46万元。
  (王娟)
  [农村幸福院项目】 根据省老龄办《关于续报2013年农村幸福院建设项目的通知》,本着“四个一点"(即项目申报省级扶持一点,市支持一点,县级配套一点,乡镇自筹一点)的集资原则,市老龄办经过调研、筛选,并经县、市逐级专题会议研究,积极争取省级经费扶持,申报六枝特区毛口乡半坡村等83个行政村为省2013年农村幸福院建设项目库项目,其中获批项目76个,项目经费228万元。
  (王娟)【调研工作】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研。2013年3月至7月,六盘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研活动,就生活、健康、医疗、精神按等生活状况,采取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六枝、盘县、钟山、水城、钟山共1000名空巢老人 (城区500人、农村500人)进行调查,形成空巢老人调研报告5篇,从政府、社会、社区、家庭等四个方面提出合理性建议,并将调研情况上报至省老龄办政策研究处,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专题政策调研。根据《全国老龄办关于2013年开展专题政策调研及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六盘水市围绕老龄工作难点、热点问题,组织老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文化建设、老龄工作机制建设等专题研究,就相关工作背景、已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获得的经验和启示、今后工作思路和拟采取的对策措施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炼出《科学研判形式细解空巢难题》《六枝基层老年协会的现在与发展》《盘县老年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等10篇调研报告。
  (王娟)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活动】2012年12月28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2013年7月1日生效。2013年6月20日、25日,六盘水市先后下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通知》《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县 (特区、区)老龄委及市老龄委成员单位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开展 “宣传老年法,关爱老年人"主题宣传活动。6月30日,副市长谢朝碧在六盘水电视台作"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贯彻动员讲话,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实施。7月1日,各县(特区、区)在属地中心地带、市老龄委28家成员单位在市人民广场集中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办公场所悬挂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市政府副市长谢朝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龙政、市政协副主席邓刚到各单位宣传点进行走访,查阅宣传资料,
  了解宣传情况,并要求各有关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真正将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宣传活动共计发放《贵州老年报》特刊1万份,《“情系夕阳,和谐凉都”老年一册通》3000本及其他相关资料千余份。水城县补那村老年协会在市、县老龄办的指导下,以新出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蓝本,自编自演节目,以歌舞的形式宣传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送法规进村进户,家喻户晓。
  (王娟)
  [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检查评估】2013年7月至8月,全市开展《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贯彻落实情况检查评估根据《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评估体系》,从社会保障、老年医疗卫生保健、老年家庭建设、老龄服务、老年人生活环境、老年产业、老年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生活管理、老年人权益保障、老龄调查研究和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等10个方面展开了检查和评估工作,形成检查评估报告,并将报告上报省老龄办。
  (王娟)
  【办好事实事】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市四大班子领导及各县、特区、区领导分别组成慰问组对高龄老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部分敬老院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走访慰问。全市各级领导共123人,走访慰问了高龄老人346人、特困老人298人、五保老人457()人、敬老院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8个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发放慰问金、慰问品折合人民币186万余元。"贵州关注黔籍老兵志愿者慰问团”还对市境17位抗战老兵进行了慰问。
  (王娟)
  [关爱老年人出行年活动】 为解决老年人乘车难的问题,市老龄办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与公交企业作沟通协调,并将调研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尊老敬老树新风——关爱老人出行年”活动方案。2013年新年伊始,以“关爱老人、安全出行"为主题的"关爱老年人出行年" 系列活动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拉开帷幕:启动仪式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龙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雷、市政协副主席邓刚为老年人颁发了 “2013年老年人免费乘车卡”。市公交总公司代表、老年人代表上台发言,承诺安全行驶、文明乘车。
  (王娟)
  ["情系夕阳•和谐凉都"主题活动】6月4日,"情系夕阳,和谐凉都"活动启动,活动是由市老龄办、市开发研究促进会主办,市协和医院、信友核桃乳厂、水城县姜茶厂赞助,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为老年人服务活动。活动为1200名失能、失独、空巢、困难老人发放了 “健康存折”并免费为他们进行体检,持卡老年人看病可享受自负部分20%的优惠。"情系夕阳,和谐凉都”系列活动旨在搭建老年人健康服务平台,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网络,目的是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和支持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低廉、优质、优惠的服务,全面提升老年人幸福生活指数。
  (王娟)
  【"敬老文明号"评比表彰】根据省老龄委 《转发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六盘水市下发《关于申报"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的通知》,在全市各涉老部门、服务窗口、服务行业、村(社区)等范围内开展"敬老文明号”活动,以创优为老服务环境为重点,以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精心组织、积极创建。2013年,经过严格选拔、层层审核,六盘水市福利中心等30家单位或集体被授予六盘水市“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6月中旬,全市推荐8家单位参与省级"敬老文明号”创建。10月,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钟山信用合作社获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
  (王娟)
  [福利彩票"四个十佳"评选活动】 根据贵州省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关于开展第三届"温暖贵州•福利彩票”敬老爱老助老 "四个十佳"和敬老模范单位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六盘水市制定并印发了《六盘水市第三届 "温暖贵州•福利彩票”敬老爱老助老"四个十佳”和敬老模范单位推荐活动方案》,积极开展
  评选表彰推荐活动。通过推荐评比表彰,盘县柏果镇获"十佳敬老院”称号,龙树获"卜佳敬老好媳妇"称号,刘璐获“十佳助老服务志愿者” 称号,六盘水市钟山区民政局获“敬老模范单位"称号。
  (王娟)
  【老年宣讲团】 为了让广大老年人进一步了解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新举措,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党的关怀,中共十八大召开后,六盘水市组织老年宣讲团,深入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及村老年协会进行宣讲,宣讲的内容主要有党的发展历程,老年人的生活变迁、三线建设等。全市共开展形式多样老年人“十八大"精神宣讲80余场次,2000余名老人参与。
  (王娟)
  【“敬老月”系列活动】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都来关爱老年人"的氛围,按照《贵州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2013年"敬老月”活动的通知》要求,2013年,六盘水市结合实际,开展了以"贯彻老年法,造福老年人"为主题的“敬老月"活动。
  参加第二届贵州省"福彩杯"老年合唱大赛。2013年9月,经筹划、筛选、推荐,六盘水市老年大学合唱团参加全省第二届“福彩杯"老年合唱大赛,获优秀奖。合唱团演唱的《家乡》《山歌出在淤泥河》不仅把六盘水的地方特色、时代气息、人文情怀尽情展示,更将“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得到广大的观众的赞赏。
  六盘水市第八届老年人文艺汇演。为庆祝全国第四个“敬老月”暨第一个法定“老年节",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老年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欢乐祥和、健康文明的社会氛围,2013年10月18日,六盘水市老龄办组织15支老年人代表队,在市人大机关场举办"情系夕阳•和谐凉都”第八届老年人文艺汇演。400余名离退休老人代表、老年大学学员、社区老年人代表观看了演出。
  走访慰问。"敬老月”期间,全市社会各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共走访慰问百岁老人68人,空巢老人、特困老人、失能老人、90岁以上高龄老人共计260人,慰问居家养老服务站5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个,敬老院2所,发放慰问金、慰问品折合人民币21万余元。
  开展老年文体活动。“敬老月”期间,全市开展了一系列老年人文体活动。举办"敬老月” 书画展,共展出书画作品91幅,展示了六盘水市老年人老骥伏枷、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开展赠书活动,市老龄办、市老年基金会、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共同向市福利中心老年公寓赠送了历史、军事、法律、养生等方面价值1万元的图书。各县区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人体育活动,盘县老龄办与县老体协、县老年大学、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妇联等单位联合承办2013年"九九重阳节”老年人体育运动会,3000余名老年人参与;六枝特区老龄办、文体局等单位联合“七冶”公司和仙鹤山有限公司等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健身、文艺等比赛和表演。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敬老月"期间,结合 "和谐贵州三关爱”绿丝带志愿服务等活动,市老龄办协调市直机关工委、团市委等成员单位组织近200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养老服务中心、福利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义诊送药。各乡镇卫生院组织老年人免费体检。圆梦微公益志愿者开展了 “敬老迎重阳”公益活动,携手首钢水钢总医院开展心理健康、老年病防治咨询活动。
  “敬老月”节日活动。春节期间,各地基层老年协会组织老年人开展了 "抢状元"文艺表演等传统新春娱乐活动;三八节期间,市老龄办与市妇联组织医学、教育、法律等行业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了咨询、义诊服务;五一节期间,开展了企业老工人帮扶活动;七一党的生日,开展 "我是老党员,凉都添光彩"活动。9月28日,举办了以"共筑中国梦,同结南网情”为主题的老年节联谊会。
  (王娟)
  民族宗教事务
  【扶持民贸民品企业】 加大协调力度,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全市的民贸民品企业,与人行六盘水支行、市财政局等单位联合行文,十二五期间对
  六盘水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实行扶持优惠政策实施民族地区贫困乡镇扶持推进计划,扶持推进六枝特区落别、牛场等7个民族贫困乡,开展这7个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投人民族工作有关专项资金174万元,协调投入14679万元。推动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发展,举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培训班,建立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档案。认定了首批72家民贸企业。对贵州宏奇药业、六盘水民艺苑公司等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进行了调研。
  (刘杰业)
  [民族发展项目】 共安排中央、省、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85万元,20777户84490人受益。人畜饮水投入发展资金15万元,安装水管5.24公里,修建了蓄水池5个180立方米。受益459户1438人。输电建设投入发展资金5万元,架设输通电线路6公里。受益户数50户216人。公路建设投人发展资金45万元,修建公路21公里,修建堡坎120米。受益2617户11143人。道路硬化等投入发展资金44万元,硬化道路13.86公里,砌围墙长50米,砌堡坎290米。受益1884户8982人。种植业投入发展资金20万元,种植核桃350亩,种植梨树240亩。受益82户328人。养殖业投入发展资金130万元,养牛213头,养羊55只,养猪1781头,养鱼2万尾,养鸡7000只,孵化鸭苗2万只,修建鸡苗孵化场1000平方米,购买鸡饲料7万公斤。受益841户3401人。民族教育投入发展资金4万元,硬化篮球场600平方米,350名师生受益,民族文化等投入发展资金215万元,修建民族文化活动场24166平方米,修建陈列室380平方米,征集民族文物6件,开展民族节日活动3次受益15844户72399人。
  (刘杰业)
  【年度民族专项资金】 抓好市、县"三项经费”增长机制落实工作,市级三项经费从2012年的170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247万元,增长45.29%;4个县区"三项经费”从2012年的415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494万元,增长19.03%: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有关专项资金761万元,比2012年增加48万元,增长6.7%。
  (刘杰业)【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园区创业调研】开展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撰写
  《六盘水市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和全市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编制《2013年六盘水市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库》。编制民族手工艺品目录。
  (刘杰业)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监测】 完成了全市民族乡2012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工作,按时完成国家民委统计年报。建立了民族统计监测工作制度,办了1期民族统计监测培训班。
  (刘杰业)
  【六枝岩脚民族文化招商项目]与贵州天日集团达成红桥新区闽商科技园招商项目,引进资金1.63亿元。与都匀大河民族旅游度假娱乐有限公司达成建设六枝岩脚民族文化一条街项目,签约总投资1.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0.227亿元。共完成招商引资1.857亿元,超任务完成0.227亿元。
  (刘杰业)
  【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 扶持推进六枝特区落别乡底耳村、牛场乡坪寨村等1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投入民族工作有关专项资金90万元,协调投入2380万元。完成1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将六枝特区高兴村等9个村寨作为"十二五”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村寨(社区)进行了申报。
  (刘杰业)
  [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按照省组委会的要求,在市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文体广电部门积极做好经费落实、剧目编排、组建团队等工作。参演剧目《梦向凉都飞》获表演金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
  (刘杰业)
  【传统节庆和民族博物馆扶持计划】 指导有关单位和民族学会办好彝族“火把节" “彝族年”、苗族"跳花节” "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等民族节日活动。扶持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和陇脚布依文化陈列室开展少数民族文物
  征集和人才培养工作,帮助改善馆藏少数民族文物保存条件,提高馆藏的展示水平。会同六盘水电视台对民族文化进行宣传和报道。
  (刘杰业)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抽调8人参加彝汉双语骨干培训班学习。开展盘县省级双语和谐示范点建设。开展民族语文监测和数据库建设,完成仡佬语生态状况调研,开展双语社会化工作,扶持六枝箐口、盘县苏座等4个双语教学示范点。对民族语文使用状况和双语人才情况进行了调研。
  (刘杰业)
  [民族古籍抢救】 搜集上报了彝族、苗族、布依族、伤佬族等民族古籍总目提要100多条。撰写了《六盘水市民族古籍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在全省民委系统首家开展“民族古籍传承人之家”认定,将10名古籍传承人资料上报省,对10个"民族古籍传承人之家"进行授牌、慰问(每人500元)。翻译整理了8本《彝族指路经》,将 《水城彝族古歌》口碑古籍转写为彝文并附曲谱,作为“十二五"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推进计划丛书。成功申报彝文古籍《金玉解结经》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举办了40多名民族古籍工作者参加的民族古籍知识培训班。争取市改委立项,划拨专款25万元对民族古籍进行抢救和保护,在全省九个市州中唯一将民族古籍收集整理工作列入发改项目并获得经费支持。
  (刘杰业)
  [计生"三结合"帮扶工作】 完成计生"三结合”帮扶指标任务,共帮扶180户689人,落实帮扶资金23.6万元。
  (刘杰业)
  [民族教育扶持]2012年省市民族教育专项经费103万元安排的38个项目已全部完成。2013年度省市民族教育经费116万元安排了38个项目,经费已全部下达。积极推进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盘县鸡场坪乡民族中学等省市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给予重点扶持。积极支持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少数民族特长生文艺表演队。安排7万元对沙明兴等35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进行助学资助。投入14万元对六盘水师院、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等民族体育基地进行重点扶持。成功举办"中国凉都•六盘水2013年全省蹴球邀请赛"。来自全省各市州的13支队伍52名运动员参赛。协助贵州省全民健身操舞大赛组委会首次在贵州省举办“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杯”2013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贵州分站赛暨多彩贵州民族健身舞大赛,完满完成各项赛事活动。共有来自全省各地31支代表队600多名选手参赛。
  (刘杰业)
  【少数民族人才培训培养】 协助完成贵州省党政人才现状调查问卷工作,完成《六盘水市民族工作部门干部队伍状况调研报告》并报省。在中南民族大学举办了50名市直机关、县区及部分乡镇科级干部参加的2013年度全市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选派20多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市、省和中央部委等各级各类培训。
  (刘杰业)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指导县区民宗局和示范活动点认真开展每年10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活动,积极推进四项教育六进活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部队)。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向省民委等三部委申报23个示范创建单位,省三部委已行文全部命名为全省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经统计,各县、特区、区民族团结和睦指数得分均为98分以上,统计监测数据及汇总分析报告已报省。
  (刘杰业)
  [向全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推荐典型】根据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经过严格细致的推荐评选,评选推荐了市民委等4个模范集体,王时明等9名模范个人。
  (刘杰业)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 以红果镇迎旭社区、德
  坞办西宁社区等城市社区民族团结工作为切入点,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围绕"两个共同”的主题,营造民族团结良好社会氛围。认真开展“民族乡享受优惠政策问题"调研.民族乡撤乡建镇"三不变"政策受到省民委的高度肯定,为全省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召开未定族称人们共同体代表座谈会。加强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区、镇、社区三级服务管理网络基本建立。全年上报申请民族成份材料492份,已全部办结。
  (刘杰业)
  [民族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督促检查】 于5月和7月对部分民族乡和街道办事处进行了《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督促检查并报省。
  (刘杰业)
  [有偿使用滚动发展扶贫】 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在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等地采用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扶持,创立了 “六盘水模式”,获得省民委高度肯定。2013年11月12日,第二次全省民族地区贫困乡镇产业扶贫现场会在六枝特区新场乡召开,六盘水模式
  (群众自治、协议先行、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向全省推广。
  (刘杰业)
  [民族调研工作】积极开展各类调研,深入分析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撰写各类调研报告10多篇,积极为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受到市政府和市政协肯定和重视。
  (刘杰业)
  [举办宗教政策法规培训】2013年3月1日,《贵州省宗教事务条例》(简称《条例》)施施,市政府、市委统战部、市人大民宗侨委、市政协法制委和市民委(市宗教局)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条例》,发放《条例》宣传手册1500余份。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将《条例》编入《民族宗教工作宣传读本》发放各级机关和单位,累计发放3万余册。在钟山区会展中心、猴场乡等地举办宗教政策法规培训,机关和乡镇领导及宗教界人士640人次参加学习培训。在六枝基督教礼拜堂举办了全市宗教教职人员政策法规培训班,市级各宗教团体负责人、六枝片区宗教团体负责人以及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和部分信教群众代表126人参加培训。
  (刘杰业)
  【宗教工作经费落实】 全市落实宗教工作经费26.5万元(市级9.5万元,六枝2万元,盘县4万元,水城县2万元,钟山区9万元),宗教工作经费得到初步解决。
  (刘杰业)
  [宗教政务服务】 对涉及宗教事务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行政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保留行政许可事项1项(3个子项)、非行政许可事项1项
  (取消2项)、行政服务事项1项,制定了行政许可办事指南、行政许可工作流程图。编制宗教事务行政职权目录,梳理行政处罚事项7项,对相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进行规范和细化。受理了4项行政许可事项,均在承诺办结期限内完成审批、送达。
  (刘杰业)
  [宗教民族信息采集统计】 对全市已开放的166个宗教活动场所36038名信教人员进行普查,建立了数据信息库。开展宗教工作基础信息采集,完成《宗教教职人员信息采集表》《宗教活动场所信息采集表》和《宗教团体信息采集表》采集录入并报省。对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数、比例数、分布情况和全市信教人员基本数据、宗教活动场所分布情况等进行全面梳理。完成国防动员数据采集和相关统计表格填报工作。
  (刘杰业)
  [六盘水市佛教协会成立】 市佛教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6月21日召开,选举产生了六盘水市佛教协会第一届领导班子。市佛教协会成立后,将积极发挥党和政府与佛教界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带领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促进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作积极贡献。
  [“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按照贵州省创建 "和谐寺观教堂”考评办法和标准,对六盘水市51个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考核,51个宗教活动场所全部达标,其中一个场所为优秀。“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全面完成。
  (刘杰业)
  [防范与处理邪教问题】 按照市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在第一时间将
  《关于加强识别和抵制“全能神”邪教组织有关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传达到各县、特区、区民宗局和重点寺观教堂;发放《识破邪教“全能神"》光碟250多张。
  (刘杰业)
  [全市宗教工作调研】 与市人大民宗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盘县丹霞山护国寺、六枝城区清真寺等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调研。召开宗教工作座谈会.听取各县区宗教工作和宗教活动情况汇报。对《贵州省宗教事务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该条例在六盘水市的执行情况已向市七届人大常委会作了汇报。
  (刘杰业)
  【化解宗教领域矛盾】 制定和完善了宗教领域突发事件预案,组织力量对宗教领域不稳定因素进行了排查。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妥善处理了水城观音寺、六枝桃源寺土地问题等5起纠纷。
  (刘杰业)
  【机关党建】2013年1人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人连续3年考核被评为优秀,荣记三等功。建立"四时三办四制"工作服务机制,即:上班准时、办事限时、服务延时、反馈及时;符合政策规定手续齐全的立即办、一次性无法办好的预约办、涉及多部门的会商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刘杰业)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制定印发了《市民委 (市宗教局)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意见》《中共六盘水市民委党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中共六盘水市民委党组关于建立廉政谈话制度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强化落实,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加大首问首办、限时办结、服务承诺、廉洁从政等制度执行力度。庸、懒、慢、浮,办事不负责、行政不作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扼制。制定和完善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实施方案》《党组行政议事规则》
  《"三重一大"决策实施办法》《车辆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档案管理办法》《印章管理办法》等20多项制度规定,机关管理与运行进一步规范。制订《六盘水市民委(六盘水市宗教局)开展岗位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细则》,风险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岗位腐败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派出纪检监察督查组,对2012年度实施的涉农资金项目和2013年安排的项目进行督促检查,没有发现违规使用项目资金的情况
  (刘杰业)
  【专项工作】1.抓好民族宗教信息工作。修订和完善考评办法,全年编发信息60余期重建市民委(市宗教局)门户网站,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和无纸化办公水平,文件和信息实现双向交换、互联互通,民族宗教工作加快提质、提速、提效。2.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多年沉积下来的文书档案得以清理和移交。共清理2002年至2012年文书档案230多盒,移交市档案馆2002年至2011年文书档案134盒,其中永久36盒,30年98盒。3.抓好党建扶贫、"四在农家"和同步小康"联乡驻村”工作,投入扶贫点项目资金30余万元。抓好"四帮四促"联系点结对帮扶工作,投入资金18万元。4.开展互助共建、五城联创、关心下一代、妇女儿童、禁毒、维稳、普法、计划生育、综治、政务党务公开等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刘杰业)
  【困难和问题】 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执行政策的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督促检查手段有待进一步强化:推进民族宗教工作科学化、社会化有待加强;民族宗教工作队伍建设力度亟待加强;宗教工作人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抵御境外宗教势力渗透难度加大。
  (刘杰业)
  六盘水少数民族户籍人口情况统计表
  单位:人

知识出处

六盘水年鉴 2014

《六盘水年鉴 2014》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六盘水年鉴》结构采取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部分分目下设子分目,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2014卷分设33个类目:大事记,六盘水概况,领导人名录,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六盘水市人民政府,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纪检监察,人民武装,群众团体,法治工作,经济管理与监督,财政税务,金融保险,农业气象,工业地勘,建设环保,交通运输,信息产业,商业贸易,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旅游,新闻传媒,社会生活,县区概况,开发区建设,公报,专文,另设图片专辑、附录和文件选编。

阅读

相关地名

六盘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