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六盘水年鉴 2014》 图书
唯一号: 250620020230000452
颗粒名称: 六盘水概况
分类号: F127
页数: 10
页码: 36-45
摘要: 六盘水市境内史前是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贵州省目前发现的早期智人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盘县大洞出土的距今20多万年的人牙化石呈现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特征,被命名为"大洞人"。水城硝灰洞出土的距今8万年的人牙化石具有早期智人的特征,被命名为“水城人"。六枝桃花洞出土的距今一万多年的人股骨化石也具有早期智人的特征,被命名为"桃花洞人”。
关键词: 六盘水市 概况

内容

基本情况
  【历史变迁和建制沿革】 六盘水市境内史前是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贵州省目前发现的早期智人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盘县大洞出土的距今20多万年的人牙化石呈现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特征,被命名为"大洞人"。水城硝灰洞出土的距今8万年的人牙化石具有早期智人的特征,被命名为“水城人"。六枝桃花洞出土的距今一万多年的人股骨化石也具有早期智人的特征,被命名为"桃花洞人”。
  今六盘水市所辖境内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属地;战国时期,市境内为夜郎国属地,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已进入了农耕时代,并反映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征;秦统一中国后,为巴郡汉阳县属地;汉代,中央王朝派使者通往六盘水境内,设立郡县,市境内分属牂牁郡夜郎县、宛温县、平夷县和犍为郡汉阳县、存鄢县,郡县设立后,驻军推行了屯田政策,大批移民迁入夜郎地区,促进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东汉以后,屯田制逐渐被瓦解,许多毫民发展成为封建贵族,反映出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征。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彝族先民从滇东北向今市境内和黔西广大地区发展,逐步战胜了当地的濮人而占有其地,实行了封建领主制统治。三国时期,市境内分属"南中”的牂牁郡平夷县和兴古郡宛温县;魏仍分属牂牁郡平夷县和兴左郡宛温县;晋也属牂牁平夷县和兴左郡宛温县。隋时期,改郡为州,唐承隋制。唐代今市境内南为盘州地.北为汤望州地。中央王朝为了通过土官实施对其地的间接统治,二州为羁縻州。唐后期至宋末,中央王朝对土酋封以王号,借助土酋力量对抗南诏和大理国。今市境内作为缓冲地带,南为于矢部地(自杞国),东北为牂牁国(后称罗甸国),北为罗氏鬼国,这三个藩国均为少数民族政权。
  元代,于矢部地(自杞国)被命为于矢万户,后改为普安路总管府;罗殿国被命为普定万户,后改为普定府;罗氏鬼国被命为八番顺元宣慰司。二府一司任用"蛮夷官",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在其领土上仍然"世有其土,世长其民"。
  明代,今市境内社会制度有了新的发展,中央王朝改土官间接统治方式为任命流官直接统治的方式,即改土归流。这个时期,普安路总府改为普安州(明永乐十三年即1415年)设流官知州,普定府改为西堡官司,八番顺元宣慰司改为贵州(水西)宣慰司。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原文化开始渗入。清雍正年间,今市境内改土归流基本结束,今市境内北设水城厅,东设郎岱厅,南设普安州。从此,中央政权实行了对县级政区的直接统治,延续千余年的领主制度被地主制度取而代之。地主制经济取代了过去领主制经济,实物地租取代了劳役地租,自耕农相对于农奴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民国时期,今市境内设水城县、盘县、郎岱县。
  随着流官统治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今市境内自清代以后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交通状况得到改善,教育文化事业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大为改进,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手工业和商业显著发展,采掘业和冶炼业逐步兴起和发展。中国工农红军一、三军团,九军团,二、六军团分别途经今市境内,得到各族儿女的热情拥护和支持,人民群众看到了光明。抗日战争时期,今市境内各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数千名爱国青年奔赴抗日前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今市境内的盘县、郎岱县、水城县相继解放。紧接着就顺利地完成了“清匪、反霸、征粮、减租、退押”的五大任务,并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到1956年今市境内各县基本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今市境内的水城县、盘县、郎岱县的建制没有什么变化。
  1964年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经过国家计划委员会和煤炭工业部等部门反复调查对比,1964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决策,并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时属安顺地区),盘县(时属安顺地区后属兴义地区),水城(时属毕节地区)三县境内建立三线建设的重点煤炭基地,设立三个相应的矿区分别进行管理,当时,这种管理体制具有比较政企合一的特点。1965年1月,经国家经济委员会批准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3月,中共贵州省委支援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成立。1965年11月29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设立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人民委员会,接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从贵州省的六枝、盘县、水城、威宁、普定、镇宁和云南省宣威划出部分区、社(队)归新成立的三个矿区,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仍分别属安顺、兴义、毕节地区管辖。1966年2月22日,三个矿区改为特区。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1967年春,贵州省军区对六盘水实行军事管制,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的职能自然终止,其机构名存实亡。1967年10月29日和1968年4月18日,经贵州省革命委员会、贵州省军区批准先后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和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12月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地区一级政权机关,撤销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分别与郎岱(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合并为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行使县一级职权,归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8年12月18日,也就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当天,国务院批准,六盘水地区改设为六盘水市(省辖市),下辖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1987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水城特区,分设钟山区和水城县;1999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盘县特区更名为盘县。至此,六盘水市辖一特区两县一区,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全市国土面积为9914平方公里,到2013年年底全市人口约为320万人。
  (余朝林)
  [自然地理】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地跨北纬25。19,44"至26°55'33"、东经104。18'20"至105°42'50",总面积991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市境东邻安顺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云南省曲靖市,北毗毕节市;市区钟山区的大湾镇飞嵌于毕节市威宁县和赫章县之间。
  市境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位于扬子准地台(I级构造)上扬子台褶带(Ⅱ级构造)的威宁至水城迭陷褶断束、黔西南迭陷褶断束以及黔中早古拱褶断束和黔南古陷褶断束的极西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域因北盘江与三岔河的强烈切割侵蚀,起伏剧烈。一般地区海拔在1400至1900米之间。市域最高点在钟山区大湾镇韭菜坪,海拔2900.3米,同时也是贵州省海拔最高点;最低点在六枝特区毛口乡北盘江河谷,海拔586米。相对高差2314.3米。地貌景观以山地、丘陵为主,还有盆地、山原、高原、台地等地貌类型。
  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类、红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木丛草旬土类、石灰土土类、紫色土土类、水稻土土类、潮土土类、沼泽土土类等9种,分为24个亚类,74个土属,141个土种。土壤面积933.0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74%。黄壤是境内地带性土类,面积422.3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0.62%。
  市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温13至14℃,1月均温3至6.3℃,7月均温19.8℃至22℃。有"中国凉都"之美誉。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无霜期200至300天。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区垂直气候明显。全市总水量约142.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体平均年流量64亿立方米,地下水体年平均流量52.68亿立方米,过境地表水体 (不计界河水)25.5亿立方米。
  六盘水市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和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分水线为乌蒙山脉东支岭脊和苗岭山脉西端岭脊,由水城的纸厂、城关、白腻、滥坝、陡箐、冷坝至六枝郎节坝老马地大山与苗岭相接,再延至六枝、木岗。分水线北为长江流域,以乌江上游三岔河为干流,展布于市境北部;南为珠江流域,以北盘江为干流,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市境中部,南盘江支流分布于市境南部边缘。境内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3条,其中长江水系9条,珠江水系34条。地表河网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窄、水流急、落差大的特征。
  境内地理环境复杂,植被种类多样,分布错杂,地理区域分异明显。天然植被有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及草丛、沼泽与水生五类植被;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部植被为湿润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植被为具有热带成分的河谷季雨林;西部植被为中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植被在水平分布上表现出南北过渡和东西过渡的特征。由于境内海拔差异大,植被垂直分开特征也很明显。珍稀植物有水杉、秃松、琪桐、红豆杉、银杏等。六盘水市有"世界古银杏之乡”、"中国红豆杉之乡"称号。境内原生植被破坏严重,现存植被多为次生植被。森林面积476万亩,灌林面积281万亩,森林覆盖率43.3%。
  (赵福江)
  【自然资源】 六盘水市国土总面积9914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5.63%。境内岩溶地貌类型齐全,发育典型。山峦众多,延绵起伏;沟壑纵横,深履险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有煤、铁、铅、锌、铜、锑、铀、钻、银、钻、硫铁矿、硅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萤石、方解石、冰洲石、重晶石、海泡石(又称石棉)、镉、碑、水晶、油页石、石膏、水泥配料黏土等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铅、锌、铀、银、错、镉、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石膏等,其中以煤、铁、铅、锌储量为多。煤储量居全省之首。六盘水煤田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垂深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六盘水市素有“西南煤海” "江南煤都”之誉。
  六盘水境内水资源主要源于天然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转化频繁。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化学类型简单,以低矿化度重碳酸盐类淡水为主,除局部轻度污染外,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过境客水主要为北盘江及三岔河干流客水。北盘江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23.5亿立方米,三岔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13亿立方米,总量36.5亿立方米。由于河流切割深,农田灌溉难于利用。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6.65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66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70.6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59.84%。
  市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按用途分为牧草类、药用类、果类及其他类4个类型。牧草类植物有40科192属514个种。药用植物略计700余种,主要品种195种。野生果类有刺梨、猕猴桃、棠梨、山楂、樱桃、葡萄、枇杷、杨梅、草莓等。其他有用野生植物有毛栗、毛脉山栋、青冈子、蕨类、火棘、野生茶树、苦酊茶、八角、花椒、棕桐等。市境乔木树种及竹种223个,分属62种、140属。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秃松,二级保护树种红豆杉、伞花木、香果树、银杏、杜仲、十齿花、光叶琪桐、鹅掌楸、野茶树,三级保护树种银雀树、黄杉、西康玉兰、三尖杉、檫木、厚朴、清香木、木荷等;有省、市珍稀树种木棉、紫树、复叶栾树、黄连木、香楠、毛黑壳楠、山桐子、黄牛奶树、火绳树、贵州紫薇、红花油茶、灯台树等。具观赏价值的树种有滇杨、杜鹃、大官杨、沙兰杨、水杉、垂柳、法桐、女贞、枫杨、冬青、雪松、玉兰、木槿、龙柏、凤尾柏、木芙蓉、郁李、桂花、夹竹桃、山茶、罗汉松等。粮食作物有玉米、稻、马铃薯、麦、大豆、养等。玉米产量居全市大田作物之首,次以稻产为大宗。经济作物有油菜、烟草、花生、茶、麻类、棉、糖料、蚕桑、芝麻及其他油料作物。所产水果分属12科22属计30余种。六盘水市的动物。鱼类有35个品种,分属4目8科。其中本地鱼21个品种.分属4目7科;省外和国外引进品种14个,分属3科。两栖类动物共18种,分属有尾和无尾2目7科。其中大鲵(娃娃鱼)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贵州疣螈、蓝尾蝶螈为稀有品种。爬行类动物分属龟鳖目、蜥蜴目、蛇目,有8科33种。野生鸟类品种繁多,常见50余种,分属13目21科。稀有珍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鹳、白冠长尾雉;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三级保护动物毒、苍鹰、鹊鹤等。哺乳类野生动物有52种,分属8目23科。其中珍稀种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现已绝迹)、黑叶猴、金钱豹(近年未发现)、云豹、斑羚、苏门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林麝;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西南黑熊、大灵猫、小灵猫、豹猫。
  六盘水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市境山奇水秀,气候宜人,具有容民族风情和喀斯特地貌风光为一体的独特旅游风格。2005年8月,六盘水市以 “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的气候特点,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的称号。境内名山、喀斯特景观与洞穴、河段漂流、温泉、林木、草场、野生动物栖息地、人类文化遗址、古建筑、革命纪念地、特色村落与园林等各显风姿,加上地域特征明显,气候资源独特,为六盘水开发集休闲游览、避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已开发的旅游路线主要有盘县精品线路、六枝旅游精品线路、中心城区周边游、凉都山水风光游、凉都民族风情游、凉都地质生态游、凉都山地休闲度假游。主要景点有迴龙溪景区(岩脚古镇)、牂牁江风景区、梭戛长角苗国际生态博物馆、陇脚凉都•月亮河夜郎布依生态文化园、盘县会议会址(九间楼)、妥乐银杏景区、丹霞山护国寺、四格坡上牧场、长海子景区、盘县大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盘县万亩竹海、天生湖景区、罗咪期度假区、玉舍森林公园、麒麟洞公园、荷城花园、白鹤旅游区、韭菜坪景区等。
  (夏厚军)
  气候概况和降水
  (气候概况】2013年,六盘水市年平均温度正常到偏高,年降水量偏少,年日照时数正常到偏多。其中,市区年平均温度13.6度,比常年偏高1.0度,年降水总量794.2毫米,比常年偏少3成,年日照总时数1494.8小时,比常年偏多127小时。全市年内出现了冬、春连旱及夏旱,年内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偏轻,局地冰雹灾害较常年略偏重,大部分地区气象干旱中等偏重,洪涝灾害偏轻,秋风灾害天气偏轻。2013年全市气候总体比较平稳,无大范围严重的气候极端事件发生,总体为正常年景。
  (卢文诗)
  [2013年市境降水情况】 全市境内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枯期降水与多年均值相比较,降雨量比常年偏少1成至4成。枯期降雨总量最高出现在盘县土城雨量站,枯期降水总量428.4毫米;枯期降雨总量最低出现在水城县滥坝雨量站,降水量为154.0毫米。
  2013年汛期降水总量在461.2~884.0毫米之间,总体比常年偏多。降雨主要集中在5~8月份,其中6月、7月降水相对较为集中。各站点出现暴雨次数7次。汛期降雨总量最高出现在盘县亦资孔雨量站,雨量为884.0毫米,为一降水中心;汛期降雨总量最少出现在盘县土城雨量站,雨量为416.2毫米。与历年同期均值相比较,比常年偏少1到6成。年降水量最大出现在盘县老厂雨量站,年降水1172.5毫米,为一降水中心;盘县普古雨量站年降雨量650毫米为最小。与常年相比较,全市较常年偏少1到4成。
  2013年出现暴雨次数较多,江河水位水势平缓,各水文站水位变幅较之常年大幅度偏少,汛期各站均未出现超警戒水位的大洪水。
  (岳健强)
  2013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情况
  【概述】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82.11亿元,增长15.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8.06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完成503.79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完成320.26亿元,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78.3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3.59亿元,分别增长9.88%和19.02%;
  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6.46亿元,增长115.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91.13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87.34亿元,增长31.8%o其中完成工业投资490亿元,增长36%、交通投资92.6亿元、水利投资43亿元、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投资219亿元、其他投资134.3亿元,完成社会投资4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80亿元,全年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4.93亿元,增长37.7%,增速为全省第一。
  重大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国发2号文件和"5个100工程”谋划项目、实施项目、推进项目,共安排市级项目前期费7744万元,项目库项目达3518个,项目总投资1.56万亿元。实施"十大工程”项目180个,完成投资570.11亿元。安排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372个,总投资4555.6亿元,年计划投资748.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62亿元。坚持用项目开工"倒逼"前期工作,全年集中新开工项目1261个,总投资2251亿元,年计划投资620.1亿元,已开工项目1260个,已入库项目1194个,累计完成投资711.4亿元。坚持半年召开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实行“旬调度、月督查、季考核”机制,项目建设加快发展。
  公路建设:2013年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2003公里,新修公路里程245公里。其中:国道153公里,省道635公里,县道1969公里,乡道2356公里,村道6805公里,专用公路85公里。水盘高速通车里程91公里,六镇高速通车里程44公里;以乡镇为单位,全市公路通车率达100%, 柏油、硬化路通车率达100%。以村为单位,全市柏油、硬化路通车率达56%,同比增加15%。
  通信能力:重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完成7.8亿元,占年目标任务的134.5%。新增70个自然村寨通电话和60个行政村通宽带,分别占年目标任务的140%和120%。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0.13亿元,同比增长12.67%;全市电话用户数306万户,同比增长19.99%。其中:移动电话用户275.4万户,固定电话用户30.6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1183户,同比增长22.16%。
  城镇建设: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公共设施规划、环卫设施规划、建安组团控规修编等工作有序推进,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快推进。开工建设了凉都大剧院、会议中心、市档案馆、市地方志馆、市博物馆、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凤凰山综合写字楼和五条城市干道。凤凰山、体育中心、红桥等城市综合体完成投资47.7亿元。启动了25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其中10个示范小城镇完成规划编制,累计完成投资42.3亿元。打造了淤泥乡、羊场乡、岩脚镇、玉舍镇等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特色小城镇。
  消费能力:2013年六盘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9.33亿元,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6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34元,增长14.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54.42亿元、599.88亿元,分别增长11.57%、18%。
  农村经济:全年粮食产量80.9万吨,增长7.45%,其中夏粮19.44万吨、增长3.9%,秋粮61.46万吨、增长9%。种植马铃薯206.43万亩,蔬菜71.5万亩,茶叶15.05万亩,猕猴桃8万亩,核桃29.6万亩,油茶5.45万亩,中药材8.82万亩,红豆杉1.08万亩,烤烟13.15万亩。粮经比由2012年的63:37调整为51:49o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8.06亿元,增长6.5%。建成红心猕猴桃、茶叶、红花油茶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25万亩。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82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549个。12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
  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12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全年完成总投资48.62亿元,建设猕猴桃、茶叶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25万亩;新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企业15家,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7个。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完成营造林52.5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3.3%。治理石漠化面积53.5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44平方公里。解决了29.3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0个,全年新增蓄水能力200.74万立方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79万亩。完工沼气池7500户。完成省级土地出让金基本农田建设面积3240亩。完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民居建设改造14.3万户。支农惠农力度继续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农业专项资金8500万元,增长10.34%。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4528人。招商引资:全年共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84次,对接推介重点项目406个。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02.18亿元,同比增长69.55%,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80亿元的74.47%,为全年1040亿元目标任务的106%。其中:新引进项目629个,总投资为3575.7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30.67亿元;续建项目新增实际到位资金571.51亿元。
  旅游商贸服务业:全市具备团队接待能力酒店共36家,其中星级酒店12家,新建五星级标准酒店2家。共有旅行社总社18家,旅行社分社14家。2013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4.36亿元,分别增长38%和34.9%。商贸业集聚带动作用明显。全市共有各类商业网点4万多个,规模以上商场30余家,各类商品市场200家,规模以上批发市场50余家。物流业发展迅速。各产业园区的物流园区、煤炭、建材、汽车、矿山机械、农产品等专业化物流交易市场和集散基地等物流基础设施进入大规模建设高潮。
  教育事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工程(乡镇公办幼儿园14个项目,校舍改建幼儿园29个项目,农村小学、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45个项目,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9个项目)已全部完工。寄宿制攻坚工程学生宿舍47个项目96550平方米(其中4万平方米纳入"二十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0302万元;寄宿制攻坚工程乡镇教师公租房(纳入住建部门统一管理)134个项目已全部进入主体1/2以上,其中完工项目102个(2755套),累计完成投资16981.2万元。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计划建设369套,已竣工353套,累计完成投资1626万元。六盘水师范学院二期工程总投资概算12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1亿元,规划已审批,设计招标及勘察招标已完成。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总投资31293万元,2013年投资5000万元,体育训练馆、学生宿舍、教师公租房正在施工,累计完成投资3424万元。教育教学工作良性发展。2013年,完成了20万余人次的报名、审查、考试、成绩录入、建档、录取等工作,全市高考共有22717人报考,比2012年增加了1424人。首次对全市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五个学科进行了质量监测,并组织专家组对各县区和市直小学进行了学生音、体、美基本素能监测。通过监测,全面把握了全市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有效促进了全市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文化事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凉都体育中心2013年完成投资8.2亿元,项目主体工程于年底全部竣工。凉都大剧院完成投资1.5亿元。市博物馆完成投资1.56亿元,主体封顶,装修布展招标完成。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于8月中旬开馆。老王山多梯度高原运动训练示范基地项目可研报告通过评审。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2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个,为1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配置信息资源共享设备,完成30个数字图书进农家设备配置;投资584万元建成“全民健身路径”42套、“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2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个。建成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200516套,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43764套,行政村有线广播电视联网延伸覆盖工程825个。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2338场。2013年共计争取到各类文化专项资金1278.5万元,主要用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及基层文化设备设施的基本运行维护、书报更新、文艺演出、农村体育活动等。其中中央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620万元,免费开放资金606.5万元,省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52万元。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与贵州省文物局、省考古所共同完成了 "六盘水市史前至夜郎时期区域考古调查”,共发现100余处史前至夜郎时期古文化遗存。组织实施文物保护抢救修缮工作。2013年,各级共投入3500万元专项资金对水城钱家印楼、盘县丹霞山护国寺、普安州文庙、范家公馆等一批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整体修缮。盘县小冲墓群、茶马古道(贵州六盘水段)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开展全市适合舞台演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拍摄制作。
  卫生事业:2013年,全市卫生机构床位数预计达到12791张,是2010年的141%,千人拥有卫生床位数从2010年的3.16张提高到2013年的4.46张;2013年,卫生技术人员数预计达到11154人,是2010年的128.7%,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从2010年的3.02人提高到2013年的3.89人。
  民生保障:扎实抓好"二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16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社会保障标准、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全年发放低保金7亿元,惠及48万城乡低保对象;完成24万人冬春困难救助。完成3.57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2.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争取上级财政扶贫资金2.85亿元,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2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5.26万人,20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52个贫困村实现"整村推进”。建成省救灾物资储备库六盘水代储库、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市救助管理站。深入开展“平安凉都”建设,大力实施"天眼工程”和"333工程”,全市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治安案件。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全市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低到0.54,首次实现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
  2013年,六盘水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73.4%, 提高4个百分点。全省增比进位预排名,六盘水市从2012年第5位上升至第3位,盘县进入西部十强县和全国百强县,填补了贵州全国百强县的空白。
  【"三化”观摩会】 为推进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2013年7月中旬,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分别率全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代表到六盘水市观摩。代表们实地观摩了凤凰山城市综合体、西南天地煤机装备制造基地、昱霖门窗集团、瑞都新型建材、天日闽商科技产业园、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凉都体育中心、中国凉都百车河统筹城乡小城镇建设项目,切身感受六盘水在贯彻省委、省政府"5个100工程"中,以“5个10工程"为“起跳点",强势推进10个产业园区、10个城市综合体、10个示范小城镇、1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10个重点旅游景区的建设,通过补齐发展短板、加固优势长板,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积蓄正能量。
  [第八届贵州旅游发展产业大会】2013年8月18日,贵州第八届旅游发展产业大会在六盘水召开。活动筹备期间,按照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关于“有创新、有改进、有提升"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关于“六盘水要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体验型旅游方式转变”的指示,全市把承办旅发大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机遇、展示凉都形象的重要平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户外旅游休闲目的地目标,建设旅发大会项目99个,投资249亿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完善城市功能型基础设施,着力推动景区开发建设步伐。全面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并率先推出度假旅游产品和户外运动产品,开发建设了月亮河、野玉海、百车河、乌蒙大草原、妥乐银杏等11个新旅游景区,推出了“玉舍高山滑雪之旅"、“野玉海山地运动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实现由资源城市向旅游宜居生态城市的转变。
  [第十届中国•凉都消夏文化节】8月,第十届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与第八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联动举办。其间举办了中国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中国凉都•六盘水国际滑翔伞公开赛暨全国滑翔伞优秀选手赛、中国凉都•六盘水全国露营大会(包含中国凉都•六盘水全国露营大会、中国凉都•六盘水山地自行车公路骑行游活动、中国凉都•六盘水房车展示、中国凉都•六盘水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水城分站赛等活动)、全国桥牌赛、中日韩少儿围棋赛、钢琴独奏音乐会等。
  [参加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5月4日至10日举办的2013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期间,六盘水市成功签约10个项目,投资总额达78.41亿美元。其中,华润(六盘水)循环经济产业园、盘县体育文化城市综合体、高精装备型材研制基地、首钢水钢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铁矿石合作协议等4个项目在“2013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总额68.76亿美元(投资类65.96亿美元,为省下达任务的599.64%;贸易类2.8亿美元,为省下达任务的165%);六枝特区苯加氢(环已酮)建设、盘县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六新洗煤厂建设、大润发精品购物广场、红桥电子产业园区、奥特莱斯贸易合作协议等6个项目在"六盘水市重点项目香港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上签约,总额9.65亿美元(投资类6.65亿美元,贸易类3亿美元)。
  【调整城市低保对象分类实施标准金,提高困难群众生活用煤补贴】六盘水市对城市低保对象施保分类标准,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城市低保对象,按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20%增发分类施保金;对低保对象中重度残疾人、长期患重大病人员按当地标准的15%增发;对低保对象中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校学生、单亲人员按当地标准的10%增发,调整后标准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从4月份按新标准兑现并补发1至3月份与原标准差额。六盘水市对困难群众生活用煤供应补贴翻一番,2013年,市级财政在已安排补助2200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2200万元,用于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用煤的供应,其中农村低保对象每户、城市低保对象每户和农村五保对象人均分别不低于480元、260元和200元。
  [六盘水市3企业被评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企业】5月,六盘水市3企业获省知识产权局评审确定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企业。分别为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贵州盘江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宏狮煤机制造有限公司。这是六盘水市继2012年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确定为培育企业后,又获得确定的第二批培育企业。
  [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卫星会议】
  5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卫星会议一一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座谈会在六盘水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张铁岗、彭苏萍、袁亮及有关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作了学术报告,并针对六盘水市煤炭产业、科技创新的热点问题,作了深入分析,积极探讨贵州煤炭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勘探、采选、利用和环境治理等科技问题,为六盘水市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言献策。
  [盘县小冲墓群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盘县小冲墓群名列其中。盘县小冲墓群位于红果镇东华屯村,系六盘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曾入选国家文物局“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有墓138座,分布面积1万余平方米,分别为张氏、邓氏家族墓群,形成于明末至光绪年间,其中葬有享受清朝俸禄者40人,官居二品、六品、九品不等,有武功将军、处仕郎、登仕郎、纬武郎、武英俊、武略骑尉等。该墓群规模大,墓碑造型别致,石刻雕塑精美,有极高文物艺术价值,也为研究古代西南地区政治、军事、民俗、人文、堪舆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六盘水市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2013年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后,市级继续行使的行政许可事项4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0项、行政服务事项25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6项、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事项27项、转变管理方式不再作为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82项、纳入政府内部管理事务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3项、市直机关初审后上报省直机关的行政审批事项31项。
  【循环经济发展加快】2013年预计淘汰落后产能207.4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6%以上。重点推进六枝路喜循环经济工业园、黔桂天能煤焦化一体化、恒远新型建材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初步形成洗煤煤泥干化利用、矿井水治理回收利用、焦炉煤气掺烧发电、余热余压发电、粉煤灰制新型墙体材料、冶金废渣制矿渣微粉、煤矿瓦斯发电及浓缩罐装民用、煤砰石发电等循环发展模式,大力实施节能减排。
  (敖波)招商引资
  【推进项目建设】 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不动摇,尤其是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率先垂范,突出领导高层推动,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提升招商实效。2013年度领导干部带头招商项目30个,投资总额178.3亿元,其中:市级主要领导每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88.3亿元,县(区)主要领导每个投资1亿元(经济强县4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90亿元。30个项目全部履约,项目履约率为100%;到位资金93.6亿元,资金到位率52.50%;开工项目30个,开工率100%;20个项目投产(含部分投产),投(达)产率66.67%;入园项目12个,入园率40.00%。
  (刘军)
  【夯实招商基础)按照“结合实际、突出优势”的原则,紧紧围绕“五张名片"“四个一体化""5个100工程"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充实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储备项目393个总投资7876.69亿元。依据“立足产业、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论证审核要求,从初选的239个(投资总额2615.57亿元)招商项目中精选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前景广阔、基础扎实的重点项目88个(投资总额1857.82亿元)汇编成册,并请专业策划公司进行精包装,努力增强项目深度提升引资成功率。同时,精心编制了中英文对照的《六盘水市投资指南》、重点推介项目PPT资料和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宣传片等项目宣传资料,不断加强对外推介和宣传力度。
  (刘军)
  【借平台争进位】 借助省搭建的招商引资活动平台,积极参加贵州省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优强企业招商项目推介会、在上海举办的“取经聚力、推动跨越发展”招商项目推介会、2013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第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博会等省级招商活动,与客商、商协会、中介机构等广泛开展合作,共签约43个项目(含境外投资项目),签约资金1104.5亿元,签约总额位于全省前列。六盘水市在全省综合实力排位中,从2012年第5位上升至2013年第3位,盘县进入西部十强县和全国百强县,填补了贵州全国百强县的空白。
  (刘军)
  【优化招商环境】 通过市直相关单位取消、下放、转变管理方式、归并审批事项等措施,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现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4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0项、行政服务事项20项,并于2013年7月31日以《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令(第7号)》公布实施;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印发〈六盘水市2013年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和〈六盘水市2013年招商引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六盘水党办发〔2013〕10号),认真开展招商引资“旬调度、月督查、季考评”工作,狠抓项目跟踪和项目质量的提高,加强服务促进项目开工和到位资金的落实,不断推动招商"扩量提质增效”;根据市政府办出台的《六盘水市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暂行办法等四个制度的通知》(市府办发〔2011〕104号)文件精神,开通了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现环境更优化,吸引力更持久;在结合西部大开发及省内外有关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草拟了
  《六盘水市招商引资优惠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已根据征求到的19家市有关部门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上报市政府审查。起草了《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报市政府研究。积极开展代办服务工作。根据明确的代办服务流程,按照客商自愿的原则,指导、办理代办服务事项31件,帮助协调解决客商投诉事项2件。努力帮助客商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签约、落地、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协调工作力度,合力推动招商签约项目落地早、建设快、投产真、增效实。
  (刘军)
  六盘水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共辖4个县(特区、区)和103个乡(镇、街道),其中街道10个,镇44个,乡49个(其中民族乡41个)。
  撤乡设镇:完成水城县木果彝族苗族乡、比德苗族彝族乡、保华彝族苗族乡和盘县滑石乡、珠东乡、新民乡等6个乡的撤乡设镇工作。
  增设街道办事处:撤销盘县两河乡,设立两河乡街道办事处;从盘县红果镇析置出亦资街道办事处、翰林街道办事处;钟山区月照乡撤乡设街道办事处已上报省政府待批。
  调整变更部分县、区行政区划:将水城县双戛彝族乡整建制划归钟山区管辖,将钟山区老鹰山镇整建制划归水城县管辖。
  撤县设市:盘县撤县设市省政府已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已转民政部审核。
  联合省民政厅对六枝特区平寨镇等12个乡镇的行政区划调整进行初审、复审。
  完成了黔滇省界六盘水段第三轮联合检查基础性工作,水城县、钟山区部分行政区域界线变更的界线勘定工作。
  (蒙元芳)

知识出处

六盘水年鉴 2014

《六盘水年鉴 2014》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六盘水年鉴》结构采取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部分分目下设子分目,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2014卷分设33个类目:大事记,六盘水概况,领导人名录,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六盘水市人民政府,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纪检监察,人民武装,群众团体,法治工作,经济管理与监督,财政税务,金融保险,农业气象,工业地勘,建设环保,交通运输,信息产业,商业贸易,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旅游,新闻传媒,社会生活,县区概况,开发区建设,公报,专文,另设图片专辑、附录和文件选编。

阅读

相关地名

六盘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