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六盘水年鉴 2013》 图书
唯一号: 250620020230000308
颗粒名称: 组织工作
分类号: D628.73
页数: 5
页码: 78-82
摘要: 市委组织部是市委主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成立中共六盘水市委组织部信息中心,为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副县级事业单位,隶属于中共六盘水市委组织部,事业编制6名。2012年6月,在"六盘水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加挂"六盘水市党代表联络服务办公室"和"中共六盘水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关键词: 六盘水市 组织工作

内容

【概况】 市委组织部是市委主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2012年,内设办公室、研究室、组织科、干部一科、干部二科、干部调配科、干部教育科、人才科、干部监督科、信息科、公务员管理科11个科室,另有市委设在组织部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市委组织员办公室。2012年,全市辖4个县(特区、区),101个乡(镇、街道),1019个行政村,150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基层党组织3599个,其中基层党委177个,党总支110个,党支部3312个。共有党员81990名,其中农民党员33022名,占40.28%;女党员17554名.占21.41%;少数民族党员21309名,占25.99%;35岁以下党员19405名,占23.67%;大专以上学历党员31212名,占38.07%。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新招录336名公务员、33名省委组织部选调生.接收安置5名军转团职干部。全市公务员及参公在职人数1140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13人,占3.62%;大学学历5981人,占52.44%;大专学历4044人,占35.46%;中专及以下966人.占8.47%。35岁及以下3173人,占27.82%;36~40岁2055人,占18.02%;41〜45岁1982人,占17.38%;46~50岁2425人,占21.26%;51~55岁997人,占8.74%;56岁及以上772人.占6.77%。
  全年,全市选派20名干部到中直机关、省直机关、国有骨干企业和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选派41名干部到信访、纪检监察、重要经济部门以及重大项目建设点进行挂职锻炼;接收中直、省直机关共13名干部到六盘水市挂职。
  建立全市4500余名行政、企事业科级实职干部信息库,完善干部管理系统。
  (研究室)
  【补充机构设置】2012年6月,成立中共六盘水市委组织部信息中心,为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副县级事业单位,隶属于中共六盘水市委组织部,事业编制6名。2012年6月,在"六盘水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加挂"六盘水市党代表联络服务办公室"和"中共六盘水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为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副县级事业单位,隶属于中共六盘水市委组织部,事业编制12名。
  (研究室)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全年共提拔县级干部278人,其中女干部63人,占22.66%;少数民族干部73人,占26.26%;党外干部7人,占2.52%;研究生学历36人,占12.95%,大学学历178人,占64.03%,大专学历60人,占21.58%,中专学历4人,占1.44%。交流县级干部192人,其中,平级交流114人、提拔交流78人。
  "两会”换届选举。严格依照《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抓好选举环节的每项工作,组织提名的各项职务候选人均以满票或高票当选,新一届市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选配政府工作部门正职。按照发扬民主、统筹考虑、突出发展、改善结构、适度交流、人岗相适的原则,组织完成市政府工作部门行政正职的配备工作。在提名的32个政府部门"一把手”中,继续提名的干部14名,占43.8%;交流任职的干部10名,占31.2%;提拔任职的干部8名,占25%女干部的配备率明显提高,年龄结构有所改善,平均年龄从机构改革时的49.9岁下降为46.4岁,平均年龄下降3.5岁。
  政法系统干部交流调整。不断推进政法系统班子建设,改善班子结构,其中提拔县级干部38人,占本年度提拔总数的13.67%。消除瓶颈,不断加大公、检、法、司领导班子的交流和政法系统干部与市县党委、政府工作部门、人大、政协机关的交流,共交流县级干部54人,占本年度交流干部总数的28.13%。
  公开选拔使用年轻干部。采取“双推三考"方式面向全市35岁以下年轻干部选拔15名副县级领导干部,通过民主推荐,共160人参加笔试,45人参加面试,30人进入重点考察,层层差额,层层选拔,15名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其中,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31岁,平均年龄33.87岁,属破格提拔的6人,属越级提拔的3人。加大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力度,选出11个职位面向全国进行公选,经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程序,达到开考职位的5个职位人选走上领导岗位。
  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县级领导干部。2012年,从乡镇和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提拔县级领导干部106名,占提拔县级领导干部总数的38.13%,其中,具有乡镇党政正职任职经历的41人,企事业单位任职的48人。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考录4名优秀村干部到事业单位工作。对在乡镇一线工作时间长、德才表现好、做出实绩的5名乡镇党政正职,在待遇方面实行倾斜。
  (研究室)
  【中共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市委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三化同步"战略,抢抓国发2号文件机遇.以“十项行动、百项任务”为重点,统筹抓好创先争优、“四帮四促" "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全力加强发展型、服务型和富民型党组织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后发赶超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落实党建责任制。把党的建设与推动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六盘水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核试行办法(试行)》,出台了《六盘水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建立了述职、考核、督查、问责"四位一体"的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党建考核体系,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开展富民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以推动农村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以"一强双争双富”(强组织,党员争当带富先锋、群众争当致富能手,生活富裕、精神富足)为抓手,全面落实“十个一"(选好一个支部书记、配强一个村级班子、建好一个活动阵地、完善一套工作机制、选准一条发展路子、培育一个特色产业、培养一批致富能手、带动一批群众致富、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促进一方和谐稳定)工程,大力推进富民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命名了首批39个富民型党组织。
  推进机关与社区“互助共建"活动组织101个市直机关党组织与市中心城区41个社区结成“互助共建”对子,构建“党建共商、资源共享、文明共创、难题共解”的工作机制,共召开党建联席会1377次,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1470次,帮助社区理清发展思路2051条,慰问困难党员群众982人次,投入各类资金668万元,为社区居民办实事1611件次,实现了机关与社区良性互动。
  深化”联乡驻村"工作。选派1207名机关干部联乡驻村,驻村干部共协调资金5亿多元,争取各种项目3000多个,发展农村党员3000名,化解矛盾2600余起7月,六盘水市作为贵州的市州代表就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中组部于成都召开的西南5省片区会上作发言,8月,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调度会暨"帮县、联乡、驻村”工作现场会在六盘水市召开。
  加强社区"三有一化"建设。深人开展“党的组织进小区、党的声音进楼院、党的温暖进家庭"活动,组建1120个网格党小组,建立社区党员报到制度、承诺制度和工作日制度,在8000多名党员家门口张贴"共产党员家庭"标识牌,促进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深入开展民情民意联络工作,聘请450名老党员、老干部作为社区民情民意联络员参与社区管理服务。
  开展"三忠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教育、"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形势教育、党员意识教育、履职教育和廉政教育为抓手,集中开展“三忠诚”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着力构筑“精神高地",凝聚发展活力。2012年7月至9月.市四大班子和市级机关90家试点单位、322个党组织、6063名党员以"保持纯洁性,争创新业绩,迎接十八大"为主题,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中,《人民日报》、央视新闻频道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六盘水市活动信息245篇(条)。通过试点工作开展,全市积存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从1.41万件下降到450件,化解率达97%。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集中力量开展项目攻坚,编制项目3800个、计划总投资1.6万亿元。夯实基础建设.强化基层党建将村干部报酬提高到每月1000元以上.村活动场所全部达到90平方米以上,社区活动场所确保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将村(社区)活动经费提高到1.5万元以上全面加强1个省级和11个市级党员短期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共投入资金200万元,对盘县岩博村等基地教育设施进行改善对全市3599个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通过督促指导和评定验收,471个一般党组织实现晋位升级,72个后进党组织实现整改提高。远程教育进非公企业试点工作。组建4个经济开发区党工委,采取单建、联建、挂建、区域统建等方式,建立非公党组织441个,组建社会组织党组织26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党组织100个,选派党建指导员3000多名。
  2012年,市远程办在全市共建立远程教育进老年教育站点50个,成为全省首家开展远程教育进老年教育系统的单位,并利用教育站点开展老年人培训42000余人次,利用远程教育进老年大学资源开发适合老龄人口的课件10余个。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脱贫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全市各远程教育站点培训农民群众20万人次。
  受表彰情况一水城县蟠龙乡法那村党支部、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街道花园路社区党支部、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街道博宏冶金炉料公司党支部等三个党支部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水城县蟠龙乡法那村党支部、钟山区荷城街道花园路社区党支部、钟山区大河镇大桥社区党支部、六枝特区平寨镇塔山村党支部、盘县第二中学党支部、盘县平关镇党委、六枝特区疾控中心党支部、钟山区荷城街道博宏冶金炉料公司党支部等8个党支部获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六枝特区林业局党组、盘县环保局党组、水城县财政局党组、钟山区民政局党组、六盘水市发改委党组等5个单位党组(党委)获2012年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党组(党委)称号。
  六枝特区的毛口乡党委、新场乡仓脚村党支部、新窑乡联合村党支部、六枝特区第二小学党支部,盘县的西冲镇党委、大山镇大河村党支部、平关镇石脑村党总支、红果镇迎旭社区党支部、县工商局机关党委,水城县的、发耳乡党委、勺米乡红布村党支部、县委组织部党支部、蟠龙乡法那村党支部、玉舍乡甘塘村党支部,钟山区的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高中党支部、黄土坡街道松坪北路社区党支部、汪家寨镇沙坝场社区党支部、区委组织部党支部,市直机关工委中有六盘水市实验小学党支部、六盘水市审计局党支部、六盘水市委组织部党支部,六盘水市公安局禁毒工作支队党支部,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二队第三党支部,国投盘江发电有限公司党委等24个党支部被命名为第五批省级“五好”基层党组织。
  钟山区文体广电旅游局群体中心主任寇强、盘县四格乡坡上村党支部书记李碧峰、六枝特区落别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梁明丽(女,布依族)水城县勺米乡坡脚村党支部书记张云、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新华、盘县教育局党组成员、盘县第七中学校长许大超、水城县蟠龙乡法那村村民顾建平等7人获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研究室)
  【人才队伍建设】 截至2012年底,各类人才总量26.17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1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72万人,事业单位管理人才0.6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6.54万人,技能人才9.3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8.93万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理顺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切实发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的作用。启动第一批市管专家评选工作,经申报推荐、评审、审议研究,命名表彰16名首届市管专家人选。出台《六盘水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试行办法》,以"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引进人才的岗位安排和相关待遇。增加人才工作经费及提供住房等形式落实好引进人才的待遇,做好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2012年,六盘水市共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特殊人才364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02人,急需特殊人才262名。着力本土人才培养,深入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逐步打造3-5个每年培训输出万余名技工人才的职教基地。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下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对用足人才倾斜政策,争取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东部地区与六盘水开展干部双向挂职,实施人才引进、培养重点工程等人才政策细化分解落实措施。
  (研究室)【干部教育培训】 结合"四在农家"建设需要,选派1341名县、乡、村干部赴遵义市实地学习"四在农家”先进经验。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到六盘水市就中共十八大、国发2号文件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进行专题讲座。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并针对统计、政法、纪检、民族、妇女、园区建设等领域举办干部专题培训班次。2012年,全市共完成上级干部调训366期61328人次,投入资金3400余万元,自主办班培训201期59487人次。
  (研究室)

知识出处

六盘水年鉴 2013

《六盘水年鉴 2013》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六盘水概况、领导人名录、经济管理与监督、财政·税务、建设·环保、科学技术等35个部类,着重反映2012年度六盘水市在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维护稳定、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新措施、新经验、新问题。

阅读

相关地名

六盘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