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旅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六盘水年鉴 2012》 图书
唯一号: 250620020230000280
颗粒名称: 卫生·旅游
分类号: R19
页数: 14
页码: 376-389
摘要: 2011年,六盘水市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达1458个,其中:医院6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8个、乡镇卫生院97家、村卫生室1048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个、卫生监督所5个、妇幼保健机构4个。与2010年比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院数量增加17家,其中医院增加1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减少1个、村卫生室比2010年减少6家(下降0.56%)。
关键词: 卫生事业 旅游业

内容

卫生
  【概述】2011年,全市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达1458个,其中:医院6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8个、乡镇卫生院97家、村卫生室1048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个、卫生监督所5个、妇幼保健机构4个。与2010年比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院数量增加17家,其中医院增加1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减少1个、村卫生室比2010年减少6家(下降0.56%)。
  医疗机构床位全市医疗机构床位达10412张,其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院床位10045张(占医疗机构床位数总量的96.47%)。与2010年比较,医疗机构床位增加1340张,增长14.77%,其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院床位增加1289张,增长14.72%。乡镇卫生院床位数达2409张,增长1.9%,乡镇卫生院拥有的病床数占医疗机构病床数的比重从2005年的19.68%增加到2011年的23.13%。
  卫生人力全市卫生人力总量达14211人。与2010年比较,增力口999人(增长7.56%)。全市卫生技术人员933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581人、注册护士3459人。与2010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671人(增长7.74%),执业(助理)医师增加61人(增长1.73%),注册护士增加340人(增长10.9%)。全市乡村医生和卫生员预计达2595人,与2010年比较增加62人(增长2.44%)。统计数据表明,六盘水市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在不断扩大,特别是注册护士的增幅最大,注册护士和执业(助理)医师的比值已从2005年的1:0.74增加到2011年的1:1.0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58个,卫生人员数483人,卫生技术人员40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6人、注册护士167人。平均每个机构卫生人员8人,卫生技术人员7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3人。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床位数86张,卫生人员6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0人),平均每个机构床位28张,卫生人员2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人)。与2010年比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减少1个(下降1.69%),卫生人员减少约15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减少135人)。
  (赵青)
  【医疗服务量增长】医疗服务工作量增加2011年全市医疗机构(不含诊所和村卫生室)诊疗人次330万人次,比2010年增加21万人次,增长6.79%。2011年入院人数29万人,比2010年减少1.8万人,下降5.69%;出院人数达30万人,比2010年减少1.0万人,下降3.21%。
  医疗服务效率提高2011年医院病床使用率81.25%,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3.18人次、担负住院2.34床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43.64%、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38人次、担负住院0.53床日;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57.72%、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05人次、担负住院2.17床日。2011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7日,比2010年减少0.7日。
  医疗服务质量上升医疗机构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由2010年的97.94%下降到97.54%;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9.4%,比2010年提高0.28个百分点;医院感染率由2010年0.34%提高到2011年0.47%;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为96.70%,比2010年提高0.02个百分点;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由2010年的92.24%提高到94.93%。
  患者就诊均次医药费用增加全市医疗机构门诊均次费用112.77元(比2010年增加19.67元),住院病人平均每住院人次费用2639.79元(比2010年增加395.79元)。
  (赵青)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市卫生局积极争取上级各类项目237个,资金27034.04万元。其中,村卫生室建设156个,投资889.2万元;规范性乡镇卫生院建设5个,投资500万元;县级医院设备及信息化系统建设4个,投资1090万元;县级及乡镇救护车58台,投资714.84万元;县急救中心1个,投资240万元,设备1个,投资135万元;县级卫生监督所建设2个,投资630万元;市精神病院建设1个,投资3320万元,设备1个,投资300万元;市急救中心及市妇女儿童医院设备项目2个,投资700万元;县级医院儿科建设3个,投资270万元;中医院能力建设项目2个,投资400万元;市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建设,投资17845万元,其中,省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300万元。
  (赵青)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全年参合农民219.95万人,参合率达到97.52%。全市新农合年度筹资总额50589.57万元,其中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标准由20元/人提高到30元/人,筹资人均标准提高到230元/人。2011年,全市4个县(特区、区)均实行了门诊统筹,98.83万人获门诊补偿,补偿金额1976.9万元;获得住院补偿的参合农民18.6万人,补偿金额26975.68万元,住院补偿比例62.67%。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28952.58万元,合
  计受益117.43万人次。
  (赵青)
  【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实现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截至2011年底,全市所有101家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施零差率销售,六盘水市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采购基本药物共计达4914.65万元,约占全市各类医疗机构累计网上采购基本药物的83.6%。
  继续扩大实施范围推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截至2011年底,全市村卫生室已全部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5%~10%。
  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基本药物知识培训工作通过集中培训和各县区组织的方式,共完成101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300余名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赵青)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年完成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全市应种296223人,实种296115人,补种率99.9%。实施防氟改灶项目。全市累计完成改炉改灶36.74万户,累计受益约150万人。六枝开展了地氟病健康教育干预项目,各项指标均达标。实施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项目,预防出生缺陷。2011年任务数2.4万人,服用人数25485人,任务完成率为106.19%。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项目,2011年投入48万元完成600例,达省目标。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完成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截至12月,全市累计建立居民档案1657607万份,建档率达55.56%,超过省目标(建档率50%)。实施农村乳腺癌筛查项目(盘县),六盘水市手诊筛查人数为2548例,B超检查670例,鉬靶诊断人数54人,完成率为127.4%(项目任务数为2000人)。开展重性精神病筛查及危险性评估工作。共完成200例任务。
  (赵青)
  【公立医院改革】2011年,六盘水市正式启动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市人民医院作为省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六枝人民医院作为县级改革试点医院,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大力改善大型综合医院门诊环境。积极推行"临床路径”试点。市人民医院、水城矿业集团总医院、水钢总医院以及六枝特区人民医院、盘县人民医院纳入临床路径进行试点,探索实行单病种收费,抓好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工作。鼓励社会多形式办医,大力发展民办医院。2011年全市共发放民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家,累计发放20家,批准设置民营医疗机构10家。
  (赵青)
  【城乡环境卫生】通过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和卫生乡(镇)活动以及开展农村改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等工作,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截至2011年底,卫生系统完成改厕任务4300座,卫生口的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户数22.7451万户,普及率达到38.48%,比2010年提高5.87%;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9.16%,比2010年提高3.93%。2011年,完成覆盖3个县5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208份水样的监测,其中枯水期104份水样,丰水期104份水样,任务完成率为100%。
  (赵青)
  【妇幼卫生保健】2011年,通过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孕前和孕早期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等,全市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2011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为400元/人。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89.03%,产后访视率91.7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5.5%,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85.86%。与2010年相比,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产后访视率分别提高1.86/1.94个百分点,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降低了0.32个百分点。
  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27.71/10万下降到2011年13.65/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10.15%。下降到2011年7.8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0年12.47%。下降到2011年9.35%。。
  (赵青)
  【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市共有中医医院2所,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排,从7月开始,对六盘水市2所县级中医医院开展能力建设,每所县级中医医院资助200万元,共资助六盘水市400万元,用于医疗设备采购,提高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
  组织开展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根据《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六盘水市组织全市14人开展了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工作。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及中医药科研工作。2011年,组织培训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2人,培训内容主要有社区临床常见病症及处理、中医养生保健学等。选派4名具有执业资格的中医医师参加第三期"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师资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组织参加"全省中医优质护理骨干培训班"等,共培训各级各类中医药人员20余人。
  (赵青)
  【健康教育工作】积极部署安排麻风病日、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世界红十字日、全国爱牙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约10万余份,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接受健康咨询300余人次,义诊90余人次。
  (赵青)
  【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召开】3月16日,2011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回顾了六盘水市"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安排部署了六盘水市2011年各项卫生工作,初步确定了今后五年卫生发展规划思路。会上,市人民政府与各县、特区、区政府签订传染病控制与妇幼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市卫生局与各县、特区、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签订传染病控制与妇幼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
  (赵青)
  【市人民医院、水矿集团总医院顺利通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9月23日,省专家评审组和省卫生厅正式批准市人民医院、水矿集团总医院通过国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评审,两家医院成为全市第一批通过评审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赵青)
  【急救体系逐步向农村延伸】2011年,六盘水市将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列入"十大民生工程”之一。为使全市急救体系向农村延伸,逐步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厅对六盘水市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为3个县人民医院和55所乡镇卫生院配备58台救护车辆,覆盖了全市60%的乡镇。
  (赵青)
  【地氟病防治工作获省表彰】2010年底,六盘水市全面完成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炉灶改良工作,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为此,省地氟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六盘水市市疾控中心、六枝特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水城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个单位"贵州省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杨德育、颜书林、李瑛、徐贤军、邓彦维、熊星胜、朱贤军、赵晓、余朝俊、欧阳振10名个人“贵州省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
  (赵青)
  【召开部省合作消除麻风病危害项目六盘水市启动会】11月23日,六盘水市召开部省合作消除贵州省麻风病危害项目六盘水市启动会。会议通报了六盘水市麻风病防治现状,部署了今后五年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市政府与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签订了2011~2015年麻风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位。
  (赵青)
  六盘水市红十字会
  【概述】2011年,六盘水市红十字会充分弘扬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积极开展备灾救灾、卫生救护、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绿色家园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7年以来,连续五年在全省红十字系统目标考核中评为一等奖,受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省红十字会表彰。
  募捐振灾成绩显著争取外援款460万元,新建红十字健康新村2个、饮水工程30个等;争取省级"抗旱救灾"物资大米30吨(2000包),食用油1000桶,抽水机50台,共折合人民币30万元。
  救贫济困活动深入人心通过开展春节"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等活动,共发放救灾物资约200万元,受益户15648户,受益人口达49634人。为六盘水市师院20名品学兼优大学生发放“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贫困大学生助学金”6万元。
  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全市10年来连续保持临床用血100%来源于无偿献血,并连续两次评为五年一度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2011年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156份,无偿献血量4575800毫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红十字队伍不断壮大全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由2004年124个发展到288个,会员由2004年16664人发展到32546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全年累计发动志愿者500余人次,组织活动21次,提供服务社会时间1000余小时,并和民间非营利(志愿者)组织(NGO)合作,引进30余万元的壹基金凝冻儿童包项目。
  抓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5。8"世界红十字日、"5・12"防灾抗灾救灾日、“6・12”献血日,"12・1"世界艾滋病日及"12・4”法制宣传日等特殊日子,举办各种类型宣传活动20余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约10万份(册),免费开展义诊300余人次,接受义诊咨询约6500人次。
  (何天霞)
  【钟山区红十字会与商家开展助学义卖活动】钟山区红十字会与爱心企业掌上明珠家具生活馆于8月13日至14日组织开展了爱心助学义卖活动。在活动时间内,商场将营业额的3%捐给区红十字会用于救助贫困大学生。通过两天的义卖活动,掌上明珠家具生活馆向区红十字会捐款2万元,用于救助10名贫困大学生。
  (何天霞)
  【大型慈善募捐晚会在钟山区举行】8月24日,钟山区红十字会在人民广场举办了“困有所助、情暖钟山”困有所助基金大型慈善拍卖会和慈善募捐晚会。该活动共计筹集到善款108205元。出席晚会的领导现场向10名贫困大学生发放了助学救助金2万元,向钟山区红十字困有所助基金第8批集中救助的19名困难群众发放了救助金3.9万元。
  (何天霞)
  【省红十字会抗旱救灾物资捐赠仪式在盘县举行】8月24日下午3时,贵州省红十字会抗旱救灾保民生、保秋收救灾物资捐赠仪式在盘县板桥镇举行。省红十字会秘书长肖丽出席了捐赠仪式,盘县板桥镇薛官屯村、李家湾村、龙碉村受捐赠的群众代表参加了现场捐赠仪式活动。本次共捐赠大米30吨(2000包),食用油1000桶,抽水机50台等价值30万元物资。
  (何天霞)
  六盘水市中心血站
  【采供血工作】2011年共采集血液10972人次,采集全血3227800毫升,采集机采血小板35个单位,采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9.6%。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捐献,建立并逐渐完善Rh ㈠ 稀有血型库,建有稀有血型献血者档案89份。全年供应临床红细胞悬液16582个单位,比2010年同
  期增长7.2%,冰冻血浆1109150毫升,手工浓缩血小板2522个单位,比2010年同期增长38.6%,机采血小板41个治疗量,比2010年同期增长102%。无偿献血率达100%,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临床成分用血比例超过98.6%,为六盘水市临床用血需求提供了保障。
  (江军)
  【宣传招募无偿献血】2011年,市中心血站成立宣传招募科,专职负责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一是在市领导、局领导和全市各新闻媒体的支持下,电台、电视台、《六盘水日报》长期免费播放、刊登无偿献血公益广告。二是在"5-8"世界红十字日、"6・14"世界献血者日等节日组织职工上街进行无偿献血宣传,在钟山大街活动现场设立咨询台开展献血、输血知识咨询、答疑以及免费为市民验血型、测血压等活动。与市红十字会合作,继续开展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工作。市中心血站在报纸、广播、网站等新闻媒体报道有关无偿献血工作的新闻50余次,与六盘水市日报社合作建立"六盘水市献血网",与六盘水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建立无偿献血专栏节目。
  (江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余万元,加强血站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全自动单采血细胞分离机、大容量低温冷冻离心机、血细胞分类计数仪等设备。2011年,市中心血站搬迁建设工程通过选址规划和可研等工作,新址占地面积约14.7亩,总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总投资3976万元。
  (江军)
  市人民医院
  【概述】2011年,市人民医院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11%,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医疗质量较好完成,出院病人17367人次,同比增长5.9%;手术4012例,同比增长13%;抢救成功率达95%。平均住院天数12.4天,同比缩短1天;医院感染迟报率仅为1.18%,漏报率为0;成分输血率100%;处方合格率99.2%;中标药品采购率98.8%。护理指标较好完成,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6.21%,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基础护理合格率98%,危重、一级护理合格率97%,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7.95%,住院病人满意度94.11%。
  (杨畅)
  【综合住院大楼投入使用]2011年底,投资总概算为17853.6万元,建筑面积45680平方米,设置床位1132张的综合住院大楼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就医及工作环境。同时,投入150余万元绿化、美化院区环境,投入5074.56万元采购64排 CT、1.5T核磁共振、“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 线机等医疗设备,医院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
  (杨场)
  【加强人才培训]医院经过多方协调,成功开办研究生培训班,全院51人参加培训。同时,引进6名副高以上职称(含硕士研究生学历)高层次人才;选拔40名中层干部和16名护士长,充实管理队伍;加大对347名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医院人才梯队逐步趋向合理。
  (杨畅)
  【教学科研促医疗技术水平提升】一是取得6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现已招生18名学员。二是外出学习,进修27人,参加各类学术活动138人次。三是继续教育普及率达100%,及格率达85%。四是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组织申报省科学技术基金立项项目5个,获得立项2个,是院第一次获得该项目立项;获市级立项9项,组织申报市级科技成果奖6项,2项获奖;组织申报2012年市级立项23项。
  (杨杨)
  【表彰情况】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院党委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市直机关抓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刘毅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杨畅)
  【各项重大活动】1月25日,市人民医院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暨一届二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院领导、职工代表和工会会员代表出席大会。
  2月23日,省卫生厅及省疾控专家组到市人民医院检查甲型H1N1哨点医院监测工作。专家组通过查看门诊日志、ILI病例诊断记录、哨点诊室等工作情况,认为该流感样病例标本阳性率很高,各项工作开展较好。
  3月9日,省卫生厅科教处处长刘岚及专家组组长陈琦一行到市人民医院,评审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该院6个二级学科通过评审。
  3月18日,市人民医院召开了 "优质服务年"暨"满意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活动动员大会。
  4月4日,市人民医院与六枝特区人民医院、盘县人民医院、水城县人民医院三家受援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的建立,能及时解答对口帮扶医院在诊疗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帮助医生拓宽诊疗思路,规范诊疗程序,及时获取最新的医疗信息。
  5月11日,市人民医院被评为省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优秀集体"。
  6月25日,市人民医院在开发区凉都广场举行专家大型义诊活动。院长张新芝、党委书记张丽莎、副院长郎庆华及临床、医技科室和职能部门的2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参加了义诊活动。
  7月4日,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晓凯到市人民医院检查指导工作,市人民政府市长何刚陪同检查。刘晓凯检查了在建综合住院大楼建设情况,认为综合住院大楼的功能设施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将极大地促进医院及本地区医疗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1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检查组一行到市人民医院检查工作。该院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完善,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税收政策,规范缴纳企业所得税,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9月,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张辉、普外科护士高玲代表水城军分区,在由贵州省军区举办的野战急救比武竞赛中获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六盘水日报》2011年11月23日进行了专题报道。
  12月10日,贵阳医学院与市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的研究生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医院行政楼七楼会议室举行。贵阳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党委书记冉江舟、院长杨勤,市人民医院院长张新芝、副院长吕建一、郎庆华、相关科室负责人及96名学员参加了开学典礼。
  (杨畅)
  市二医
  【概况】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组建于1965年12月三线建设期间,医务人员主要来自南京、苏州、镇江、无锡、扬州、常州等地,在贵州享有很高的声誉,医院隶属于六枝矿务局。由于六枝矿务局的政策性破产,2000年移交地方,更名为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先后成为遵义医学院教学医院,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实习基地。2011年,医院共有438名工作人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47人,占职工人员总数的79%;拥有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92人,初级职称19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5%、21%、45%。床位编制456。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2011年3月,医院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10月,顺利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成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业务范围涵盖六枝特区及周围地区。
  2011年业务收入5088万元,较2010年增长了20.8%,门诊诊疗病人数9.6万人次,较2010年75944人次增加了26%,住院人数10354人次,较2010年9831人次增加了0.05%,病床使用率97.47%,病床周转率34.42次,治愈率96.05%,抢救危重病人1144人次,病人平均住院日9.73。当年,全院固定资产总值3621.21万元,较2010年2707.46万元增长了913.75万元,增长率34%。
  (付涛)
  市三医
  【概况】六盘水市传染病医院始建于2004年,2005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现占地面积28亩,建筑面积4365平方米,国债投资815万元,原六盘水市医疗集团投资300万元。2009年9月市医疗集团拆分后,市传染病医院正式独立运转。后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正式成立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与“六盘水市传染病医院"、“六盘水市精神病医院”合署办公,实行三块牌子一个机构。全院编制总人数暂定为78名,床位数暂按60张床位核定。院总人数为60名,其中:医生8名、护士25名、医技人员11名、后勤管理人员14名、领导2名。
  2010年8月10日,市卫生局成立六盘水市精神病医院基本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成立基建小组和项目监督小组,委托贵州普城正华工程造价事务所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招标代理及造价咨询工作。
  2011年10月,成立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选址于韭菜坪路北侧、明景小区西侧,占地60.08亩。分精神病区、传染病区和综合病区,三病区呈品字型分布,每个病区以绿化带相隔。新建的精神病医院病区底层占地面积3973.1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100平方米,床位200张。重建的传染病医院病区底层占地面积16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床位150张。两院的直线距离为45.3米,符合国家规范(传染病医院距居民区30米)。
  医院先后与10家单位签订建设发展规划及可研报告合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合同;勘测定界图测绘合同;承包征地及代报件服务协议;10千伏线路迁改施工合同;配电工程施工合同;自来水安装工程合同; 地质勘探合同及初步设计合同。合同总额860万元。
  (杨蒙萌)市妇女儿童医院
  【概述】2011年,共收治门急诊病人224573人次,同比(201070人次)增加11.69%;出院病人18372人次,同比(14485人次)增力口26.83%;收人8955万元,比2010年增加50%。
  按要求完成各项妇幼卫生主要指标孕产妇死亡率13.67/10万,同比下降17.5%;住院分娩率95.4%,同比上升9.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3%。,同比下降3.17%;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3.08/万,同比上升0.28%;婴儿死亡率7.9%。,同比下降2.25%;新法接生率99.82%,同比上升0.4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9.07%,同比上升1.57%;高危孕产妇管理率99.7%,同比下降0.18%;3岁以下儿童管理率85.5%,同比上升0.15%;加强对全市妇幼卫生工作的督导检查,完成4个县区24家医院(卫生院)的产科质量检查及爱婴医院复评估,对23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项目工作中期督导,对全市妇幼卫生信息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年终完成4个县区妇幼卫生工作的考核;指导和帮助各县区医疗机构,通过上级卫生部门对"母子系统保健”、"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降消项目"、"叶酸增补" 等项目工作的检查督导;
  开展基层妇幼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分别组织"助产技术培训”、"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业务人员培训","母乳喂养”等培训,近1000人次参加培训;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和义诊活动,宣传"一法两纲",普及妇幼保健知识,向群众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约5000份、义诊400多人次;开展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业务,完成女职工健康体检、儿童健康体检及诊疗工作。
  (费庆娣)
  【基建工作】启动医院改扩建项目工程,工程被列为省级和市级的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00万元。年内主要完成以下工程项目:组织实施院内供水、燃气管网,室外排污管网的改造;申报办理改扩建项目有关规划手续及基坑支护工程相关施工手续;委托设计部门对新建住院楼基坑支护和阻水帷幕进行设计并报审,组织设计图纸的修改和技术交底;委托代理招标单位组织对基坑支护及阻水帷幕工程进行公开招投标并确定施工队伍;组织实施对建设场地内医院和中心血站原有旧房的报审和拆除,改建和搬迁了放射科、供氧中心;组织实施新建住院楼的地质勘查工作;举行新建住院楼的开工奠基仪式,实施基坑支护及开挖工程;会同设计部门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概算编制。
  (费庆娣)
  【创建学习型医院】选派各学科业务骨干16人次到北京、上海等地知名医院进修深造,100人次参加各类短期培训,9人参加贵阳医学院在职研究生班学习。邀请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专家进行腹腔镜手术演示;在市科协的协调帮助下,"中华医学会西部基层医生培训班”在医院开课,多位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内科及医院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到医院授课。
  各职能部门组织"心肺复苏"、"新生儿窒息复苏”、"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早孕及流产相关疾病”、"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护理人员规范化技术操作"等内容的全院性业务培训,采取 "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和心肺复苏考核,医护人员人人过关。
  (费庆娣)
  【开展特色服务】通过规范标牌标识、优化出入院流程,在各楼层增设收费窗口、发放"医患沟通爱心联系卡”、为产妇免费提供生活方便袋、在等候区增加座椅、安放直饮机等便民服务措施,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全年,住院病人综合满意度90%以上。
  与北京仁智医院管理公司合作开展品牌医院建设活动,开展学习感悟、现场演练、编制职工手册、规范服务礼仪等活动。6~7月,邀请中国医师协会的专家分两期对全体执业医师和护士长120人进行"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有97名参训医生通过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考试,4名医师获师资培训资格,医院于11月成为全省首家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
  (费庆娣)
  【科技兴院成效显著】妇科建立不孕不育及妇科内分泌专科门诊,开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子宫腺肌症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内"曼月乐”保守治疗;产科继续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开展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B-Lynch缝合术,有效降低了产后出血率;手术麻醉科开展苏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完成多例疑难危重病例的麻醉及抢救工作,大大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儿科继续完善和加强PICU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规范病区呼吸道病人的雾化治疗和管理,优化门急诊雾化治疗的流程;新生儿科着重培训呼吸机治疗的护理技术,提高呼吸机治疗成功率,开展高频呼吸机治疗,呼吸机治疗成功率大幅提高;检验科开展性激素六项、优生五项、唐氏筛查、肺炎支原体检查等新的检验项目;功能科规范产前筛查,新增新生儿头颅B超及乳腺B超;放射科开展妇科介入治疗,成功开展产后出血栓塞治疗、宫颈癌栓塞化疗、输卵管介入治疗;病理科在开展脱落细胞检查的基础上,开展病理活体检查及快速冰冻检查;电子病历全面投入使用并渐趋完善。
  (费庆娣)
  【对口扶贫工作】院党政领导多次带队到水城县化乐乡化启村,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春节前夕,到该村慰问困难农户30户,发放米、油、慰问金等共计1万余元。春耕期间,医院筹集资金23200元,为当地修建石桥1座,为困难农户购买化肥30包。为化乐乡化启村向家寨子组的因家贫面临辍学的高一学生解决每月500元/月助学金,直至其完成学业;继续对化乐乡卫生院扶持,组织医护人员轮流到乡卫生院带教和指导工作,免费为其培养临床专科医师。采取同样方式对口帮扶六枝中寨乡卫生院;多次组织医护人员到龙苑社区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并开展义诊活动。与凤凰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召开"互助共建"座谈会。春节期间慰问贫困老党员和困难群众10户,发放慰问金2000元。在得知社区居民张金贵之女身患重病而又无钱医治的困境之后,发动职工为其捐赠2万余元的疾病救治款;关爱孤残儿童,医护人员定期带上礼物到钟山区福利院探望孩子并为其作健康检查,捐赠价值6000元的奶粉。
  (费庆娣)
  水矿集团总医院
  【概况】贯彻卫生部医院管理年、创建“平安医院”及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精神,组织开展"医疗安全管理年”、医院等级迎评等工作,进行建章立制、完善机构、责任分工、积极督查等措施。被贵州省卫生厅评审为"三级乙等医院”。
  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如:脑瘤切除术、肿瘤柄髓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同种异体交叉韧带重建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全年共安置临时起搏器9例、永久起搏器5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肝叶切除术,以及颈5、6、7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等新术式、新技术在临床引入和应用。
  全年经病人评出最满意护士105人;全院医务人员拒收并经有关部门退还红包30起,共计16930元,收到感谢信5封,锦旗6面。
  (水矿集团总医院)
  疾病预防控制
  【概述】2011年,进行疾控体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从市卫生防疫站、市皮肤病性病防治所和市卫校抽调28人组建六盘水市卫生监督所。将市皮肤病性病防治所与六盘水市卫生防疫站合并组建六盘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定编制80人。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位于钟山中路3号,内设传染病防治科、公共卫生监测科、皮肤病性病艾滋病防治科、地方病结核病慢性病防治科、健康教育科、卫生检验科、疾病预防健康体检科、中心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人事科等10个科室。2011年,市疾控中心有中级职称的17人、副高职称的14人、正高职称的1人。春节来临之际,慰问市中心城区6名艾滋病孤儿和2名艾滋病病人子女,共发放慰问金1600元、大米5袋和食用油5桶。1月17日至2月15日,分别到六枝、盘县、水城、钟山看望慰问麻风患者。为见义勇为基金会捐款5140元;慰问牛场乡大箐村10户计生贫困户,送去大米、食用油;为24名贫困学生赠送书包、文具及工具书。
  (肖琼珍)
  【传染病防治】2011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发病7612例,发病率为266.98/10万,发病率与2010年相比上升8.85%;共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发病2737例,发病率为96.00/10万,发病率与2010年相比下降1.89%;全市调查处置疫情25起,其中手足口病10起,流行性腮腺炎3起,流行性乙脑3起,猩红热1起,不明原因肺炎1起,甲肝1起,不明原因食物中毒2起,水痘1起,流脑1起,流感1起,细菌性痢疾1起。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疹、乙肝接种率分别为98.94%、99.87%、99.46%、99.56%、99.75%。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94088份,其中阳性的96份。发现免费结核病人3079例,报告发病率为96.52/10万,完成全年任务的99.61%,与2010年同期相比上升6.25%;其中新涂阳病人840例,完成任务率101.20%。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12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10万份,现场咨询近400人。完成全市农村改厕项目任务4300所(盘县3500所,钟山区800所)。
  (肖琼珍)
  【地氟病项目评估】1月9日至11日,在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安冬的陪同下,卫生部项目监管中心副处长张竹青、陕西省卫生厅处长张宝弟、四川省疾控中心科长杨晓静等一行6人对六盘水市地氟病防治项目进行了部省级评估。先后对市区两级地氟病项目办、六枝特区平寨镇、岩脚镇2008年至2010年度的地氟病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肖琼珍)
  卫生监督
  【概况】公共场所卫生监督2011年,全市公共场所被监督单位1792个,从业人员8332人,持健康证人数占92.4%。对公共场所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4989户次,合格率为93.4%。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2011年,全市生活饮用水(供水)被监督单位30个,从业人员84人,持健康证人数占94.3%。
  消毒产品卫生监督2011年,全市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3个,从业人员8人,有效卫生许可证3份。消毒产品经常性卫生监督3户次,合格率为100%。
  学校卫生监督2011年,全市被监督学校172所,43.02%的学校已建立学生健康档案,60.46%的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61.6%的学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职业卫生监督全市有职业病诊断资质医疗机构3家,职业健康体检机构15家,覆盖率达100%。
  放射卫生监督2011年,全市放射卫生被监督单位133家,放射工作人员总数333人,放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70.8%,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为70.8%,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率为70.8%,受检者防护用品配备率为32.8%。依法查处违法单位41家,其中给予警告处罚29家,罚款2家,结案2件。
  医疗服务、采供血和传染病防治监督2011年,依法对医疗服务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154件,罚款总金额141800元,其中未取得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176户次,罚款金额97800元。依法对传染病防治违法案件作出查处43件,结案43件。
  (赵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2011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大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的力度,全年出动执法车辆2494台次,执法人员9876人次,检查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5489户次,立案调查22件,结案8件,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6.2万元。
  (禄勇)
  【药品、医疗器械抽验】2011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共完成药品抽样600批次(其中基本药物326批次、快检抽样100批次),已检验600批次,不合格18批次;完成医疗器械抽样40批次,已检验40批次,不合格1批次。
  (禄勇)
  【药品快检】2011年,制定实施了快检车管理制度,对71家涉药单位进行了药品快速检测,其中医疗机构24家,药品经营单位47家,涉及33个乡镇的涉药单位。完成快速检测药品903批次,筛查后抽样100批次,经检验不合格18批次,阳性率18%。
  (禄勇)
  【不良反应监测】2011年,全市上报有效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924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5例、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3250份。
  (禄勇)
  【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监督】全年监测违法药品电视广告4351条次(含重复播放数),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31起;违法医疗器械电视广告1671条次,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6起;非药品冒充药品宣传电视广告118条次(含重复播放次数),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起;没收违法药品宣传小报260份。
  (禄勇)
  【涉药人员培训】2011年,全市共举办6期药品零售企业药学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涉药人员1296人,培训内容为涉药法律法规、药学知识和药学职业道德。
  (禄勇)
  【市场准入】对全市6家药品生产企业跟踪检查14家次(其中:六盘水药业因停产未实施现场检查),2家医院制剂室跟踪检查6家次,8家药品批发企业和8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总部跟踪检查16家次,881家药品零售企业跟踪检查881家次,对其中不符合规定的15家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15家基本药物配送企业日常检查30家次,对14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日常检查31家次,对108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检查221家次,对983家基本药物零售企业日常检查983家次。对1470家医疗机构日常检查3422家次。对12家违法违规经营使用药品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
  (禄勇)
  【药品生产监督检查】对全市5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其中六盘水药业公司从2007年5月停厂至今未生产),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禄勇)
  【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全年出动执法人员962人次,对15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日常检查31家次,对108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检查221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覆盖率100%。
  (禄勇)
  【食品安全】市食安办组织各县、特区、区和各成员单位围绕乳制品、食品添加剂、塑化剂、瘦肉精、餐厨废弃油脂、酒类、辣椒制品7项重点整治工作,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禄勇)
  【餐饮服务监管】积极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工作,强化承包宴席饭店、学校食堂等重点餐饮单位的检查和监督,加强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把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与"双创双建"工作相结合,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单位经营行为;配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抽检,抽检13个品种共85个样品;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中下达监督意见书98份,提出整改意见244条。
  (禄勇)
  【药品电子监管】对基本药物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及第二类精神药品等高风险重点药品的生产、经营(批发、连锁)企业实施电子监管,并及时处置电子监管预警信息。
  (禄勇)
  【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一是先后组织开展了“DNA”色细胞转移霜”、“雪域唐清假冒保健品"、"塑化剂保健品"专项检查。检查化妆品经营户、美容院85家、药品经营户225户、保健品专卖店20家。二是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日常监督检查。查获假冒保健食品6批次(御医堂肩周炎专项贴2盒、消痛贴膏2盒、七粒清10盒、魔力肾果即健奥牌恒健堂软胶囊10盒),货值金额500元。三是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风险监测。抽样通便类保健食品15个样品、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类保健食品15个样品、国产护肤类化妆品5个样品、进口去屑类化妆品5个样品,共计40个样品送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进行风险监测。四是加大保健食品广告的监测力度。对六盘水市的5个电视频道实行全频道监测。共监测违法保健食品电视广告1178条次(含重复播放数),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7起。
  (禄勇)
  【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全年印制发放宣传册31250册,在新闻媒体网站发布信息413条,其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5条、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37条、市政府网站90条、市政务信息公开网92条、《六盘水日报》《凉都晚报》61条、市卫生局网站128条。
  (禄勇)
  【药品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六盘水市药品零售企业安全信用分级管理标准》,对药品零售企业实施“安全信用分级管理"。将六盘水市药品零售企业(含零售连锁加盟店)分为A级(守信),B级(基本守信),C级(失信),D级(严重失信)四个等级;对药品零售企业(含零售连锁加盟店)实施动态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对评为C级或D级的药品零售企业(含零售连锁加盟店)列入失信企业黑名单,在六盘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或其他媒体上向社会公布,对失信企业增加日常监督检查频率,并纳人重点监管,并向社会公布。
  (禄勇)
  【农村药品监督网建设】一是对全市监管信息员进行了培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二是把监督网建设与"新农合”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药品经营企业深入乡镇开办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药店,参与新农合建设。乡村两级药品监督网覆盖率分别达100%和98%。
  (禄勇)
  【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经过改扩建,争取到国家局资金372.96万元,配置检验仪器32台,2011年底,筹措资金安装校验。该批仪器安装后,基本能满足中国药典及国家局颁布药品标准收载药品四大检测项目85个参数的检验要求,并可申请食品检验扩项,开展对食品的卫生学检查、理化检测、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检测、农药残留量检测、重金属含量检测等五大类91个参数的检验检测工作。
  (禄勇)
  【信息报送工作】全年在新闻媒体网站发布信息共计419条,其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省政府网站13条、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35条、市级网站152条、《六盘水日报》《凉都晚报》83条、市卫生局网站136条。
  (禄勇)
  旅游
  【概述】2011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44.38万人次,同比增长61.01%;实现旅游总收入30.9亿元,同比增加190.41%,旅游接待人数和收人实现了双升。
  完成《全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牂牁江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启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三线遗址博物馆规划》等编制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邀请重庆意境旅游规划设计中心完成《六盘水市申办2013年第八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策划方案》编制,获第75次市长办公会议通过,全面启动申办准备工作。
  (陈涛)
  【旅游项目]编制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旅游项目60余个,争取牂牁江休闲度假旅游区列入《贵州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大旅游工程"之一(名称为万峰湖一施秉—千岛湖—牂牁湖生态度假、户外运动项目),与市财政局联合报2011年贵州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3个,全年争取中央、省级下达旅游项目资金460余万元。启动景区(点)星级厕所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水钢、玉舍森林公园和百车河景区旅游标识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指导野钟景区完成265万元的地质保护工程的标识系统等工程建设,营盘景区完成360平方米管理站和进人主景区15公里的便道公路建设;阿勒河景区建设完成项目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00万元;啰咪期生态旅游度假区完成土地征用手续;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投入1200万元建设滑草、滑雪基础设施、标识系统等。
  【旅游招商引资】完成市、县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手册编制工作,上报争取全省重点旅游招商项目,第一批已经争取列进2个。与客商进行洽谈,邀请上海飞和集团、中铁二局、浙江豪盛、广东天适、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等对牂牁江、百车河、凉都森林公园、明湖湿地公园等景区点进行考察、项目对接。其中,水城县百车河景区引进云南华丰集团,拟投资100余亿元整体开发;六枝特区引进业主拟投资4亿元开发廻龙溪景区木贡温泉,引进浙江、江苏老板在六枝、钟山分别建四、五星级酒店各一座。钟山区与北京金昆仑、重庆万禧集团签订"夜郎古都"、"七族古镇"项目开发协议。
  (陈涛)
  [旅游行管】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对"中国旅行社六盘水分社"、“海外旅行社"等3家非法营业旅行社进行查处。
  加大宣传力度3月15日,组织县(特区、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开展"文明旅游理性消费""3・15”宣传活动,向游人发放“理性维权"、"安全旅游"、"理性消费”、“文明旅游”、“旅游精品线路"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5月25日,组织市中心区星级饭店及旅行社12家、20余人在中心城区开展以"文明旅游、优质服务"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向游客播放 《“品质旅游、伴你远行”公益广告宣传片》。
  加大培训工作组织全市旅游管理部门、星级酒店管理人员近20余人参加省旅游局主办的2010版星级酒店标准培训班。组织召开2011年全市旅游统计工作培训会,各县(特区、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及全市各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点)共50余人参加培训。8月牵头组织市 "双创双建”办、市商粮局、市工商局、市消防支队等7部门联合开展全市服务业培训会,就2010版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消防安全知识、旅馆业管理规定及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申报程序等内容,对全市主要星级酒店及非星级酒店和部分景区(点)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近80人进行培训。11月9~10日,组织参加由市旅游局主办、盘县总
  (陈涛)工会协办、盘县红果大酒店承办的2011年六盘水市饭店业服务技能大赛。11月24日举办旅行社责任险培训,县(特区、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和19家旅行社、平安贵州分公司共30人参加。
  继续抓好星级酒店和A级景区评定等工作评定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为AAA级旅游景区;取消水城县天湖仙苑宾馆、六枝特区金龙大酒店二星级旅游饭店资格和凉都温泉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协调省市有关部门对凤凰祥林大酒店、夜郎酒肆大酒店、金三角大酒店用水或用电优惠政策落实兑现;初评并推荐上报市2011年十佳文明酒店、十佳文明旅行社、十佳文明景区、十佳文明导游;批准成立山水旅行社钟山区网点、贵州神州旅行社等6家旅行社分支机构;审核批准六盘水山野交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裕旺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有限公司。指导盘县红盘大酒店申报评定为四星级旅游饭店。
  完成相关工作完成年度旅游行业统计及2010年文化产业统计工作,2011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贵州考区六盘水考点的工作。完成“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和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的相关工作。选出20名能工巧匠制作的12件作品参加全省组织的千人大赛。
  (陈涛)
  【旅游宣传促销】参加2011“中华文化游" 贵州旅游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指导县区举办六枝特区"发现—原始牂牁江”系列活动、梭嘎苗族跳花游、“盘县旅游文化发展推进会暨世界古银杏之乡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妥乐推介活动”、水城南开跳花节、彝族火把节等节庆活动,举办北盘江全国风光摄影大赛等。
  做好省"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配合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中国旅游日,贵州宣传推广周”启动仪式。市旅游局主办、盘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承办六盘水"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在盘县碧云洞景区举办。
  完成中国凉都六盘水旅游地图编印组织各县区旅游局、企业到贵阳参加避暑季及民俗节庆博览会、第二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2011中国国际商品博览会,共发资料上万册(份)。
  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在六盘水电视台、日报、晚报、贵州旅游在线、凉都印象等报刊上发表信息及图片、文稿160多篇。
  (陈涛)
  【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1月14日,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在市政府召开,市领导何冀、靳茹、谢朝碧、藤树红出席会议,市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县(特区、区)党委和政府分管旅游工作领导及发改、交通、财政、建设、文体广电旅游部门、主要旅游办(镇、乡)负责人,景区、旅行社、星级酒店代表120余人参加会议。
  (陈涛)
  【参加"2011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2011中国旅游商品大赛”】6月24~27日,市外侨旅游局组织水城县、盘县部分特色旅游商品,参加由国家旅游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浙江省义乌市共同举办的"2011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2011中国旅游商品大赛"。"水城农民画”、"水城苗族蜡画"、"手工民族服装"、"手工挑花刺绣衣片”、"盘县手工服饰”得到组委会的好评,并在大赛作品展示厅展览。
  (陈涛)
  【举办2011年北盘江大峡谷风光风情摄影展】7月27日,由市摄影家协会、水城县野钟乡党委、政府举办的2011年北盘江大峡谷风光风情摄影展在水城县野钟乡开幕。来自全国广西、成都、北海、桂林、贵阳及的摄影家70余人参加开机仪式。
  (陈涛)

知识出处

六盘水年鉴 2012

《六盘水年鉴 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六盘水年鉴》是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主办,六盘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地方大型综合权威资料性文献,国内外公开发行。六盘水年鉴2000年创刊。此卷为2012年卷,登载2011年的内容,为了增强信息的时效性,保证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部分资料适当追溯或下延。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六盘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