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人民紡織公司磐溪紗廠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調查報告第四期》
唯一号: 230031020230000142
机构名称: 西南人民紡織公司磐溪紗廠
文件路径: 2300/01/object/PDF/230010020230000046/001
起始页: 015.pdf
前置机构: 中國紡織公司
起始时间: 1942年9月

机构描述

該廠原爲中國紡織公司,1942年9月發起組織,抗日勝利後,(1946年)總公司遷上海,另在杭州創設杭江耖廠(耖錠5016枚),將該廠改爲渝江紗廠。當發起時主要發起人爲杜月笙、錢新之、俞鴻鈞、貝淞蓀、趙棣華、朱潤生、束雲章、蘇汰餘、蕭松立、吳味經等六十五人負責籌備,並推選董事十七人,監察七人,選出董事長及總經理,1942年10月勘定小龍坎對岸石門漢渝公路側爲廠址,十一月購石姓地皮九十市畝,1943年2月設立工程處開始建造廠房,五月開始生產;當時資本總額爲法幣二千萬元,是年十二月因建造廠房資金短絀由原股東增資一千萬元,花耖布管制局投資二千萬元作爲優先股,共計股本五千萬元,經陸續趕建紡、織、染三廠,先後開工,是時紡廠僅有印度式小型紡織機十二組,計紗錠2016枚。織廠有鐵木織機四十台,織毛巾機六十台。染廠有V形染鐵十對。因感產量低,品質劣,先後於1944年至1948年間向豫豐紗廠租購及其他機器廠訂製清花梳棉等機,將所有小型紡織全部換爲薩克勞爾式及阿薩力斯式大型紡織,紡錠增爲4016枚,在1946年總公司遷滬後,因感開支太大,資金短絀,織染兩廠先後停工,1949年11月重慶解放後十二月底,由西南工業部接管。今年(1950年)四月一日起改隸西南人民紡織公司,更名磐溪紡廠,其原總公司1949年10月遷杭州,杭江紗廠,亦於1949年7月由杭州軍管會接管。

知识出处

調查報告第四期

《調查報告第四期》

豫豐紗廠從一九一九年在鄭州城外豆腐寨創設以來,已有三十一年歷史。創辦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忙於戰爭的帝國主義國家顧不了對中國的壓榨。因此,這時期的中國民族資本有一個短暫的繁榮和發展。豫豐就是在這樣的歷史環境裏創辦的一家民營耖廠。因爲歷史資料的散失,根據在廠服務較久的職員們的記憶,當時主要創辦人是穆藕初、薛寶潤、劉星耀、劉家曦、吳善卿、貝間蓀等七人,創辦時的生產設備有發電機四部,發電量共爲3,500k.w,美製耖機56,448錠,國產併線機5,600錠,織布機34台,規模也不算小。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國家的經濟掠奪更比以前加重,尤其是日耖在中國市場的傾銷,當時的豫豐就在不斷賠本負債的局面下艱苦掙扎着。後來,因爲負債過多,質典給美商愼昌洋行代爲管理經營,在愼昌管理期間,亦未能擺脫賠本的局面。到1934年又由愼昌洋行轉質與中國銀行管理經營,並收購了該廠大批價格極低的股票,由此資本性質上起了根本的變化。一直到抗日戰爭開始,豫豐都在半開工的狀况下撐持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