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世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原堂王氏族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3742
颗粒名称: 太原世表
分类号: K820.9
页数: 1
摘要: 太子晋公年十七而卒。周灵王驾崩,其弟贵继位,是为景王。晋公长子宗敬仕周为司徒。其时诸侯争霸,王室日衰,宗敬知国事已不可为,遂上表致仕,避乱于晋阳(一说居河东城都乡唐版里)。世人以之为王者之后,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是为太原王氏之始祖,后人并尊晋王氏“系姓始祖”。
关键词: 王氏族谱 太原世表

内容

太子晋公年十七而卒。周灵王驾崩,其弟贵继位,是为景王。晋公长子宗敬仕周为司徒。其时诸侯争霸,王室日衰,宗敬知国事已不可为,遂上表致仕,避乱于晋阳(一说居河东城都乡唐版里)。世人以之为王者之后,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是为太原王氏之始祖,后人并尊晋王氏“系姓始祖”。
  宗敬死后,葬于晋阳城北五里,其墓地称“司徒冢”。宗敬的后裔,瓜瓞绵绵,人才辈出,成为太原之著姓。其后子孙蕃衍,遍布各地。太原遂为王氏二十一地望之首,且为王氏之总号。
  十八世孙翦公及其子贲、孙离,祖孙三代,俱为秦之名将,翦公为大将军,贵公封典武侯,离公称武陵侯。秦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时,翦公北征燕国,东平楚地,南下百越,攻无不克,战功显赫。始皇论功行赏,翦公与大将蒙恬共执牛耳,王姓与蒙姓同居天下之先。始皇驾崩,二世胡亥继位,矫诏赐公子抚苏死,又夺蒙恬兵权,遂令离公为大将军。二世胡作非为,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起兵响应。离公率军与项羽战于巨鹿,离公兵败自殉。其长子元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琅珊,是为“王氏琅珊祖”。
  离公次子威仍居晋阳,两汉时,曾为扬州刺史,其子孙亦散居各地。九世孙霸公又重返故里,徙居太原。霸公生于东汉,屡聘不仕,隐居读书。霸公二子,长日殷,东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其后裔称祁县分支。次子咸,随父居晋阳,其后裔称晋阳分支。殷四世孙述,生三子:隗、懋、允。允公,东汉献帝时居官司徒,董卓篡权乱政,允公与吕布诛杀之。懋公,东汉侍中,幽州刺史。其六世孙光,北魏并州刺史。光子商,北魏度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其裔孙称乌丸王氏。
  霸之后裔琼,字世珍,北魏镇东将军,有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
  资料来源:《太原王氏通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藏。

知识出处

太原堂王氏族谱

《太原堂王氏族谱》

原刊印之《王氏谱帙》对我族女性均未入谱列叙,实为封建伦礼所致,男女平等是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此次续谱实行男女平等,对民国以来出生的女性,按辈就班纳入谱牒,女婿外孙予以简序。女子之女,若从母姓王或复姓均按辈入谱。对未成年而死亡之子女,均未单独按班辈序列,而在其生父名下略作记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