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谱登记编纂人员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瞿氏族谱(续修)》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3304
颗粒名称: 续谱登记编纂人员简介
分类号: K827
页数: 5
页码: 270-274
摘要: 记录了瞿氏族谱续谱登记编纂人员简介。
关键词: 瞿氏族谱 编纂人员 人员简介

内容

瞿于冰,男,现年67岁,初中文化,原籍涪陵区义和镇(大山)大竹村,1951年8月参加工作,一生从教育事业,1982年10月退休。妻李开淑一生务农,现居李渡镇人民西路22号,此次续修族谱,于冰主管续修委员会的财务工作,负责资金收支帐目。
  瞿人楷,又名伯英,男,现年67岁,初中文化,原籍涪陵区镇安镇官塘坡,解放初期参加工作,从事商业管理干部。有较强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字写得很好。1998年3月增补为瞿氏族谱续修、委员会副主任。妻石志鸣,系石沱街上人。二人均已退休。现家居涪陵江东希安达公司宿舍。此次续修族谱,人楷不怕天热酷暑,不怕下雨路滑,多次下乡编纂,理顺了官塘坡祠堂及老鹰岩历代世系的续接工作,并主动承担编纂大山、新妙历代世系部分,为续谱工作贡献了力量。
  瞿伦德,男,现年63岁,初中文化,原籍涪陵区镇安镇白源村1社高家镇,解放前随父移居蔺市镇。50年代初期参加工作,从事商业管理干部,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是《西南商报》、《市场报》、《涪陵日报》的骨干通讯员。妻刘启惠,系商业职工,均已退休,现家居涪陵南门山百货站宿舍。此次续修族谱任续修委员会成员,多次参加关于续修族谱重大问题的研究,为续谱工作提出了好的意见和建议。
  瞿于江,男,现年69岁,小学文化,家住涪陵区新妙镇(开平)岩口村1社,解放前在重庆军用被服厂工作,1949年回乡分地,历任村、社干部,一生务农,热爱家族,不忘祖宗,1996年前负责续修开平片的族谱已手写成书。此次续修族谱,任续修委员会副主任,不辞辛苦,自己陶钱到李渡、涪陵参加研究续修族谱的各种会议,并和于田等人一道负责开平片的族谱资料搜集、走访、登记、校对工作。
  瞿于田,男,现年51岁,初中文化,家住涪陵区新妙镇(开平)八岩1社,1958年由涪陵县工业局招送去重庆机床厂学工,60年回涪安排在安装队工作,跑遍涪陵地区各县;61年回新力厂机电车间当工人;62年回乡务农至今,历任村、社干部。此次续修族谱不怕困难,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地搞好开平片的资料搜集、走访、登记、校对工作,为续谱工作贡献了力量。
  瞿伯玉,男,现年67岁,小学文化,中共党员,家住涪陵区新妙镇(开平)同协村新木湾,历任村、社干部,一生务农,此次续修族谱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走家窜户配合于田、于江做好开平片的走访、登记工作。
  瞿伦国,男,现年65岁,小学文化,家住涪陵区镇安镇(大柏树)寨坪村高坪寨内。历任生产队、大队会计。此次续修族谱不辞辛苦,不畏严寒酷暑,正确对待不同意见,走家窜户,查访登记,认真校对族谱资料,伦国能把曾家冲、门前湾两个祠堂的历代世系分别与各自的祖宗全部接上,确实做了大量工作,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为续谱工作出了大力。
  瞿伦华,男,现年63岁,家住涪陵区镇安镇高坪村横头坡,解放前家庭经济相对较为富裕,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一生务农。此次续修族谱与伦国一道,认真负责地搞好曾家冲祠堂的族谱资料搜集、登记、校对工作。圆满地完成了规定任务。
  瞿尊贤,男,现年73岁,高中文化,家住镇安镇白源村7社刘家湾。解放后于1951年从事教育工作,于1983年退休。他热爱家族,不怕年老,积极投入续修族谱工作,认真负责地搞好调查、走访、搜集、登记、校对工作。能把花蛇沟这支族人80%以上与各自的祖宗续接上了。为续谱工作出了大力,为子孙后代办了一件实事、好事。
  瞿人伟,男,现年63岁,家住涪陵区镇安镇石岭村7社,1955年入伍当兵,在0351部队教导营任教员;1957年退伍安排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62年回家任镇安公社民办教师;70年代末期回家务农至今。1998年3月由续修委员会确定接替负责石岭片的族谱的资料搜集、走访、登记、校对工作。人伟接此任务后,不怕天热酷暑,逐户登记,查找老谱资料,反复核对,走遍坟山,钻越刺林,抄写碑文记载,逐户逐人与老谱相对。石岭这个片基本上是100%的与各自的祖宗续接。为续谱工作出了大力。
  瞿于海,男,生于1937年7月21日,现年61岁,中师文化,家住涪陵区镇安镇官塘村3社,自1957年9月从事教育工作至1997年7月退休。此次续修族谱,任官塘坡、老鹰岩片的族谱资料搜集、走访、登记、校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折不扣地完成了续修委员会交给的任务。
  瞿于贵,男,现年65岁,初中文化,家住义和镇(大山)王灵村6社,于1953年参加工作,1983年7月退休,一直在粮食部门任保管员、会计业务。此次续修族谱任大山片的族谱资料搜集、走访、登记、校对工作,大山王灵是入川始祖——觉用公的落脚地,这个片瞿姓多,居住分散,又无原始记载依据,给登记工作,续接各自的祖宗带来极大的困难。但于贵尽心尽责,不辞幸苦,走家窜户登记校对,圆满地完成了续修委员会分配的任务。
  瞿人国,男,现年54岁,小学文化,家住义和镇大峨村6社,一生务农,有石工手艺。此次续修族谱任义和片族谱资料搜集、走访、登记、校对工作,圆满地完成了续修委员会分配的任务。
  瞿人礼,男,生于1942年4月27日,现年56岁,小学文化,家住镇安镇(大柏树)联丰村2社尹家堡。历任村、社干部,1983年任联丰村支部书记至退休。此次续修族谱任大柏树片的族谱资料搜集、走访、登记、校对工作,按时完成了续修委员会分配任务。
  瞿人高,男,现年54岁,初中文化,中共党员,家住李渡镇(金银)石院村2社,1966年参加工作,任李渡区供销社营业员,大柏树供销社主任,1997年上一名子女轮换回家。此次续修族谱任金银片族谱资料搜集、走访、登记、校对工作,按时完成了续修委员会分配的任务。
  瞿于顺,男,现年72岁,小学文化,家住致韩镇太平村5社,一生务农。此次续修族谱原由续修委员会确定负责致韩片族谱资料的搜集、登记工作。由于年龄大,文化不高,眼睛看不见,走路困难,后来经续修委员会确定,有关具体工作交由瞿伦负责。于顺年龄大,了解的情况多,为续谱工作提供了准确的资料,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瞿伦,男,生于1942年11月,现年56岁,高中文化,家住致韩镇新阳村。1962年8月至1976年8月任生产队会计,同年9月至今任致韩镇小学教师。瞿伦为人忠厚,平易近人,不为私利,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此次续修族谱,于1998年3月接替瞿于顺负责致韩片族谱资料的搜集、走访、登记、校对工作。并编纂了致韩、石泉两个片的历代世系部分。致韩片从老谱上查对,每次续修族谱都无人参加,也没有能人参加。因此历代世系与各自的祖宗难以续接。但瞿伦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到处查找资料,终于将致韩片多数的
  与各自的祖宗续接上了,确实做了大量工作,为续修族谱贡献了力
  量。
  瞿人眷,男,生于1936年5月初2,现年62岁,小学文化,家住致韩镇(石泉)龙桥村7社蒲家湾,一生务农。此次续修族谱负责石泉片族谱资料搜集、走访、登记、校对工作。这个片多数是石龙瞿家嘴祠堂的分支,居住分散,又无老谱资料记载,给登记、续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但人眷不顾天热酷暑,到涪陵、沙溪沟、荣桂场等逐户登记、校对,按时完成了续修委员会分配的任务,为续修族谱出了大力。
  瞿克琴,男,现年72岁,小学文化,家住涪陵区龙潭镇袁家湾,系龙潭畜牧站退休职工。龙潭这支族人的入川始祖系德政公,借李渡续修族谱之机,主动提出与李渡瞿姓合族,合并字派,积极参与合族重大问题的研究。不顾年老,不辞辛苦,自己掏钱到李渡、涪陵开会,到南川走访、登记,具体负责龙潭这支族人的族谱资料搜集、走访、登记、校对工作,并搜集了龙潭瞿家寨、瞿家牌坊的修建年代、背景等资料,已经整理载入新谱,为合族、合并字派,为续谱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
  瞿伯建,男,现年62岁,小学文化,家住涪陵区明家乡双石村。历任生产队、大队干部。明家这支族人的入川始祖系佳章公,借李渡续谱之机,为了与李渡瞿姓合族,合并字派,多次召集明家本支族人研究合族的有关重大问题,多次到李渡、涪陵开会都是自己出钱赶车乘船。又具体负责明家片族谱资料的搜集、登记、校对工作, 为合族、合并字派,为明家片的续谱工作贡献了力量。

知识出处

瞿氏族谱(续修)

《瞿氏族谱(续修)》

瞿氏族谱主要记载了: 1、追溯。以义和镇大峨村瞿九林、龙潭镇兽医站瞿克琴收藏提供的老谱和明家双石村瞿伯建介绍先祖口述为依据。 2、辖属。这次续修的族谱,主要辖居涪陵的李渡、致韩、义和、镇安、新妙、龙潭六镇和明家乡。 3、称谓。妻,称X氏、姓名;闺女岀嫁后的配偶称婿;体现男女平等。 4、住址。统按行政区划名称书写:X X镇(乡)XX村X X组(社), 还可加写小地名,如坡、湾等。 5、人名。统写学名(未按字派取名的,需用括孤注明字派)、号名、别名,不用笔名、艺名。 6、注释。结婚无子女的注明“无嗣”,死时未婚的注明“缺”,不能确定的注明“失考”。 7、“断档”处理。因“断档”不能追溯到入川始祖的,在标题下面标明“某字派以上失考”。 8、纪年。统一采用公元纪年,附写甲子亦可;但不能只写甲子,不写纪年。 9、名责。凡属承担资料搜集、整理、编写、审稿、校对等各个环节的人员,均应在适当的位置署名,做到名责统一。 10、排列。世系按历史、自然形成的支系划片,按地理位置分片组合;高寿名录,按片排列。余类推。 11、文体。属记叙文、议论文兼有,以记叙文为主的语体文体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