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西南民族文工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解放一年》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2852
颗粒名称: 記西南民族文工團
分类号: G247
页数: 7
页码: 30—36
摘要: “记西南民族文工团”中主要描写了听说西南民族文工团要分散而动身走了,听说他(她)们夜晚都哭过,不忍离去等内容。
关键词: 文工团 文艺工作

内容

(一)街前話別
  一九五〇年十一月底(三十日)的一日。聽說西南民族文工團要分散而動身走了,聽說他(她)們夜晚都哭
  過,不忍離去。我就决定再去看他們一次。
  當我與部裹朱同志等一行人驅車到那住處××飯店的時候,只見她(他)們已經上了汽車,朝着我們這邊開
  動了,那個叫做慈仁翁姆的姑娘,紅腫的眼眶裏滾用了淚珠,從汽車窗孔望着我們,似乎在說:『别了,同志;』
  其餘人們的眼睛,也全都是紅潤的紅潤,含淚的含淚。我於是就立刻轉過車去,與她(他)們並行,返轉到民族
  事務委員會去。這股勁,不由我們,這是偉大的民族團結感情,與友好的階級熱愛所招致。
  在民族事務委員會門前下車後,大家熱烈地握手,好多個孩子們,特別是女孩子們,都把熱淚湧出來,向着
  我們望着,望着,簡直盯住了我們不轉睛,又抓住了我們不放手。他們自己西康西藏的藏族,雲南貴州的苗族,
  以及其他族,互相之間,也都全是一樣,就更不必說了。我於是不由得掏出手帕來拭眼角,直感動得頭腦緊張,
  心臟跳動,熱血沸騰起來。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哪!』過去給人家放牛爲生的那個藏族小姑娘,用她所僅能說的漢語說着,同時『
  鳴鳴』大痛起來,那樣子简直像烈火在燃烧一般,壓也壓不住。
  『只要革命,我們就在一條戰線上,精神是結合在一起的,面也可能見到。』我這樣勸慰着她。
  『不要哭啦,明年送你到民族學校學習……』被她(他)們呼爲爸爸的王老(王維舟同志),像哄着自己的
  孩子一般誠懇地央告她。話未說完,不想他這種慈愛的關愛,倒反引得她嚎啕大哭起來。
  接着,從她身邊走過慈仁翁姆來,這個十七歲的藏族小姑娘,她眼睛仍是紅潤的,她和我握手,並顫聲地說道:
  『別忘記了給我通信啊!』我答應她:
  『一定寫信,說不定會又見到面的。』因爲她說過她想學音樂,她說西藏民族是很愛好音樂的,不只是喜歡
  舞蹈。所以,我就想將來設法在這方面予以方便,滿足她的願望,那時當有見面的機會。那麽,『見到面』這意
  思,她是可以理會得出的。
  她聽了,誠懇地點了點頭。
  再接着,她(他)們三人一堆,五人一起,噙着眼淚,忍着離情,互相言别,紛紛找王老給他(她)們簽
  字,我也簽了一些,他(她)們相互之間也都簽了字,留了通信地址,互贈了照片,這時,擁擁擠擠,水息不
  通,攝影者在各個勛人的角落裏攝取他的鏡頭。
  然後又是淚在流,手在搖。朱丹南同志和我說:『這不是悲傷,而是熱愛;這不是個人離別的私情,而是友
  好團結的力量。』
  『民族團結的感情是使她(他)們和我們都動心的,咱們一樣,都有熱愛的同情淚』,我說
  我們都覺得:他(她)們是有熱情的民族。
  然後,大家被催着上車,軍樂齐奏,首先是西康西藏的藏族,王老領着大家在前面邊談邊走,走到十字街
  頭,這才上車,又是:手拉手,眼望眼,不願立卽上去;進了車後,車窗口立刻伸出許多手來,還有紅眼,熱淚。
  待車已經前進,仍是:眼不停在窗口,手揮動在空中,王老的帽子高高舉起來。慈仁翁姆,余西志瑪,那牧女,
  所有藏族的男女孩子們以及民族代表團的同志們,搖着手,在『團結就是力量』的歌聲中,閃過去,走遠了。
  我們再走回來,又只見貴州苗族的孩子們已上了汽車,同樣又是:眼、手、淚、帽子,在動蕩,車窗口又伸
  出了苗族小朋友楊萬選的手,他是跳得一身好舞的孩子,年歲最小的一個。送行者爭着同他握手,『團結就是力
  量』的歌聲又存車裏車外揚起來,車徐徐動了,然後倏然而去。這是到貴州去的;到雲南的後天走,他(她)們
  也都戀戀不捨地調轉身來,拖着步子回去了。我們也開始返部。
  (二)北京觀光
  在返部的歸途中,我在凝神回憶着,想到西南民族文工團十月在北京的情景:
  我因到北京開會之便,在國慶大典時,就看到她(他)們穿起彩色繽紛的民族盛裝,步入觀礼台。就在這後
  幾天的一个晚上,在中山公園音樂堂,看了各民族文工團的聯合歌舞晚會。我從晚七時看起,直到深夜十二時之
  後。本來那時已經精疲力倦了,但我竟然堅持到台下的成萬觀衆走散,台上的全體演員入場,這之後我才離開
  的。這是東北、西北、內蒙和西南四個民族文工團的聯合公演,那時我就看到了這次離開重慶的她(他)們——
  西南民族文工團的節目表演了。
  在這晚會上,首先,聽到了雲南彝族『毛主席頌』的歌曲,譯出來是:
  『不會編籃子很困難,
  不會說話也無法,
  今天我們解放了,
  不知用那句話來歌頌毛主席。
  只有好好的種田,
  來表達我們愛戴領袖的心願。』
  當時同座的一個同志小聲說:『這是平淡無奇的句子,但却是最真摯,最樸素,最親切,也是最形象的抒情
  詩。』
  接着苗族歌唱『想念毛主席』,我又聽到她們嘹亮的歌聲,對照着漢文譯語,知道她(他)們這歌子敘述自
  已從一岩二岩时毛主席领导紅軍長征過講起,等了十五年,等到今天解放了,『有吃有穿『,最後唱出說:她(
  他)們是
  『變得自胖胖,
  像泉水一般的清清爽爽,
  像珠子一樣的圓圓亮亮。』
  我說:『真美!』
  身邊同座者點頭,跟着評論起來:『妙极了!原來是如此美麗的!誰说苗族沒有文化?如果誰要敢說苗族沒
  有藝術,我敲掉他的牙齒!這難道不是最富於詩意的嗎?』接着我們交談:我們相信這歌子的譯者是忠實的直
  譯,因爲『泉水』『高珠子』,不可能不是原來意義的名詞,『白胖胖』、『圓亮亮』、『清清爽爽』等叠字形
  容詞也當然是同樣的情況。
  然後,有苗族『蘆笙舞』,用着畏達丈餘的蘆管,手捧着,口吹着,同時足還跳着,節奏合拍,特具濃厚的
  民族嵐味;藏族『〓于舞』則音響悠揚,舞態多姿;而最後阿西族『跳月舞』,更是:熱情奔放,技術精巧,結
  構有序,整然不亂,簡直能贩引起觀衆,也想加入,盡情陶醉於月下舞場之中,無怪乎阿西族男女群眾從月出到
  次日日出整夜歡舞而不息了。
  她們婦女們的服裝也是花枝招展,有人在說,連我也在想,以爲這很好:像藏族婦女的長〓大衫,髮辮或垂
  或盤,不是很漂亮的嗎?舞起來不是像旗子在輕風中飄揚一般的嗎?幾個同志異口同聲道:『這些民族是藝術的
  民族。』
  (三)重慶聚會
  我又想起他們回重慶後的事來:
  我們在勝利大廈同她(他)們召開了一個座談會,多由她(他)們來談。
  他(她)們說:他(她)在家都種田、牧牛、放羊,勞動。他們出來時,家裏聽了謠言,說是去不得,去了
  回不來,他(她)們本人也有相信的,他(她)們說,那時的思想是如何落後。
  但,他(她)們說,他(她)們一出來後,所遇到的都是:到處誠懇招待,到處熱烈歡迎。他(她)們過去
  在家只是勞動,從來也沒有夢想在首都,在京津滬漢的大城市中,走上舞台,演出自己的歌,自己的舞。過去他
  (她)們的一切是被歧視與侮辱的,今天他(她)們的一切都變爲被看重與尊敬的了,這真是翻了身,這真有說
  不出的興奮和鼓舞。
  他(她)們說:他(她)們在重慶集中後,到北京會見了毛主席,參加了國慶大典,瞻仰了英雄模範,遊覽
  了名勝,參觀了工廠,還行飛機大砲和别的東西,這都是他(她)們過去沒有聽得說過的事事物物。而且,他(
  她)們說,過去不知有中國,不知有外省,這次才學會了很多很多東西。
  這時,他(她)們異口同聲地提出要求來:回去建立文工團,並希望辦民族學校,創設人民醫院,如此等
  等。
  我勉勵大家說:
  『那都要逐漸辦到,衹要你們回去把毛主席的領導和民族政策,把你們學到的一切,到處傳播、宣揚、實
  行,成立文工團你們就是骨斡,在民族中生根。』
  聚餐時,談到他(她)們的演出,我在重慶看到了,他們說:那是與出去時不同的,除原有民族歌舞之
  外,又學會其他民族的東西,如東北延邊民族的『洗衣舞』,西北維吾爾放的『薩巴尼舞』,内蒙民族的『牧馬
  舞』等等,我告訴他們:這都學得極好。而原來的『蘆笙舞』也有了些新的發展與改進。
  他(她)們在短短的兩三個月中學會了很多漢語、漢字,而且會寫。其中最爲動人而有意思的,我看到的是
  下面兩個人物:
  藏族中那個牧牛的姑娘前面已經敘述過她,說出了她的生活,她的願望,她不完全會說漢話,但她由藏語表
  達她的意思,聽起來是純樸可愛,是很有意義的,此姑娘是在座中談了許久後第一個用民族語發言的;而她却找
  到一個翻譯者。這譯者,是一個漂亮的小姑娘,頭髮烏黑,兩個小辮子垂在雙肩上,她能說滿口流利的漢語,特
  別是講出十分合標準的四川話,她首先担任了這牧女的譯者,這翻譯員小姑娘便是慈仁翁姆。她翻譯得很好,還
  給其他不大會說漢話的男女同志全部担任翻譯,表現了她的聰明玲琍。慈仁翁姆,最後,在我講話後,立即拿着
  本子要我簽名,我也拿出手册來讓她簽名。
  我這时快樂得流出淚來,我在她的簽名册上寫了些勉勵的語句。余西志瑪和楊萬選後來也同我互簽過字。
  『出來时不敢出来,回去時不願回去,難捨難分,忘不了毛主席,忘不了中華人民,忘不了民族團結,忘不
  了你們大家,特別是爸爸——王老。』他們如此說,我地如此想。
  有人說:『這就是前後的兩個對照,這就是一年的顯著變化。』我想,一點也不錯。

知识出处

解放一年

《解放一年》

“解放一年”中主要描写了保卫胜利花朵、永远是战斗队、劳动人民力胜天、好日子开始了、母亲和儿女们一起前进、我怎样认识了为人民服务、两面红旗以这些主题记录解放一年成就的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長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