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生產完成情况分析表(月或半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造紙工業企業作業計劃及技術領導參考資料》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8338
颗粒名称: 上月生產完成情况分析表(月或半月)
分类号: F242
页数: 5
关键词: 生产 作业计划

内容

上月生產完成情况分析表(月或半月)
   總1表
   生產情况的分析可以正確評價前月生產的成績,發掘生產潛在力量,暴露薄弱環節,作爲决定技術組織措施的方向及擬定本月作業計劃的有力根據,因此必須充分利用統計核算及技術核算的方法,尋求在技術上可能,在經濟上合理的指標,以便製訂先進而切實可行的作業計劃,具體辦法擧例如下:(以下數字均係假設的)
   (一)產量完成情况分析:
   1.造紙部份
   造 紙 車 間 紙 車 工 段
   附(一)表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初步確定45#××紙產量之增加,主要因素是由於作業時間的增加和台時產量的提高所致。從中我們可以再深入一步的追求台時產量爲什麼會提高?可以從損紙方面、車速方面、紙漿品質方面去分析,找出主要的因素肯定成績,給此次編製計劃找出可靠的依據。而影響70#××紙產量下降的因素很明顯的是作業時間的減少,而減少作業時間的因素是檢修問題和待漿問題,因此我們在此次編製計劃時,應克服薄弱環節,加强檢修和提高製漿能力,並可參考分析製漿生產情况來决定。 2.製漿部份
   製 漿 車 間 扣 解 工 段 附(二)表
  
   台時產量的增加(45#××紙原漿)
   (1)由於每盆裝料增加共計4,560Kg
   (2)由於每盆扣解時間延長,共計少產1,380.96Kg
   4,560-1,380.96=3,179.04Kg
   台時產量的降低(70#××紙原漿)
   主要是由於扣解時間的延長,以致少產13,295.5Kg
   13,295.5-7,997.1=5,298.4Kg
   並參考S.R.計劃58,而實際是62,足見黏度較計劃增高。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肯定了70#××紙原漿的減產由於扣解時間的掌握不好,多耗了時間,不僅減產而品質亦未達到指標,可能影響紙車的抄造,今後應注意扣漿時間,掌握品質,並應找出爲什麼會影響扣解時間的增高,可以從三方面來尋找:
   1.漿機底刀是否太鈍,或循環不够,或濃度過低,從設備與操作方面去分析,根據技術記錄和設備鑑定卡片去發現原因。
   2.原料蒸煮後的高錳酸値怎樣?竹料性質怎樣,從化學變化方面去尋找原因。
   3.是誰掌握下刀,是誰負責檢修,從專責人的方面去找原因。
   將三方面配合比較卽可以肯定扣解時間延長品質下降的因素。 製 漿 車 間 蒸 煑 工 段 附(三)表
  
   (1)由於作業時間之增加,多產1,815.95Kg 5×363.15=1,815.95
   (2)由於裝鍋量之增加,多產861.17Kg 19.94×54=861.17
   (3)由於作業時間之降低(因調度不當經常影響到漿倉滿不能放料),少產3,631.5Kg 10×363.15=3631.5
   (4)由於裝鍋量減少,台時產量也降低少產830.2Kg 4.5×186.5=830.2
   1,815.95+861.17=2,677.12Kg(原竹粗漿量)
   3,631.5+830.2=4,461.67Kg(半熟料減產量)
   根據產量再考慮品質,半熟料粗漿計劃之高錳酸値11,而實際到12,足見品質不穩定與操作與技術條件的改變與調度工作的配合有關,以後應加强調度工作,從穩定高錳酸値着手。
   二、主要消耗定額及技術條件分析(以漂白粉爲例)
   漂 白 粉 消 耗 定 額 分 析
  
   註:1.影響單位定額量
   2.實際平均爲加權平均數 討論:上面分析結果,單位產品消耗漂粉超出計劃40.281Kg,其中由於漂粉實際質量提高,含有效氯成份加大,提取率增高應節約13.955Kg計算法:
   0.27×0.82×141.267=31.2765耗有效氯總量(計劃)
   31.2765÷(0.28566×0.86)=127.312照目前之漂粉以原計劃有效氯總量算應用漂粉量(實際)
   141.26-127.312=13.955Kg照規矩應該節約量
   另外忽視成本核算,違背技術質量規定,用大於規定漂率的料子進行漂白,及漂後損失增多,影響單位耗用量提高54,236Kg計算法:
   0.28566×0.86=0.2457
   0.2457×181.548=44.6009實際平均耗有效氯總量
   44.6009-31.2765=13.3244
   13.3244÷0.2457=54.236Kg
   再看單位定額純氯提高量
   0.27×141.267=38.1421(計劃)
   0.28566×141.267=40.3543(按原計劃定額算目前有效氯量求得應用有效氯量)
   40.3543-38.1421=2.2122(單位定額純氯提高量)
   2.2122÷0.28566=7.744公斤,(提高定額漂粉量),但節約13.955公斤漂粉中包括純度的提高與溶解提取率之提高兩個因素。
   13.955-7.744=6.211(溶解率提取量)
   再看漂率的降爲4.114,並與計劃漂率相比
   4.114:10=0.4114
   而計劃耗有效氯爲31.2765 ∴0.4114×31.2765=12.8466,降低漂率而多耗了有效氯。
   12.8466÷0.2457=52.376公斤(將漂率降低之影響有效氯量,合成漂粉之量),這說明是用了不合規格之料子進行漂白而影響了單位定額耗漂粉率的提高量,又因漂後損失增大,漂粉也受影響(隨損失跑去)。
   54.236-52.376=1.86(卽因纎維收穫量的降低與漂粉的相反浪費)
   根據上面的分析,所以在實際情况中是包括了先進經驗與落後的兩方面,同時在單獨的一個構成因素中也包括了先進與落後的成份,如溶解得率實際平均雖完成計劃,但執行前期落後於計劃,後期接受先進經驗,採多次溶解法,使提取氯大大提高,而使平均數完成計劃。
   因此在下月卽計劃月中技術指標的要求是:
   1.漂粉含有效氯按計劃標準27%,再以實際含有效氯33%加以調整爲33/27。
   2.漂率根據計劃蒸煮漂率規定爲10.4%。
   3.藥液使用率根據10.4%的漂率,達到標準白度(80—85)規定爲95.00%。
   4.溶解得率,學習多次溶解法及與技術條件的結合規定爲90%。
   5.漂後損失率根據實際統計數字,並控制漂率在10.4%的條件下,規定損失率4.845%,收穫率爲95,155%(指纎維)。
   根據這些條件我們來推算出一個公式
   又從實際漂白操作與調整關係上找有效氯總量
  
   定額分析說明:
   根據漂白粉的分析辦法,可以進行,其他主要消耗定額之分析,主要的精神是統計核算與技術核算相結合,要說出增加或降低的根本原因,並要考慮品質的相關因素,如蒸煮工段分析至少應包括以下項目。
   一、量的指標,碱的單位耗用量。
   二、技術條件,碱的純度,溶解濃度,規定液比,硫化度,操作指示,蒸煮條件。
   三、品質指標,原材料品質,粗漿收穫率,規定高錳酸鉀値。

知识出处

造紙工業企業作業計劃及技術領導參考資料

《造紙工業企業作業計劃及技術領導參考資料》

该手册提供了制定和执行造纸工业企业作业计划的详细指导。它介绍了如何确定目标和指标,制定作业计划,分配资源,监督和评估计划执行情况,以及修改计划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