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樣迎接和指導一年級兒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小學五年一貫制的實施經驗》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8102
颗粒名称: 我們怎樣迎接和指導一年級兒童
分类号: G627.19
页数: 10
页码: 33-42
摘要: 暑假過後,將有大量的對學校感到愛、感到新奇的一年級兒童步入學校。這是孩子們生活中的一個大轉變,也是他們打好學習基礎的時期。特別是今年,許多學校都要開始實施五年一貫制。因此,一年級的敎師們,在新生錄取後,就必須開始很好地準備迎接兒童和組織兒童們愉快地、有興趣地學習。現在根據我們過去的經驗來談談這些問題。
关键词: 小学教育 重庆市

内容

北京師範大學馬英貞
   第二附屬小學霍懋徵
   執筆
   暑假過後,將有大量的對學校感到愛、感到新奇的一年級兒童步入學校。這是孩子們生活中的一個大轉變,也是他們打好學習基礎的時期。特別是今年,許多學校都要開始實施五年一貫制。因此,一年級的敎師們,在新生錄取後,就必須開始很好地準備迎接兒童和組織兒童們愉快地、有興趣地學習。現在根據我們過去的經驗來談談這些問題。
   開學前敎師的工作
   一、訪問學生家長。敎師們必須知道,孩子們入學以後的全部學習活動,如果能得到家長的帮助,是更能順利地搞好的。因此,準備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新生錄取後,馬上進行家庭訪問。爲了做好家庭訪問,掌握在家庭訪問時所瞭解的孩子的情况,我們製訂了一種如次的家庭情况調査表。
   調査表印好以後,我們按照學生註冊的名單,先將學生姓名、住址等塡入表中,然後依照住址的遠近依次訪問。假如孩子的父母都有工作,就在家長們的休息日去訪問。訪問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注意扭轉孩子們怕老師的觀念。將要入學的孩子們,最關心的就是“老師”。又因爲有些孩子的父母常用“你不聽話,送你到學校叫老師管你”等話恐嚇過他們,於是就有些怕“老師”。通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第二小學家庭訪問表
  
   註:表的後面,有級任記錄,敎師隨時記載,作爲準備填入學籍表的材料。
  邊家庭訪問,要使孩子感到老師可親而並不是可怕。同時更要向家長介紹蘇聯社會和家長們對於孩子入學的重視和敎育情形,要求學生家長留意培養孩子們對學校的興趣,從而使孩子們願意上學並感到做學生的光榮。
   (二)瞭解孩子是在什麼條件之下生長起來的。通過家庭訪問,必須注意瞭解學生家庭成份、人口和經濟情况,以及學生家長的職業、文化程度和他們對孩子的敎育方法。因爲這些對孩子的性格、喜好、智慧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掌握了這些情况,對於今後的敎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們學校的學生劉師戡的家庭生活方式是資產階級的,因此他不愛勞動,也不會勞動,如盛飯、穿衣等小事,都要別人替他去做。敎師瞭解了這些情况後,除向家長進行敎育,請家長讓他做他自己能做的事以外,更在開學後,對他加强勞動指導,隨時找機會讓他做事,叫他給老師取送本子,帮助人做事。他肯去做,做對了,便鼓勵他,使他得到勞動的快樂和光榮,後來就養成很好的勞動習慣了。
   (三)將孩子們的作息時間吿訴家長。爲了照顧七歲兒童生理上的特點,爲了孩子在入學後能够保持身體的健康而輕鬆愉快地習慣於學校的生活,我們必須將合理的、正確的作息時間,及製訂作息時間的重要性吿訴家長。如:每天至少要讓孩子有十小時的睡眠,吃飯、遊戲、起睡都要有一定的時間,飯後不要立刻做功課,要有足够的活動遊戲時間,以及爲孩子創造安靜而舒適的睡眠條件等。一般說來,可以由學校大致規定一個學生作息時間表,供給學生家長參考。
   (四)請家長爲孩子準備好上學必需的用品。我們要吿訴家長在開學前給孩子們準備好他們學習時應用的東西。如書包、鉛筆、筆盒、蠟筆、水碗、剪子(不要給孩子們帶刀子,因爲一年級孩子不會使用刀子)等。孩子們看到這些新奇的東西,會爲了想使用這些東西而增强入學的要求。另一方面,如果家長不給孩子準備必需的用品,到開學時,孩子看到別人都有而自己沒有,就會感到不愉快而影響學習興趣。同時課堂秩序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關於學生的用品問題,各地敎師應當根據具體情况,根據一般學生的家庭經濟情况,指定學生必需的,而爲一般學生家庭經濟情况可以準備的用品。這樣,一方面吿訴學生家長予以準備,或想出辦法來解决個別學生的困難,一方面向學生進行敎育,吿訴愛惜用品,在用品不好的情况下搞好學習,培養孩子們的品德。——編者)
   (五)準備建立家長會。通過初次訪問,向家長說明家庭和學校聯系的重要,醞釀建立家長會。同時,並吿訴家長們,除用書面、電話等方式聯系外,還可在每星期的一定時間內,到校訪問老師,彼此交換對學生瞭解的情况。
   到學生家去訪問,是爲了瞭解情况,做好今後敎導的工作,它不同於到親友家的隨便看望。因此我們必須善於運用適當的方式和方法,我們要時刻注意我們的言行,更要善於觀察;對於不同的家庭,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切記要主動地去瞭解情况,不要被動地局限於聽取瑣碎的家務事。
   二、在學校的準備工作:
   (一)佈置課堂。課堂的佈置、設備,對於孩子的學習及身心發展,都有很大關係。課堂位置,除掉選擇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以外,如條件可能,還應該和高年級的課堂有相當距離。因爲高、低年級的作息時間不同,並且由於學生年齡不同,遊戲方法和興趣也不同,分開來是對組織和指導他們活動較爲有利。課堂的桌椅最好能適合七歲孩子的身材,因孩子正在發育時期,如果桌椅不合適,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假如條件不可能,則選擇較爲適合的桌椅,按高矮排列整齊。其它如黑板、講台的位置和掛衣帽的釘子、痰盂、廢紙簍、盆架、胰子盒等都要注意放好。課堂佈置也應該優美、舒適。領袖肖像懸掛在黑板上邊,彩色圖畫如“毛主席熱愛兒童”、“公園”、“北海”等,不可掛得過多。這項佈置,除使課堂莊嚴、美化以外,更重要的意義,是培養孩子們熱愛領袖,熱愛祖國,培養孩子的藝術趣味。到開學的前一兩天,我們還應該在窗台上放置一些花草,使課堂顯得有生氣。並且通過花草的放置,來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及初步的勞動習慣。
   上列事項都是繁瑣的但却是必要的,敎師們萬不可認爲這是學校的事務工作,而自己不去過問。事實上,假如我們敎師不親身去協助事務部門做好這些工作,就會影響我們的敎導工作。
   (二)敎導工作的準備。我們首先應該熱悉敎材、製訂學期講授計劃。然後根據家庭訪問所瞭解的情况,製訂生活指導計劃。再準備學級簿、記分冊,並和事務部門接洽,準備孩子所用的練習簿和課本等。
   (三)召開家長會。在開學前,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一定要邀請家長帶領孩子來參觀學校的一切設備,使家長熟悉學校的情况。使孩子們看到給他們準備的美麗的課堂和好玩的遊戲器具,以及今後的朋友和老師們,初步引起孩子們對學校的好感,初步引起他們上學的興趣。
   開學後敎師必需做的事
   一、開學日。開學的第一天,孩子們會很早地來到學校。我們應該在院中歡迎他們,同時要和靄可親地向他們介紹自己,給他們一個好的印𧰼。然後和他們一同走進課堂,照孩子們的身材,暫定他們坐的位置,使他們感到自己已經有了桌椅,是個光榮的小學生了。我們可以叫他們打開桌子看看,吿訴他們桌子裏邊怎樣安放用品。這時萬不可以校規來約束孩子,可以和他們漫談課堂中的一切掛圖、用具等。到行開學典禮時,僅按高矮大概排列兩行隊(不嚴格要求)。散會後,和孩子談天,吿訴他們明天到校的時間和基本校規,如不遲到、看見老師要行禮、經常保持自己的整潔和公共衛生等。然後再組織學生做遊戲或講故事,使每個孩子感到愉快。根據我們的經驗,那天孩子們的表現可能有兩種情况:一種是哭、胆小、找媽嫣或找姐姐、哥哥,一種是不受約束到處亂跑。我們必須計劃好對於這兩種情况的處理方法。對胆小好哭的孩子,我們可以用各種足以引起他們興趣的事物和動作來誘導他們,並且態度盡量做到和靄可親。對於亂跑的孩子們,我們要事先佈置,請全體敎師和工友們共同負責,注意在各院落裏巡視。
   二、建立敎學秩序。在一年級初入學的孩子們中間建立敎學秩序,比任何工作都重要。在開學的頭幾天,敎師必須集中力量,根據具體情况,有計劃、有步驟地做許多指導工作。
   (一)認識環境。初入學的孩子們大致都存在着“要學習”、“要好好聽老師話”或是“怕”的思想。學校中的一切,都使孩子們感到新奇。所以首先應該使他們熟識學校環境。我們的方法是在開學第二日先不進行課程,老師領着他們像逛公園似地遊覽全校。先參觀敎師預備室、飲水室、飯廳和厠所。然後再參觀辦公室、衛生室和其他地方。介紹他們這些地方有什麽用,什麼時候來。吿訴有哥、姐在校的孩子們他們的哥、姐的敎室。同時造機會觀察他們是否認淸了,如讓他們到預備室替敎師取本子,或到辦公室去拿粉筆等。這高我們須注意到僅有一次的認識是不够的,至少應有二、三次。
   (二)玩遊戲器具。遊戲器具是孩子們到校後最先發生興趣的東西,因爲有許多都是他們在過去生活中很少或從來未接觸過的。所以老師需要吿訴他們怎樣玩法。如滑梯要排隊輪流玩,一登一登爬上去,坐着滑下來。老師不妨滑一次,然後使全體學生也輪流滑一次。對於胆小的要特別鼓勵他。其它如浪船,壓板、爬竿、林遊等,也要用同樣方法來指導他們,使孩子們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按着一定次序和規矩。
   (三)練習排隊。排隊是建立敎學秩序工作之一。在開始時,孩子們不可能一時記住很多隊形及方法,所以最初只練習排兩行隊。等他們成了習慣,然後逐漸練習排體育、音樂隊和放學回家時的放學隊形。在剛練習時,孩子們誰也不認識誰,很難記住誰挨着誰。可先排好課堂座位,再依座位次序令其按次排站。然後先單行後雙行地排好,解散,再集合,再解散。當練習排隊之先,還必須吿訴他們爲什麽要站隊,使他們思想上有明確的認識。再結合排隊講大雁的故事,要求孩子們站隊的時候要快、靜、齊。但實際要求上不可過高,以免使學生感到負担或苦惱,影響情緒。
   (四)建立各項學校規則。每一校規的建立,一定要使孩子們先在思想上明確起來,懂得爲什麽這是最重要的。同時每天不可太多,最多兩三件,漸漸地指導孩子們能做到:不遲到不早退。在課堂內不隨便亂動,不隨便離開座位。在課堂內說話先舉手,得到老師許可後再起立說話,同時要注意養成舉左手的習慣,以免妨礙右手寫字。不忘帶學習用品。自習或上課時從後門出入課堂,以免影響全體。要保持各物的整潔。要尊敬老師,友愛同學。
   三、生活指導。生活指導是經常的仔細的工作,我們必須先仔細地瞭解孩子,然後才能運用最有效的方法來做生活指導。
   上面所談到的開學前的家長訪問工作,是瞭解孩子的很好的辦法。此外,我們還可以從多方面來進行瞭解。
   觀察孩子們一天在校的活動,也是我們瞭解他們的方法。孩子們在遊戲時,多能自然地流露出他們眞實的性格、習慣和興趣。在和他們一塊遊戲時,我們要多留心觀察他們的表現。尤其在當孩子跑來很親熱地拉住你的手時,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進行瞭解。如我校學生徐靜同,平日下課不能很好地和同學們一塊玩,精神不愉快。我們看到這種情形後就和他談話,知道他每天不吃早點,飯量也小,就愛吃菜。與他的家長聯系,知道他沒病,就是不聽話,給他預備旱點他不吃,也就不給他預備了。這時,我們就吿訴他吃東西的重要,囑咐他吃飯時要注意定時、定量,鼓勵他和同學們比健康。現在他的精神也好了,也能很好地和同學一塊玩了。
   通過和孩子們的談器,可以瞭解其他孩子們的表現。有時孩子們平時的表現是與當着老師的表現不同的。敎師應該注意在和甲生談話時,不但要瞭解甲生的情况,而且要通過他的談話,瞭解別的學生的情况。如我們有一次和學生王玉談話,知道另一學生薛德靈中午常不回家,排隊出校門,走不遠又跑回學校來,或在街上玩,午飯就不吃了。我們知道了這種情况,就特別注意了薛德靈,對他進行敎育,指導他改正。
   當孩子們的表現異於平常時,應當興家長聯系,瞭解情况,給以適當的指導。如學生周宏是個努力學習的孩子,忽有兩天請假。也沒有寫假條。問他,他說是病了。第二天請他母親來學校談話後,才知道是因爲沒人送他,他怕運到,就不到學校來了。於是我們就對他和他母親說明請假比遲到更要躭誤功課的道理,這樣,以後就改變過來了。
   課堂敎學可以使我們更淸楚地瞭解孩子,避免從印𧰼出發去看待孩子。我校學生張生實是個仔細謹愼的孩子,上課注意聽講,生字本寫得非常整齊。在我們印𧰼中,無疑是個好學生,不再需要個別的多加指導了。可是在記分檢査時,每次不是三分就是二分。當我們更深一層地對他瞭解,才知道他是個死用功而不得法的孩子,本子寫得很好,但默字和應用就不行了。因此我們就對他加强了個別帮助。
   另外,假如班上有曾經上過幼兒園知識字班的孩子,我們還可以訪問他們的舊老師,瞭解他們的特長、興趣、個性和學習情况,做爲我們敎導工作的參考。
   生活指導的方法,要根據具體情况靈活地掌握和運用。最重要的,就是敎師要動腦筋刻苦地去鑽硏創造。這裏,我們只簡單地談下列幾點。 首先,要建立老師的威信。我們要有很好的敎態,經常要和藹可親。下課後多和兒童一塊遊戲,多關心孩子的生活,設法給他們解决問題。放學時下雨了,設法把孩子們送回去。褲子裏拉屎了,老師也要耐心地給收拾。這樣才會使孩子愛你,聽你的話。但嚴肅也是必要的。在孩子違犯紀律時,那怕一點小事,也絕不能馬虎、通融。如站隊時要求了“快、靜、齊”,那麽就是有一個人在談話也决不成。這樣,使孩子們明白凡是老師所說的都應該照着去做。如果班上發現一件不好的事,不管它是怎樣的微不足這,我們也一定要設法解决。如有一次我們班上有一個學生丟了一個燒餠,我們很快地給找出來了。這樣一來,孩子們感到老師好,負責任,從而增加了對老師的敬佩,消弭了類似的現𧰼,使得他們對老師更親切了,不論有什麼問題都肯大胆地吿訴老師,叫老師給他們解决困難。甚至連自己嫣媽不肯捐獻的事,都要跑來吿訴老師,讓老師想辦法。最後,我們還必須指出的,就是老師本人,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到言行一致、公正不阿。否則,一切等於空談。
   其次,要與科任敎師密切聯系,共同指導孩子,糾正孩子們對班主任老師和科任老師分別對待的錯誤看法。在習慣上,孩子總是把班主任老師和科任老師兩樣看待(當然這種現𧰼是由於以往有些科任敎師不愛管孩子們的“閒事”造成的)。爲了糾正這種現𧰼,我們就跟科任敎師隨時聯系,遇有問題,共同處理,使孩子們心目中不再有班主任、科任的區別。如學生汪永安在上第一節課時,不遵守紀律,班主任老師未處理完就下課了,在第二節時,科任老師又接着處理。這樣使孩子們知道每個老師都能給他們解决問題。
   第三,利用課間或說話課時講述故事。爲了使孩子們知道個人和集體的關係,我們就講了自編的“小紅的故事”,使學生通過故事,知道個人在團體中要是不好時,就不能受到大家的喜愛,也就因爲個人而影響了大家。這樣,連平日最不守紀律的薛德靈,在聽完故事後也說:“老師,我願意像“小紅”一樣好,你看我成嗎?”(這時老師應該鼓勵他,並表示信任他,就會收到很好的敎育效果。)發現班上有丟失鉛筆、橡皮等東西的情况,就給他們講“錶”的故事。有許多學生聽完後,都能將他們所拾的東西交出來。
   第四,應該隨時想辦法,注意說話技巧,給孩子以敎育和啓發。比如有的孩子年齡較大或是認識些字。他們常常會在上課時老師未講授前就喊:“我知道”。發生這種情况,當時就讓他們到前邊黑板上去寫要學的生字,並且還要拼音、劃聲。這樣他們就很少能够拼、寫全對。這時,老師就乘機敎導他們,使他們感到有學習的必要,從此上課就安靜了。又如在指揮學生活動前,一定先要給孩子們暗示或提醒一下應該注意的事項,再說動令。例如在叫他們拿出書來的時候,最好這樣說:“誰能又輕又快地把書拿出來,放在桌上,趕快坐好。”不應該說:“把書拿出來,最好又輕又快放在桌子上。”因爲他們在聽到老師說拿出書來的時候便已開始活動了,後面的話,再也聽不進去,秩序當然可能亂起來。
   最後,無論孩子們發生了什麼錯誤,敎師都必須先判明這些錯誤是不是自覺的。低年級的孩子常常是非觀念不明,許多事情他們不知道那樣是對,那樣是不對。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使孩子們建立明確的是非觀念。如我們在對孩子進行互助友愛的敎育後,有一天改本子時,發現王存瑞的本子寫的很整齊。當時我們感到很奇怪,因王存瑞平日寫字不好。經過調査,知道是劉蕙萍給他寫的。問劉蕙萍時,劉蕙萍說:“老師不是說過嗎,功課好的要帮助功課差的。所以,昨天放學後,我看他寫的不好,我就帮助他寫了。”這就需要老師給以正確的指導,指出劉蕙萍帮助別人的精神是對的,但是帮助的方法錯了。
   以上所談,都是我們曾經做過的或者是注意到的,寫出來供暑假後一年級的敎師同志們參考。

知识出处

小學五年一貫制的實施經驗

《小學五年一貫制的實施經驗》

出版者: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敎部

小學五年一貫制的實施經驗该书主要介绍了重庆市西南区小学教育制度的1实施经验。

阅读

相关人物

馬英貞
责任者
霍懋徵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