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蚊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衛生廣播文集 第三輯》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4125
颗粒名称: 談蚊子
分类号: S852.74
页数: 4
页码: 15—18
摘要: 蚊子是一种吸血的昆虫,他们常常出来咬人,咬了以后,不但吸去了宝贵的血,还弄了些毒素到皮肤里,使得皮肤痛痒,怪不好受,最使人讨厌。同时还会把好几种厉害的病,传染给人。
关键词: 蚊子 昆虫

内容

各位聽衆:
   今天花費十五分鐘的時間,再來談一談蚊子問題,一方面,可以引起大家對於自然科學常識的興趣;另一方面,還可以得到一些生活中有切身利害關係的知識。我希望介紹的東西是大家要知道的。如果有什麽意見或疑問,請寫信到電台來,我們一定要想法子答覆的。
   蚊子是一種吸血的昆蟲,他們常常出來咬人,咬了以後,不但吸去了寶貴的血,還弄了些毒素到皮膚裏,使得皮膚痛痒,怪不好受,最使人討厭。同時還會把好幾種厲害的病,傳染給人。
   所有的蚊子,牠們的頭上都有兩隻很大的眼睛。頭的前面有很長的嘴和觸鬚。胸部比較大,分成三節。背上長着兩隻透明的翅膀,上面有一定式樣的紋路,從這些紋路,可以認出他是蚊子。胸部的腹面,長着三對細長的腿。肚子分成十節,比嘴稍微長一點。若是把母蚊子解剖開,用放大鏡來看,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嘴巴是一個細長的,兩個半圓片合成的管子,裏面還有兩對長針,一對尖端像鋸子,一對的尖端像刀子,牠吸血的時候,就是用這兩對東西割皮膚和皮膚的細血管。連着嘴巴的管子,在頭部有擴大的咽喉,可以縮小放大,這樣,人的血就可以被吸到她腹部的胃裏去。在胸內的腹面,有唾液腺,裏面有像口水一樣的液體,叫做睡液,由細管子,通到嘴巴裏的管子裏來。這種液體可以使血液不凝固,這樣,吸血的時候,唾液和血液混合,才不至於血液在嘴裏,或者在咽喉裏凝固,堵往了他的嘴。在胃的背面有生殖器管,母的是卵巢,可以生長蚊子蛋;公的是產生精蟲的器管。
   蚊子是卵生的。經過雌雄交配以後,母蚊子生蛋,由蛋的變化,再生出下一代的蚊子。很多種𩔖的蚊子是把蛋生在水裏。交配一次,可以生蛋兩三囘,每囘生蛋二百到四百個左右。一個母蚊子一生可以生蛋八百個到一千個。很多種的母蚊子,必須吸過一次血,肚子裏的蛋才能長成了蟲出來。每囘吸血後,不過一個多星期就可以生蛋。生在水裏的蛋,幾天工夫就可以孵化成幼蟲書上叫他做孑孓。孑孓最初還不到一分長,幾天以後就長到三分,經過四次脫皮才變成了蛹。由孑孓變成蛹的時間,因食物供給多少,和溫度高低的不同,可以從十天到六個月不等。食物多,天氣熱的環境、蛻變的時間短,蛹雖然不吃東西,但是也常常活動,經過五天到十天就變成蚊子了。
   母蚊子和公蚊子,都可以吃花露和水菓汁過活。公蚊子的嘴巴,發育不同,不能刺破皮膚,牠們都是不吸血的。只有母蚊子,很多種類都是非吸了血不能生蛋。許多蚊子,尤其是瘧蚊,是在光線暗淡的地方,或者在黃昏時候才出來咬人。在明亮的,或者完全黑暗的時候,他們安靜地站着不動。家蚊子和森林瘧蚊的習慣是例外的,他們不分明暗,任何時候都會咬人。 在黃昏的時候,公蚊子常常成羣飛舞,母蚊子則單身獨自漫遊,碰着一羣公蚊子的時候,他就闖進去,拉着牠的伴侶,一同飛到別的地方去。留下的這一羣公蚊子仍就飛舞着,等候另一個母蚊子的降臨。牠們的交配是尾對尾的姿式。公蚊子從蛹孵化出來以後,只需要十二小時到二十四小時就能交配:母蚊子多半要在二十四小時以後才行。普通家蚊都能在黑暗隱蔽的地方過冬。頭年秋天交配過的母蚊子,可以到第二年春天,吸了血後才生蛋。公蚊子却是到秋天完了就要死的。一般蚊子飛行的距離,因種𩔖不同,有一定的範圍。瘧蚊一般的飛行距離是半哩,雖然有時超過一哩以至四哩。美洲的海岸有一種鹹沼蚊,可以飛到三十哩以外的城市去吸血,再飛囘海岸來生蛋,但是風的方向和速度,常是影響蚊子飛行範圍的决定條件。因爲有些種類的蚊子是順風飛行的,有些是逆風飛行的,還有些是橫過風向飛行的。
   蚊子也有許多敵人,例如蜻蜒,小雀子,猫頭鷹,蝙蝠,靑蛙等,都可以把牠們吃掉。小胞子原蟲,細菌,黴菌可以侵入牠們的身體,使她們生病。她們幼小時代的孓孑和蛹,也可以被四脚蛇,硬殼蟲,蝌蚪,魚𩔖,鴨子和其他水鳥吃掉。
   從這些關於蚊子的生活習慣看起來,好像他們和人𩔖的關係,主要的,就是因爲許多種類的母蚊子都吸我們的血。其實,吸血是有限的,並且有很多種,主要還是吸動物的血,最重要的關係,還是他們有許多會把可怕的疾病,帶給我們。其中有四種帶給人𩔖的疾病,是很嚴重的。第一是瘧疾;第二是黃熱病,第三是登革熟;第四是絲蟲病。不過在我們中來說;瘧疾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西南區。黃熱病不在中國流行,牠是在非洲西岸,美洲大西洋沿岸,和中南部沿岸流行。登革熱是在熱帶和西熱帶流行的。絲蟲病在我國江浙,福建沿海一帶常有發生,西南區,很少看見。傳播這幾種病的蚊子,種類各有不同。傳播瘧疾的是瘧蚊。我們生活在瘧疾流行的西南區,對牠應該有些認識。
   全世界已發現的蚊子,大約有一千四百種。在中國差不多就有一百種。其中的瘧蚊,共有二十四種,和七個變種,一共三十一種。在這三十一種中間,根據硏究,有十二種可能傳播瘧疾。但實際上,傳播瘧疾的主要瘧蚊,只有微小瘧蚊,中華瘧蚊,傑坡令瘧蚊,和巴頓瘧蚊四種。傳播力最大的要算微小瘧蚊。西南山地傳播瘧疾的主要瘧蚊,就是微小瘧蚊和中華瘧蚊。
   瘧蚊和普通蚊在習慣和形態上很容易區別。瘧蚊的蛋在水中是分散的,兩旁有浮漂。牠的幼蟲常浮在水面,與水面平行。瘧蚊站立的姿式,是前兩對脚着地,後一對脚與身體平行,懸在空中,身體傾斜,頭向下,尾向上。公蚊子的觸鬚有長毛,母蚊沒有。普通蚊的蛋在水裏是連成一塊的,牠的幼蟲常生活在水底,到水面的時候也是尾向上,頭向下,身體傾斜着的。普通蚊子站立的時候是三對脚都着地,身與站立的地面平行。母蚊子的觸鬚也是沒有長毛。從這些簡單的區別,我們就可以認識一個蚊子是不是瘧蚊,是公蚊子或是母蚊子。
   因爲蚊子對於人𩔖生活發生了這樣重要的關係,所以生物學家,醫生們才對他們加以仔細硏究。分門別𩔖的,詳細考査他們的生活行爲,來準備處置他們的方法。

知识出处

衛生廣播文集 第三輯

《衛生廣播文集 第三輯》

出版者:西南衞生書報出版社

《卫生广播文集第三辑》主要介绍了怎么老五打起摆子来了;为啥会打摆子;打摆子的症状;怎样才能不打摆子;谈蚊子;害了病,不要乱吃药;怀孕;可怕的麻疹;不正常的停经;白带的认识;怎样治疗梅毒等十一篇文章。

阅读

相关专题

母蚊子
相关专题
公蚊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