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旧时婚姻程序迎亲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唯一号: 200134020230001841
专题名称: 汉族旧时婚姻程序迎亲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66/001
起始页: 028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订婚后,婚姻基本缔结,择日迎亲。一般在农历十、十一、十二月的黄道吉。也有在上半年结婚的,称“半年酒席”。迎亲的队伍回到男方家,要做三件事: (1)憋性子。在能看到男方家时,停顿一下,或把喜轿放在门外,俗称“憋性子”,意思是把新娘的性格憋得柔顺一些。 (2)避邪。在喜轿进门以后,撒一些谷物或豆子,用意是避邪,也称“撒谷豆”,它是一项比较古老的仪俗。宋以后就流行下来,明清时盛行。其用意在避“三煞”(青羊、鸟鸡、青牛之神),三煞忙于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现代新娘一下轿(车)撒红条条,就是由此演绎而来的。喜轿到院子里,要从预先摆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过,意思是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日后生活会越过越红火。落轿后,新郎要象征性地拍打喜轿三次,称为“桃花女破周公”,也叫“煞”,是避邪驱祟的意思。现代是以鸣鞭炮来代替。 (3)传席以人。新娘从花轿里出来,又有传席之仪。所谓席,就是指新娘脚要踩在铺在地上的红毯上不能沾地,这种习俗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轿子进大门,也就是“传席以人,弗令履地”,这种礼仪的用意,就是传宗接代,祝福新娘步步高,代代和好,平平安安。一般穷人家则由新郎背着新娘进洞房。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