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洞天景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唯一号: 200134020230001730
专题名称: 大小洞天景区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57/001
起始页: 0342.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大小洞天景区以石景为主,布列于海滩的石景约有2里之长。景区紧挨南山(又称鳌山),有古木茂林陪衬,处处引人入胜。主景小洞天石室,高约5米;洞口呈半圆形,径约5.6米。洞口上方镌刻“小洞天”三个斗大的字,那是毛奎的手迹。其右刻有“大宋淳祐丁未秋九月,郡守富川毛奎,率僚属黎植、民志、王怀开山”26字。洞口开阔,洞内阴凉;内进向左拐弯,才变黑变窄;继续前走,出现一个小洞口,一缕光线映入眼帘,豁然开朗,可以由此爬出,享受小天的神奇感受。 小洞天南有一岩石临海伸出,石平可坐,名为“钓台”。岩上刻“钓台”两个大字,左刻“淳祐丁未仲秋”、右刻“郡守毛奎经始”12个小字。钓台岩石右面,有一平石可坐10余人,向上仰望,天全境尽收眼底。当年毛奎刻石为“岩瞻”,现已风化不可辨识。 从小洞天向西北,沿着崎岖的小路攀登,有一巨岩立于半山腰。岩如撑扇覆盖,岩壁三面向内倾斜,气势非凡。后半部有廊室相通,象一座天然石室。这就是当年周〓发现的石室,毛奎在其正面镌刻亲自题写的“海山奇观”四个大字,其下石壁刻有毛奎所撰《大小洞天记》,对游览经历以及景观的描述较为翔实,今人从中可以了解当年景区的基本情况: 吉阳形势甲乎海外。南山盘踞,气象雄伟。意其中必有深崖幽洞之奇,而屡加访问,未获也。一日,属权尉黎民志搜寻,始于周使君石船磨崖后山巅,得一石室,前瞰大海,后环曲巷,峭壁在南,小洞附北,实为海山之奇观也。继而僧善庆又于山麓石峰之阴,近石船,得一岩,由西北委蛇数十丈以通后洞。岩之外临海,有平石可钓,因为“钓台”。对岩之前,有石奇怪,其下可坐十客。仰望八景,皆在目中。以其与岩相望,名以“岩瞻”。是皆小有洞天之佳致也。昔周使君以淳熙丁未,屡于石船登赏,磨岩题名,以为胜绝。今予亦以淳祐丁未,经营此胜概,适与石船同一处,遂成八景。由今视昔,似或胜之,岂非天实相知之耶。因叙其本末,以识之奇观石岩。七客者,黎植挺之、陈同祖显宗、黎正宗大、陈继先显翁、卢斗南少梁、黎民志少良、王怀惠卿。二僧谓谁?富川秀峰清凉山住持善庆冷溪与维那祖果也。是年十月郡守富川毛奎书。 “海山奇观”右边有石梯向上,即所谓“仙梯”。登上“仙梯”,巨岩右侧平斜的岩壁下刻有毛奎五言《大小洞天诗并序》。 石室的后部,天光穿漏,有洞口可出,洞口后面有一石峰,垂直矗立,高达数十米,如同剑削,这就是毛奎发现的“试剑峰”。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是对历朝历代正史及地方志书中涉及海棠湾的地理历史事实进行辑录。编辑原则包括涉及海棠湾的一切相关内容均要辑录,对于重复内容视情况删减,以整个三亚的史事为线索突出海棠湾的史事,不选择创作而是编辑历史书籍内容。本书按人文地理、手工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商贸、旅游业、教育、文化、民族关系、人物、艺文等篇章分门别类进行编排。所辑录的史料加上现行标点符号,一律改用现行简化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