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铨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走进三亚》
唯一号: 200130020230002639
人物姓名: 胡铨
人物异名: 字:邦衡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43/001
起始页: 0098.pdf
性别:
时代: 南宋
籍贯: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

传略

胡铨(公元1102-1180年),字邦衡,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任枢密院编修官。他和赵鼎一样,极力主张抗金,曾向皇帝上书直言,请将奸臣秦桧等人斩首示众,遭到秦桧的报复,连续被贬逐到边远地区。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被谪为吉阳军(今三亚市)编管。 在吉阳军的岁月里,胡铨以传播中原文化、向士民讲解儒教经书为日常主要活动,有时一日能做诗数十首。在宋代南来的贬臣中,他流传于此的诗词最多。当地黎族首领特地送子拜他为师,向他学习文化礼仪。因此,胡铨和当地少数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胡铨为人宽厚大度,谪居时,吉阳军守张生正是秦桧的党羽,对他十分苛刻,监视甚严,逼令他每十天必须“跣足、免冠、散发”,以囚犯的身份到州衙呈报言行实状。胡铨忍辱承受。有一次,胡铨应黎族首领邀请入山,恰好张生正被黎族首领捉住,五花大绑地准备杀掉。黎族首领问胡铨怎么处置,胡铨主张把他放了,黎族首领尊重胡铨意见,放了张生正。 张生正获释回到城里第二天,就上门向胡铨感谢救命之恩,为自己过去的恶劣行为而赔礼道歉。此后,他一直视胡铨为上宾。胡铨后来还在宁远河边筑“洗兵亭”,取意“净洗甲兵长不用”,引导各族人民取消暴力对抗,为促进黎汉两族人民之间的和睦团结,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 胡铨把赵鼎和他先后寓居的水南村裴闻义宅称为“盛德堂”,并写了《盛德堂赋》。宋孝宗即位,胡铨被召还京城。临离开吉阳时,他为亡故的赵鼎感慨万千,写下《哭赵鼎》一诗:“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今独难。阁下大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一丘孤冢寄琼岛,千古高名屹泰山。天地只因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

知识出处

走进三亚

《走进三亚》

本文介绍了三亚市的地理位置、人口特点、自然资源、重要港口与海湾等基本情况,以及三亚的历史文化和辉煌历史。从秦始皇时期的南方三郡到清朝时期的直隶州,三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章强调,三亚不仅拥有自然美景,也值得人们为其历史文化感到自豪。

阅读

相关专题

编修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