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文教卫生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241
颗粒名称: 七、文教卫生事业
分类号: G527.66;G127.66;R199.2;G812.7 66
页数: 2
页码: 189-190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东方县在教育、文化艺术、卫生和体育事业方面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海南省 东方县 文教卫生

内容

【教育】
  解放前,这个县的教育事业落后,仅有1所初级中学(北黎)。解放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现在全县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文教机构不仅设遍黎村、苗寨,而且还培养出一批少数民族大学、高中、初中生和各种专业技术人员。
  据海南教育部门统计,到1989年止,全县共有普通中学和农业中学16所(完全中学5所),教职工742人,在校学生9372人;小学200所(含教学点),教职工1275人,在校学生4.56万人;师范1所,教职工109人,其中任教45人;幼儿园12所,幼教职工132人,在园儿童1682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4%。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该县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仅1985年考入北大、南开等大专院校就有103人。
  【文艺】
  这个县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八所地区(包括中央、省属企业)兴建的各种文化设施共有影剧院4座,文化馆、广播站、图书馆、电影公司、琼剧团各1个,各乡、镇、农林场有文化站、电影队;乡村有电影场21个,电影放映点215个,电影队69个,全县有线广播网路达110.75公里,乡广播站47个,电视差转台、微波台各1个,电视覆盖率达100%。
  这个县的民间歌舞历史悠久,黎歌、苗歌、村歌、咸水歌、儋州歌、付马歌和感城民歌广为流传。东方镇的黎族同胞,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举行一次具有民族传统的“三月三”文娱盛会,曾饮誉国际舞坛的“三月三”民族舞蹈,就是根据那里民族传统盛会提炼创作出来的。
  【卫生】
  解放前,这个县的卫生事业很落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更为突出,一是缺医少药,二是没有医疗设备,只有几间私营的中药店铺,不少穷苦人民在疟疾、天花、霍乱流行时,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据《感恩县志》记载:1911年“六月大疫,合属死亡约七百人。”1918年冬,“南风不息,时气流行,或寒热,或鼻血,或咳嗽,或腹痛,死亡颇多。”
  解放后,该县的卫生事业发展很快,医疗卫生机构遍布黎村苗寨。除了中央、省属企业的医疗机构外,县属有人民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乡、镇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卫生站。全县有医院、卫生院135间,病床543张,卫生技术人员925名,其中乡村医生、卫生员共348名,医疗器械设备不断完备,天花、霍乱两种流行疫病已被消灭。全县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日益提高。
  【体育】
  东方县的体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县拥有1个可容纳4000多名观众的体育场,乡、镇、农林场、学校都有体育活动场所。“六五”期间,东方县体育健儿在参加省、州比赛中,有9人共19次破广东省、自治州纪录,获得金牌94枚,银牌56枚,铜牌49枚,赢得了较高的声誉,1981年8月,颜为春为该县第一次获得广东省少年羽毛球单打冠军,李俊英以42.02米的成绩破省田径女子标枪少年纪录。1982年县中学男子篮球队获得州中学生“三好杯”篮球赛冠军,省分区赛亚军;文水兴获广东省六届运动会少年男子羽毛球单打冠军;曾海燕获全国羽毛球赛儿童组女子双打冠军。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海南省况大全》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充分利用了本省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面、概要地介绍了海南岛自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设郡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侧重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特别是突出介绍了海南建省后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
东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