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五十万海南精英定居广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02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五十万海南精英定居广东
分类号: C913.31
页数: 14
页码: 333-3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五十万海南精英定居广东的情况。其中包括定居广东的几种海南人、在广东当官并定居的海南人极多、大学高才生在广东工作定居甚多、广东海南联谊会等。
关键词: 海南 定居 广东

内容

一、定居广东的几种海南人
  海南岛在历史上长期直隶于广东管辖,加上自古以来海南各港口与广东各港口之间商贸人员来往频繁,广东的粤、潮、客家、雷州人到海南做官、经商、避难谋生而落籍的人很多。但反过来,海南人返回大陆定居(再移民)亦首推广东最多。迁居广东的琼籍人主要有如下几种人:一是历代航海经商的人;二是从粤迁琼先祖后裔中的个别分支;三是到大陆从军的部分军人及后代;四是到广东各地避难谋生者,包括到香港、澳门避难、经商后来迁居广东的人;五是到广东任职而就地定居者;六是在广东及大陆各地读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东工作的海南人;七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的深圳、珠海在全国最先搞经济特区,外商在广东的投资最多,吸引了大批海南人到广东经商办企业或打工。这些定居广东的海南人,大部分都是有资历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可以说是海南的精英。据粤琼多方面估计,定居在广东的琼籍人约五十万人。其中以定居于广州市为最多,仅在广州各行业工作的海南人就有25万人。在广州,省、市、区三级所有党政军机关、团体、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和中央驻粤单位,都有不少海南人,据我初中同班同学、广州钢铁厂高级工程师张显和说,在他们厂工作的海南人就有80多人(户),包括家属子女孙辈就有数百人。
  二、在广东当官并定居的海南人极多
  解放前在广东任职并定居的琼籍官员且不说,仅新中国成立后,海南人在广东各地党政军群机关和工农商学医各界当领导干部者甚多。据广东省振兴海南联谊会和惠州、肇庆、湛江、汕头、梅州、韶关等各地市海南联谊会不完全统计,解放后海南人在广东省任副处级以上干部有2000多人(包已离退休干部)之多;另据定居广州的琼山市同乡会名册统计,住在广州的琼山籍人任副处以上干部者就有200多人。至于在广东省任科级、股级干部或现在公务员的海南人更多。建省前,海南虽属广东省管辖的一个行政区,但从广东调到海南任职的干部,远远比不上海南到广东任职的干部多。海南建省前,对其他大多数省市自治区来说,情况也是如此。
  在广东省任领导职务并在广东定居的海南籍干部,主要有两
  方面的来源:一是解放初期,广东省内各专区之间的干部交流,琼崖纵队一批老革命干部被“交流”到广东省机关和各专区重新安排工作。特别是50年代广东省在“反地方主义”中,错误地把海南100多名老干部打成“地方主义分子”,并将冯白驹、黄康、符哥洛、李汉等上百位海南领导干部调到广东各地降职使用。我于1968年底至1969年在琼山县三查办公室工作时,曾赴广东省各专区找这些老干部调查材料,对他们所受打击迫害深表同情。二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广东工作,后来提拔当各级领导干部。这两种干部,都是海南的精英。
  三、大学高才生在广东工作定居甚多
  海南的大学毕业生在广东(特别是广州)工作和定居多的主要原因是:(一)1988年海南建省之前,海南是广东省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每年海南籍大中专毕业生,都是由广东省计划和人事部门按计划统一分配的。而当时海南只属地专级机构,只辖近20个县市,大中型工厂也很少,海南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容不下本地每年数千名大中专毕业生,所以每年都有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被分配在广东工作。(二)广东省党政群直属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和指导海南各方面的工作,确实也需要调进和经常补充一些琼籍干部,而琼籍大学毕业生是所需干部的主要来源。(三)每年大学招生都有一批海南学生考上全国重点高校和特殊专业,加上过去的大学毕业生原则是按专业分配,而当时海南没有或不需要这种专业大学生,广东却需要这种专业的人才,所以便安排在广东工作。例如,我初中时的同班同学韦含芳,华中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广州造船厂工作;张显和读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毕业,后来调回广州钢铁厂工作,都是高级工程师。(四)海南大多数大学高才毕业生都留在广东特别是广州工作。过去省内大学毕业生,首先要满足省机关事业单位和重点企业需要,然后才分回各专区和市县,所以不少海南高才生被安排在广州工作。此外,在广州各大专院校,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外国语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等,都有海南人在当领导,对琼籍毕业生多少给予关照帮助,几乎每年都有一些琼籍高才毕业生留校工作。例如我的同班同学万宁人蔡乃忠、张月兰(琼山永兴人)夫妇,就是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和返校任教的,蔡后来任校党委副书记,张月兰是副教授;我的学生陈义刚、王泽槐,都是琼山永兴人,也是读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的,现在是副教授,夫人都在该校工作,孩子全在广州读大学。(五)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海南需要的人才成倍增加,所以海南籍大中专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回海南工作。如我的女儿王彤,1994年在北京中央财经大学读外国财务会计专业毕业前夕,本来在广东珠海市财政局实习时,单位同意聘用她,待遇也很好,但是我们夫妇还是叫她回交通银行海南分行国际部工作。但1995年以后,全国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就业,不少大陆高学历、有职称的人进入海南竞争上岗,加上海南经济开始滑坡,大批干部、职工下岗,岛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仅琼山市1996年至2000年就有1000名左右大中专毕业生无业可就。而在广东,当地的大学毕业生却远远满足不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广东读书的琼籍大学毕业生绝大多数留在广东就业,在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琼籍毕业生,不少人也到深圳、珠海和珠江三角洲一带找单位就业。因此,在广东就业和买房定居的琼籍知识分子越来越多。
  四、广东海南联谊会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入籍广东的琼籍人变成了外省人。这些琼籍“广东人”,从感情上仍时刻关心着海南家乡各方面的建设。随着在广东工作的海南人不断增多,为了加强联谊,广泛团结热心于海南开发建设的琼籍人士和曾在海南战斗工作过的同志,共同为振兴海南添砖加瓦,在广东各地工作的海南人都成立了振兴海南联谊会社团组织。在广州成立了广东省振兴海南联谊会,由长期在海南参加革命斗争,原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陈青山少将任会长,还有3名名誉会长、23名副会长、10名顾问、20名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及办公室正副主任等14人。根据《广东省振兴海南联谊会通讯录》统计,该会登记在册的会员有2177名,只有10人不是海南籍人,其中方克(文昌公坡镇人)是以惠州海南联谊会会长和代表身份参加,严精英是以肇庆海南联谊会会长和代表的身份参加。2001年11月23日到24日,我们海南省先民研究会19名代表,赴泰国曼谷参加第七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时,惠州海南联谊会的代表与我们同住在一家酒店,说明在广东工作的海南人,对海南世界乡团联谊大会和海南建设是关心的。应该说明的是,参加联谊会的只是居粤琼籍人的一小部分。现将广东省振兴海南联谊会理事以上的海南人名单。
  2002年5月中旬,广东省振兴海南联谊会进行了换届选举。现将改选后的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成员简介于下:
  名誉会长:陈青山、李独清、王珣章、何秀英
  顾问:王仲民、孙克杰、江田、林坚、符国光、刘祥光、张创、张国明、翁绍练、韩美英、颜学亮、谢鹏飞、符坚、林道英、林少平、张学秀、邢建江。
  会长:邢福成,原名誉会长,广州市新大地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常务副会长:韩毅之,原法人代表、常务副会长;广东省政协原常委,民盟中央原常委、广东省委原副主委,现名誉副主委。
  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开发,原副会长兼秘书长、琼山分会会长,原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副会长:(以下按姓氏笔划排列,排名不分前后)
  叶显恩,原副会长兼临高分会会长,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会会长、研究员、教授
  羊金榜,原副会长,原广东省农行行长
  沈兆伍,原副会长,广东行政学院原党书记、副院长
  吴清泉,原副会长兼琼海分会会长,省审计厅副厅长
  林孝方,原副会长,广东武警指挥学校原政委,大校
  符英俊,原副会长兼文昌分会常务副会长,中金公司原总经理
  符绩才,原副会长,《新世纪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编审(正高职称)
  黄守灯,原副会长兼文昌分会会长,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现省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黄闻健,原副会长,航园宾馆、云港大厦、海南城总经理
  蔡乃忠,原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蔡仲淑,原副会长,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原院长,教授
  汤集祥,原副会长,广东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
  陈玉川,中山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博士导师、教授
  卓毅,省人大常委,原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胡文光,联丰纺织品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翁亚绪,珠江实业投资公司副总经理
  林颖,(女)原副秘书长,省烟草公司科长、经济师
  杨平,(女)原常务理事,省纪检会离休副厅级
  林志光,黄埔分会会长,黄埔林氏储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陈垂越,海口市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主任常务理事:(排名不分前后)
  王养民,原副秘书长,海日化工公司董事长
  吴清森,原副秘书长,海南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秘书处处长
  吴坚,原副秘书长,华南师范大学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李书声,原副秘书长,南海海洋调查技术中心高工
  欧大军,原副秘书长,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恒卫律师事务所兼职研究员
  赵英梅,原副秘书长,中国药学会广东分会办公室主任
  黄秀珍,原副秘书长,华农大蚕桑系原副书记
  符福存,原副秘书长,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财务处处长
  钟业坤,原副秘书长,暨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德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部教授
  陈冰萍,原常务理事,省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干部离休
  梁鸿鹄,广东省人事厅人才服务中心经理
  吴刚明,定安分会会长,原广东电台健康之声台总监
  吴烈修,澄迈分会会长,金泽进出口集团公司原总经理
  符志刚,临高分会秘书长,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
  王大勤,原办公室副主任。离休干部
  陈颖贤,原办公室主任。离休干部
  林明合,海口市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副主任
  韩浪涛,原理事,海南省五指山市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原书记、总经理,退休后任东莞市金沙开发公司广州直属处处长、经济师
  钟亚开,广东华侨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
  理事:林尤贤,原副秘书长,临高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广东国投劳动服务公司副总经理
  赵志彬,原副秘书长,省旅游出版社副社长
  符惠燕,原副秘书长,广州中医药学院副院长
  程杨,原副秘书长,省委组织部副处长
  符名渊,原副秘书长,省水电学校原校长
  韩松,原副秘书长,新周刊杂志社总编
  潘正洪,原副秘书长,广州长贸广告展览公司总经理
  刘保民,原副秘书长,广州市歌舞团党支部书记、副团长离休
  李琼波,原常务理事,南海石油广州服务总公司总经理
  陈弘君,原常务理事,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杨昭宝,原理事,中电华南公司高工,退休
  林诗琼,原理事,东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科级干部,退休
  韩春兰,原理事,省包装进出口公司干部
  徐敏,海南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经济处副处长
  杨崇远,琼山市驻广州办事处主任
  符策信,文昌市驻广州办事处主任
  莆玉强,三亚市驻广州办事处办公室主任
  胡少标,黄埔分会常务副会长,黄埔区保安服务公司队长
  王宗仁,澄迈分会秘书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
  郑心顺,省高级法院刑事二庭原庭长,副厅级巡视员,审委会委员
  林洪需,省监狱管理局处长
  林强,广州一体公司总经理
  符懋冠,广州太平洋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埔区人民检察院高级四级检察官
  韩东才,省教育学院副院长
  徐清才,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吕美珠,妇女组大组组长(离休干部)
  李小眉,妇女组大组副组长(知青代表)
  王仕宽,广州市华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符士强,广东省商学院党委副书记
  林惠芳,新世纪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广东省振兴海南联谊会琼山分会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
  名誉会长:王珣章,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东省振兴海南联谊会名誉会长、中山大学原校长、教授
  蔡仲淑,广东省振兴海南联谊会副会长、广东省民族学院原院长、教授
  会长:王开发,广东省振兴海南联谊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常务副会长:林声和,广东省振兴海南联谊会副会长、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副会长:符惠燕,广州中医药大学副书记、审计处处长、副教授
  周选兴,广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长
  王泽槐,琼山市人民政府水果生产技术顾问、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副教授
  杨崇远,海南省驻穗机构联谊会理事、琼山市驻广州办事处负责人
  胡文光,联丰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秘书长:杨崇远(兼)
  副秘书长:李书声
  理事:王珣章 王开发 王运财 王泽槐 王文 吴清森
  吴川兴 张祖生 李谊礼 李书声 林声和 杨野
  杨崇远 周选兴 周绪民 郑大仿 胡文光 徐清才
  秦迪才 符惠燕 黄基光 梁振才 蔡仲淑
  顾问:冯尔敏 杨兴峰 陈强 吴淑兴 符圣荣
  在广东省振兴海南联谊会2177名会员中,仅王姓就有214名。笔者的故乡琼山永兴镇会员就有14名,全是大学毕业生,都在广州成家立业。他们是:
  王学竹(女),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高级审计师;
  王强,广东省公安厅(外派常驻香港某公司总经理);
  王诗好,广州市白云区环保局副局长;
  王泽槐,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陈义刚,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夫人符金花,琼山遵谭镇人,同在该校工作;
  陈兴贻,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陈在谦,珠江水利委员会原主任;
  王明哲,黄埔海关走私侦查分局科级干部;
  陈鹰衍,中山医科大学肿癌医院工程师;
  张月兰(女),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洪红,轻工业部甘蔗研究所原所长。
  王心恺,广州林业学校教练
  王长茂,广州体育学院教练
  王时雨,广东省水电学校高级教师。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