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大小洞天景点旧貌换新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升格三十年史实》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70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大小洞天景点旧貌换新颜
分类号: F592.7
页数: 3
页码: 50-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升格三十年史实的大小洞天景点旧貌换新颜,包括山中古迹的勘察、南山不老松景点的塑造、“还金寮”景点的重建、“鉴真登岸”雕塑的建立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三亚市 景点 新贸

内容

鳌山(也称南山)大小洞天海山奇观风景区,是800多年前宋代崖州郡守周、毛奎相继确立、开发的景观,为道教文化领地,历来称为神仙洞府、仙客家园。相传南宗五祖白玉蟾曾隐于此传法布道。大小洞天是海南历史上开发最早的风景名胜。这里的山、海、石、林组成的秀丽风光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各界名流前来探访和游览,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然而,毛公之后的元明清代,只是“空留谪客诗”而已,不事开发。1962年,七十高龄的史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来三亚度假。他放弃休假,劳心瘁力点校《崖州志》。为了验证志书《艺文志》所载大小洞天的诗文,砍山开路,攀崖越险,寻找古迹。郭老考察后写下五言律诗《游崖县鳌山》,并向崖县领导再三嘱咐:此山意境非凡,要保护好古迹和摩崖石刻。三亚升格为地级市后,大抓旅游文化开发,把开发鳌山的工作列为重点,成立领导机构,抽调干部、职工70余人安营扎寨投入工作。
  一、山中古迹的勘察
  开发鳌山领导小组领头人、三亚市旅游领导小组组长陈人忠带领勘察组,带干粮、茶水,躬着身子在荆棘丛中、石头缝间寻找、考证。从早到晚在山里钻着、爬着,饿了吃冷馒头,渴了用树叶舀着山泉喝。古人摩崖石刻大都风化长苔,模糊不清。勘察组小心地把石面清干净,用油漆填充或临摩。有的石刻如“仙奕石”,每字一米见方,“试剑峰”石高几丈,硬是搭起架子攀崖临摩。“小洞天”被乱石堵死洞口,他们搬开乱石,清理淤泥,让传说中的仙人卧床、石凳显出原形。
  几经努力,古人摩崖石刻及成百个景物基本找到,并被恢复原貌。唯有“石船”一景未见其踪影。通过拉网式围山寻找,终于在杂草地的泥土中挖出了“石船”,完成了勘察复原景观的任务。与此同时,修通进山观景路,从山脚到山巅铺就10多条石阶曲径,使景区初现骨架,为进一步开发打好基础。
  二、南山不老松景点的塑造
  鳌山上分布着一种葱翠的树,约3万株,老百姓称为龙树仙树,枯枝能发芽,一代传一代,不老不死。此树叫龙血树,树冠酷似松树,分明是俗称的“南山不老松”,有植物中的活化石之誉。据此树风姿,开发鳌山领导小组领导陈人忠与市主要领导研究,决定在南山上塑造长寿谷南山不老松景点。他们把保存在离鳌山不远的崖城里的慈禧太后御笔“寿”字碑搬上山来,竖立在“不老松”间,一来可以让更多的人赏识“寿”字碑;二来可与“不老松”组合成为游人祝福的长寿之谷。领导小组还请赵朴初先生题写“南山”二字、请岭南著名书画家关山月题写“南山不老松”五字,镌刻在长寿谷的石板上。“寿”字与“南山”二字相隔两米,人站其间就有“寿比南山”的快慰。后来三亚市政协在长寿谷主办九九重阳节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在鳌山上向30余名三亚市百岁老人代表祝寿,大展“长寿之乡”的风采。每位百岁老人都领到一个铜制“寿星”纪念杯。有位老人高兴地说:今日登山大有好处,找到了一些差距,村中人常说我长命百岁,一看不老松,我还差得远哩!
  三、“还金寮”景点的重建
  “还金寮”是清代的纪念性建筑,纪念明代本地被称为“岭海巨儒”的进士钟芳的父母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行。明代崖州高山村村民钟明夫妇身世清贫,为了生计和养育儿子钟芳读书,在村口搭建了一间小草寮,向路人卖些酱醋茶水。一日收摊时,钟明夫妇发现一袋路人遗失的沉甸甸的东西,打开一看,全是金子,足有300两。钟明夫妇不回家,在寮里等候失主前来领取。直到一位姓陈的村民前来说清缘由、失物数量、记号后,他们如数归还。此村民掏出一些金子做谢金,钟明夫妇谢绝了。事后20年,其子钟芳金榜题名,荣登进士。后来钟芳的长子允谦也中进士,次子允直中举人,一门鼎盛。世人赞叹其家门积德成仁终得善果。时过400年后,清朝光绪年间,知州唐镜沅在当年钟明茶寮旧址建起一间“还金寮”,并作碑记道:“坐视数百金,弃之如敝履,与圣人富贵浮云之心何异哉?”民国十六年,崖县县长王鸣亚见“还金寮”已废,又曾在宁远河渡头重建,也已废弃。
  这一史实,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重建“还金寮”景点很有必要。可以把宣传钟明夫妇和宣传为学刻苦、才华出众、博及而精、公正无私、宽政爱民的钟芳结合起来。重建的“还金寮”比过去的大,坐落在鳌山一块前临碧海、后依青山的景地。寮中展有钟芳7岁时写作的《卖马契》诗及从香港中文大学查到的一篇他亲笔论说立身处世之道的佳作《可泉序》;展有原“还金寮”遗留的《鼎建钟公还金寮序》碑;展有雕刻在花岗岩石板上的记叙钟芳身世的连环画。“还金寮”名匾由现代画坛泰斗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全国政协常委廖静文题写。寮中还刻有清代人撰制的两副赞颂钟明还金善举的对联,一副是“唯留后世子孙路;此是前贤义利观”,一副是“杜少陵广夏虚怀,何如一厂蔽人,实惠独能留下里;杨伯起辞金雅量,尚待四知克己,真诚终觉逊先生”。重建的“还金寮”为大小洞天风景区增添了一处倍受各界人士称赞的文化景观。
  四、“鉴真登岸”雕塑的建立
  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及弟子和日本国学问僧荣睿、普照等35人,第五次东渡漂船到振州(古崖州),居一年有余,修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医药知识,留下一段历史佳话。根据这段佳话,在大小洞天建一个“鉴真登岸”大型雕塑景点,大有教益。开发景区领导小组请著名雕塑家林毓豪前来三亚设计和创作。这尊雕塑创意独特、造型雄伟、形象生动。塑造这一景观引起日本的重视,群雕揭幕时,派来日本驻广州总领事古森利贞、副总领事大圣寺利参加揭幕大会。
  大小洞天风景区建设期间,许多中央领导、省领导前来视察。1993年4月17日,风景区尚未完成修建工作,江泽民总书记饶有兴趣地游览了这一风景区,在风景区的椰树下,挥笔写下了“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的题词。这一题词后来被刻在景区海边的一块巨石之上。

知识出处

三亚市升格三十年史实

《三亚市升格三十年史实》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三亚市在升格为地级市后,逐步发展成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城市。文章介绍了三亚市在升格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开发,以及随后的城市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另外,文章还介绍了三亚市在教育、科技、文体和卫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