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情》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092
颗粒名称: 十、和
分类号: A91
页数: 2
页码: 231-233
摘要: 本文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出发,谈论了和谐对社会的重要性,并以个人经历为例说明了如何用和谐的态度去解决矛盾。最后强调,和谐是客观的、实际的、合乎逻辑的最完美的社会道理。
关键词: 和谐精神 社会道德 解决矛盾

内容

和,谐也。(《广雅》)
  崇尚和谐是我国由来已久的文化传统。自先秦开始,“和”就是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有关和的理论大有建树,如阴阳和顺,刚柔相济,被视为宇宙规律;人伦和谐,天人协调,被视为人与人亲善的社会关系;与天地同化,与万物共和,被视为完美的人生境界。中国思想史上几乎所有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想,都以和谐为基本价值与归属;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始终传承着持中不偏、悦和亲仁、和美圆融的和谐精神。
  曾几何时,由于人们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和含义,存在理解和认识的偏差,人们的观念仿佛一夜突变,显得似乎一切都是为了赚钱。在物质和经济方面确实得到了很多,但同时在传统道德理念方面也失去了很多。在拥有金钱、房子、地位、美食的同时,被污染而散发着恶臭气味的河流熏着,吃着含有激素的食品和吸纳着污浊的空气,失去了亲人、朋友之间诚挚感情和与人为善的真诚心灵;当人们意识到这些,已造成了人们的信仰危机,人们犹如大梦一场,深感在人的道德理念方面,提倡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文明”。我自幼就信奉和谐,深知“和气生财”,“天时地利人和”,“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
  当年,我作为三亚市委书记主政一方,在“以粮为纲”时代提出开发三亚旅游产业,阻力很大,认识不一。就是市委领导一班人中也各有所见,意见分歧,有的人甚至散布流言非语。尽管有些同志的做法让我实在无法从道德层面对他恭维,但我在此期间,仍一如既往地用“和”去团结同志,包括宽容对待那些曾经反对过我的同志。
  和谐是什么?
  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友好对待,和谐就是化解矛盾,没有误会,即便产生了误会,也能文明解决。从古至今,人们提倡和谐,说明“仁者爱人”与“和睦相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和是客观的、实际的、合乎逻辑的最完美的社会道理。

知识出处

三亚情

《三亚情》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本书是首任三亚市委书记朱家仁的回忆录。书中以峥嵘岁月、和谐家庭、满腔热忱、呼龙唤凤、情系三亚、力铸忠诚、德润留馨、“三改”地名、未圆的缺憾和操守品德十章内容,记述了他的心路历程尤其是他在担任三亚市委书记期间的经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