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宋代到明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52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宋代到明代
分类号: K296.63
页数: 39
页码: 37-75
摘要: 本节主要记述了自宋代至明代崖洲(今三亚)的物产发展情况。
关键词: 崖州 物产 海棠湾

内容

一、宋代的物产
  《地理志·方舆胜览》
  土产
  琼枝 出乐会县海岸,惟此邑有之。贩者径自取载以往,琼人莫之用也。
  椰子 无时而生,树似槟榔,叶如凤尾。
  海漆 海南有野花如芍药,目为倒粘子。溃以为胶,可代柿油。东坡命名。
  长节竹 黎母山有水五派,流入四郡。其源有巨竹,节长不啻丈许。
  知风草 丛生,若藤蔓。土人视其叶之节有无,以知一岁之风候。
  槟榔水 郡城环百里绝无水,惟烈村有石井。诸村三五十里内尽取焉,每每用葫芦负水以归。其人经月不盥手,每取草上露濡手。遇雨则槟榔树下溜水瓮中,虽久不坏。
  五色雀 海南谓之凤凰,久旱而见则雨。坡诗:“仁心知悯农,常告雨霁符。回翔天壤间,何必隐此都。”
  红藤簟 《北户录》云:“方言谓之笙,亦曰籧籐。”
  乌喙苏子瞻云:“余来儋耳,得犬曰乌喙,甚猛而驯。随予迁合浦,过澄迈,泅而济,路人皆惊。”诗云:“长桥不肯蹑,遥渡清深浦。何当寄家书,黄耳乃其祖。”
  二、明代的物产
  《正德琼台志》
  土产上(州县同)
  谷菜花果杂植草竹木
  古称任土作贡,辨物居方,盖以地各宜产。琼昔虽以多异产名郡,然不能无古今有无之殊。今质《志》、《纪》,参见闻,大举小略而直书之,则古以开郡名郡,如玳瑁、珍珠者,必足以遏艳饕之心;而今暖民、饱民如三熟、八登者,亦自足以擅土地之美,而无宋人所谓殖珍怪以祸吾土者矣。
  谷之属杂食附
  稻粳糯二种粳为饭米,品著者有九:曰百箭,曰香粳,曰乌芒,曰珍珠,曰鼠牙,曰东海,曰早禾,曰山禾,择久荒山种之。有数种,香者味佳。黎峒则火伐老树挑种,谓之刀耕火种曰占稻。有数种,性耐水。择高田,五六月种,七八月收。有播种六十日熟者,谓之“六十日”,即宋真宗遣使取种占城,分布江淮诸处者。糯为酒米,品著者有九:曰黄鳣,曰黄鸡,曰乌鸦,曰光头,曰九里香,曰小猪班,曰狗蝇,曰虾须,曰赤米出崖。按:琼诸谷食今多,然《汉书》惟称男子耕种禾稻,故先之。
  黍俗名狗尾粟。粘者曰秫,呼为糯粟;不粘曰黍,呼为粳粟。
  稷粒似黍而小,茎穗短,俗亦呼狗尾粟。《尔雅》疏《左传》云,粢食不凿,“粢者稷也”;《曲礼》云“稷曰明粢”,是也。郭云:今江东人呼粟为粢,然则粢也、稷也、粟也,只是一物。而《本草》稷米在下品,别有粟米在中品,又似二物,故先儒共疑焉。
  麦产琼山、澄迈、陵水。
  荞麦出儋崖,可酿酒。面次于麦。
  珍珠麦产崖州。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花作穗,子色白如珍珠,饭食。土人多种以酿酒。《外纪》诗并引:珍珠麦即薏苡。汉马伏波南征,以薏苡久服胜瘴轻身,载之以车入洛。有谤所载皆珍珠者,帝婿梁松以夙怨鼓成之,衔冤莫辩。昔人咸以薏苡之实似珍珠致谤者,非也。不知薏苡乃名珍珠,因名造谤,遂无可辨。光武非听谗者,必因询名误。然谗言惑人也,真可畏哉!汉师南下扫妖氛,胜瘴轻身亦著勋。利口苦遭梁驸马,知心还是马将军。可怜荒服多奇产,辜负中兴有圣君。千载寥寥效忠意,谩醺山叟睡闲云。按:《本草》注,取仁炊作饭,及作面,主轻身。陶隐居:薏苡产交趾者子最大,彼土人呼为簳珠。今崖人亦呼珍珠麦为薏苡。而《图经》称,薏苡实青白色,形如珠子而稍长,小儿多以线穿如贯珠为戏,与本土产一种狗带珠者极相似,但不可饭面。恐误。
  金黍圆粒粗芒,性粘。饭食,酿酒。
  牛黍即芦穄。《释文》云,穄,稷之不粘者也,北人谓之稌黍。树高丈许,二月种,五月熟。
  鸭脚粟正统间始种,有数种。吐穗壮如鸭脚,大者如鹰爪,呼广粟。粒似黍稷而紫黑,品味稍粗粝。夏种秋熟为大熟,冬种春熟为小熟。又一种,种六十日即熟,土人给食、造酒,省米谷之半。《外纪·诗》:五谷皆养生,不可一日缺。谁知五谷外,又有养生物。茫茫大海南,落日孤凫没。岂有万亿足,陇亩生倏忽。初如凫足撑,渐见蛙眼突。又如散细珠,钗头橫曲屈。草部非所同,谷部靡公共。乃知天地心,养人非一种。三月方告饥,催租如雷动。小熟三月收,足以供迎送。八月又告饥,百谷青在陇。大熟八月登,恃此以不恐。琼民百万家,菜色半贫病。每到饥月来,此草司其命。闾阎饱䬳饼,上下足酒浆。岂独济其暂,亦可赡其常。薏苡名珍珠,虚名误忠良。稗荑虽可食,苟且充饥肠。若与此方驾,二物当服厢。草部在所珍,强名之曰粟。持此问司啬,可曾在所属?
  菽黑豆、黄豆、树毛豆。黑宜豉,黄宜腐。又菉豆、饭豆、羊矢豆、压草豆、柳豆。苏轼《和陶劝农》诗并序: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粳徐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余既哀之,乃和陶渊明《劝农》诗,致其有知者:咨尔汉黎,均是一民。鄙夷不训,夫岂其真。怨忿劫质,寻戈相因。欺谩莫诉,曲自我人。天祸尔土,不麦不稷。民无用物,怪珍是殖。播厥熏木,腐余是穑。贪夫污吏,鹰鸷狼食。岂无良田?膴膴平陆。兽纵交缔,鸟喙谐穆。惊麏朝射,猛蹄夜逐。芋羹薯糜,以饱耆宿。听我苦言,其福永久。利尔锄耜,好尔邻偶。斩艾蓬藋,南东其亩。父兄搢挺,以扶游手。天不假易,亦不汝匱。春无遗勤,秋有厚冀。云举雨决,妇姑毕至。我良孝爱,袒跣何愧。逸谚戏侮,博奕顽鄙。投之生黎,俾勿冠履。霜降稻实,千箱一轨。大作尔社,一醉醇美。
  按:吾土膏腴,而前代米谷,公私俱不足用。观《陈尧叟传》“岁调雷化等州兵车粮,泛海给琼”,又东坡诗“北船不到米如珠”,《薯菜记》“今年薯菜皆不熟,民未至艰食者,以客舶方至,市有米也”可知。今吾琼米谷虽不多于高雷,然岁不太荒,亦不取资于彼,岂非因东坡之劝,而渐知力田欤?
  杂食
  芝麻土人呼为油麻。
  天南星产沙地者小,坚韧色黄:泥地者大,味稍劣。花梗者麻口,野生者入药。《外纪·诗》:橘过淮为枳,非恋淮南好。南方风土宜,橘性自能保。君看天南星,处处入《本草》。夫何生南海,而能济饥饱。八月风飕飕,闾阎菜色忧。南星就根发,礧礧满筐收。大者或连梗,如孛如旄头。小者累十百,附大如赘疣。携来煮大铛,翁媪坐绸缪。熟盛巨瓦钵,剥嚼饱乃休。儿孙分瓦碗,满量各自由。饱睡到天明,何管蝶梦周。主母晨相过,煮茶亦见留。加敬致殷勤,洁脱烜膏油。余留上市卖,今夜赏中秋。城中剥鬼皮,双屋有价酬。外此惟果腹,闾阎以优游。海外此美产,中原知味不?
  薯甜薯常品有二又曰六月薯,曰嬴薯。亦名片薯,长大。蔓薯有数种曰黎蔓,味最佳,或积三年始挖,重可半肩曰鹿脚,曰匾蔓切片种,曰瓶蔓形似瓶,曰铃蔓藤生,曰木蔓。按《旧志》:地高田少处,则种山禾、薯蓣、天南星、粟、豆,兼粒食食之。又东坡《薯菜记》:海南以薯为粮,几米之十六。今岁薯菜皆不熟,民未至艰食者,以客舶方至,市有米也。然儋人无畜藏,明年船失则饥矣。吾旅泊尤可惧,未知经营所从出,故书之坐右,以时画之。
  蓣坡种者四:曰面蓣,曰鸡母蓣白青黑三种,曰青蓣,曰东蓣亦宜水田。水种者二:曰水黎蓣,曰白蓣。燥地人食以当饭。东坡诗“蓣魁傥可饱”,又“土人顿顿食薯蓣”是也。
  三年蓣形如蓣而长大,经三年始可食。煮失法则麻口。叶大可覆酒瓮。
  莳莨俗名黄药子,又名饼[补勇切]。味苦,有大毒。穴灰水浸二三宿,煮数次,去其毒水,亦可食,稍有补。染工取益青色。又《本草》:“乌头,一名莨。”
  绑头贫民荒岁取以疗饥,制法与莳莨同。但将煮时,置田鱼于浸水中,验鱼能游为无毒。形与葛留、何首马相关,故土人多误。
  饱杨儋州多。藤生,如薯。叶类西瓜,花紫色。根结大如碗、缶,食可充饥。制法亦与莳莨同。
  甜娘西语名木老。花似蓼,茎皮有毛。荒岁,土人取实晒干,舂,杂米煮。干粒仅如米细,水浸即大。。小儿误食,膨胀有害。《外纪》云即豆棱仙。
  南椰面黎村多。色淡红,煮食类蕨粉。按:本土桄榔木,形亦类此,但坚硬无粉。《后汉书》“句町有桄榔木,可以为面”,《蜀都赋》“面如桄榔”,故皮日休寄杨琼州诗有“清斋静溲桄榔面”之句。《外纪》遂注“桄榔可面”,不知何据。或夜郎、西蜀亦呼南椰为桄榔欤?
  钟槌子俗名木恁。状如柿子,核黑坚硬。三月饥荒,土人取煮充食。
  菜之属瓜附
  芥菜有青芥、白芥、紫芥、花芥、春不老[春种不台]数种。秋初种,历春分乃尽。俱盐藏利用。
  萝卜即莱服,出琼山那邕等都沙地者多而大。胡萝卜少。
  苋菜即《尔雅》谓之蒉。常啖赤、白、紫三色。又野苋、马齿苋、红苋[鲜红如血,种供玩]。食忌鳖。
  藤菜附篱蔓生。东坡谓可敌蓴羹。《外纪》:按《本草》、《图经》,蓴生水中,琼无,土人以藤菜为之。《旧志》亦载,恐有之,或偶未见。不然则藤性寒滑,恐石蓴之类。
  甜菜即莙荙。《本草》云,茎灰淋汁洗衣,白如玉色。
  生菜形似莴苣。用裹鱼肉杂馔食之。清明尤盛,立春日亦用卷饼。
  茼蒿《本草》云,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不可多食。
  东风先春而生。叶厚软,上有细毛,煮鸡特美。
  菠棱叶尖,理细如波纹,即唐《西域传》贞观十一年尼婆罗国入献者。
  芫荽即《本草》胡荽幼幼。《新书》名鹅不食草。
  苦菜一名荼。《诗》曰“谁谓荼苦”,《月令》“仲夏苦荼秀”,此四时有。
  苦荬即刘易所嗜者。《本草》:蚕蛾出时,切不可取。
  地达一名地苔,春雨生旷野。儋田卵形较圆,味稍薄。
  荜拨叶似蒌,辛辣,煮肴馔有味。实类桑椹。东坡诗“闲挑荜拨根”,是也。
  银蓣形似蓣而茎灰,剥皮腌食。
  白花生荒园,花白,腌味酸香。杨贵妃因高力士取之高州,得食称美而嗜者。
  鹿耳生旷野沙地,冬花黄如菊,土人取铺地。叶去毛,羹食。万州多。《外纪》:土医谓之地黄。
  荜荠《外纪》:生田中,俗名田葱。叶细而长,根柢结实可食。忌犯铜器。
  笋麻、刺竹数种。《外纪·谢惠麻笋》:莫怪频参玉版师,眉山学士旧相知。可怜一种真禅味,四百年来识者谁?
  菰即菌,有甜菰、赤米、梅花数种,文昌多。亦盐藏备岁用。若食中蛇毒者,擂芝麻调服即愈。
  木耳生枯木上,俗亦呼菰。 姜红、白二种,紫可药用。
  天茄子蔓生,亦可酱。 蕨初生者可茹,即《尔雅》蕨鳖。
  茄子有紫、白、青数种。俗忌吃经年复根者,恐发宿疾。又野茄亦可食,即《本草》苦茄。
  葱有小而分茎,种莳无时者;有大而茎实硬,味薄者,即《本草》谓之冬葱。汉葱,琼山张吴东岸多。若胡葱、香葱,俱自海北来市。
  珍珠葱根实圆如珠,味辛辣。文昌多种之,取配食飞鱼肠鲊。即《尔雅》山蒜。
  蒜州县间有,无处大者多来自广。海北来者连茎叶青蒜。
  韭薤叶虚棱,味辛辣。
  豆有白匾、青皮、虎爪、长连、紫罗带、十八江、刀豆。
  牛荽叶类泽兰而黏。夏日,土人取和米粉舂煮,蘸蜜食之,解暑。
  田艾叶如艾而细,生田畔。乡人拌米捣粉为馎食。以上俱陆产。
  芹菜即楚葵,一名水英。出冬末,清明后老硬多蛭。
  薤菜蔓生池沼中,最利土人食用。自春徂秋皆有。《本草》:主解野葛毒。
  荇菜《外纪》:《尔雅》疏“丛生水中,茎如钗股,叶在茎端,随水深浅”。茎美,可案酒。今琼人未见食。
  茭笋即菰菜,少。以上俱水产。
  琼芝文昌多。《外纪》:忆昔为群儿,手弄琼芝菜。唤作白珊瑚,相持助王恺。或持枯木枝,唤作铁如意。欲击而碎之,争雄以为戏。栖迟今白首,逢人话年少。冰盘嚼水晶,坐对琼芝笑。
  绿菜产琼山烈楼海。条蔓匾小。晒干,水净,入酒食。
  紫菜出万州莲塘港石上,冬生。晒干入酒。
  海粉似米粉,有五色,煮食。《本草》云宜治痰。或曰海虫粪。
  纸菜青绿色,片薄如纸。暴干酒食。鹿角菜
  头发菜条生,长细,紫色,形大有如发、如线,数种。煮鱼入醋,味特佳。
  青苔菜一名昆布,状似石发而软嫩,腌食。以上俱海产。
  瓜
  冬瓜青、白二种。《本草》云,经霜后皮生白粉,故名。
  丝瓜一名水瓜,即闽中天萝。传种自广者,长约二尺。
  苦瓜同蔓生,长尺许,皮癞,煮以虾肉。一种野生,长寸许,外地呼为癞葡萄。
  黄瓜即《本草》胡瓜。叶似斑瓜而小,冬出夏尽。传自广者较大,浓黄,但味劣。又小者呼金瓜。
  西瓜琼山大来多而大。嫩小者腌渍为菹。
  斑瓜青、白、斑数种。白者《本草》名越瓜,入酱作菹特美。
  甜瓜青、白、斑三种,圆匾有棱。
  香瓜如甜瓜而长,有黄、白二色,熟时芬芳。
  王瓜蔓生,叶似括蒌,有刺如毛,结子类弹丸。生青味苦,熟赤可啖。《月令》所谓王瓜,生者是也。《本草》云郑玄以为菝葜,殊谬。其根似葛,细而多糁。亦谓之土瓜。
  瓠〓一名葫芦,《埤雅》称为匏是也。有短颈大腹,有长颈短腹,有圆匾如果盒。色或青、斑、白,俱可食。其小而苦者,土人只取壳为杓,《宋书》“器用瓠瓢”是也。
  丹瓜野蔓生,叶如黄瓜而小,形长。初生青色,及熟转红,味甜。亦谓之坡瓜。
  花之属
  兰有青碧、紫钓、士女、和尚数种,多移自广州。《外纪》草木疏云,兰为王者香草。《楚辞附录》云,古之所谓香草,必其花叶皆香。今之所谓兰者,其花虽香而叶乃无气,其香虽美而质弱易萎,皆非古人所指。由此观之,令人家盆种者皆非是。或以为蕙。《埤雅·释草》又云,蕙,今之陵零香也。又皆非矣。姑记于此以质疑。
  茉莉有单瓣、双瓣。夜簪清香袭人,萎掷芳气不散。东坡在儋耳,有黎女含槟榔插茉莉,戏书云:暗麝著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
  素馨有白、淡黄二种。《一统志》:刘王女素馨冢在阳江县,上生那悉茗花,因名素馨。宋傅伯成诗:昔日云鬟锁翠屏,只今烟冢伴荒城。香魂断续无人问,空有幽花独擅名。
  青撒莉黄碧色,架生,藤身,叶黄碧。
  菊品最多,叶相似而色不同。其著者:黄有大黄、小黄、簪头;白有大围二寸许者名兔儿粉施,花瓣细卷者名鹅毛,花瓣粗卷者名万卷书;红有大红、小红、胭脂、粉红[二名杨妃]、紫绣球;杂色有心绿如粟累,花瓣红黄色者名十样锦,心绿瓣黄者名销金,心黄瓣白者名金盏银台;亦有墨色者,名墨菊。按:东坡尝称岭南气候不常,菊花开时即重阳,不须以日月为断。十月初吉,菊始开,今观海南尤然。故宋胡铨《送菊诗》: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含芳闺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征诗来。凌晨试遣霜根送,畚玉虽微甚珍重。极知无意竞秋光,往作横窗岁寒供。忆我初客天子都,西垣植此常千株。结花年年应吹帽,始信南邦事尽殊。愿得封培自今日,何间朱崖万家室。秋香端不负乾坤,但愿箫管乱畴匹。归去来兮虽得归,念归政自莫轻违。他日采英林下酌,谁向清霜望翠微?明朝丘濬:浅红淡白间竖黄,簇簇新妆阵阵香。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韩俊:艳当秋候已惊迟,况是重阳又过期。恋节人心空自别,有花何日不相宜。香分静阁微风度,影上华筵夜月移。试问三春娇逼眼,到今曾见傲霜枝?
  荼蘼藤蔓多刺,颖有至十一叶,青跗红萼。按:荼蘼称每颖着三叶,品字。又有花大独出,花小丛生者,与琼不同。土又有赛杨妃,丛生粉团;十姊妹,蔓生。身萼皆相类,恐俱荼蘼属也。
  蔷薇红白二种,红者俗呼月季,雷州呼月桂。苏子瞻有《和子由月桂诗》。
  石榴大红、粉红、白三色。又有海榴、千叶宝珠榴。
  海棠红色者。
  赛兰丛生,叶类茗而大,花细粒缀条,香味类兰。
  紫薇夏开,至秋暮乃尽。
  莲花红白二种。宋李光言,琼之莲花与菊、梅相接,虽花蕊稍小,而清香可爱。又《方舆志》:儋清水池荷花,四季不绝,腊月尤光盛。白玉蟾白莲诗:渊明归西天,不作东林社。不见张昌宗,无人平此话。谁家栽绿荷?熏风漾碧波。波底水晶空,化出玉姮娥。嫣然冷无语,冰肌卧晓雨。东君如夏日,此花不受暑。一点天然香,随风入画堂。折之置坐隅,窈窕弄玉章。忽然心绪变,如睹佳人面。寄语明月楼,莫贮双飞燕。
  夜合树高二尺许,叶如柿,花似海桃。半开者色白,甚香。日开夜合。
  佛桑俗名红花,瓣有重有单,色有浅红、深红、紫白数品,四季常开。丁公言诗“满眼赭桐兼佛桑”是也。
  木槿树高五六尺,花紫、白二品,有单瓣、重瓣,即日及,土人取为羹。《外纪》按:《月令》“仲夏木槿荣”,《尔雅》疏云其花朝生夕陨。又一名舜,取瞬息之义。今此花开无时,经二三宿不落。或地暖使然,否则别一种也。
  细米叶如枸杞,可染指甲,俗呼指甲花。蕊如细米。艾都宪璞更名赛木犀。艾诗:花名细米见吾稀,千蕊累累缀一枝。香比木犀清不减,色如槐子浅差宜。蟾宫再喜逢仙子,蜗寓初看捧侍儿。它日西江归去路,和根带露不妨移。
  紫笑树高五六尺,叶如榕而光润,花似夜合而尖小,色紫香清。
  西番莲架生,色粉碧。 七里香详《芸草》下。
  木笔《旧志》出乐会。《外纪》按:《本草》“木笔树大而高数仞,叶大如柿,其花南地暖而正月开,北地寒而二月开。花初发如木笔,故呼之”。今琼地未见,姑存。
  金钱花即野菊,叶似红蓝而无刺,花如小黄菊而细,夏月盛开,亦有微香。即《本草》所谓旋覆花是也。《尔雅》谓旋覆花为艾菊,土人谓之金钱花。
  蛱蝶附物而生,有黄、红、紫三种,状如蛱蝶。叶捣糟,可避蝇。杨碧诗:狂杀春光恋物华,园林红紫尽为家。可堪不醒酣香梦,也自东风化作花。《外纪》:山花一朵色幽闲,自恃幽姿懒出山。若到上阳媒蝶幸,滕王错置画图间。[自注:传云唐玄宗蝶幸,晋武帝羊车,又滕王为《蛱蝶图》。]
  百日红藤身,附木,开花红色,无香。
  山茶单瓣、宝珠俱有。
  玉簪叶类慈菰而圆大,花小如文书而清香。杨碧诗:瑶池触罢酒倾银,醉跨青鸾舞袖频。失却玉簪云髻軃,东风吹把上花神。
  木犀即岩桂,俗亦名七里香。有黄、白、微红三色。王桐乡尝恨其香清远而无色。诗云:岩桂香清无美色,海棠色美少清香。我怜王粲侵时貌,谁惜杨妃醉晚妆?七里园林醒梦蝶,五更风雨断莺肠。词人怪得多般恨,二美难并世所伤。
  芙蓉多陆产,淡红色,有单瓣、重瓣。即木芙蓉,又曰拒霜。
  瑞香盆移自广。张祠部以为睡香,东坡以为瑞香,今依俗称之。
  葵俗呼一丈红。《外纪·诗》:问花已漏青皇籍,何事频开九夏红?花性向阳心独盛,耻同桃李竞春风。
  梅花白玉蟾诗:南枝初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淡淡着烟浓着月,深深笼水浅笼沙。丘深庵:自是花中一世豪,林逋何逊谩呶呶。占魁调鼎皆余事,更有冰霜节操高。
  红梅树不甚高,叶长如桃而小,开比梅差迟。丘深庵诗:琼妃夜宴蕊珠宫,归到人间便不同。谁把秋香浪评品,此花真是状元红。淡质幽姿绝点埃,乾坤间气幻生来。花神昨赴瑶池宴,一夜春风与换胎。清姿元自玉为容,一饵仙丹便不同。怪得风标异凡品,托根今在蕊珠宫。素心的的结成丹,节操依然耐岁寒。他日调羹如见用,故家风味一般酸。
  鹿葱即萱草。 仙人掌附木而生,叶扁似掌,红紫色。
  含笑花似鹰瓜而小。温公《归田录》云:丁公在珠崖,有诗仅百篇,号《知命集》。其警句有云“草解忘忧忧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外纪》:尧草元能指佞臣,逢花休问笑何人。君看青史千年笑,奚止山花笑一春!又:白白红红竞好春,含香羞涩似含嚬。无端却被崖州户,错怪闲花解笑人。
  鹰爪大于含笑而少香。
  金凤种有五色,叶可染指甲,俗呼指甲草。
  脱罗换锦叶似姜。黄枯尽,花迸出。
  山丹有白、红、桃红三种。
  文书高二三尺,花傍出,背红里紫。一种花白无香。
  满天星树高尺余,枝丛,叶眇,花细白。开时满树,粲如繁星。
  芦鼓瓣如叶,色白,极清香。每瓣胎格有粉,雌者结子。不堪簪,广人谓之路头花。
  地涌金莲有干如蕉,高三四尺,每寸许吐叶一层,至顶结花,状如红莲。
  栀子即薝菔。单瓣者结实。
  剪春罗比竹节而圆小,白边。
  竹节类剪春罗而大,差缺,无白边。干高尺余,形如竹节。
  刺桐花自枝突出,鲜红无比。三月始开,土人以落为毕农候。又花先叶,兆丰年。《外纪诗》:东君三月剪猩红,分看枝头片片工。海国乡村随处有,田家门巷一般同。离披风火欲生焰,烂漫晴霞几闹空。地迥幸无车马到,闲看花候毕农功。
  海桃树高一二丈,叶厚润,类金盏银台菊而小,瓣止五六而圆。香极清,有四季开者。土人亦谓之海棠。
  夜落金一名滴滴金。色有数种,朝开夜落。
  使君子三月开,有红白二色。《方舆志》作水仙。
  鸡冠有红白二种。
  攀枝花春前放花,无叶。土人以花信为寒候。《外纪》诗及序:树高数丈,花色红,开时烂熳,半空如火树然。正月元开为鹧鸪啼候,故唐李卫公贬崖州,时唐人诗云“绛纱弟子音书绝,鸾镜佳人旧会稀。今日置身歌舞地,木棉花发鹧鸪飞。”后人以为诗意含讥。余谓卫公相业见于武宗之世,收强藩,为寒进开路,固亦雄伟。所短者恩怨分明,故时有德之者,亦有怨之者。观彼“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之句,德之者之言,诚不可诬。而此诗或为怨者,或牛党快其贬之之诗也。略辩于此。若牛李是非,当时自有公案,兹不暇及也。又:焰焰烧空出化垆,一春花信最先孚。看花未瑕评牛李,且醉东风听鹧鸪。
  水银丛生,高尺余,类艾而小。
  山含笑产山谷间,树高八九尺,叶类夜合,香似紫笑。
  地棠株高二尺余,花白。 柚子
  海漆即倒黏花,有单台、重台。
  木兰《外纪》:树高五六尺,叶如含笑而稍短,花如兰而大,红紫色,微香。
  水蔷薇射脐二花俱《方舆志》 长春水杨梅
  果之属
  荔枝出琼山西南界宅念都者多且佳,有红、紫、青、黄数种。按:荔枝,南果也,理地愈南愈美。韶石于岭南为极北,荔枝亦希产。蔡君谟称张文献未遇夫真荔枝者或然。吾琼当岭极南,荔枝特盛,以不利红盐,故盛熟时饫食不及,街市担卖值甚低。琼山西南界虽多且佳,然以夥分,气无特出者。其曰陈红,产澄迈桥阳陈家。株东北,土窊薄,近少结;惟西南枝繁盛,岁实数十担,护熟以馈官,号曰官荔。成化初,莆阳吴守琛甚珍之,品为郡魁。曰芦花香,出唐通判苍兴庄,株虽高出地仅三四尺,即横枝鬖婆,实熟时香闻半里。同出而吴未知曰小丁香,近出遵都蔡老人家。此三者,蔡《谱》所谓晚熟。其实广上而圆下,壳薄瓤厚,核如丁香母。剥之凝如水晶,食之消如绛雪。皆具之惟芦花香,色泽鲜红,膜如胭脂。陈红,蒂凹约深五分,过熟不蛀。小丁香尤全朶核些渺,俱肉厚。左环复至首根,俱盘石,岁俱历百余而始得名。验之洪景卢所谓出天成,虽以其核种之,终与其本不相类。诚是。但亦恐年地未足耳。谢守廷瑞性嗜荔枝,予尝并致馈之,称品当列彼闽之上。吾虽未识陈紫,恐亦非谀,惜忠惠当时未至吾地耳。苏轼诗: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探春先拣树,买夏欲论园。居士常携客,参军许叩门。明年更有味,怀抱闹诸孙。又: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绡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赤虬珠。丘濬: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绎纱。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外纪》:东园丹荔熟,扶杖亦闲过。土产无中贯,园丁荐绿罗[中贯、绿罗,皆闽中上品荔名]。永元存谏草,天宝泯余波。泰运真难遇,泉林奈老何?又:火珠压树红离离,五月炎州荔熟时。买树有时来野老,窥枝终日戒群儿。红尘不媚烟花笑,玄圃深韬玉雪肌。昨向祝融求再熟,点头惟与后年期。
  龙眼俗乎圆眼,出琼山东界并文昌者佳。刘彦冲诗:幽株傍挺绿婆娑,啄咂虽微奈美何。香割蜜脾知韵胜,价轻鱼目为生多。左思赋咏名初出,玉局榆扬论岂颇?地极海南秋更暑,登盘犹足洗沉疴。《外纪》:本是骊龙颔下珠,昨因龙睡到寰区。世人只恐龙来取,讳却龙名不敢书。又:少昊车前照乘珠,祝融部下岂台舆?荔枝只为肌肤厚,买得人间佞口谀。[自注:时人谓龙眼为荔枝奴,以后熟也。]
  波罗蜜干湿胞二种,剖之若蜜,其香满室,出临高者佳。间有根结地裂,香出尤美。《外纪》诗并序:按《隋书·四夷传》云,百济有异树,名波罗婆。《酉阳杂俎·异木篇》云,波罗婆树,实如瓮,出波斯国,亦出佛林国,呼为阿蓓亸树。长五六丈,皮色青绿,叶极光净,冬夏不凋。无花结实,从树突出。有壳裹之,壳上有刺。瓤至甘甜可食,核大如枣。一壳裹中有数百枚。核中仁如栗,炒黄食甚美。此所言即波罗蜜。始产临高,今邻邑大半有之,则是此种传来中国未久,当在元中叶时也。宣德季年,内使岁取充贡,民甚苦之。正统改元,圣后临朝禁止。大易称硕果,此物无与友。重大难着枝,一一树腰吐。造化妒全美,命形有好丑。好者如圆瓮,丑者如缺缶。周壳刺森森,乍见惊触手。秋来腹酿蜜,好丑无不有。簇簇黄金胞,十百聚一母[叶某]。胞胞崖蜜满,蜜唧堪比偶。异香谢龙脑,慎摘敢轻剖。置之密室中,香风穿户牖。霜刀分黄金,八口来聚首。老稚各满量,弃核收升斗。濯香炒弃核,比栗犹可口。下惠食饴美,思以养黄耉。我心亦似之,食此忍下脰。忆昔博望侯,空遍西域走。波斯佛林产,武帝曾识否?寥寥千载下,识者属谁某?怪哉唐成式,秘检搜二酉。著此《异木篇》,其传亦已久。何时来琼海,名称小变旧。无乃西海舶,世远不可究。在昔岁丙辰,尤物为民咎。谁俾死复生?女中尧舜后。遗泽万万年,每食祝万寿。又:硕果何年海外传?香分龙脑落琼筵。中原不识此滋味,空看唐人《异木篇》。
  椰子树如槟榔,状如棕榈,叶如凤尾,高十数丈。有黄红青三种。黄生凉,青热,出文昌多。宋赵升之诗:落蒂累累入海航,枯皮犹吐绿芽长。金丝发裹乌龙脑,白兔脂凝碧玉浆。未许分瓢饮醽醁,且堪切肉配槟榔。当时曾挂将军首,此说荒唐未可量。(《外记》)《外纪》:累累青子压秋房,千尺高株挂碧苍。清庙周罍云捧得,渑池秦缶化陶将。涵濡璞玉精英嫩,美满金茎滴露香。欲和金茎餐玉屑,茂陵曾有寿生方。又:半空张翠复垂黄,仿佛云端见上方。黄目上尊看荏苒,高牙大纛倚苍茫。两间硕果榆魁品,五岭高株在子行。遮莫中原多沃壤,只知琼岛是生乡。又:千颗云房落浑沦,园丁择嫩请尝新。擎来玉碗倾甘露,看取金刀削软银。更讶坤灵钟笋玉,别为天一閟纯真。暮年招得桐乡老,日对南园集主宾。杨碧:仙家海树酿来成,风味休夸有麴生。玉盏天浆真自妙,金茎秋露谩空清。一中敢复称为圣,五斗何劳说解酲?触我悠思茂陵渴,竹根软饱对山倾。
  梅冬初花,红者实稀。 桃冬至即花,间有四季生者。
  李有三品:红李极多,石李间有,王黄尤少。红者早出,酸脆,恐梅属。唐胄诗:曾甘嘉庆醉房陵,土果羞将向客称。酒色春浓聊自媚,醢浆腊酿只人憎。敢于老氏夸宗派,疑与曹公是裔仍。盛夏令人思京国,玉沉冰碗破烦蒸。
  杨梅小者遍产。大如弹丸者,惟琼山东界数处有之。
  蒲萄郡城武弁数家有植者,俱紫蒲萄,亦间结。唐胄《谢张挥使翼翱见惠》:水晶数颗带枝新,折赠惊添岛屿春。色莹紫霞珠帐雾,味空甘露海林珍。荔枝上馆迎佳客,玳瑁先朝认故人。却恨口干无得遗,手拈那觉泪沾巾。
  榴安榴实大味美,海榴实小味酸,皆四时结。
  红枣移自广,间有种者。枇杷、柿,俱类此。
  柚红瓤者移自广。 橙
  橘品有五:曰蜜橘,曰扁橘,曰金橘[四季结,味极酸。一种野生,子小],曰羊矢、曰绵橘。
  柑出琼山苍原者佳。苏轼食柑诗:一双罗帕未分珍,林下先尝愧逐臣。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清泉蔌蔌先流齿[又载酒堂诗“黄柑溢方津”],香雾霏霏欲噀人。坐客殷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又有蜜筩、厚皮数种。
  香橼如柚大而尖削。一种如佛手。
  黄弹子大如柚,味极酸,用煤银洗红。
  芭蕉曰香蕉[皮青者上,黄次之],曰香牙,曰齐头牙,曰鸡弹,曰板蕉[一名黑蕉],曰牛蕉[一名酸蕉,能倒牙]。
  山芭蕉野生,俗名对蕉。花似山茶,状如鸡弹。蕉小而差长,色红黄。丘濬诗:名花六出似山茶,若比山茶色更加。色里有香香有味,可怜流落在天涯!
  羊桃五棱,味酸。
  黄皮状如益智,色黄,味酸甜。
  山竹子状类菩提而色黄,味酸甜,可酿酒。柞柚叶用煤银。
  木杈一名木赖,俗呼木赤。朵形如黄皮,瓤有红白二种,出与山竹同时。
  甘蔗有黄、紫、铁牛腿数种。小黄长节者名芒蔗,性凉,可解草毒。
  木胆一名山栗,又曰虎栗,产文昌深山中。壳最坚梗,其中仁类胡桃,可食。尝有白鹇啄之至再,遂昏晕被获。
  锥栗壳似栗而尖小,出文昌。
  倒粘子野生,花如芍药,而皮渍为胶,可代柿油,东坡名曰海漆子,可酿酒。逋逃匿野者食之,又名逃军粮。
  余甘状如龙眼而差扁,回味如橄榄。《外纪·诗》:甘随苦后知何似?不独余甘橄榄同。版筑岩间商辅相,饥渔城下汉英雄。又:直友久来方见益,危言过后始思忠。吁嗟山果能回味,自觉迟迟味不穷。
  不纳子实大如弹,味略似酸枣。前代外国进贡不纳,故名。
  胭脂瓤红如胭脂,味酸甜。
  橄榄东坡诗: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又严。待得余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绿榄大于橄榄。
  乌榄腌供菜用。以上三榄多出琼山东界。其黎山野树,人不惜者,株高难取,土人剥皮擦盐而落之。《本草》所谓凿其根放盐,是也。
  莲房 莲
  昌汉子树多棘刺。子熟鲜红,圆如僧数珠,味甜涩。
  菩提状如北地沙果,皮味香甜可食。
  槟榔果东语名木涩。实如弹丸,色黄,叶可擦癣。
  山莲藤生山野中。
  鹧鸪瓜野生,高不满尺。实似王瓜,熟鲜红。野食之佳者,然少得。以鹧鸪食此,故名。
  土檀状类木杈,熟紫色方可啖,颇麻口。
  毛荔枝似荔枝,壳毛而味酸,肉粘核。春末夏初即熟。广州呼毛韶子。
  酸豆似豆而酸,可浸蜜。叶类相思。
  土瓜野生,引蔓茎,叶似薯而根白可啖。与《尔雅》称菲、《本草》称王瓜为土瓜不同。
  坡果茎如芥苔。花红时根实如柿,始可食,味类莲子。茎枯则不堪取。
  凤凰子 千岁子出《方舆志》。
  杂植属
  绵花出儋、昌、崖。 吉贝出儋、昌。
  苎麻供布。《汉书》:男子耕农,种苎麻。
  赤麻亦供絙索。俱出琼山西界。 桑
  蒌即扶留,土人取合灰以食槟榔,琼山多。《隋书》:武德有扶山,今文昌境,闻产峨娘九洞者叶长大几尺。《外纪》:萎,原按《通鉴纲目》,汉武元光五年通西南夷,南越食唐蒙以蒟酱。《集览》引《本草》云,蒟实似王瓜,蔓生,苗为扶留,实似桑椹,皮黑肉白,食之辛香,下气消谷。《通志》云,蒟酱曰浮留,似荜拔,今岭南取其叶及藤合槟榔食之。是蒌本古之留藤,又名扶留。今云蒌者,扶留合声也。
  花椒子有青赤二种,大者为秦椒。
  茶东路佳。 茶芎
  买栂茶出临高、定安。制为饼,食槟榔青。
  䔲《宋史·崔与之传》:珠崖地产苦簦,民或取叶以代茗。州郡征之,岁五百缗,民尤苦之。与之皆为榜免。
  茱萸俗呼辣子。叶类芝麻,土人用煎茶。根锄断者即生柯,植宜近厨。
  野茶《外纪》:产昌化,即江南所谓黄莲茶,一名灵茶。其树合抱,叶初吐如莲臆鼠齿而稍大,炒黄清香,为荐茶佳品,故亦谓之茶。诗:谁识炎州一种茶,天教灵产閟烟霞。建溪厨美非吾事,阳羡先尝自一家。闽客错猜龙换骨,国风休咏鼠无牙。陆生谩有《茶经》著,谁识炎州一种茶?
  莳萝茎叶似茴香,实类蛇床,辛香可和五味,土人用糁醮诸醢醯。
  蓝有二种,小叶者产近郭乡村,大叶者产黎峒。
  红花崖、陵多。 茜草黄村人用染草织席。
  席草澄迈多,黄村人取为席。
  菅草夏刈为粗席、为包,利束物诸用。
  龙须草《旧志》:出儋州。《外纪》按:此草纤长细软,可为席。太白诗“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是也。
  通草丛生,土人取茎脱其瓤以饰物。《图经》云“通脱木叶似草麻,心空,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是也。
  草之属
  知风草俗名苦娄,叶似茅而短小。土人验其叶之节,以知岁之飓风有无多少。尝见草地穴中有虫名蛄蝼,即土狗,亦曰道伯,状如蟋蟀,鼠头有足。土人取此虫埋地中,则生出此草。《外纪·诗》:飓母漰腾海岳移,方当寂寞未来时。高堂广厦人如醉,独有泥沙小草知。又:造化无端亦有偏,世间无限好英贤。何如小草无情物,独与天机测妙玄
  蒲但树一名道荜,野生,高三四尺,叶微有毛,花紫色,根可治疔毒。乃道伯虫所化,亦知风草之类。
  菖蒲有大小二种,大者生水次,小者生石上。
  虎须菖收灯烟。
  护阶草俗名阶沿草。
  长生草叶圆厚,花黄。取植墙垣上观玩,经年不枯。
  番芦鼓叶厚软而刺,植墙壁上供玩。
  芸草《外纪》:按《埤雅》,即七里香。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花极芬香。秋则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
  野零陵香《外纪》:土音讹为龙零草。野生,茎叶皆香。
  箭头草《外纪》:山坡小草也。叶类箭头,花紫色。闻诸识者云,此草能制诸草木性。饥月,煮草木根叶食者,置其中,则皆软滑可食。谚云:若能识得箭头草,山中草木都食了。
  铁树树高三四尺,直干无柯。叶如莲花,瓣稍大而紫红,花瓣类莲而小,叠瓣累絮,长数寸,色间黄。谚云“铁树开花丁卯年”,果验。
  蔓陀萝柯生,即颠茄。花长白,叶可粪田。戏取入酒,饮人发狂。取者作何戏态声色,则狂态发亦如之。
  接骨俗名倒兰,生傍人家篱栏,人体折伤取治。
  蜡烛草以形名,蘸油亦可点。
  紫背野生,状如初出地芥,叶稍大而厚,背有紫色,土人用取眼虫。
  灯心生水傍,心可然灯。但琼灯心多货自广雷,不以托取。
  风蓣叶堪覆瓿。 鸡骨 马蹄
  鼓槌《外记》:土人取其叶,舂合酒饼。
  蜈蚣草《外纪》:以形名。生荒坡,茎叶贴地,抽细茎,高尺许。花实粘人裙衣,贱草也。最害园圃,一年三五芟而更生。又名五更草。
  剪刀草叶类菖蒲,花间黄红。一名白地栗,非《本草》慈菰。
  芭芒灯笼草蔓生绕篱。实在胞内,捏破有声,名天胞子。
  芮草绳、履俱用。
  薜荔生古墙及野老树,延根引蔓,墙壁赖以固,亦因以坏。蔓树盛则树亦衰
  断肠草能害人。土医云,中此毒,用吉贝心、芦鼓、水瓜根煎服解之。芒蔗亦稍宽。
  满头红土医用治病。 甜酸草子酸堪食,叶用烸银。
  帽头草茎染为帽料。 草土人取藏麦不蠹,亦药鱼。
  狗带珠类稌黍而矮。子穿为衫,可隔汗。
  芦鼓科生,叶长,边背俱刺,最利封界。
  木荜出《永乐》、《景泰》二志。 鸭嘴牛筋藤生,堪绳索。 金绵上三草,《旧志》“出万州”。
  蓬蒿《旧志》“出崖州:”。《说文》云,草之不理者也。
  竹之属
  麻竹特大,笋可食。 金竹堪为伞柄。
  石竹坚直,尤利蓬骨。
  黄竹篾用皮青者大。小者堪苫夹、编篱诸用。
  茅竹苫夹,编篱。
  沙竹皮似鲨鱼皮,能磋物。多笆用。稍光者,黎村以为笼。
  萳竹 刺竹土人艺为藩篱,笋可食。
  白眼竹节有粉,利诸用。
  箭簳黄色、节平,黎箭以为簳。土人取为烛心罩齿。昌化有斑色斜生者,军中翎箭用之。
  藤竹节疏二尺许,长数丈。梢杪附木穿生,捣成麻以为履。
  苦竹似金竹而节长。小者取为笛。
  斑竹出昌化,斑理微乱。
  人面竹近地数寸节密,如人面。扇柄、柱杖、马鞭皆用。《奇甸赋》“竹或肖人之面”是也。
  长节竹《方舆胜览》:黎母山有水五派,流出四郡。其源产巨竹,节长不啻丈许。《方舆志》“无节竹”即此。《外纪》:《尔雅疏》曰,竹节相去一丈曰荡。又《博物志》曰,哀牢国有竹,其节相去一丈,名曰璞竹。
  潇湘竹高可二尺多,盆植为玩。
  青黄竹筠半青半黄。 牛竹似麻竹而小。
  紫竹横枝竹出乐会。 扶南竹
  簟竹俱出万州、陵水。 甜竹
  苗竹俱出儋州。 大茅竹出崖州。
  藤
  赤藤俗名红藤。 黄藤
  白藤一名鸡藤,又名圆藤,为藤器所用。俱昌化多。《隋书》:昌化有藤山。
  苦藤白色,土人用之缚舟。 青藤牛八藤农犁用。《崖志》“犁藤”即此。
  土藤色紫黑,蔓生,渔人取用灰煮,编箔。
  圭藤俗名靴藤,土人套为酒钩篘酒。
  木之属
  梓土名戊梓。 买生
  荔枝实甜者不蛀。 黄鼓丁
  山类出西黎,坚比铁力,一名假铁力。
  槁有曰柳,曰黄,曰纳,曰撑伞数种。
  罗有曰油,曰铁线,曰石,曰糠数种。
  乌木梓 水沙土名竹球。
  樟木黄红二种,俗名林翁。 赤鳞 何木
  苦练有油、糠二种。 买顽一名红花。
  山桃 相思 土漆 草木一名黄鼓。
  红心土名买嬴。 栗 狗卵类胭脂而皮红。
  戈楠乐会多。 猪血乐会多。
  假槚出崖州。 棠梨土人呼为枫,解板或椽用。
  香楠 石梓上三木多板用。 胭脂 海梅
  波罗蜜上五木宜寿具。以上俱屋材。
  土檀猫尾 海桃 香椿 白香木为干楯。
  紫木东语呼杀木,地黎呼买或,屐料多用之。
  土松板堪雕刻。临高取皮为纸。
  春花山野小木。春月开花,其香满山。 鸭脚
  黄杨万、陵多,梳、筋等用。
  乌木出万、崖、昌化三处。
  花梨 鸡翅《崖志》作鸡鷘。二木出崖、昌、陵。
  乌蛇出昌、崖。 山麻出感恩,皮可索。以上俱器材。
  松柏杞柳罗汉松
  枫树似白杨,叶三角,有脂香,今之香枫是也。琼西人误呼棠梨为枫,枫为楸。
  柽柳俗名观音柳。
  楮土人取其皮造纸,取实入药。苏轼诗:我屋东北隅,张王维老毂。树先樗栎大,叶等桑柘沃。流膏马乳涨,堕子杨梅熟。胡为寻丈地,养此不材木。蹶之得舆薪,规以种松菊。靖言求其用,略数得五六。肤为蔡侯纸,子入同君录。黄缯练成素,点面颒作玉。灌洒烝生茵,腐余光吐烛。虽无傲霜节,幸免狂醒毒。孤根信微陋,生理有倚伏。投斧为赋诗,德怨聊相赎。
  榕板用。枝上生根,垂延到地,仍复萌孽成木。
  乌榄板用。耐水,砌井、船料俱用。
  枇杷形如伞盖,至秋叶红,非晚翠者。 黄桐
  刺桐即赭桐。叶可粪田,子可含,疗口疮。农人多斩而艺之。
  山胶捣皮根渍为胶。
  山桂皮味似桂,不甚辣,土人取舂曲饼。
  桄榔堪为壶矢及数珠。 白茶堪为弩及扁担。
  鼓槌一名鬼神,可作木柝。 木棉一名攀枝,极高大。
  龙胆中材。其实味苦,故名。 狗骨 山竹果
  山柳 红豆出《一统志》。
  海油《旧志》出万州。 水柳 横 黄沙
  油红根染红。上四木出崖州。
  土产下(州县同)
  畜禽兽虫鱼石药货
  布帛饮馔器用工作
  畜之属
  牛有水、沙二种。水有黑、白二色,沙有黄、黑、虎斑等色。按《汉书》,高后于赵佗时出令曰:“毋与蛮、夷、越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予牝。”后广南牛马翻蕃。又苏子瞻《书牛赋后》云,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饥渴相倚以死者无数。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今肇庆、新兴客反岁货牛于琼,以给广左右。
  马汉《地理志》:海南无虎与马。又曰,民有五畜。师古曰:牛、羊、豕、鸡、犬,以无马,故不言六畜。《方舆胜览》:今小马实蕃,高四五尺者间有,多货自广右。
  骡少。 羊有黄、白、黑、麻数种。
  猪有花、黑、淮数种。 犬小者多种,大者传自海内。
  猫斑者多,黑次之。
  鸡又有乌骨、番毛、矮脚、雪里炭数种。其曰鸡即斗鸡。曰潮鸡,特小,潮长而鸣,李德裕诗“三更津吏报潮鸡”是也。
  鹅有苍、白二种,垂颈者传自淮。
  鸭《尔雅》谓之鹜。有一种群产于溪田者,俗呼海鸭,自成化初始有。后与家鸭群久变,有诸色而渐大。
  禽之属
  燕有越、胡二种。越燕即紫燕,先春社而来。东坡《人日》诗云“新巢语燕还窥砚”。胡燕旧无,弘治间始来巢于东城门上,社后不归,今漫衍。《本单》云作窠喜长,人言容一匹绢者,令人家富。窠与屎俱堪药用。又《方舆志》有海燕。
  鹁鸽一曰舶鸽,色兴鸦皂,银灰次之。悬哨夜放者尤尚。
  麻雀粪即白丁香,治眼翳。
  喜鹊旧无。景泰初,指挥李翊自高化取雌雄十余,纵之城隍间。迨今孽育,散至近县间有之。唐胄诗:横成银汉仙桥远,派衍金笼海国赊。地气北来知世运,喳喳传喜遍天涯。
  山呼黑腮紫毛者多,纯白间有。土人养斗者多尚白脸,出海北,腮白毛蓝。呼本地为铁脸。《外纪》:稍隔一望之海,而物产断不相入者有三:虎也,喜鹊也,山呼也。喜鹊自指挥李翊取放后,至今五十余年,虽间有之,然常落落如远乡羁旅,有失路栖惶状。曾有好事者,取海北山呼放诸园林,即为火鸡取食,竟莫能育。气候不同,物情不相入,有如此。
  鹦鹉产西路。俗传雏中有嘴黑不变者名墨赖,不能言。丘濬诗:为禽只合作禽言,水饮林栖任自便。只为性灵多巧慧,一生常是被拘牵。
  鸲鹆俗呼八哥。取其雏养之,端午剪其舌,能作人言,似鵙而有情。又有牛八哥,稍大而翅白。白八哥堪为脍。
  秦吉了出西路,俗名了哥,毛色如鸦而小,嘴腮俱黄。尤黠慧能言,声大于鹦鹉。《外纪》诗并序:唐则天朝,有献能言鸟者,后喜,为制鸟名之乐,世传即此鸟也。口呼万岁祝千秋,羌入金笼占上流。若到上阳供奉日,陇山鹦鹉更回头。
  五色雀苏轼诗并序:海南有五色雀,常以两绛者为长,进止必随焉,俗谓之凤凰云。久旱而见辄雨,潦则反是。吾卜居儋耳城南,尝一至庭下,今日又见之逸士黎子云及其弟威家。即去,吾举酒祝之曰:若为吾来者,当再集也。已而果然,乃为赋诗: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惠然此粲者,来集竹与梧。锵鸣如玉佩,意欲相嬉娱。寂寞两黎生[子云与威],食菜真臞儒。小圃散春物,野桃陈雪肤。举杯得一笑,见此红鸾雏。高情如飞仙,未易握粟呼。胡为去复来,眷眷岂属吾?回翱天壤间,何必怀此都!《外纪》:五色雀,小凤凰,五方色白黑青黄。绛者为长提其纲,飞上高枝恰一双。召呼东西北中央,四林收声低翼翔。白黑青黄罗绛傍,尊卑秩秩如有常。宛若大汉龟兹王,小小乾坤从翕张。复宜造化知雨旸,大旱一出雨则滂,久雨才见阴转阳。一羽至末关休祥,况乃应治真凤凰。
  雉鸡其属有锦叶、金钱之类。 白鹇冠距嘴丹,白质黑章。
  鹞俗名鹞鹰。 乌能反哺,其颈白者名鸦。
  鹰苍黑色。又种苍褐色,似鸱。 鹘俗名鸦鹘。
  黄莺即黄鹂,一名苍庚。
  剪刀雀类燕而大,尾长分张,善击鸦。
  鹧鸪自呼“钩辀格磔”,常南飞不北。雄,春护雌啼,占林曲。土人驭雏养为媒,对啼致之,设机以取。俗传此鸟与蛇交,啼数声则蛇必至,机者防之。《外纪》鹧鸪媒诗:世路无端尽网罗,声声何苦唤哥哥,哥哥若不争雄长,叫破春风也奈何。
  鸠斑色,俗名斑鸠。又有青鸠、绿鸠[即向里老]、火鸠[鱼化]。《奇甸赋》:鳞登陆兮或化火鸠。
  白头翁《外纪》诗并序:琼岛山中白头,春末夏初鸣呼:“总不好纸笔,生男无美质。莫怪陶渊明,但饮杯中物。生儿愿愚鲁,东坡厌聪明。聪明反误身,愚鲁多公卿。知一不知二,听予山鸟声。
  百舌春初鸣,作百鸟声。《月令》云小暑至,反舌无声。
  鹌鹑《列子》云蛙变为鹑,又云鼠亦为鹑。土人重山呼、定鸡,不取为斗。
  子规一名杜鹃,声鸣谢豹。 画眉白眉褐质,善鸣好斗。
  叫天儿似雀而大,色如之。性善鸣,愈鸣飞愈高。
  瓦雀 博劳即鵙,俗名马伯劳。
  屠突《方舆志》:雨则先鸣。
  啄木《本草》:褐为雌,班为雄,穿木食蠹。《方舆志》:嘴长硬如铁,巢枯木中。人塞其门,即以嘴书符于沙泥中开之。人有效之者。
  火鸡红色,嘴翅俱黑。春夜先鸡而呜,俗亦谓之“催耕”。
  红头莺 黎母雀出昌化。 蓑衣鹤俗名牛奴。
  姑恶 打铁雀 竹鸡自呼“泥滑滑”。俗传白蚁闻之化为水。
  老鹳 鸱鹗夜飞鸣取食。声呼连三者不祥。俗名夜猫。
  山鸡与家鸡无异,但耳白,先鸣而后拍翼,声较短。
  水鸭即凫鹭。 白脸鸡一名鸹鸡。
  翡翠大小数种,大者毛充贡,小者呼水翠。《外纪》:宿食各占矾塘,他翠往参必见斗。土人以媒网置占处,奋迅来击,触网而颠。闻诸网者云,翠性最惜其羽,罣网犹僵伏不动,恐伤羽。
  鹭鸶有黄、黑嘴二种。黄者白露后方至大小英,人媒致设扣捕之,货诸市。黑者经年不归,警觉难捕。
  青椿似鹭而大,亦有白者。集则群鹭避之。
  鹡鸰飞鸣,行摇。
  鸬鹚口中吐雏,善捕鱼。其属鹈鹕、鸂鵣俱有。
  鸳鸯毛羽五色,雌雄相逐滨溪。
  割雀白昼不见形状。每岁初春夜,高飞向东。鸣“割割”声,岁必丰。
  鸥臆白翅青,随潮上下。
  海鹅苍色嘴尖,似鹅而大。
  海鸟夏秋之夜,惊鸣飞入黎山,土人以为飓信。
  水鹰似鹰,毛白,嘴黄。高飞察鱼,坠捕之。
  兽之属
  山猪一名獾。 鹿麚,牡也;麈,牝也;麛,其子也。
  山马似鹿,大如马,苍褐色。土人疑为麋,但角亦午月解。
  麖小者为麂。汉《地理志》:山多麈麖。按:师古曰,麈似鹿而大。又《说文》:麈色白,群鹿随之,皆视所往为准。今琼无。
  熊崖州多。 猿黑多黄少,出崖、万、陵三处。
  猴有大小二种。《释兽》云无脾,以行消食。
  豺狼属,似狗而黑小,出思河等峒。
  豹有曰土、曰金钱、曰艾叶数种。出儋、崖、万深山中,不噬人。
  兔
  狸有香狸、猫狸、玉面狸、七架狸[遇马则拜]、〓狸[类亦相似,人闻其声则恼]。
  獭似犬而口锐。毛细,水不能濡,善捕鱼。有鱼骨鲠,以其爪爬项即愈。
  豪猪即封豕,似狗,居地穴中,牙利如镰刀。毛黑如锥,长四五寸,人逐之则振以刺人。
  野牛《刘志》:出崖州,似水牛。
  鼠又有山鼠、田鼠、松鼠、貂鼠、独龙鼠多类。
  穿山甲一名鲮鲤,似鲤而有四足,能陆能水,又曰鳞鲤。又一种形相类而小,名山檀,土人亦以狗捕之。
  猬一名刺猬,产石地。大如松鼠而身略短。毛刺如针,近人则缩。好窃食甜薯,衔去触物落地不复取,转取在根者。《本草》称其能制虎,见鹊则仰腹受啄而死。
  蛇虫属
  蚺蛇蛇之最大者。《外纪》按:前志云能吞鹿,绕树出骨。其胆上旬在头,中旬在心,下旬近尾。性耐死,取胆放之犹活。
  乌梢最毒。《外纪》:遇野杀伤不死,能尾其人,夜至其家以报之。预避,夜睡必架高,围以蒲席,置鸡其下。蛇至,鸡惊有声,人觉而杀之。亦有地不然者。土人取酿酒,去疮疥。
  簸箕甲黑白相半。
  危杆类簸箕甲。《方輿志》:即白花蛇,噬人无救。
  裙带蛇以形名,花色。
  锦蛇《图经》云腹蛇,锦文,最猛毒。
  量人长五寸,遇人即标起。见之必灾。
  藤蛇附物,形似藤,最毒。 箭簳毒。
  两头少,人见必灾。《刘志》云出乐会。 土圭毒。
  山乌蠡一名风梢,又曰飞梢。头如乌,声如马嘶。逐物身腾起,惟尾着地。最毒。
  青竹标腹裂子生。
  火蛇红色。《刘志》云出昌化,长一丈,食兽。
  〓蛇一名名吕班,大而无毒。七寸毒。 七寸毒
  水蛇胎生,无毒。
  佛蛇无毒。《方舆志》:不噬人,小儿常获,围腰作戏。
  檀蛇大似蚺蛇,土人取皮货用。
  水横大二围,长五六尺。水中取食,不螫人。
  泥蛇出儋州,土人呼为“南八六”。 猫蛇出崖州,声似猫。
  四脚蛇即师蛇,俗名狗母蛇。身黑褐,腹黄,白肋,或有红点者,俱光泽。啮人冷彻骨髓,失救至死。
  沙摊形类师蛇而扁,有杂五色者。穴草野间,土人取炙,以治腹痛。
  雷公马缘篱落。形类沙摊而圆,脊有鬣刺,或褐色,或头红。见人少惊。
  沿壁虎即蝎虎。有灰褐二色,类沙摊,特小,弹舌有声。晡时出捕食。按《本草》注:有青黄色或白斑者名蛇医母,亦名蛇舅母。小形,五色,尾青碧可爱者,名蜥蜴。次似蛇医,小形长尾,见人不动,名龙子。喜缘篱壁,形小而黑,名郾蜓,亦名守宫。又云其名龙子,及五色者并名蜥蜴,以五色为雄,余为雌。今上四物宜依此辨。《外纪》四脚蛇注:按《伊川语录》云,世说蜥蜴为雹,亦有之,只谓之全是蜥蜴则不可。王参议尝登五台山,见蜥蜴含水吐之为雹。又《夷坚志》载,刘法师在龙兴府西山,见多蜥蜴入井中饮水,吐为雹。是乃阴毒物,宜其啮人,冷不可救。是指定师蛇为蜥蜴,与上说不同,姑识之。
  蚕琼海之蚕,一岁八登。《外纪》按:《埤雅·释虫》云,再蚕谓之原蚕,先王有禁。《淮南子》曰,原蚕再登,非不利也,而禁之者,为其残桑也。琼海四时有桑,故不妨欤。又郑氏云,蚕,龙精也,月值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禁原蚕者为害马也。《方舆胜览》云,海南无虎与马,今海南小马虽繁,而良马多不育,亦气使然欤?
  蛇蛊状如蜘蛛而腹大足短,最毒。
  蜘蛛织网取蚊。小者名蟢子,山者倍大。
  蝎《奇甸赋》云:江南皆无够蛜〓,兹独有之,岂天欲寓公之久居于此,使照壁见喜,而无北风之思乎。
  蜈蚣 蚰蜒 蝇虎似蟢子而灰色,善捕蝇。
  蚊少。 蝇东坡云夏无蚊蝇,可喜。今蝇颇多。
  虻啖牛马血。
  蜂种类多,其著有八:曰蜜蜂,班黄,斗养酿蜜;曰排蜂,野生,群伙飞响如风,人熏取其房,被螫致冷热,其王黑大,酿蜜横木下,蜡白;曰大黑蜂,穴人家屋竹筒,蜜少,不取;曰黄蜂,夏房林木,冬初入人家,始不螫毒;曰衮蜂,形黄间黑白,大于黄蜂,房圆大;曰道壁蜂,如衮蜂而大,房于地洞,即《本草》土蜂;曰火筒蜂,大若蝇,房如火筒;曰青盲蜂,房如黄蜂,母稀,子颇大。凡蜂子头足未成者俱可食。土人取之时皆以火熏之,以服蔽身防螫。
  蜾蠃 蜣螂俗名拱矢虫。大而灯飞,小而昼出者,俱有。又一种小者,二三倒滚马粪如丸,即《庄子》所谓蛣蜣。其尤小者,群聚牛粪中。
  飞鱼虫一名椰子虫,比蜣蜋颇长而头不扁。春末夏初飞鱼时方出,昼藏草中,暮栖树饮露。儿童绳系以戏,而炙食之。
  螳螂俗名卖油翁。
  蝉俗名车流。《诗》云:“五月鸣蜩。”本生土中,夏则登木而蜕,秋鸣为蝉。
  蟋蟀《诗》注斯螽、莎鸡,一物随时变化而异其名。又斯螽江东呼蚱蜢。蟋蟀一名促织,有尾为雌,无尾为雄。九月后为寒螀。今琼俗以五月初儿童野取雄斗者为蟋蟀,常穴人家墙壁,褐色。不斗者为土狗。
  蚱蜢蝗属,俗呼“抹蚱”,种类最多。大头、短腹、翅长、色绿者呼纺缉婆。夏初,小熟禾熟,附穗,人取食者为稻虾。绿大而附刺竹者为刺蚱。
  蝴蝶橘蠹所化,大者为蛱蝶。又大如蝙蝠,青白黑赤斑者名鬼车。
  萤蜻蜒数种,赤黄较小者多,四时有之。一种大者,秋始出,身碧绿。腰青者雄,名青庇;腰黄者雌,名黄蜡。儿童绳系于竿媒为戏。身黄班者名老瓢,腰乌者名乌斋,草上花绿者名麻婆。又有油瓠〓水蜻蜓、火蜻诸种。
  蚯蚓俗名曲蟮。
  山蛭即山蜞,产赤土,石地尤多。雨则伸腾入衣噬人。
  水蛭俗呼马蝗。 蟾蜍
  虾蟆俗名癞黑蟆。《外纪》:乡间之俗,凡人身有风疾,端午日取虾蟆按人身疾处,灸虾蟆如灸人状。数纵之,至日则虾蟆深藏,似乎知觉。有获之见灸痕者。
  青蛙按《图经》,虾蟆腹大形小,皮多黑班点,能跳接百虫食之,时作“呷呷”声,举动极急。蟾蜍形大,背多痱磊,行极迟缓,不能跳跃,亦不解鸣,多在人家下湿处。青蛙色青,腹细,嘴尖,后脚长,善跃,大声。背黄文者谓之金线蛙,腹大而脊青者俗名土鸭,其鸣甚壮,恐即俗呼“雍吭”是也。
  獐目虫形如鼠妇而大,有翅。久旱欲雨,则室内群飞。凡寓器馔,臭恶难当。东坡《诗》“风幔落蛜蝛”,意疑指之,但此恐蛜蝛所化尔。
  蚁有黄黑数种。小黄极多,易嗅沾饮馔。其小黑者,土人取其旦为醢酱,诸治食之。
  蜗牛俗名旱螺。
  鱼之属诸水族附
  鲤黄、赤、白、乌四种。水短无甚大,止几二十斤者。陶洪景称鲤为鱼王子,忌猪肝。其金鲤、铁鲤,人取养以为玩。
  细鳞巨口。一种首项皂色,呼皂包头。俱秋后放子。腹多脂肪,肉细,味特佳。
  鲫似鲤。有大小二种,色黑而身促,肚大而脊高,首味佳。又二种尤小,名长腰鲫、苦肚鲫。忌猪肝,子忌猪肉。其有金、银、玳瑁三色,人取养为玩。
  草龄一作鲮。 斑食诸鱼。
  黄锋颔有刺,能伤人。
  鲇大首方口,背青黑,无鳞,能食诸鱼。《尔雅》:鳀鱼,大者长尺余,无鳞,亦名鰋,又呼为鮠。
  塘虱风雨将作,则群引涎湿越坡,干则后越前以濡,遇者或获担而归。凡此鱼穴处,多聚蛇食涎,捕者防之。
  泥鳅 镰刀一名窍唇。以上俱产江。
  鳗《外纪》:产石滩最深处,无鳞,似鳝而大,青色。《埤雅》云:焚其烟气辟蠹。有雄无雌,以影漫鳢而生子。
  鱓黄白二色,似鳗鲡而细长,若蛇无鳞。
  斋 鰽以上俱产江海。
  黄花首有二石,即浙中鲞鱼。出芒港,钓船者佳,海鱼品第一,春出者尤美,宜鲞。又
  别种曰疏齿,曰甜薯,味稍劣;又小者名油握。
  偶俗名卖仔,似马膏而有鳞,味最佳,品只次黄花。
  刀扁长多刺,鲊特佳,俗重之。
  马鬃形扁而长,脊鬣有核,肉细无刺,味特佳。
  黄味隽永,多盐干食。
  鲳有乌鲳、黄蜡鲳、白鲳、涕鲳,又小者曰鲳扁。
  马膏一名乌鱼,东语呼“木画”。有一种形略扁者。春南风起,琼山东营港极多,疍以网延至岸钩取之。万州者,特短。又歪头乌,出昌化。
  骨〓一名大头,儋名赤鱼,味嘉于鲜鲞。次之一种名么〓,宜鲜食。《外纪》:多产临高。
  状如鲇之大者,子如龙眼。春末夏初,海上叠阵而来,自底至面。船网必以一能者沉水,视鱼放网。多有鱼阵压死不起者,得鱼则与之均分。若船力不胜鱼,则急破或舍网纵之,不煞有沉船者。
  鲨数种,皆胎生。曰犁头,有二鬣,黑者味美;曰剑鲨,长啄如锯,性善而美,即胡鲨;曰〓鲨,一名双髻;曰狗鲨;曰虎鲨,斑点,食人。其皮皆可锉物。子随母行,惊即从口入母腹。
  燕即老鸦鱼。脊皮有沙,肉白。又形类者曰龙船,肉紫白而味特胜;曰魧鱼,肉红而味颇劣。
  蜡红、白、黑三种,板身而脊刺出,夏者味佳。谚云“冷斋热蜡”。
  鱀带形如裙带,白色,味甜。《南海异名记》云,修若练带。
  巴榔儋名朱公,多出临、儋。小而皮硬者,名老〓,商人舟鲊之,运售郡城。
  勒即青鳞,炙食佳。小儿痘疹,用为下饭。
  面条色白,无鳞而小短,俗名“白饭”。蒸食佳。
  西纲小白尖锐,宜鲊。形类而大者为沙钻,小者名“棺钉”。
  跳天海傍潮泥中,小而跳跃。煎食味美。
  鳜 蒲 竹叶 屐〓
  鞋底即比目。形圆,色黑,肉细佳。一种色黄颇长者,出咸淡水,名“狗舌”。金钱小圆。 麻无鳞而长,铦牙大口。 鰽白
  飞出文昌、会同。群飞水面,俗传化燕,获之有见膴具燕足者。
  红出昌化者佳。盐干,味类江左白鲿。
  倒挂出万州。馁能醉人。鲊佳。 含嘶
  河豚俗名归鱼。烹调失宜,常杀人。《本草》云,以芦根、橄榄、甘蔗解之。
  䲡俗呼海龙翁,极大,脊骨节可为臼。母背常负子。文昌清澜海多。疍人常驾舟系索于铁
  枪以摽其子,随候其毙,拽诸岸,取油货至万余钱者。[余见《杂事》。]
  翻车 海猪
  乌贼腹有墨,性嗜乌。浮水上,俟乌啄其腹,则以须卷食之。骨名海缥鮹。类有章鱼、狗泥、肇管、墨斗。《本草》诸书所谓柔鱼、章举、石距、望潮,即此类也。以上俱产海。
  水族
  龟山小,水大。 鳖俗名团鱼。《本草》云,目陷者有毒,忌苋。
  鼋似鳖而大。
  鲎眼在背,口在腹。雌常负雄,双取者始可食。子如麻,可鲊。《岭表录异》云,置之水中,雄浮雌沉。
  玳瑁类鳖而大。背甲自脊两分,共十四版,可为带。按汉史,武帝睹玳瑁,建珠崖。《西域传·赞》:孝武睹犀布、玳瑁,则建珠崖七郡。《贾捐之传》:“又非独珠崖有珠犀、玳瑁也。”今带版俱出番国,琼则薄小而纹杂。他如龟筒、鲫鲶版尤薄,俱不堪用。至于犀,则绝无。
  田鸡按《本草》蛙注,又一种黑色,南人呼为蛤子,食至美。又《图经》:今谓之蛤,亦名水鸡。闽、蜀、浙东人以为珍馔。病人云食之补虚损,尤宜产妇。今琼人食田鸡,较之江浙特大。
  虾龙虾,须角棱利,出烈楼、丰盈海;红虾,咸淡水俱有,供常馔;苗虾,细小,西海多,出白沙芒港者佳。夏间引户鲊之,给周年之用。田虾亦可鲊。
  蟹冬出溪水,自西博崖诸石地来者佳。田蟹,出苍原者味隽永。唐胄诗:“海沫江脐谩策勋,汗邪霜冷晚收云。酥螯破玉津先溢,膏腹开金酒到醺。虀罋久能酸措大,羔盘空自饱将军。从今甘附平南癖,郡柄何妨与判分。”海蟹,绀、赤、花数种,四时皆有,惟月晦壳脱软肥。赤大者掘沮洳深穴中得之,凝脂满匡,俱宜烹食。毛蟹,出文昌县,夏间赤脚者先出,价贱,入秋黑毛者方有,俱悬于溪边树上,以火照取之,盐藏备岁。走流蟹,出万州,鲊极美。余类甚多,傅肱所谓蝤蛑、拥剑、望潮、倚望等十二种俱有,但土俗异呼其名尔。
  蚌 蛤每一潮生一晕。土人取之研为粉。
  蛏似蚬而长,壳厚,大如指。
  海镜即海月,形圆如镜,遍有。《方舆志》:产崖州前临川港泥中者,味佳。
  蚬出江者曰黄蜆,形圆,间有长扁者。出咸淡水曰立蛤,形长,堪醢。出海者曰指甲蚬,壳薄。
  海狮清明渍酒咂食。
  蛤蜊壳有细纹。又一种小者,名蛤蜊姑。
  螺出溪田者二种,长而壳硬者佳。出海者香螺。崖州有九孔螺、豪猪螺。方、永二《志》载有白螺。
  江珧以往为珍,俗名醋螺。《方舆志》:出崖州前临川港泥中者,味佳。
  车螯土呼车白。《本草》:冷,无毒,治酒毒,消酒渴。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海中春夏间,依约岛溆常有此气。
  蚝俗名蛎房,出文昌者房大。壳左顾为牡蛎。
  蚶壳如瓦屋,俗名瓦屋螺。
  流螺俗名甲,肚大如小拳,青黄色,长四五寸其掩。《本草》名甲香。
  石之属
  土石即蛮石,坊、扁、阶砌、诸器用皆用之。俱粗硬,出卢农者颇佳。
  水晶石产山谷中,明亮如削。一种蕴溪石中,凿得之颇佳,但少。
  琅玕石生海底,柯似珊瑚而大,上有孔窍如虫蛀,击有金石声。土人取供玩。
  白石硬而润白者出琼山白石都,浮轻甃墙者出文昌北峙澳。
  磨刀石出东石山岭下者佳。
  火石西黎都多。白色,有间赤黑纹者,用击取火。
  引针石即磁石。出崖州临川港者佳。相地者用之引针,以定子午。
  浮石出文昌清澜,皮用作磨皮垢。
  海花石有似花树假山者,出文昌海。
  羊肚石状如羊肚。有假山者,置花台供玩。儋、临、文海中俱有。
  野猪精石出崖州。白色,润滑如削,中有猪毛如稻芒者。或野猪或黄麖肚中生成,圆硬如卵。
  棋子出昌化棋子湾。
  药之属
  磁石出崖。《异物志》云,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大舟锢以铁叶,值之多拔。
  海盐按《图经》:南海盐者,今琼、化诸州官场煮海水作之,以给民食,谓之泽盐。《医方》所谓海盐是也。陶隐居云,南方人食绝欲咸,少寿多病。
  石蟹《方舆志》:出崖州后临川港中。渔伏水,采之,出水硬化为石。注:生海底,能走动,见风则化为石。性凉,涂消肿毒,土人多用。李相口藏心里剑,晋公身作眼中丁。何如化石枯螃蟹,身死犹存济物情。
  石脑蕴石中,白色,有蜂窠。
  扁青《本草》云生朱崖山谷,苏公云即绿青是也,今谓之石青。海南来,形大如拳,其色又青。腹中亦时有空者,今未见之。以上系石部。
  菖蒲生山溪中石上,大者名昌阳。
  天门冬叶如茴香,蔓生,有刺。
  地黄叶出布地如车前,皱而不光。花似芝麻,色红紫,亦有黄者。
  益母即《本草》茺蔚,用治产。又名返魂丹。
  麦门冬叶青,似莎草而长,四季不凋。根黄白色,似连珠形,如穬麦。
  车前子即芣苡,俗名虾蟆草。
  薏苡仁即珍珠麦。见杂食属。
  青木香《外纪》:《旧志》出文昌,今出南山。子名马兜零。
  山药即《本草》薯芋,性温暖,补下元。《外纪》:唐避代宗嫌名,故呼薯药。至宋英宗即位,人避嫌讳,遂改名山药。自此全失其本名。
  蒺藜子铺地生,有三角刺,或墙上。《诗》云“墙有茨”是也。
  蒲黄生池泽中。抽梗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蜡烛。黄,即花中蕊屑也。
  决明子《外纪》:有二种。一种马蹄决明,生子作角,实似马蹄叶,能明日。一种草决明,叶朝开,近暮则合。遇天阴雨,牧童视其叶合,以为归候。
  忍冬草鹭鸶藤,一名左缠。藤蔓生。花初白,次变黄,名金银花。今土名稻草花。
  蛇床子类莳萝,花白色。
  干葛一名野葛,能杀人。一种藤可布。
  茵蔯蒿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蒿而叶紧细。春,因旧苗又生新叶,故名茵蔯蒿。又《外纪》:一种根可入药,解酒毒。
  苍耳东坡说:药至贱而为世要用,未有如苍耳者。他药虽贱,或地有不产。惟此药不问南北夷夏、山泽斥卤、泥土沙石,但有地则产。其花、叶、根、实皆可食,食之如菜,亦治病,无毒。生熟丸散,无适不可,多食愈善。久乃使人骨髓满,肌理如玉,长生药也。杂疗风痹、瘫痪、癃疟、疮痒,不可胜言,尤治瘿金疮。一名鼠粘子,一名羊负来。《诗》谓之卷耳,《疏》谓之枲耳,俗谓之道人头。海南无药,惟此药生舍下,多于茨棘,迁客之幸也。己卯二月望日书。
  栝楼藤生,产琼、澄石山。子似木鳖,土名瓜蒌。根名天花粉。
  木通《本草》:陶隐居云,绕树藤生,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即今石山人用以束物者。《外纪》以为通脱木,饰女工。丛生者恐非。
  萆薢俗名金刚头。可治风。
  艾叶有二种。叶小、苗短、色白者良。
  狶签草《本草》:一名火坎,俗呼黄花。其叶端圆末锐。花微黄,实似鹤虱。
  大瓠藤水《本草》:珠崖、儋耳无水处种此藤,取汁用之。味甘寒,无毒,主烦热止渴,润五脏,利小便。藤如瓠,断之水出。《外纪》:今有一种大瓠,几如瓮。食其实甚美,但无断藤取水。
  水萍大者俗呼为浮萍,即《诗》“于以采萍”是也。其叶下有一点如水沫。小者俗呼为紫薸,医家多用此,实为水萍。
  大小蓟类红蓝而多刺。小者名小蓟。《外纪》:医家用散血。
  泽兰俗呼湿兰。出土分枝梗,叶如菊而尖长,香臭类兰。《本草》云能破血。
  高良姜《本草》:儋州高良姜,茎叶似姜而大,高一二尺,花红紫如山姜。《一统志》:出崖州、昌化。史唐崖州,宋南宁、吉阳,俱贡。
  茴香“茴”《本草》作“蘹”。叶散如丝发,味类八角,特异诸草。枝上时有大青虫,形如蚕,取治小肠气甚良。有茎相似而叶细,为莳萝,气辛香,宜制醢。
  红蓝花即红花。冬布种于熟地,随生苗,春即有花。承露采,午则其刺刺手。采尽复生。
  郁金《本草》:叶似姜黄。但干起数寸而后叶开。根黄赤。
  姜黄呼黄姜。 青葙子即白鸡冠花子。
  莪术《外纪》:俗名苦姜,状类姜。
  荭草即水红花。似蓼而叶大,赤白色。 香附子即莎草根。
  草豆蔻俗名姜麻子。 红豆蔻即草果仁,解酒毒。
  天南星野生者佳。
  茅香根叶皆香,即楚之包茅以贡者。土人亦用造曲蘖。:
  使君子俗名水君子。花红白,实紫黑色。四棱瓣深,《图经》谓之棱瓣深。《外纪》:《本草》唐潘州郭使君疗小儿多是独用此物,后医家因号使君子。
  半夏《图经》:叶似芍药,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今琼产叶较圆。
  草蒿即青蒿有子者。茎叶与常蒿同,但色深青,气芬芳。
  旋复花叶似红蓝而无刺,四月五月开花为旋花。
  蛇含《外纪》:一茎五叶,或七叶。用七叶黄花者佳,治蛇伤、赤眼、风肿诸症。
  女青《本草》:即雀瓢,生珠崖,主蛊毒,逐邪恶气,杀鬼瘟疟,辟不祥。注云:叶似萝摩,两叶相对,似瓢,形大如枣许,生平泽,茎叶并臭。或以为蛇含根,然蛇含苗生益州,何相去万余里而根在珠崖?
  白芨叶似初生栟榈,茎端生一苔,花紫,根形似菱,节间有毛。
  贯众叶似雉尾,根如老鸱,头紫黑色,出地多枝,即今土人斩为帚者。
  朝开暮落花即粪上红菰,堪疗疮毒。
  何首乌《本草》:叶如山芋而不光泽,茎蔓紫,花黄白,如葛勒。子有棱,似乔麦而细小。《外纪》:按《本草》,何首乌有赤白二种,赤者雄,白者雌,生必相对。茎蔓延竹木或古墙。其叶亦相对。根结大者壮如山药,各有五棱。琼人采取,多以莳莨、葛蒌、蒡头、土瓜当之,非是。
  牵牛子野蔓生,花碧,子黑,一种白。家种者名天茄子,羹酱食。
  蓖麻子《本草》:儋州蓖麻,今彼处榨油甚盛。炒熟治瘰疬,效。
  羊蹄草叶如菠蔆而无歧,色差青白。《本草》名秃菜,根汁可治疥癣。
  马鞭草苗似狼牙,抽三四穗。主下部䘌疮。
  刘寄奴俗名刀斧草。茎似艾蒿,上有四棱,高四尺,叶青似柳。开碎小黄白花,形如瓦松,实似黍而细。一茎上有数穗,互生。根淡紫色。
  骨碎补即树上寄生。条上有黄毛。此物苗每一大叶两边小叶槎牙,两两相对。叶长有尖瓣。
  蒲公草春初苗生田园中,叶如苦苣,有细刺。中心抽一茎,出一花,黄如金钱。《本草衍义》即今地丁,恐非。
  地丁《本草衍义》:四时常有花,花罢飞絮。中有子,落处即生。俗指土松子,是。
  谷精草生田中,一名戴星草。一叶细,花小而圆。
  夏枯草叶似旋覆,春至开花作穗,五月即枯。
  海金沙初生作小株,高一二尺。叶如半夏而硬。
  三柰味香辣,上取合衣香。广人取食槟榔。以上系草部。
  黄沉香《倦游录》:黄熟香有三品。琼崖木枯朽乃得者,宜入药。
  槐角即新退花初成子者。
  槟榔子坚圆小者是。扁大者名大腹子,壳名大腹皮。
  枸杞子叶似榴叶而软薄,堪食。子长如枣核。根名地骨皮。
  侧柏 桑上寄生叶似橘而厚软,茎似槐而肥脆。
  皂角猪牙者,出昌化。
  桑根白皮出土上者杀人,用东行根。
  巴豆新者佳,用之去心皮。
  枫香出儋州。树似白杨而甚高,叶有三角,即白胶香也。
  藿香出琼山石地及澄迈沙地。 茱萸功用与吴茱萸同。
  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桃。小而多棱者可用,大长者只作染色。
  海桐皮《图经》:叶如手大,作三花尖。皮若梓白皮,坚韧可作绳。今雷州及近海州郡皆有。
  木鳖子蔓生,叶似苦瓜,实亦如之。两头尖,短而大,子如鳖。
  陈皮积久者良。 青皮 楮实
  益智子今本土岁办以充药材。东坡《益智花记》:海南产益智,花实皆长穗而分为三节,其实熟否以候岁之丰歉。其下节以候早禾,其上中亦如之。大吉则实,凶岁皆不实。盖罕有三节并熟者。其为药也治止水,而无益于智,智岂求之于药者乎?其得此也,岂以知岁也耶?今日见儋耳圃儒黎子云言候之审矣,聊复记之,以俟好事者补注《本草》。《外纪·诗》:花开三节去年丰,今岁无花苦岁凶。益智不如多益饱,免教饥馁怨春丛。百万闾阎冻馁家,只因征敛丧生涯。农谈畎亩知何事?却向深山奏野花。以上系木部。
  鹿茸分岐如马鞍形者有力。《本草》云茸不可嗅,能伤人鼻。系兽部。
  蝙蝠即伏翼,俗名檐老鼠。其屎谓之夜明沙。白者希有,重一斤者即可用。
  牡蛎俗呼为蚝壳。以左顾者为雄。
  龟甲即水中神龟壳,以生得全为贵。
  桑螵蛸《本草》:即桑上螳螂子。
  鳖甲有九肋者为胜。生取去肉佳。
  乌贼鱼骨《本草》:生取者是。海上得者,名海螵蛸。
  石决明壳大如手,小者如三两指,七孔九孔者良,与紫贝、腹鱼甲不类。
  白僵蚕自死白色而条直者为佳。四月取。勿着湿,湿则有毒。
  原蚕蛾是重养者,俗呼为晚蚕。屎名蚕沙。
  蝉蜕采得当蒸熟,令勿蠹。
  石龙子即雷公马,小形长尾,见人不动者,色纯黄。
  海马小如守宫,形若马。主妇人难产,带之于身神验。
  蛇蜕石上完全者,佳。
  蚺蛇胆医家重之。有一种大蛇胆相似,欲辨之,浮游水面而回旋行走者是。
  班猫豆叶上者良。 蜣螂见虫属。腹下稍白,肉治疗毒。
  蝼蛄即大土狗,夜出者良。
  穿山甲《本草》名鲮鲤甲。以上系虫鱼部。
  庵摩勒即余甘子。《本草》云主补益,强气力。
  石莲子出琼山石地。系果部。
  紫苏背面紫色,气甚香。其不香者多野苏,不堪用。又白苏,茎方叶圆,亦甚香;鱼苏,叶似茵蔯,大而香,俗名煮鱼草。
  薄荷《本草》:病差人食之不宜。系菜部。
  血见愁方茎,其叶对生而有斜纹,两边共八条,叶边碎尖如箭。医家取散血。
  山总管树高四五尺,叶可解漆毒,土医谓之药母。
  凤尾草野生,叶愈痢。
  柳豆叶小儿痘疹初愈,土人取以煎浴。
  接骨草丛生,高二三尺。叶大于柳而厚,茎有节。折伤者裹之,即愈。
  紫背草野生,有毛,背紫。以上系草药。
  布帛属
  葛布会、乐、万、陵佳。《汉书》:近海多果布之凑。韦昭注:布,葛布也。
  蕉布似葛,价劣。 麻布琼、澄多,货易外州县。
  兼丝经麻或棉,纬丝。 丝䌷纯丝者。
  水䌷出蛾茧,灰水煮,擘撚为丝,以布余泮货缠烛心。
  棉布儋州及琼山烈楼多精者,遍地家织自用。
  胡椒布眼如胡椒。 双〓布厚实如被,比帐房而幅窄。
  鹅毛布棉织,纬间点鹅毛。上三布俱染青。
  吉贝布即木棉织者,亦为被,不见重,儋多。《宋史·崔与之传》:琼人以吉贝织为衣衾,工作皆妇人役之,有至期年者,弃稚遗老,民尤苦之。与之皆为榜免。
  广幅布即汉孙幸调献者。《外纪》:未审此布先有广尺之名,或取夫里之布而增其尺。今无。按:上十二布。《汉书,西域传赞》:孝武睹犀布、玳瑁则建珠崖七郡,又近海多果布之凑。师古注曰:布,诸杂细布皆是。
  被,曰素,即雪被。郑延《谢惠诗》:蛮工织出机中素,白似吴棉重如布。将军为我劳购求,筐篚盛来见情愫。并刀裁作合欢被,不短不长齐尺度。藤床纸帐雅相称,蜀锦淞绫肯轻妒。娇儿求许踏里裂,座垢何由得沾污。茅檐日高睡方稳,五尺瘦躯烦拥护。白云窝里春融融,不管霜风逼窗户。新诗谩咏谢池草,清梦不入阳台路。报君未有金盘陀,聊把余情托诗赋。曰青,曰油红,以上三被,儋州佳曰花,曰假锦。俱出琼山。
  帐房即被。官司岁派买,令织宽厚且长。民甚苦之。
  土䌷染红供彩用,出琼山〓。
  帨即手帕。有素,有花,有假锦。
  黎幔一名幕,金丝者为上。崖番亦为之
  黎桶即黎人着者。州县得之相遗,以为帕袱。上三物即《虞衡志》所谓黎锦、黎单、鞍搭之类者。
  饮馔属
  酒,曰真一酒,米麦水三者为之。东坡于此尝酿。自歌诗并序:布算以步五星,不如仰观之捷。吹律以求中声,不如耳齐之审。铅汞以为药,策易以候火,不如天造之真也。是故神宅空,乐出虚,蹋鞠者以气升。孰能推是类以求天造之药乎?于此有物,其名曰真一。远游先生方治此道,不饮不食。而饮此酒,食此药,居此堂,予亦窃其一二,故作《真一之歌》。其词曰:空中细茎插天芒,不生沮泽生陵冈。涉阅四气更六阳,森然不受螟与蝗。飞龙御月作秋凉,苍波改色屯云黄。天旋雷动玉尘香,起搜十裂照坐光。跏跌牛噍安且详,动摇天关出琼浆。壬公飞空丁女藏,三伏遇井了不尝。酿为真一和而庄,三杯俨如侍君王。湛然寂照非楚狂,终身不入无功乡。又:拔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晓日着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曰天门冬酒,东坡寓此造。自诗并注: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尝,遂以大醉。二首:自拨床头一瓮云,幽人先已醉奇芬。天门冬熟新年喜,曲米春香并舍闻。菜圃渐疏云漠漠,竹扉斜掩雨纷纷。拥裘睡觉知何处,吹面东风散缬纹。载酒无人过子云,年来家酝有奇芬。醉乡杳杳谁同梦?睡息齁齁得自闻。口业向诗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点灯更试淮南语,泛溢东风有毂纹。曰椒酒,《通考》:琼管黎峒有椒酒,以安石榴花着瓮中即成。又《寰宇记》:或取石榴花叶和酿,酝数日成酒。《南史》又曰,南海有顿逊国,在海崎上。有酒树似安石榴,取其花注停瓮中,数日而成酒。曰严酒,有木曰严树,捣其皮叶,浸以清水,以粳酿之。今儋人多造。曰老酒,酿经岁月,色红黑。近临高佳。曰竹叶青酒,洗饭酿经旬,色清白。曰浮子酒,经三宿连糟食者,名甜糟。柞出者曰酒。上三酒皆烧酒荫之。曰黄酒,粳米酿。曰早子禾酒,以小埕酿。夏收粳米,箖糟而饮。曰鹿蹄酒,取粳糯米酒之美者,以鹿蹄煮之。曰烧酒。粳粟造,临高多,岁货郡城。又粘子酒、七香酒[以沉熟等香浸烧酒而成]、荔枝酒,及山竹、芦鼓子、波罗蜜、薯、银齐诸类,俱堪酿。
  曲饼《方舆志》:酒无曲蘖,以山藤叶有辛香者捣和米粉,圆为药饼。今曲造儋州者佳。
  茶出琼山、文昌者佳。俗老妪杂烹以茱萸、簦芎、八角、茉莉花,钵乘吹末饮之,即《外纪》“藤钵晚茶吹榝末”。
  鲊曰刀鱼鲊[子细如粟,亦鲜],曰骨〓鲊[子大如龙眼,盐水煮熟,坚韧香美],曰巴榔鲊,曰飞鱼肠鲊,曰倒挂鱼肠鲊,曰海胆,曰鲳鱼子,曰苗虾鲊,曰鲎鲊,曰立蛤蚬鲊,曰醋螺鲊。
  盐蟹又曰毛蟹,出文昌;走流蟹,出万州;曰田蟹,琼山苍原佳。
  鲞曰黄花,曰红鱼,曰鲳鱼,曰乌贼。
  盐笋麻竹、刺竹者佳。
  面出琼山,于岭南特佳。又南椰面,产黎山,尤美。树类桄榔,唐诗“清斋静溲桄榔面”是也。
  面酱 乌榄酱初出香美,给周年用。
  蜜浸曰天门冬,曰益智子,曰姜麻子[即土草豆蔻,唐诗“远信闲封豆蔻花”是也],曰波罗蜜,曰槟榔,曰青梅,曰青橘。
  晒蚬盛夏取生蚬,以酒盐苏蒜拌,鬯之,瓦上暴干。按酒最佳。唐胄诗:一禽戒非孝,罨蜊怜赤族。苟时法不禁,况乃意向属。平生毛错馋,晒蜆一掬足。水暖溪沙清,趁采供欲逐。椒盐溅蒜苏,瓦烈风味纳。破齿糟自香,洗尽菜根腹。珍鼎恐未兼,情私欲献曝。死怪河豚痴,癖笑蟹螯独。醉乡苟未知,醺眊空醪醁。何劳笑粗人,销帐香羔肉。人生在适情,秋鲈思乡屋。坡仙向来知,愈厌蒸压玉。杨碧和:长江俯清溪,粤乡多介族。车螯与蛤蜊,引类为尔属。负甲小逾钱,沙泥聊自足。南熏舞老稚,携罨日相逐。野情超鲜腥,荡析适盈掬。笔以苏蒜盐,吻合香贮腹。不樵堕涧松,登瓦事庭曝。未辄一饷间,破齿风味独。披襟坐茆茨,拉侪注醽醁。昔卷龟壳如,何须举山肉?倾海仍独醒,恨靡荐金屋。渴来烧月铛,余馨漱寒玉。
  糕曰糖糕,曰灰糕[捣糯为之,年节以为馈送],曰餈糕[俗呼萁粽,煮糯拌糖,或萁水为之],曰水糕[捣粳为之],曰散糕,曰小甑糕[捣糯粳为之],曰花糕[面为之]。
  餈果俗名餈芭。 煎堆蜜和粳糯粉,煎圆如鞠。
  圆子撚粉为丸,元宵节用。
  糖蔗糖俗名沙糖。本地以埠乘汁,海北来者成块。又担货者有葱管、麻糖数种。
  油之属
  芝麻俗名香油。 山柚文昌多。花白,即闽中茶油。
  桐子 海桃 麻子即草麻,儋多。 核桃
  山竹果 椰子 乌柏 木油出崖州。
  器用属
  马尾小帽瓦笼者功加致。 缠棕有大帽、酒壶、茶瓯之属。
  藤器穿、织二样:如朝冠盒、纱帽盒、带盒、酒壶茶瓯托盘、果盒、爵盏、箸桶、查斗之属,俱穿者;字体屏风、拜席、轿面、连枕、衣盒、箱桌之属,俱织者。
  漆器垒漆、雕漆。有剔红、剔黑、磨漆[先垒漆而雕以人物,后填诸漆磨之]。
  雕带 黄村席出澄迈黄村、安宁、那舍三都。染茜为饰,久愈滑,非苏席可比。
  红竹簟《永乐志》:《北户录》云,方言谓之笙,亦曰籧篨,惟万州万宁、陵水产。
  椰器,曰冠,苏过尝寄雷与叔子由。子由诗:衰病秋来半是丝,幅巾缁撮强为仪。垂空旋取海棕子,束发真成老法师。变化密移人不悟,坏成相续我心知。茅檐竹屋南溟上,亦似当年廊庙时。子瞻和: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汉·高纪》注:薛有,竹冠师]。规摹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着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曰酒榼,张国安诗:矮胡生南方,托家碧山崖。采择供贡篚,扶持上天街。愧此愿慤姿,欲售久未谐。道傍麴先生,风味固自佳。逢渠即倾盖,输写能开怀。刮削出光采,规绳去欹窳。金玉岂足贵,胶漆真吾侪。客来有佳招,二士往必偕。婆娑止坐隅,供馈烦金钗。矮胡虽木强,醇德真无涯。虚心实其腹,居然外形骸。微物幸见用,弃置理则乖。毛颖有封国,陶匏荐钦柴。大药起世疴,炮燔及根菱。愿子自洗濯,勿受尘埃埋。暇日肯相从,醉经坐高斋。曰酒杯。椰树有一种专产小子,壳坚厚,剸制为杯。《格古要论》云,或银或金镶之,小者贡。唐陆龟蒙《寄琼州杨舍人》诗“酒满椰杯消毒雾”,注云:海南岭表多蛊毒,食饮以椰子为杯,有毒即裂。令海内多贵市椰瓢,出途乘饮本此。
  鸬鹚杓磨海螺壳为之,见《格古要论》。
  鹦鹉杯螺出清澜海,形似鹦鹉,用金银镶为嘴足,作饮器。《格古要论》云“广南土人琢磨为酒盏”是也。其内壳有自然眼,钻取为茶匙,比金线螺者特美。《外纪·诗》:海不扬波三载来,飞潜蠢动在春台。枯螺托质为鹦鹉,去作南山万寿杯。又:雉入水为蜃,难穷变化神。
  非荣陇山质,要复化来身。
  铜鼓诸州县时开挖得之,详林泉生《铜鼓记》。今遍传宇内,辨见《铜鼓山》下。
  黎金似铜鼓而扁小,上三耳,中微具脐。黎人击以为号。
  黄子木柱杖东坡制,寄雷为子由生日寿。诗见《诗类》。
  老鸦扇出临高。元范梈尝以之致黄明府。梈诗:拾得炎州月一团,殷勤持赠比琅玕。情知已是秋风后,留作明年九夏寒。
  槟榔皮扇《格古要论》:槟榔箨皮可为扇,亦引风气。《外纪,寄张翙翔诗》:闻君新制槟榔扇,几欲求观未有因。坐拥定如聘老子,行持应类吕仙人。编蒲绍锦千般旧,剪月裁云一样新。安得芸窗来一握,手挥三伏播秋旻。
  金刚子产琼山官隆等地。树高三四丈,子熟皮黑似乌榄,圆如弹,土僧取为素珠。《格古要论》:金刚子出海南,花纹深细可爱,坚实。作素珠,冬月不冷手。大有如榛子及鱼眼者。
  瓦器出洒塘、托都。宋《食货志》:贾物自高化至者唯瓦器之类。今琼货精美者皆来自广。
  工作属
  银作出郡城附郭,工首饰。
  漆作出郡城,朱红、玛瑙、剔红、剔黑、磨漆、藤漆皆精。
  铜作出琼山,铜鼓、黎瓶、炉,诸品皆佳。
  铁作出琼山大小挺。崖州制辘轳、刀亦精巧。
  木作亦出大小挺。 皮作出郡城及大来、那梅。
  雕作出张吴、兴义。
  藤作按万州,穿织俱精致,擅名天下。令官司货贡无时,军民甚苦。唐胄诗并序:《隋书》“昌化县”注:“藤山”。唐振州贡藤盘,未闻为害。万州藤作名天下,始于近代。官役劳及妇人,连年不得休息。正德初,有王氏女尤妙手,家工派多且细。过限,父累被责。女伤怨,遂雉经。剑门藤丝如发细,织巧争先出新意。万安土瘠民多贫,家家藉业为生计。纤纤闺指称绝奇,牡丹荏染凤交嬉。官工家派多精致,限迟作细爷遭笞。十八嫁裙无一幅,朝朝暮暮劳官役。岂知生业反为魔,遂甘自尽家难息。满城感泣增悲恫,祸州尤物何时穷!英灵胡不上诉帝,条蔓枯尽山为童。九州厥贡古来有,篚荐随方那敢后?交州荔枝建州茶,惊尘溅血民始咎。朱崖地在大海中,汉因玳瑁始开通。未几祸起广幅布,东都复县伏波功。永平滥觞儋耳贡,后启缤纷非土任[《外纪》:唐贡金银,皆非土产]。瑁宫珠殿尤苦刘[《宋史·世家》:南汉刘氏所居宫殿以珠、玳瑁饰之。赋敛烦重,琼州斗米税四五钱],紫贝鼇皮聊缓宋[天圣五年,罢琼州岁贡玳瑁、鼇皮、紫贝]。惟我祖宗怜远土,两朝优诏特矜楚。公使逾法许具闻,气焰权奸犹敛阻。[洪武二年,宣谕海南:“今遣使者往谕朕意,尔其益尽乃心,以辑宁其民。”《类稿》:宣德庚戌,敕大守徐鉴意若曰:“简尔付以郡寄。琼在万里外,尤艰其选。尔其奠民之生,毋令失所。凡以公使至郡,越职逾法者,具实闻奏。”琼多异产,前此中使络绎不绝,而阮、韦、冯三人者,岁必一至以为常,而阮有所怙,尤为巧黠。三人者见公端严劲正不可犯,稍敛戢。既而阮北上,坐袁琦事弃市。朝廷绘琦等受刑状,榜示天下。琦之次名巨队者,即其人也。明年,黄姓三人者继来,仍踵其故辙。凡有需求非当得者,公限有司弗予。三人者以不得逞所欲,避公行所部,公辄骑从之,使不得恣其害。]后至先皇弘治初,大禁贡献民熙和。振、儋金香罢唐例,南宁银姜无宋科。民赖优游三十载,肇此厉阶谁复再?公贿私贡恐已迟,谁体圣心存海外?妻号儿哭无朝夕,催奴那知更下石。谁能临武叫天阍?守有徐、方留郡迹。[徐守事注见上。方守名向。弘治末,中使韦姓者临郡,欲肆索。向出示曰:“地方残破,军民困苦。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明有人言,幽有神睹。尔何人斯?为民父母。莫作生禽,莫作死狗。遗臭万年,骂名千古。望尔众官,大家作主。出言者谁?琼州知府。”韦果敛避骤归。]君不见,女苦吉贝男苦䔲,停车榜免崔相公。前朝旧事数百载,至今青史扬清风。福星监司贤太守,民殃至是公知否?
  石作出琼山那梅、丰好、大来、卢农。
  泥水作出琼山顿林。窑作出顿林、洒塘、托都。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是对历朝历代正史及地方志书中涉及海棠湾的地理历史事实进行辑录。编辑原则包括涉及海棠湾的一切相关内容均要辑录,对于重复内容视情况删减,以整个三亚的史事为线索突出海棠湾的史事,不选择创作而是编辑历史书籍内容。本书按人文地理、手工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商贸、旅游业、教育、文化、民族关系、人物、艺文等篇章分门别类进行编排。所辑录的史料加上现行标点符号,一律改用现行简化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