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515
颗粒名称: 三、桥梁
分类号: K296.63
页数: 1
页码: 1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海南三亚海棠湾地区的藤桥及其两座桥梁的历史和建筑特点。藤桥起源于唐代,由吉阳人用大红藤和竹排构建而成,成为东北方向进入市场的重要通道。后经过多次修葺和改建,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东桥。而距离回风岭不远的贡扛桥则建于康熙年间,是一座木桥,于光绪三十三年被改建为现在的石桥。
关键词: 历史遗迹 桥梁

内容

下水桥回风岭下。
  贡扛桥距回风岭二里。
  《光绪崖州志》
  下水桥回风岭下桥。
  贡扛桥回风岭二里。
  《康熙琼州府志》
  藤桥,位于今东桥上游200米处。唐贞观年间,吉阳人用大红藤,从东河两岸的水秧树用藤连结,用网形的藤织为底线,铺垫竹排为藤桥,让东北来的行人进市,由此而藤桥得名。
  藤桥东桥。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镇长老庞公的带领下,永宁乡绅民,捐资将东河藤桥下游100米处改建为木桥。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是对历朝历代正史及地方志书中涉及海棠湾的地理历史事实进行辑录。编辑原则包括涉及海棠湾的一切相关内容均要辑录,对于重复内容视情况删减,以整个三亚的史事为线索突出海棠湾的史事,不选择创作而是编辑历史书籍内容。本书按人文地理、手工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商贸、旅游业、教育、文化、民族关系、人物、艺文等篇章分门别类进行编排。所辑录的史料加上现行标点符号,一律改用现行简化字。

阅读

相关作品

藤桥
相关作品
藤桥东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