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文(一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大小洞天古诗钞》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355
颗粒名称: 吉大文(一首)
分类号: I207.2
页数: 3
页码: 81-8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清代崖州镜湖人吉大文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洞天幽胜》的赏析。该诗描绘了南山大小洞天的幽雅胜境,表达了对修道者的致敬以及人与命运之间缘分的主题。
关键词: 吉大文 《洞天幽胜》 生平事迹

内容

吉大文(1828—1897年),字少史,清代崖州镜湖(在今乐东县境)人。出身书香门第。聪明好学,少有抱负,二十岁赴琼州府应试,被誉为“海滨之秀”。咸丰元年(1851年)中举人。而后三次赴京会试未中,授任内阁中书。光绪四年(1878年)因平息黎乱有功,升任为知府,不久补道员,分发福建。后因父母年老,乞归赡养。文章雄深雅健,主讲乐罗、鳌山两书院。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曾捐银1060两充学堂经费。二十三年(1897年)卒,时年七十岁。著有《镜湖诗抄》。
  洞天幽胜①
  瞑色沉沉曙色圆,幽花奇草碧于烟。②
  峰腰日冷生苔发,洞口云阴养石拳。③
  古寺秋深寒守鹤,疏林人静昼鸣蝉。④
  题书羽客行踪杳,落叶空山得道缘。⑤
  【注释】①洞天幽胜:崖州(今三亚市)八景之一。洞天:石洞,指南山的大小洞天。洞天,取洞中别有天地的意思。道家称全国名山胜境为洞天福地,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为神仙及有道之士棲居之地,合称为洞天福地,洞天也就是福地,福地也可称洞天,并非有洞不可。幽胜:幽雅的胜地。因为南山的大小洞天是幽雅的胜地,所以列为八景之一。
  ②暝色二句:黄昏时山色深沉,而太阳初升时可见层层光环,奇花异草一片碧绿,笼罩在云雾之中。,暝:黄昏、天黑。曙:日出、太阳初升时。圆:日初出时围绕太阳的光环。幽:典雅、幽雅。这里引申为奇异。烟:云雾。
  ③峰腰二句:半山腰白天也很清凉,生长着如头发一样的苔藓,洞口云阴雾绕能种养石拳。峰腰:山峰的半腰。日:白天。苔发:似头发丝那么细长的苔藓。石拳:石上所生形圆如钱的苔藓。石拳又写作“石钱”,可入药。
  ④古寺二句:深秋时刻,古寺庙里有不少从寒冷地方飞来过冬的白鹤,萧疏的树林,白天人声僻静,传来阵阵蝉声。疏:稀疏、萧疏。昼:白天。
  ⑤题书二句:题名书写的道士早已不知去向,剩下落叶空山修道成仙的缘分。羽客:道士、道教徒。杳:音讯全无。缘:指人与人或人与事之间由命中注定的遇合机会、缘分。【评析】这首诗突出写大小洞天的“幽胜”,“沉沉”、“幽花”、“日冷”、“云阴”、“寒”、“静”,无处不“幽胜”。道士耐不住寂寞也已“行踪杳”,只有耐得住“落叶空山”的人,才有得道之缘。
  诗写得颇有意思,耐人寻味。

知识出处

三亚大小洞天古诗钞

《三亚大小洞天古诗钞》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文收录了13位诗人的作品,均与海南大小洞天相关。其中,毛奎、王潜、王佐、卢轺、张擢士、王瑞瑄、尹之逵、李如柏、吉大文、钟元棣等人都有游大小洞天和石船的诗作。这些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大小洞天景色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海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此外,本文还收录了一些相关的游记和附录,为读者深入了解大小洞天提供了参考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吉大文
责任者
吉大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洞天幽胜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