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卫的号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浴血天涯》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001
颗粒名称: 一、自卫的号角
分类号: I251
页数: 4
页码: 33-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史料浴血天涯中自卫的号角的情况。
关键词: 自卫 的号角

内容

白沙会议后,我党政军领导机关根据特委的决定,立即向澄迈县转移。
  一九四六年二月间,黄康同志受广东区党委的委派,来琼传达党中央的指示。他向冯白驹等领导同志,传达了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给广东区党委和东纵的电报指示。电报说:“内战不可避免,国民党是势在必打,志在必灭我们,千万不可麻痹。”①黄康在传达上级指示中亦谈到停战与和平问题,强调把队伍伸出去扩大地区壮大力量,作为和谈的条件;并提出要及早分散斗争。②
  党中央的指示犹如闪耀着的灯塔,使琼崖特委更加看准了前进的航向。冯白驹等同志一致认为:“中央的指示很及时”,“我们白沙会议所作的分析,是符合中央指示的”。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特委再次讨论了原来所作的决定,进一步确认总的指导方针是:立足于打,时刻准备自卫反击,在斗争中争取和平。
  当时,敌人方面有四十六军及原来的保安部队等共约三万余人,占有海南的重要城镇及沿海地区,敌主力部队全系美式武器装备,加上接收了日寇的大批武器,他们在数量上、装备上均占着极大的优势。敌人的部署是:一七五师甘成城部及保安六团驻澄迈、临高、儋县一线;一八八师海竞强部驻琼东①、定安、万宁一线;新编十九师蒋雄部位于昌江、感恩、崖县地区。敌人最大的可能是以其主力一七五师向我白沙根据地分进合击,妄图摧毁我领导中枢和挺进支队。
  我军方面,兵力仅有五个支队,连同地方武装在内达七千多人,装备低劣,供给困难,弹药缺乏,摆在我们面前的情况是严酷的,斗争将是艰巨而复杂的。但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反动性,我军奋起自卫的正义性,在民心的向背上我们占有优势。而且,我们在长期斗争中不断发展了党政军的组织,建立了许多块根据地,积累了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经验,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必定能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把斗争坚持直至胜利。
  鉴于敌我力量的悬殊,敌人企图集中优势兵力、分进合击,一举消灭我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宜从正面与敌人死打硬拚,而必须实行以游击战争为主的方针,以分散对敌集中,伸出外线与敌周旋,避实击虚、克敌制胜。
  特委和总部在研究了敌情我情,确定了指导方针之后,作了如下部署:我党政军领导机关迁往澄迈县的六芹山根据地①,挺进支队随领导机关在六芹山周围;原在澄迈县的第一支队挺出琼山、文昌根据地;原在昌、感、崖地区的第二支队除留一个加强中队编为镇南队②继续在南区活动外,支队部率领主力进入定安和澄迈县的边缘地区;原在乐会的第三支队转移至万宁的六连岭根据地;第四支队则继续在儋县、临高根据地;白沙县民主政府增编三个武装中队,结合民兵开展游击战,坚持白沙根据地的斗争。
  为了加强各地区各支队的领导,特委决定组成五个区的党的临时委员会。北区临委书记林李明兼第一支队政委,西区临委书记王伯伦兼第四支队政委(原第四支队政委吴文龙调任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东定临委书记陈青山兼第二支队政委,东区临委书记陈乃石,南区临委书记陈克文。
  在作出上述部署的同时,特委还决定了下述几项措施:一、进行反内战动员,教育党政军民进一步认清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破除不切实际的和平幻想,积极投入自卫反击战争。二、精简领导机构,充实和加强下层领导,部队要轻装行动。三、广泛发动群众,依靠人民进行战争。整顿原有的后备队,改编为精干的民兵队伍,破坏敌公路、桥梁、电线,配合部队作战,搞好响导、运输、担架、粮食等工作,并动员群众坚壁清野。四、贯彻党的统战政策,派干部到各地做好统一战线的工作,争取中间力量和开明人士,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反对内战。就这样,琼岛大地上吹响了奋起自卫的号角。
  随着,王伯伦同志来到西区和第四支队任职。伯伦来到后,立即向我们传达了党中央和上级指示精神。党中央、周恩来同志对形势分析明察秋毫,对敌人阴谋的揭露一针见血,使干部们深受启迪,进一步打消了和平幻想,增强了自卫反击的决心和信念。遵循中央和特委指示精神,我们结合西区的实际情况作了具体的行动部署。当时,我们提出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粮食问题,要解决部队粮食供给的困难;二是要吸引和拖住敌人向我根据地进攻的部分兵力,减轻根据地的压力;三是寻找战机打击敌人,打乱敌人进攻的部署;四是恢复地方政权机构,广泛进行发动群众的工作。为此,我们决定时而分散使用兵力,时而集中使用兵力,避实击虚,在儋、临山区与敌周旋,以积极的姿态投入自卫反击战争。

知识出处

浴血天涯

《浴血天涯》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浴血天涯、自卫战争的序幕、严酷的岁月、在反清剿斗争中、五指山的曙光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