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志》应修订再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涯论剑》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979
颗粒名称: 《崖州志》应修订再版
分类号: K296.6
页数: 2
页码: 239-240
摘要: 该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三亚市最具价值的地方志书——《崖州志》,它被誉为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该书成书于清朝末年,经历了百年风雨,印数有限而需求量大。因此,文章提出了对《崖州志》进行精心校订后再版重印的建议,并推出精装本和平装本两种样式。文章指出,《崖州志》是一部高质量的地方科学文献、历史文化典籍,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该书详细记录了崖州自汉代到清末的疆土沿革、气候潮汐、风土人物、典制艺文等内容,郭沫若同志曾评价其为“在地方志书中尚属佳制”,而且是研究崖州状况的可靠依据。同时,《崖州志》作为历史资料宝库,对于今人的许多文章、诗词、影视作品乃至旅游开发建设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三亚经济文化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再版重印《崖州志》势在必行,对于三亚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崖州志 三亚 文化遗产

内容

要说三亚市的“一部书”,当首推《崖州志》。志书被誉为“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全国8700多部,有幸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文化巨匠郭沫若点校的只有《崖州志》。该书务必经精心校订后再版重印,以精装本和平装本两种样式推出。
  首先,《崖州志》原印数有限而需求量大。它成书于清朝末年,已历经百年风雨。民国3年(1914年)首印100套,半个世纪后仅存的孤本险些被当作地主存藏的黑书烧毁。经郭沫若同志点校之后,1963年将原繁体字直排版10本拼订作5本印200套,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改为简体字横排版把5本合订成一本印3841册,1988年重印8840册,此来已有20年了。如今本市院校馆店、部门单位、团体个人,到访嘉宾游客,越来越多关注三亚发展者以及外地诸多机构,都有阅读、使用、惠存、收藏该书需求,而“洛阳纸贵”,一书难求,再版重印,势在必行!
  其次,《崖州志》是一部高质量的地方科学文献、历史文化典籍,使用价值大、频率高。1988年版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崖州志》,共计37万字,对于崖州从汉代到清末的“疆土沿革、气候潮汐、风土人物、典制艺文,纂集颇详”,郭沫若同志认为“在地方志书中尚属佳制”,“颇有史料价值”,给研究崖州状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借助前人的文明成果推动三亚经济文化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人的许多文章、诗词、影视作品乃至旅游开发建设等等,都从《崖州志》索取材料、获得灵感,该书实在是诸多情思的活水源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史资料宝库,造福三亚,流芳百世。
  再次,《崖州志》1988年版留有遗憾,有必要给予修正尔后再版重印,以正视听。比如,纂修者之一的赵氏,封面、扉页、版权页印的都是“赵以谦”,而郭沫若《李德裕在海南岛上》文末的注解②则是“赵以濂”,必有一错。郭沫若同志将原志书加上标点,根据文献资料纠正了前人的诸多差错,为提高该书质量、扩大该书影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像任何历史人物都有其局限性一样,他认为李德裕贬所在三亚,所点校留存遗憾在所难免;何况,郭沫若同志于1962年点校后又经出版社及印刷厂等有关人员之手,排字校对出现误差也在所难免。
  今日之三亚何等风光,名声在外,盛世修志传统当发扬光大。我市务必成立专门班子,开展《崖州志》的校订,联系出版和发行、赠送工作。
  ——载于三亚市政协2008年编印的社情民意专刊,得到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的批示。笔者2008年度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受到三亚市政协的表彰。《崖州志》于2010年8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再版。

知识出处

天涯论剑

《天涯论剑》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思考与调研、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建设、旅游建设、人才与教育、思想理论建设、发展与整治、调研报告、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