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走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在三角梅盛放的热土上》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857
颗粒名称: 三亚走笔
分类号: I267
页数: 5
页码: 015-019
摘要: 《三亚走笔》是当代作家林尤茂所作的关于三亚的散文。
关键词: 散文 三亚 解放路

内容

三亚有条解放路,好长好长,堪称十里长街,于是就分为4段来叫,一路二路三路四路。到三亚的人走不离解放路。解放路宽阔平坦,沿街两边高楼林立,店铺如织。宾馆酒家银行商场食店杂铺相携相拥,争高比低。住的穿的用的玩的一应具备,昼间阳光灿烂,夜来灯火辉煌,高档中档低档随人而异任君消受。
  解放路昼夜车流不息,的士、中巴、摩托车、三轮车、单车各行其道,杂而不乱,密而不堵。街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的……
  往东走……
  穿过解放路往东走,就可看到鹿回头,鹿回头是一座山,那撩人心绪的鹿化仙女与黎族青年猎手喜结良缘的传说就发生在这山的峰顶上。三亚人用巨石雕像将这个美丽的传说凝固在那里,还劈出一个鹿回头岭上公园供游人浏览。登上山顶南望,大海的万顷碧波启人心胸开阔,转身向西,三亚市区的楼房、街道、河流、桥梁历历可见尽收眼底。游客至此,清风摇得人心荡神浮,惯于舞文弄墨者总会豪情顿生,吟诗作文管它佳句歪诗,作不出文章的先生小姐也不禁欢欣雀跃。今年春节,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莅此,放眼三亚市区也不禁赞道:“三亚的变化很大。”东面的山脚下,是很早就以接待外国元首或国家政界要员避寒度假而出名的“鹿回头宾馆”。
  大东海与鹿回头毗邻,就那么一湾海水,却碧得醉目,水底没有半点淤泥,岸边的沙滩晶莹洁白,沙细而没尘,柔柔的等待着人去摆弄。这里有五星级的南中国大酒店,有全国最大的嬉水乐场。三亚长夏无冬,这大东海便呈着万般媚态千种风情招引着四方游客到海水里翻腾到沙滩上打滚。国家跳水队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建起训练基地,前年进军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取金牌的跳水队员就是在这里集训的。
  跨过大东海就到亚龙湾。亚龙湾海山相依,海碧山青。接踵而来的队队游客,无论是国内的炎黄子孙或是国外的高鼻子蓝眼睛来客,逛了亚龙湾一圈之后,都会心醉眼亮地同声惊呼:“不是夏威夷,胜过夏威夷!”夏威夷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久负盛名。三亚杀出个亚龙湾,更让世人侧目。它已堂堂正正登上了国家级旅游开发区的宝座。开发亚龙湾工程早就告成。今年将投入5个多亿资金,速上一批项目,以迎接’96中国度假休闲游在这里举行开幕式。
  两条河流拥着一个小城镇,这就是藤桥镇,是三亚市的东端,距市中心恰恰40公里。“藤桥”声名不是很“爆”,但其境内有两块宝地却很令人瞩目。一块在岭下,叫南田温泉,一块在海上,叫蜈支洲。都说三亚的天气热,但三亚的水却不热,不信,请到水井里舀瓢水或就只拧开水龙头,你会说,水好凉!但南田这块地真神了,随手挖个坑,却喷起热得烫手的水,这就是温泉。有个叫彭隆荣的汉子,他在这里当场长,浑身有股劲,打着“天下第一泉”旗号,北上省城京城开新闻发布会,招商引资有绩有效,几年间,一座“南田温泉国际热带风情旅游城”即将平地崛起。
  蜈支洲是藤桥两条河流与大海的交汇处,风光旖旎,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今年初,三亚市委书记钟文陪省长院崇武来蜈支洲考察,泛舟而行,阮省长兴致勃勃赞不绝口,说蜈支洲很有开发价值。
  往西走……
  还是从解放路启程,向西走,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
  越过富有民族风情的羊栏镇,有20多公里吧,就来到了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你可以从这里乘飞机飞广州飞成都飞北京飞沈阳……境外来客,你太忙了,手续还未办完?这里可以给你“落地签证”,方便快捷。这投资14亿人民币兴建的全国首家股份制机场,天开地阔,少雨无雾,终年天晴日丽,占尽地利。
  名闻天下的天涯海角就隔着第十一届亚运会南端点火台与凤凰机场遥遥相望。
  “波清湾面阔,沙白磊头圆”,波清、湾阔、沙白、石圆——郭沫若游天涯海角的诗句捕捉了天涯海角最具特色的景物。这个游遍天下的诗人郭老,上世纪60年代初于一年之间先后三次涉足天涯海角,由是观之,天涯海角对游人的吸引力是何等强劲。是啊,就这么几块巨石,枕于沙滩之上,依着大海之滨,展眼是烟波渺茫,远望是海天相连,前路何处?那饱经风雨的巨石,斑驳剥蚀,集沧桑巨变于“一身”……身临其境,管你何人,一阵清风便会启你遐想:混沌初开,天老地荒……
  也难怪,这天涯海角风景区一年光卖门票就收入一千多万。得天时地利,天涯海角开发区也应运而生,一座颇具规模的“天涯物寨”购物城已建成迎宾。明年是’96中国度假休闲游年,13位涉崖名人雕像也将在这里矗起,供游人欣赏驻足流连。合天然与人文为一体,有眼光!
  从天涯海角再驱车20公里,便到南山,南山别称鳌山,以山势像鳌而扬名,是古崖州八景之一。南山有两个景点,一个叫南山寺,人工营造的;一个叫海山奇观,乃大自然的造化,鬼斧神工。
  南山寺由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已建成的“南山别墅”再现着我们民族传统的寺庙建筑特色:红墙绿瓦,飞檐画栋,丹柱朱门。这里有大雄宝殿有金塑佛像有石凿香炉有“货真名正”的和尚。你不须吃斋向佛,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妨在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拼搏中,偷得片刻闲暇,来这里当一回香客,那缭绕的香烟,那喃喃的诵经声营造的氛围会使你心平气静,让那节奏清逸的木鱼之声把心灵好好地清浊滤欲一下吧。
  海山奇观名符其实,真的海也奇山也奇。在许许多多写海的文章里,描绘海水的色彩时大都用“蔚蓝”一词,如“啊,蔚蓝的大海!”而这里的海水是碧绿的。著名作家叶文玲前年的三亚之行,写了一篇叫《碧水洗天涯》的散文,这“碧水”写的就是三亚的海水。想来这独具特色的碧绿海水起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不受污染,二是依托青山,山青而水碧是很有因果关系的。山奇在哪里呢?山上就不说吧,长满绿树的山在别的地方也总有,“奇”的是与大海相连的山脚。你看,那长达数里的海山奇观一溜儿都是石头连成,有的相拥相挤,有的疏落有致。有的还长到海里去,迎风引浪,远望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海中游戏相逐。这或聚或散的石头,不像别的地方见到呆板样子——圆圆的馒头,而是有模有样,形态殊异。你可以就其外观依次叫出它的名字,石船、石象、石牛、石马、石罗汉、石屋等等。海山奇观旧时别称大、小洞天,很有佛家风味。难怪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传经,也就是看中了这块洞天福地。现南山下有大造型的鉴真东渡群雕石像就记述着这段历史故事。
  崖城是三亚市西端的重镇,在这里可以看到修葺一新的古城门、孔庙,还有一块慈禧太后手书的“寿”字碑刻(1996年后,“寿”碑被安置在大小洞天旅游区——编者注)。不过,这些文物只是显示崖城作为漫长封建社会南中国州府的佐证,并不怎么引人注目。声名响亮的是崖城的农产品。这里素有“天涯大温室”之美称,四季的平均气温在21℃以上,土地肥沃。长年以来,总有数十个省、地区的育种队长驻这里搞“南繁育种”。改革开放后,传统单一的水稻生产又注入了新的内容,田野里种起了反季节瓜菜,山种上了果树。当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这里的蔬菜水果便源源不绝地运往祖国内地。生财有道的崖城人房前屋后也种上了芒果、香蕉、槟榔,“庭院经济”搞得热气腾腾。据去年统计,崖城镇的农业总值已突破了亿元大关……
  东起藤桥,西到崖城。横跨80余公里的三亚市沿着海岸线铺开。既有碧海、青山、绿树、银沙、奇石、彩贝等自然景物,又有机场、公路、桥梁、佛寺、古迹、果树、瓜菜等人工杰作,景美物阜人盛。真是一步一景,景景相连,别有特色,各具千秋。“山光水色无限好,劝君切莫等闲看。”(黄镇将军三亚行诗句)
  如果不胜车之颠簸,你就在三亚市区徜徉,也会使你赏心悦目兼有别致风味的感受的。你可以漫步三亚湾畔去赏月去捡彩贝,遐想海底的神妙世界;你可以去三亚港观日出,倾听叮当作响的三亚阳光。你可以站在月川大桥上看长虹卧波,也可以到鹿回头广场溜达,领略一下三亚市政工程建设的杰作。你可以到三亚国际大酒店东方大酒店去轻歌曼舞,到富海尝海鲜到荔枝沟吃鹅肉到南华打边炉到金海岸品三泡茶,或者就只在小摊上烤一串羊肉或嚼一块满口红的槟榔……你总会觉得不虚此行!那时你会想到:三亚——这座美丽的国际滨海旅游城正在展开双臂拥抱着四海游客五洲宾朋呢。
  原载1995年6月9日《海南日报》《椰风》文学副刊,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优秀奖,编入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林尤茂散文集《真想跳舞》。

知识出处

在三角梅盛放的热土上

《在三角梅盛放的热土上》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分散文、散文诗、诗歌、小说四辑,收进60位作者共125篇(首、章)作品。反映了三亚文学的基本风貌: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文学创作队伍;文学创作活跃,体裁多样并都已取得一定成绩;初显三亚地域文学特征。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尤茂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