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各业发展态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大观》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657
颗粒名称: 农村各业发展态势
分类号: S-536;F-326
页数: 6
页码: 72-7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三亚市的种植业和渔业情况。种植业涉及粮食、南繁育种、热带作物和冬种瓜菜等方面,生产潜力巨大。渔业则主要以海水捕捞为主,有金枪鱼、石斑鱼等经济鱼类以及虾类等。同时,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业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关键词: 三亚市 种植业 渔业

内容

1.种植业
  三亚市土地资源类型众多,土质肥沃。全市共有耕地20.2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8.12万亩,旱田5.12万亩,旱地6.90万亩。
  (1)粮食
  根据三亚市的光热条件,这里可以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年粮食总产量最高达到6.5万吨,单产3300公斤/公顷(220公斤/亩)。在粮食总量中,水稻产量占80%以上。目前主要推广的品种有博优64、汕优6等一批杂交稻及常规稻优良品种。
  三亚市粮食生产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从资源条件看,要解决粮食生产问题,首先要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三亚市雨季相对集中,旱季时间长,历年来比较注意搞好蓄水工程;以积极推广优良品种作为提高粮食单产和总量的重要手段,注意选择推广抗风、抗涝、抗病性较强的优良品种;同时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复种指数,解决好联合生产与冬种瓜菜争季节问题。
  (2)南繁育种
  三亚已成为全国的重要南繁制种基地。每年冬春季节,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及中央部分单位都前来三亚育种。目前南繁制种面积已达4万~7万亩。仅此一项给国家增加粮食达2亿公斤,产值4亿元,为我国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加强南繁制种工作,规范南繁制种的工作程序,最近成立了国家南繁制种领导小组。
  (3)热带作物
  热带作物是三亚农业的一大优势。热带经济作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有:芒果、腰果、香蕉、椰子、橡胶、槟榔、胡椒等。近几年来,三亚热带作物发展迅速。各乡镇到1994年底,芒果种植面积13950亩,当年收获面积2582亩,产量1141吨;腰果种植面积2081亩,总产量93吨;香蕉种植面积12350亩,当年收获面积5080亩,产量68400吨;椰子种植面积15847亩,当年实收面积7815亩,产量741万个;橡胶种植面积50886亩,当年收获面积7412亩,总产量814吨;槟榔种植面积17453亩,当年收获面积6355亩,产量1973吨。
  三亚热带作物发展潜力巨大,热带作物生产注意以市场为导向搞活流通。热带作物市场正在走出海南,深入内陆地区。各乡镇正在注意大力发展热带作物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作物品种上,注意选择适合本地冬春干旱少雨、旱期长、气温高等气候特点的优质高产品种。
  (4)冬种瓜菜
  冬种瓜菜或反季节瓜菜是本地农业的又一优势。目前,全市冬种瓜菜面积达8万亩,产量14万吨左右。主要品种有黄瓜、苦瓜、青椒、西瓜、茄子等。这些瓜菜在三亚的生长期一般在70~100天内。在内地具有广阔的市场,远销北京、武汉、上海、香港等地。冬种瓜菜种植时间短、收益高,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冬种瓜菜亩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本市崖城镇是著名的冬种瓜菜基地,种植面积达3.5万亩,是该镇的支柱产业。目前,三亚冬种瓜菜发展迅速,一些乡镇的种植面积逐年成倍增长。
  2.渔业
  三亚市拥有4500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内陆水域50平方公里,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丰富资源。目前三亚水产品总产量约3万吨,开发潜力巨大。水产品主要来自海水捕捞、海水养殖、淡水捕捞、淡水养殖。以海水捕捞为主,其产品占水产品总产量的90%以上。主要品种有金色小沙丁、蓝圆参、鲐鱼、青鳞鱼、金枪鱼、马鲛鱼、石斑鱼、红鱼、带鱼、鱿鱼等经济鱼类,虾类有斑节对虾、长毛对虾、龙虾等。
  三亚海域属热带海洋,生物初级生产力水平较低。这里虽然光照条件好,水质优良,但太阳强照海面,海水按深度分层,海底营养盐向上层水体运动受到阻碍。为了提高水域生产力,水产部门注意依靠科技改善生物的生长环境。目前海洋捕捞业水平,尚未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内陆淡水资源有待充分开发利用,这里水域月平均温度在20℃以上,水温稳定,十分适宜于养殖甲鱼、牛蛙、罗非鱼等暖淡水生物。在这里也可以建立养殖苗种基地。向北方供苗。
  全市共有海洋机动渔船千余艘,总吨位万吨左右。渔船型号小,外海作业量占40%左右,近海作业量占60%。作业工具有拖网、围网、流刺网、钩钓等。渔获物中,金线鱼、叫姑鱼、蓝圆参等低质鱼比例大,马鲛、鲐鱼、石斑鱼、海鳗等优质鱼比例近30%。1994年,全市海水养殖面积258.7公顷,其中鱼类养殖面积55.5公顷,平均每亩产量233公斤,虾蟹类养殖面积203.2公顷,平均每亩产量38.7公斤。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较快,1994年网箱数2600余口,面积约2.4万平方米,产量近200吨,品类主要是石斑鱼和鲷类。淡水养殖近几年发展也比较快,1994年产量334吨,鱼类养殖面积333公顷。淡水养殖种类比较单一,仅罗非鱼产量便占总产量的50%以上。
  水产加工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冷冻和腌制。1994年水产冷库13座,制冰能力294吨/日,冷藏能力1010吨/次,年冷藏总量3.4万吨。水产加工品占总产量一半以上,在加工品中,冷冻产品占74%,腌制品占21%,干制品3%,其它2%。
  渔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1994年海洋捕捞量为2.58万吨,而三亚市渔民在境内可捕捞量有40万吨,捕捞量不足可捕捞量的10%。海水、淡水养殖前景更好。水产部门在全面开发三亚渔业资源方面采取了如下有效措施:第一,加强水产科技力量,建立健全苗种培育、饲料生产、鱼病防治、水产环境监理等一系列的科研设施;第二,建立外海和远洋作业捕鱼船队,增加功率大、吨位高的捕捞船只;第三,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系列产品深度加工,便于运输和贮藏,并有利于向内陆拓展市场。
  3.林业
  三亚共有林业用地9万公顷,可分为东、中、西三个自然区和北部山区。至1993年三亚实有林地近6万公顷。根据三亚气候特点,适宜热带森林的生长发育,在远古时期,这里生长着各种热带植物,分布面积极为广阔,呈现出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这种雨林景观在抱龙林场、甘什岭自然保护区仍有少量分布。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有近300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量为275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量5万立方米,橡胶林蓄积量5万立方米。
  全市天然林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空间利用率高,代谢旺盛。天然林对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具有独特的作用。全市对现有的3万多公顷的天然林采用了封山育林等保护措施,恢复良好。现有人工林近2万公顷,发展较快。主要品种是桉树林。桉树林生长快,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全市将充分发挥热带林业的优势,提高林业产值,搞好绿化工作,美化国际滨海旅游城市。预期2000年,森林覆盖率可达60%以上。经济林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庭院林业经济在三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1994年,崖城镇农民庭院经济收入达1890万元,户均收入为32.94元,占全镇社会产值18.3%,占农村经济收入的23%。在发展林业的指导思想上,重点发展果树林和经济林;在发展的方式上,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重点研究林业技术,引进、开发优良、高产、高效的树种。
  4.畜牧业
  三亚市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羊及家禽为主。在山区还有一定数量的五指山微型香猪。其它野生及饲养的品种有:海狸鼠、果子狸、山鸡、白鸽等。
  1994年,生猪饲养量为13万头,出栏量5万余头;牛饲养量近6万头,出栏量近4千头;羊饲养6万只,出栏量2.8万只;家禽饲养量195万只,出栏量121万只。各类肉类总量6325吨,蛋类600吨。肉类结构以猪肉和家禽肉为主。猪肉产量3347吨,占肉类总量的53%;家禽肉1516吨,占肉类总量的24%;牛肉291.7吨,占肉类总量的5%;羊肉194.5吨,占肉类总量的3%;其他肉类975.8吨,占肉类总量的15%。畜牧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总产值462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3.04%。
  三亚市目前畜牧产品的生产还远不能满足市场消费需要。全市1994年猪肉实际的消费量为7480吨,而产量为3561吨,缺口3919吨;禽肉消费近6000吨,缺口4000吨左右。随着三亚市的发展,畜牧产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如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在不远的将来,畜牧产品完全能够实现自给。全市拥有草山草坡1.72万公顷,牧草品种多、营养丰富、草质优良、且四季生长。目前草山草坡的利用率仅为30%,发展草食牲畜潜力巨大;市内水产品饲料资源丰富,为动物蛋白饲料提供了原料基础,另外,木薯、番薯、玉米等都是可利用的畜牧饲料。经过畜牧业的充分发展,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结构中可达20%以上。
  在饲养方式上,目前主要是家庭分散养殖。这种饲养方式规模小、成本高、农户主要采取劳动密集投入以取得货币收入。林旺镇凤塘村养殖规模较大,但经营方式仍是以农户为单位的。三亚畜牧业正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根据长远发展的需要,计划建立大型的畜牧场,进行工业化饲养。并建立畜禽繁育、良种开发与引进的专门基地,不断改良畜禽品种。
  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三亚尽管可利用草料及动物蛋白丰富,但目前没有上规模的饲料加工厂,饲料结构也不合理,有关部门正在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肉类加工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三亚肉食消费以鲜销产品为主,分割加工较少,既不能获得加工附加值,又不能方便市民生活。为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正在引进畜禽屠宰线,建立肉联加工厂。
  总之,三亚农业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农村经济已具有一定水平,各业发展具备了一定基础。进一步开发利用资源,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一个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大农业将会展现在人们面前。

知识出处

三亚大观

《三亚大观》

《三亚大观》本书介绍了三亚是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省南部最重要的开放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里聚集了国内最好的热带旅游资源,拥有丰富的矿产、海洋资源和优质海产品。内外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富足,市民积极开发各个领域,积极为大规模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全面介绍三亚的现状,诚邀各界前来投资、旅游或洽谈贸易,愿意与仁人智士共同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