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椰庄”看演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127
颗粒名称: 李宗仁“椰庄”看演出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121-1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66年李宗仁先生在海南椰庄鹿回头宾馆的行踪和演出经历,并引用了他在此处写下的著名文章。”今后自誓有生之日,即是报效祖国之年,耿耿此心,天日可表……”
关键词: 李宗仁 海南椰庄 演出

内容

在1965年7月20日,前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从美国飞回祖国的消息,传遍中国大地。李宗仁先生归来了,这在冷战时期是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
  1966年1月中旬的一天,李宗仁先生和妻子郭德洁女士以及程思远先生飞往海南,作长驱三千公里的环岛旅行。还未到三亚时,李宗仁先生的妻子因病不能同行。那天李宗仁先生和程思远先生,便在海南行政区副主任唐民的陪同下,前来崖县(今三亚市)参观,当晚就下榻在椰庄鹿回头宾馆。
  三亚人习惯将鹿回头宾馆叫“椰庄”。为让李宗仁先生的旅途充满乐趣,唐民副主任便让先前已经到来的海南文艺轻骑队也搬进椰庄来,以便为李宗仁先生助兴。我爱好文艺,人年轻,好使唤,因而被指派随队做些演务工作,故也同时搬住椰庄。那天下午四点钟,我和文艺轻骑队的全体同志提前吃饭。饭后演员们都忙着晚上为李宗仁先生的演出紧张地化妆。我和乐队搬道具,在椰林下配乐器,大家十分认真地进行着演出前的准备。
  李宗仁先生的时间观念很强,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养成他十分严格的生活规律。客居美国新泽西州时,每天早晚都要两次活动身体,不管旅途多么劳累,从未中断。这天早晨他从1号房走了出来,在走廊边做着深呼吸,吐纳着南疆椰林深处散发出来的椰香。他虽至古稀,却仪表堂堂,英武不减当年。
  我们临时借用大餐厅演出。大家动手挪去桌椅,演出就正式开始。李宗仁先生兴致盎然地走上观众席,他身穿一身银灰色的西装,手中拿着一根黑得闪亮的拐杖,坐得端端正正,聚精会神地观看每一个文艺节目,并不时给演员们热情的掌声,对他们频频点头致意,演出气氛非常热烈。谢幕时,李宗仁先生十分亲和地和演员们一一握手道谢,并对轻骑队的吴队长称赞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青年,生长在毛泽东时代,真是了不起!
  入夜,李宗仁先生入住的1号房间,依然灯火通明,椰庄的夜色更加静谧。后来我们才得知,李宗仁先生在鹿回头宾馆写下了他那篇著名的文章:“今后自誓有生之日,即是报效祖国之年,耿耿此心,天日可表……”在“椰庄”他曾被文艺轻骑队的歌舞感动涕零,泪洒天涯,留下佳话一篇,我们应当不要忘记它。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三亚逸事耐人寻》

出版者:文化发展出版社

《三亚逸事耐人寻》共计92篇,设“三亚寻旧”、“天涯游踪”、“又一村行”、“偿还思念”、“替人做嫁”等五个栏目。“三亚寻旧”,是文史笔记,因此,涉及人和事者较多,如抗日、教育部分的史料,多是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三亲“史料。年代久远些的史料,虽非“三亲”,但也言之有据,弥足珍贵,可供正史借鉴。其余四个栏目,内容有旅人寻讨,乡愁述怀,孔丘惜故,文界趣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宗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