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购物保值到持币待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31196
颗粒名称: 从购物保值到持币待购
分类号: F830.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山市物价下降,人们持币观望,储蓄余额上升。银行两次调息,但居民存款兴趣不减。不同背景家庭对调息有不同看法。居民购物心理变化也是储蓄余额增长原因之一。市场物价稳定,居民对物价接受态度,但对高档消费品持冷静态度,等待降价再购买。
关键词: 储蓄利息 银行 消费观

内容

商业界有句话:“宁买当头起,莫买当头跌。”物价上涨时,许多人提款购物,以求“保值”。这是前段时间人们所持的金融观。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整顿,我市的零售物价已比去年同期下降5.7%,物价下降了,人们则持币观望,即使今年内银行两次下调储蓄利息,人们存款兴趣依然不减,银行的居民储蓄余额仍在上升。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字,到11月底止,全市居民储蓄余额已达105.54亿元,比去年底增长32.9%。人们现在是怎样看待储蓄和调息的?
  我市城调队最近对城区100户不同阶层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到8月底止,户均各种存款为7063元,其中定期存款及各种证券(国库券、债券)占多数,定期存款中又以一年期和9个月以下短期存款为主。
  对于银行的两次调息,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不同的看法。城区一位姓梁的中年女工认为:银行调低利息,对她并无太大的影响,因为她存款主要目的不是吃利息,而是以备急用。一位姓叶的中年工人却持相反意见:由于银行调低利息,故存款积极性降低,特别是不想存入定期时间长的项目,宁愿买债券,因为债券利息比定期存款利息高些。一位姓蔡的干部认为:存钱有利国家建设,也更为了安全,利息应由国家统一安排。在调查当中,我们了解到,持第一、第三种意见的人占多数,这样看来,大部分居民认为目前经常性收入增幅难测,他们还是不太计较利息多少而宁愿把钱存在银行“积谷防饥”,等经常性收入增幅稳定后才考虑适当提款增加消费。
  居民购物心理的变化也是银行储蓄余额不断增长的原因之一。由于去年底及今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控制物价上涨的有力措施,市场物价逐步稳定,居民对日用消费品的价格多持可以接受态度。但对高档耐用消费品,尽管近年来多次调低价格,人们还是一反前几年“购物保值”的心理,由过去的“提款抢购”到现在冷静的“持币待购”,需要时才仔细挑选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一部分居民认为目前高档耐用消费品的价格还是太高,他们就是宁愿把钱存在银行“存款保值”,以等待这些商品的进一步降价再行购买。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欧阳华
责任者
区祖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