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布德泽 桃李谢栽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31103
颗粒名称: 阳春布德泽 桃李谢栽培
其他题名: ——写在市三中四十五周年校庆日
分类号: G45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市三中建校四十五年,为祖国培养了大量人才,校友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在校学生也以优美的舞姿和悦耳的歌声表达对学校的热爱和对辛勤园丁的感谢之情。
关键词: 教师 母校 感激

内容

经天创校育英才,纬地长存骏业开。
  母育师培沾化雨,校庆教改绽新蕾。
  四十春秋怀教泽,五州桃李谢栽培。
  年逢盛典春常在,庆谱新篇启未来。
  这是一位校友为庆祝母校——元甲、经纬、西樵联合中学、第三中学生日的赠诗,表达了全体校友对母校的深情厚意和对母校广育英才的由衷赞颂。
  「阳春布德泽」。市三中建校至今已历四十五个春秋,它为祖国,为社会培养了二万多名中学毕业生,这些人才遍布国内外,有的已成为博士、教授、专家、企业家、教师、医生、工程师、演唱家、舞蹈家,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著名的道桥专家李苏后,国防科委的原子能专家杨培辉,加拿大博士王福利等等,均是市三中的毕业生。多年来,市三中的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四化」大业和人类文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几年,市三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都得到发展,形成了文明、诚实、严谨、勤奋的校风。学校以「育人」为中心,着眼于「人才」培养,较好地完成了普通中学的教育任务。一九八五年至去年五年间,平均每年有一百二十七人考进大学。今年考上大专以上学校的有一百六十六人,省市中专二十四人,升学率为百分之六十三点四。
  市三中在培育英才方面为社会,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在校庆的这一天,当年的学友又聚集在古老的红棉树下,他们缅怀往事,心潮澎湃。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六五届初三乙班校友深情地向母校献上他们亲手雕制的,题为「山中刺猬」的精美根雕。被誉为「九十年代最新一代星腔传人」的梁玉嵘校友,则献上了一曲《园丁颂》。五七届校友吴庭璋等与三中教工合奏了《雨打芭蕉》。六七届校友苏润枝捐资三千元为母校添置科学楼设备。六〇届校友送给母校教工之家一台高级音响。
  而在校的学生则以优美的舞姿,悦耳的歌声表达了对学校的热爱和对辛勤园丁的感谢之情。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霍浩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