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仓颉庙正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30894
颗粒名称: 为仓颉庙正名
分类号: I207.67
摘要: 本文介绍了西樵山白云洞口的仓颉庙,它是洞里的古建筑之一,建于清乾隆丁酉年,为附近士子的读书处。后因旅游业发展,被辟为“樵园茶室”,变得“热闹”起来,最近又因和释迦牟尼攀上亲,变得不伦不类。作者建议在馆内开辟字廊、碑廊等宣扬汉字文化的场所。
关键词: 佛山市 祖庙 民族

内容

西樵山白云洞口有间仓颉庙,是洞里的古建筑之一。占地约500平方米,枕山面湖,一座两进,砖木结构。庙前石阶宽敞,檐前有廊,内进石柱轩昂,中为天井,建有方亭,左右成厢。后堂宽广,左通小园。该庙前名云溪书院,建于清乾隆丁酉年(1777),为附近士子的读书处。道光十九年(1836)重修,易名为字祖庙,奉祀汉字的创造者仓颉。庙内有联,分用篆、隶书写,表示对汉字及其创始人的推崇。门联是“籀篆子孙,隶草曾元,孳乳日生宏教泽;羲画开天,鸟文察地,狉獉风会洩英华。”方亭有联“属右行,属左行,属下行,大化同流,巢燧以还,聿开书契文治;曰秦隶,曰汉隶,曰晋隶,随时递变,许徐而外,尚多羽翼功臣。”堂前联是“泥首献丹忱,一缕心香通帝宰;罗胸凝沈墨,千年脉圣化神仙。” 据传,后堂正壁过去有仓颉像。按古老传说,仓颉黄帝近臣,接受了“造字”的任务,被历代文化人称为“千年脉圣”。这说法在文字学界中有过异议,认为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全社会创造的,非“一缕心香”者能主宰。因此,如果仓颉确有其人,顶多是起过汉字初生时的收集、整理和推广的作用,这应是他的一点“丹忱”。至于有人说仓颉长有四只眼睛,我就不敢相信。 汉字,是书面上记载汉语的工具,在记录和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以及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仓颉造字的传说,无疑是表明古代人对汉字的重视,对精神文明和有助于民族团结的这种工具的重视。我想,当年简村堡人所以要修成这座字祖庙,固然是渴望子孙读书识字,科名显赫,乌纱顶戴,也有着作为一个汉人要认真重视汉字的初衷。 这间字祖庙,一直保留到解放初,曾经作为南海县的文物陈列室而对外开放。我带过不少学生走进庙里来,实地讲述汉字发展的源流,勉励学生重视汉字,学好文化。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字祖庙被辟为“樵园茶室”,一座幽静而充满文化素养的馆舍,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殿堂上不再是“罗胸凝沈墨”,而是“大饱杂烧卖”!最近,更使我吃惊,一座纯属儒家的堂舍,竟和释迦牟尼攀上亲,门额上赫然直书“南海少林”,什么“欢喜大佛”、“南海观音”,还有那些不知何方神圣,居然进入馆内,鹊巢鸠占。那教气功的,治病的,卖香烛的,各据地盘,各领“钱”骚,闹得字祖庙不伦不类,不堪入目。我想,广东的字祖庙不会有第三间、第四间,为什么不可以因名利导,在馆内开辟字廊、碑廊或书画展览和书法名家史料陈列之类,借以宣扬汉字文化,弘扬民族教泽?书此,以为南海县宰文化、管文物者思。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关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