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三七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30886
颗粒名称: 血战三七线
分类号: I054
摘要: 军长吴信泉回到军指挥部,带来了新的作战任务和香烟。部队正在进行弹药和粮食的补充,但运输困难。副军长谭友林和参谋长沈启贤介绍了任务和补给情况。
关键词: 军长 指挥部 吴信泉

内容

这是位于山坳里的一座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吴信泉的座车拖一溜烟尘开到军指挥部附近停下。站岗的哨兵首先发现了从车上走下来的军长,于是发一声喊:“军长回来喽!” 随着哨兵的喊声,值班的参谋和收发报员、译电员等从各自的房间里奔出,看着健步走来的吴信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相互小声传告着:“一号首长回来啦……”
  可以想见,大战来临之际,军长及时从国内赶回前指,对大家心理上是一种极大的安慰。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给你们大家拜年喽!”吴信泉朝机关干部、战士们扬了扬手,直奔军指挥部的房间。 军部十分安静。吴信泉推门而入,一股劣质烟草的气味扑面而来。桌上铺开着一幅作战地图。参谋长沈启贤伏在地图上打盹儿。墙角电话机旁,副军长谭友林坐在一只空炮弹箱子上,一手扶着电话机,眯着双眼仰靠着墙壁。吴信泉的脚步声惊动了二人,一看军长回来了,谭友林从炮弹箱上一蹦而起,大喊:“好哇好哇!”沈启贤也站起来,搓着双手,如释重负般说:“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 吴信泉从警卫员手里要过挎包,掏出几条“大生产”香烟,扔在桌上,说:
  “从国内带来的,都是烟鬼,今天敞开抽吧,就算是过年喽……” 吴信泉说着,蹲到一座炉子边烤着冻僵的手脚:“妈的,差点没有冻死!路上还险些翻车……快说说,志司给咱们什么任务?” 谭友林将一封电报交给吴信泉: “志司的命令昨天下达,第四次战役已经全面打响。从1月25日开始,西线五十军和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开始阻击敌人的大规模进攻,战斗非常激烈……西线的顽强阻击,为我们在横城、砥平里一线放进冒进的敌人予以反击创造了条件。志司决心集结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六十六军和人民军两个军团,抓住横城之敌,狠狠敲它一下,以求打乱敌人的部署,迫使西线敌人停止进攻……” “志司命我们三十九军开进到砥平里以北的龙头里一带集结,”沈启贤参谋长说,“限10日前到达预定位置,一百几十公里路,还尽是大山。这几天部队紧张地进行弹药、粮食的补充。为了抢时间,我们已让一一六、一一五师从汉城以北和东豆川一带的驻地出发,沿汉江北岸东进;一一七师和军直在左翼沿山路插向龙头里……只是军炮团需要骡子牵引大炮,恐怕难以翻越大山,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粮弹补充情况怎么样?”吴信泉看过电报问。 “搞到多少算多少呗,”副军长谭友林说,“咱们军后勤总共一百二十多辆运输汽车,三次战役一下来就报销光了,只能靠人力畜力运输弹药,粮食只能靠就地筹措,没办法,只好向老乡打白条借,这是三八线以南新解放区,老百姓不乐意……” “还有一些师团缺盐吃,”沈启贤参谋长说,“我们把军部搞到的盐先分给他们一些,以后的粮食和盐都要边打仗边筹措……”(八)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